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36相應19經/五支經(受相應/處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那時,木匠五支去見尊者優陀夷。抵達後,向尊者優陀夷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木匠五支對尊者優陀夷這麼說:
「大德優陀夷!多少受為世尊所說?」
「木匠!三受為世尊所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木匠!這三受為世尊所說。」
當這麼說時,木匠五支對尊者優陀夷這麼說:
「大德優陀夷!三受非世尊所說,二受為世尊所說:樂受、苦受,大德!凡不苦不樂受者,被世尊說在這寂靜、勝妙樂中。」
第二次,尊者優陀夷對木匠五支這麼說:
「木匠!二受非世尊所說,三受為世尊所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為世尊所說。」
第二次,木匠五支對尊者優陀夷這麼說:
「大德優陀夷!三受非世尊所說,二受為世尊所說:樂受、苦受,大德!凡不苦不樂受者,被世尊說在這寂靜、勝妙樂中。」
第三次,尊者優陀夷對木匠五支這麼說:
「木匠!二受非世尊所說,三受為世尊所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為世尊所說。」
第三次,木匠五支對尊者優陀夷這麼說:
「大德優陀夷!三受非世尊所說,二受為世尊所說:樂受、苦受,大德!凡不苦不樂受者,被世尊說在這寂靜、勝妙樂中。」
尊者優陀夷不能說服木匠五支,木匠五支也不能說服尊者優陀夷。
尊者阿難聽到尊者優陀夷與木匠五支的這番交談。
那時,尊者阿難去見世尊。抵達後,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阿難將尊者優陀夷與木匠五支間的交談全部告訴世尊。
「阿難!有法門使木匠五支極不隨喜優陀夷比丘的,而,阿難!也有法門使優陀夷比丘極不隨喜木匠五支的。
阿難!二受法門被我所說,三受法門也被我所說,五受法門也被我所說,六受法門也被我所說,十八受法門也被我所說,三十六受法門也被我所說,一百零八受法門也被我所說。
阿難!法被我這樣經由法門教導;阿難!當法被我這樣經由法門教導時,凡不贊同、不認可、不同意彼此的善說、善講述者,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們將發生爭論、爭吵,走向爭端,他們將住於彼此以舌鋒互刺。
阿難!法被我這樣經由法門教導;阿難!當法被我這樣經由法門教導時,凡贊同、認可、同意彼此的善說、善講述者,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們將和合,互相感到喜悅,無爭端,水乳交融,他們將住於彼此以親切的眼睛相視。
阿難!有這五種欲,哪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色……(中略)能被身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所觸,阿難!這些被稱為五種欲。阿難!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樂與喜悅,這被稱為欲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尋與伺的平息,自信,一心,進入後住於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喜的褪去與住於平靜,有念、正知,以身體感受樂,進入後住於這聖弟子宣說:『他是平靜、具念、住於樂者』的第三禪,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念遍淨的第四禪,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一切色想的超越,以有對想的滅沒,以不作意種種想[而知]:『虛空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虛空無邊處,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一切虛空無邊處的超越[而知]:『識是無邊的』,進入後住於識無邊處,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一切識無邊處的超越[而知]:『什麼都沒有』,進入後住於無所有處,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一切無所有處的超越,進入後住於非想非非想處,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有人可能這麼說:『這是眾生感受最高的樂與喜悅。』我不同意,那是什麼原因呢?阿難!有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阿難!什麼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呢?阿難!這裡,比丘以一切非想非非想處的超越,進入後住於想受滅,阿難!這是比那種樂更勝、更妙的其它樂。
又,阿難!這是可能的:其他外道遊行者們會這麼說:『沙門喬達摩說想受滅,且安立它在樂中,這是什麼?這是為什麼?』
阿難!當其他外道遊行者這麼說時,應該能這麼回答:『道友!世尊不只安立與樂受有關的在樂中,道友!而是哪裡樂被發現,無論何種方式,如來就安立它在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