nikaya

中部48經/憍賞彌經(雙小品[5])(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憍賞彌城瞿師羅園。
當時,憍賞彌的比丘們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他們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他們彼此不信服,不來到和解,彼此不同意,不來到和睦。
那時,某位比丘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比丘們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他們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他們彼此不信服,不來到和解,彼此不同意,不來到和睦。」
那時,世尊召喚某位比丘:
「來!比丘!你以我的名義召喚那些比丘:『大師召喚尊者們。』」
「是的,大德!」那位比丘回答世尊後,去見那些比丘。抵達後,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大師召喚尊者們。」
「是的,學友!」那些比丘回答那位比丘後,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世尊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是真的嗎?比丘們!你們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你們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你們彼此不信服,不來到和解,彼此不同意,不來到和睦。」
「是的,大德!」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每當你們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你們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時,那時,是否你們的慈身業對同梵行者們公開地與私下地被現起了呢?慈語業……(中略)慈意業對同梵行者們公開地與私下地被現起了呢?」
「不,大德!」
「比丘們!像這樣,每當你們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你們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時,那時,你們的慈身業對同梵行者們公開地與私下地既不被現起,慈語業……(中略)慈意業對同梵行者們公開地與私下地也不被現起,那麼,愚鈍男子們!你們知道什麼、看見什麼而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你們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你們彼此不信服,不來到和解,彼此不同意,不來到和睦呢?愚鈍男子們!那必將有你們長久的不利與苦。」

那時,世尊召喚比丘們:
「比丘們!有這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六和睦法,哪六個呢?比丘們!這裡,比丘的慈身業對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被現起,這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和睦法。
再者,比丘們!比丘的慈語業對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被現起,這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和睦法。
再者,比丘們!比丘的慈意業對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被現起,這也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和睦法。
再者,比丘們!比丘是所有那些如法的如法所得利養,乃至包含自己鉢裡的,以像這樣的利養與有戒的同梵行者平等地受用者、共同分享者,這也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和睦法。
再者,比丘們!比丘對所有無毀壞的、無瑕疵的、無污點的、無雜色的、自由的、智者所稱讚的、不取著的、導向定的戒,在像這樣的戒上與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住於戒的一致,這也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和睦法。
再者,比丘們!比丘對所有這聖的、出離的、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的完全滅盡之見,在像這樣的見上與同梵行者公開地與私下地住於見的一致,這也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和睦法。
比丘們!這是可愛的推行,尊重的推行,導致凝聚、無諍論、和合、一致性的六和睦法。比丘們!屬於這六和睦法中,這是最高的,這是攝受的,這是總括的,即:這聖的、出離的、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的完全滅盡之見。比丘們!猶如屬於重閣中,這是最高的,這是攝受的,這是總括的,即:尖頂,同樣的,比丘們!屬於這六和睦法中,這是最高的,這是攝受的,這是總括的,即:這聖的、出離的、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的完全滅盡之見。

比丘們!這聖的、出離的見如何帶領那樣的行為者到苦的完全滅盡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到林野,或樹下,或空屋,像這樣深慮:『有我自身內未捨斷的纏:我被那種纏纏住心會不如實了知、會不看見嗎?』比丘們!如果比丘被欲貪纏住,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被惡意纏住,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被惛沈睡眠纏住,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被掉舉後悔纏住,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被疑纏住,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對此世的思惟是熱衷者,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對他世的思惟是熱衷者,則心被纏住;比丘們!如果比丘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則心被纏住。他這麼了知:『沒有我自身內未捨斷的纏:我被那種纏纏住心會不如實了知、會不看見,我的心意已善志向於真實的覺。』這是第一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當練習、修習、多修習這個見時,我自己得到止,自己得到寂滅嗎?』他這麼了知:『當練習、修習、多修習這個見時,我自己得到止,自己得到寂滅。』這是第二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有其他在此之外的沙門、婆羅門具備像我具備這樣的見嗎?』他這麼了知:『沒有其他在此之外的沙門、婆羅門具備像我具備這樣的見。』這是第三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法性嗎?』比丘們!見具足之人具備像怎樣的法性呢?比丘們!這是見具足之人的法性:即使來到(犯)像那樣的罪,而對這樣的罪,出罪被設置者,那時,他就急速地向大師或有智的同梵行者們懺悔、公開、披露它,懺悔、公開、披露後,來到未來自制。比丘們!猶如愚鈍仰臥的幼兒以手或腳靠近炭火後就急速地撤回,同樣的,比丘們!這是見具足之人的法性:即使來到像那樣的罪,而對這樣的罪,出罪被設置者,那時,他就急速地向大師或有智的同梵行者們懺悔、公開、披露它,懺悔、公開、披露後,來到未來自制。他這麼了知:『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法性。』這是第四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法性嗎?』比丘們!見具足之人具備像怎樣的法性呢?比丘們!這是見具足之人的法性:即使有對同梵行者們各種應該作的任何事,在那裡,他[仍]來到努力,那時,他還是對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的極度渴望者。比丘們!猶如有幼仔牛的母牛邊吃草邊注意仔牛,同樣的,比丘們!這是見具足之人的法性:即使有對同梵行者們各種應該作的任何事,在那裡,他[仍]來到努力,那時,他還是對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的極度渴望者。他這麼了知:『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法性。』這是第五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力量嗎?』比丘們!見具足之人具備像怎樣的力量呢?比丘們!這是見具足之人的力量:凡當被如來教導的法、律被教導時,他作為核心作意後、全心注意後傾耳聽法。他這麼了知:『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力量。』這是第六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再者,比丘們!聖弟子像這樣深慮:『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力量嗎?』比丘們!見具足之人具備像怎樣的力量呢?比丘們!這是見具足之人的力量:凡當被如來教導的法、律被教導時,他得義的信受、得法的信受、得伴隨法的欣悅。他這麼了知:『我具備像見具足之人具備那樣的力量。』這是第七個被證得的聖、出世間、與一般人不共的智。

比丘們!具備這樣七支聖弟子的法性者,他是為了入流果的作證之善探求者,比丘們!具備這樣七支的聖弟子,他是入流果的具備者。」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憍賞彌經第八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