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段晴 译
Ven. Phra Surapornchai Samacitto(释心平)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1.1.如是我闻1。一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一道在末罗国2游行,前往名叫波波的末罗国之城。于波波城中,世尊住于铁匠子纯陀的芒果林。
2.那时,波波城的末罗人于不久前建造了一座崭新会堂,名日“优婆吒”3,尚未被沙门、婆罗门或任何人居住过。波波城的末罗人听说:“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一道在末罗国游行,已抵达波波城,正住于波波城铁匠子纯陀的芒果林里。”于是波波城的末罗人便来到世尊跟前,到后,礼敬世尊,尔后退坐一旁。
坐于一旁的波波城末罗人对世尊如此说道:“世尊,此处即是波波城的末罗人于不久前建造的一座崭新会堂,名曰‘优婆吒’,尚未被沙门、婆罗门或任何人居住过。唯愿世尊首先享用它。世尊首先享用过以后,波波城的末罗人将有长久的利益安乐。”
世尊默然接受。
3.波波城的末罗人知晓世尊已经应允,便从座中起身,礼敬并行右绕礼毕,即往会堂。到后,将会堂尽铺敷具,备好座位,置罢水罐,点起油灯,他们便来到世尊面前,礼敬世尊,站到一旁。站于一旁的波波城末罗人对世尊如此说道:“世尊,会堂已尽铺敷具,座位已备好,水罐已安置,油灯已点燃。尊者世尊,此刻(宜知)是时。”
4.于是世尊穿上衣服,着衣持钵,与比丘众一道前往会堂。到后,洗足己,方入会堂,依中心柱旁边面东而坐。比丘众也洗足而入会堂,依西墙,在世尊身后,面东而坐。波波城末罗人也洗足进入会堂,依东墙,面向世尊朝西而坐。
随后,直到深夜,世尊以说法启发、激励、鼓舞波波城的末罗人,令他们欢喜,随后遣散他们道:“婆晒吒,夜已过去,此刻请各位(宜知)是时。”众波波城的末罗人应诺世尊道:“是,世尊。”随即从座中起,礼敬并行右绕礼毕,便即离去。
5.世尊于波波城末罗人去后不久,默然环视默然不语的比丘众,尔后唤尊者舍利子道:“舍利子,比丘众已远离昏沉睡眠。舍利子,请你为比丘众说法。我背部疼痛,想要舒展一下。”
尊者舍利子应诺世尊道:“是,世尊。”
于是世尊便将僧伽梨4叠为四折,枕右胁而作狮子卧,双足交叠,具念正知,于意中作起身想5。
6.那时尼乾陀·若提子在波波城刚刚逝世。因为他的去世,尼乾陀的门徒一分为二,争吵不断,各共诤讼,面相毁骂,以口舌为利器互相攻击:“你不知此法此律,而我能知此法此律。你怎么能知此法此律呢?你行邪道,我遵行正道。我的话有道理,你的毫无意义。你该先说的时候后说,该后说的时候先说。你未经深思熟虑的,是颠倒错乱。你的主张,已被颠覆,你已负败。走吧,去开解你的主张吧!或者,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请阐明。”人们甚至以为,尼乾陀门徒在(相互)残杀。
那些尼乾陀·若提子的白衣居士为声闻弟子者,已经厌倦、反感于尼乾陀·若提子门徒,都是因为法律被谬传,被谬说,不能导致超脱,不利于寂静,非等正觉者所说,塔婆崩塌,无复归依。
7.于是尊者舍利子唤众比丘道6:仁友,尼乾陀·若提子刚刚在波波城逝世。因为他的去世尼乾陀的门徒分裂成两派,(……)塔婆崩塌,无复归依,皆是因为诸法律被谬传,被谬说,不能导致超脱,不利于寂静,非等正觉者所说。而我们的法,仁友,是世尊所善说、所弘扬,度人超脱,导于寂静,为等正觉者所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不可争讼,以使梵行久住长存,使众生多获饶益,多获安乐,为慈悯世间,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仁友,哪些是我们的世尊所善说、所弘扬的法,能度人超脱,导于寂静,为等正觉者所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不可争讼,以使梵行久住长存,使众生多获饶益,多获安乐,为慈悯世间,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仁友,有一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不可争讼,以使梵行久住长存,使众生多获饶益,多获安乐,为慈悯世间,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8.何谓一法?一切众生,依食而活。一切众生,依行7而生。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一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不可争讼,以使梵行久住长存,使众生多获饶益,多获安乐,为慈悯世间,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9.仁友,有二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何谓二法?
