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22相應80經/托鉢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有一次,世尊住在釋迦族人的迦毘羅衛城尼拘律園。
那時,世尊就在某個場合解散比丘僧團後,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衣鉢,為了托鉢進入迦毘羅衛城。
在迦毘羅衛城為了托鉢而行後,食畢,從施食處返回,前往大林中作中午的休息。進入大林後,坐在小橡樹下作中午的休息。
那時,當世尊獨處、獨坐時,心中生起了這樣的深思:
「比丘僧團被我逐出了,這裡有出家不久的新比丘,最近才來到這法、律中,如果他們見不到我,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猶如幼小牛隻如果見不到母親,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同樣的,這裡有出家不久的新比丘,最近才來到這法、律中,如果他們見不到我,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
猶如幼苗如果得不到水,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同樣的,這裡有……如果他們見不到我,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
現在,讓我資助比丘僧團,一如我以前資助比丘僧團那樣。」
那時,梵王娑婆主以心思量世尊心中的深思後,猶如有力氣的男子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地在梵天世界消失,出現在世尊面前。
那時,梵王娑婆主整理上衣到一邊肩膀,向世尊合掌鞠躬後,對世尊這麼說:
「正是這樣,世尊!正是這樣,善逝!
大德!比丘僧團被世尊逐出了,這裡有出家不久的新比丘,最近才來到這法、律中,如果他們見不到世尊,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猶如幼小牛隻如果見不到母親,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同樣的,這裡有出家不久的新比丘,最近才來到這法、律中,如果他們見不到世尊,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
猶如幼苗如果得不到水,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同樣的,這裡有出家不久的新比丘,最近才來到這法、律中,如果他們見不到世尊,可能會異心;可能會變心。
大德!請世尊歡喜比丘僧團!大德!請世尊歡迎比丘僧團!
現在,請世尊資助比丘僧團,一如世尊以前資助比丘僧團那樣。」
世尊以沈默同意了。
那時,梵王娑婆主知道世尊同意後,向世尊問訊,然後作右繞,接著就在那裡消失了。
那時,世尊在傍晚時,從獨坐中出來,到尼拘律園。抵達後,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坐好後,世尊作出像那樣的神通作為,使那些比丘每次會以一、二位,帶著膽怯之色來見{我}[世尊]。
那些比丘每次以一、二位,帶著膽怯之色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世尊對那些比丘這麼說:
「比丘們!這是最下端的生活形態,即:托鉢。比丘們!在世間,這是詛咒:『托鉢者!你手持鉢遊蕩。』
但,比丘們!這善男子們緣於合理的利益而親近,既非國王所迫,也非盜賊所迫,也非欠債人,也非害怕什麼,也非為了生活,而是:『我已陷入生、老、死、愁悲苦憂惱,已陷入苦,已被苦征服,如果能了知得到這整個苦蘊的結束就好了。』
比丘們!這善男子這樣出家。但他是貪婪的、在欲上重貪欲的、有瞋害心的、有憎惡之意向的、念已忘失的、不正知的、不得定的、心散亂的、諸根不制御的。比丘們!猶如火葬場的燃燒木柴,兩端已被燃燒,中間沾了糞,既不能在村落中當木材,也不能在山林中當木材,比丘們!像這樣的譬喻,我說這人既錯失了在家者的享樂,也沒完成沙門的利益。
比丘們!有三不善尋:欲尋、惡意尋、加害尋。而,比丘們!這三不善尋在哪裡無餘滅?當住於在四念住中心善建立時,或者當修習無相定時。比丘們!修習無相定,這是很適當的。比丘們!當無相定已修習、已多修習時,有大果、大效益。
比丘們!有二種見:有見與無有見。
比丘們!這裡,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像這樣深慮:『在世間中,有任何我執取時沒有過失的嗎?』
他這麼了知:『在世間中,沒有任何我執取時沒有過失的,因為當執取時,就只有色可執取,就只有受……就只有想……就只有行……當執取時,就只有識可執取;以我的那個取為緣而有有;以有為緣而有生;以生為緣而會有老、死、愁、悲、苦、憂、絕望生起,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集。』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色是常的,或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是苦的,或是樂的呢?」
「苦的,大德!」
「而凡為無常的、苦的、變易法,你們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嗎?」
「不,大德!」
「受……想……行……識……」
……(中略)
「比丘們!因此,在這裡,當這麼看時……『……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