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12相應62經/未受教導經第二(因緣相應/因緣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住在舍衛城……(中略)。
「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或能在這四大之身上厭、離染、解脫,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四大之身的成長與衰老;拿起與丟棄被看得見,因此,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或能厭、離染、解脫。
而,比丘們!對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能厭、離染、解脫,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長久以來,『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被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所固執、執為我所有、執取,因此,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能厭、離染、解脫。
比丘們!寧願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會著手於這四大身為我,而不是這個心,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四大身一年的住立,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更久的住立被看得見,而,比丘們!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日以繼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在那裡,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這樣善如理作意緣起:『像這樣,當這個存在了,則有那個;以這個的生起,則那個生起;當這個不存在了,則沒有那個;以這個的滅,則那個被滅。』
比丘們!緣能感受樂之觸而生起樂受,就以那能感受樂之觸的滅,則對應於它的受:緣能感受樂之觸所生起的樂受,它被滅,它被平息。
比丘們!緣能感受苦之觸而生起苦受,就以那能感受苦之觸的滅,則對應於它的受:緣能感受苦之觸所生起的苦受,它被滅,它被平息。
比丘們!緣能感受不苦不樂之觸而生起不苦不樂受,就以那能感受不苦不樂之觸的滅,則對應於它的受:緣能感受不苦不樂之觸所生起的不苦不樂受,它被滅,它被平息。
比丘們!猶如兩木柴的結合磨擦,生熱著火,就以那兩木柴的分離作異,則對應於它的熱,它被滅,它被平息。同樣的,比丘們!緣能感受樂之觸而生起樂受,就以那能感受樂之觸的滅,則對應於它的受:緣能感受樂之觸所生起的樂受,它被滅,它被平息。……(中略)緣能感受不苦不樂之觸而生起不苦不樂受,就以那能感受不苦不樂之觸的滅,則對應於它的受:緣能感受不苦不樂之觸所生起的不苦不樂受,它被滅,它被平息。
比丘們!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觸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在行上厭,在識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