(1)名与色。
(2)无明与有爱8。
(3)有见与无有见。
(4)无惭与无愧。
(5)惭与愧。
(6)不受谏与恶友。
(7)柔和9与善友。
(8)入罪善巧与出罪善巧。
(9)入定善巧与出定善巧。
(10)界善巧与作意善巧。
(11)处善巧与缘起善巧。
(12)住善巧与非住10善巧。
(13)质直与知耻。
(14)堪忍与谨慎。
(15)温和语与宽待。
(16)无害与清净。
(17)失念与不正知。
(18)具念与正知。
(19)不护根门与食不知量。
(20)能护根门与于食知量。
(21)思辨力与禅修力。
(22)念力与定力。
(23)止与观11。
(24)止相与精勤相。
(25)精勤与不散乱。
(26)具戒与具见。
(27)匮戒匮见。
(28)净戒与净见。
(29)见净12与如见的精进。
(30)厌可厌处13与已厌离者的合理精进。
(31)于善法不喜足与于精勤不畏缩14。
(32)明与解脱。
(33)识尽之智与识无生之智。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二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10.仁友,有三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三法?
(1)三不善根: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
(2)三善根:无贪善根,无嗔善根,无痴善根。
(3)三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4)三善行: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
(5)三不善寻:欲寻,恚寻,害寻。
(6)三善寻: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
(7)三不善思:欲思惟,患思惟,害思惟。
(8)三善思惟: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
(9)三不善想:欲想,恚想,害想。
(10)三善想:出离想,无恚想,无害想。
(11)三不善界:欲界,恚界,害界。
(12)三善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13)复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14)复有三界:色界,无色界,灭界。
(15)复有三界:劣界,中界,妙界。
(16)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15。
(17)复有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
(18)复有三爱:色爱,无色爱,灭爱。
(19)三结:有身见结,疑结,戒禁取结。
(20)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21)三有16:欲有,色有,无色有。
(22)三求:求欲,求有,求梵行。
(23)三慢:“我是胜者”,“我(与之)相等”,“我卑劣”。
(24)三时:过去时,未来时,现在时。
(25)三边:有身边,有身集边,有身灭边。
(26)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27)三苦性:苦苦性,行苦性,变易苦性。17
(28)三聚:邪定聚,正定聚,不定聚。
(29)三疑:于过去疑惑、犹豫、不能决、不能安心。或于未来疑惑、犹豫、不能决、不能安心。或于现在疑惑、犹豫、不能决、不能安心。
(30)如来三不护:仁友,如来有清净身行,如来无身恶行令如来如此护藏:“惟愿他人不知晓此我所为。”如来有清净语行,如来无语恶行令如来如此护藏:“惟愿他人不知晓此我所为。”如来有清净意行,如来无意恶行令如来如此护藏:“惟愿他人不知晓此我所为”。
(31)三烦恼:贪烦恼,嗔烦恼,痴烦恼。
(32)三火:贪火,嗔火,痴火。
(33)复有三火,即应奉事火,家主火,应供养火18。
(34)色类以三种分:有显示、有对碍之色,无显示、有对碍之色,无显示无对碍之色。
(35)三种行:福行,非福行,不动行。
(36)三种丈夫:学人,非学人,非学非非学人。
(37)三种上座:年耆长老,法长老,世俗长老。
(38)三福业事:以布施成就的福业事,以持戒德成就的福业事,以禅修成就的福业事。
(39)三举罪事:因见,因闻,因疑。
(40)三种欲(界)再生19:仁友,有现起贪欲的众生,他们受制于现起欲境,例如人类,一部分天神,及一部分苦难处众生20。此即为第一种欲(界)再生。仁友,有众生贪爱自化之物,他们受制于幻化出的欲境,例如那些化乐天的天神。此即为第二种欲(界)再生。仁友,有众生贪爱他化之物,他们受制于他化出的欲境,例如那些他化自在天神。此即第三种欲(界)再生。
(41)三乐生;仁友,有众生造出安乐而住于安乐,例如梵众天神。此即第一种乐生。仁友,有众生以安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时发感叹:“乐哉!乐哉!”例如诸光音天。此即第二种乐生。仁友,有众生以安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他们满意欣悦,能体验安乐,例如诸遍净天神。此即第三种乐生。
(42)三慧:学慧,无学慧,非学非无学慧。
(43)复有三慧:思所成慧,闻所成慧,修所成慧。
(44)三种兵器:闻杖,离杖,慧杖。
(45)三种根:“我当知未知”根,具知根,已知根。
(46)三种眼:肉眼,天眼,慧眼。
(47)三学: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
(48)三种修:修身21,修心,修慧。
(49)三无上:见22无上,遵行无上,解脱无上。
(50)三种定: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
(51)复有三种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52)三清净: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
(53)三寂默: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23。
(54)三善巧:增益善巧,损失善巧,方便善巧。
(55)三种贡高:无病贡高,盛年贡高,活命贡高。
(56)三增上:自增上,世增上,法增上。
(57)三种讲述事:或谈论过去世:“过去世曾是这样。”或谈论未来世:“未来世将是这样。”或谈论现在世:“此世现在世是这样。”
(58)三种明:能忆往昔生世之智为明,能知众生死生之智为明,能知漏尽之智为明24。
(59)三住:天住,梵住,圣住。
(60)三种神变:神通神变,说法神变,教诫神变。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三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11.仁友,有四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在此所有人都应该背诵它,勿有乖诤,如此梵行得以久住(……)何谓四法?
(1)四念处:仁友,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精勤正知具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比丘于受观受,精勤正知具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比丘于心观心,精勤正知具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比丘于法观法,精勤正知具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
(2)四正勤:仁友,有比丘发愿、努力、精进、专心、发奋,令未生的罪恶不善法不生起。对于已生的罪恶不善法,则发愿、努力、精进、专心、发奋,令其断灭。对于未生的善法,他发愿、努力、精进、专心、发奋,令其生起。对于已生的善法,则发愿、努力、精进、专心、发奋,令其持住不惑,更加增长广大,以至圆满。
(3)四神足:仁友,此谓比丘修习以欲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修习以勤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修习以心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修习以观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
(4)四禅:仁友,于此有比丘离欲离不善法,进入有寻有伺、由离所生、有喜有乐的初禅而住。由于寻伺寂静,而进入内心净洁、心一境性、无寻无伺、由定所生、有喜有乐的二禅而住。由于离喜,他能舍、具念正知,以身感受安乐,即圣人所谓‘能舍、具念、住于安乐者’,进入三禅而住。由于舍离乐,也舍离苦,由于断灭从前的喜忧,他达到超越苦乐的舍念清净的第四禅。
(5)四种定修习:仁友,有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住于现世安乐。仁友,有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获得智见。仁友,有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具念正知。仁友,有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诸漏断尽。
仁友,何谓经过修习、常做的定修习能致住于现世安乐?仁友,此谓比丘离欲离不善法,进入有寻有伺、离所生、具备喜乐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而住。仁友,此即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住于现法安乐。
仁友,何谓经过修习、常做定修习能致获得智见?仁友,此谓比丘专注感知光明,控制对白昼的感知,以昼如夜,以夜如昼25,如是以无遮无盖之心意,修习光明心。仁友,此即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获得智见。
仁友,何谓经过修习、常做的定修习能致具念正知?仁友,此谓比丘有所了知的诸受生起,所了知的诸受发生,所了知的诸受灭;比丘了知诸想之生起,了知诸想之发生,了知诸想之灭;比丘了知诸寻之生起,了知诸寻之发生,了知诸寻之灭。仁友,此即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具念正知。
仁友,何谓经过修习、常做定修习能致诸漏断尽?仁友,此谓比丘总是于五取蕴观生灭(如是):“此为色,此为色集,此为色灭;此为受(……)想(……)行(……)识,此为识集,此为识灭。”仁友,此即定修习,经过修习、常做,能致诸漏断尽。
(6)四无量:仁友,此谓比丘始终能以慈心遍满一方,如此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此以宽广、博大、无量、无怨、无恚之慈心,周遍上下、平行26、一切处、切遍处、一切世界;始终能以悲心(……)喜心(……)舍心周遍一方,如此第二、第三、第四方。如此以宽广、博大、无量、无怨、无烦忧之舍心,上下傍布,遍满一切处、一切遍处、一切世界。
(7)四无色:仁友,此谓比丘由于全面地超越色想,由于灭对碍想,由于不专注种种想,而进入所谓‘无边虚空’的空无边处而住;由于全面超越空无边处,进入所谓‘无边识’的识无边处而住;由于全面超越识无边处,而进入所谓‘一无所有’的无所有处而住;由于全面超越无所有处,而进入于非想非非想处。
(8)四依:仁友,此谓比丘经过思择遵循一法,经过思择守住一法,经过思择远避一法,经过思择遣除一法。
(9)四圣传承:仁友,此谓比丘对随缘所得衣裳,都感到欢喜满足,以对随缘所得衣裳所生喜足而说赞言:不以衣裳的缘故而产生不相应的邪求;没有得到衣裳也不懊恼;得到衣裳后,他享用时不贪不惑,无过患27,能见祸患,有出离智;以对随缘所得衣所生喜足而不自我歌颂,不轻视他人。那个于此善巧、不懒惰、正知、具念的(比丘),仁友,即被誉为“安住古昔最高圣传承的比丘”。复次,仁友,此谓比丘对随缘所得乞讨食,都感到欢喜满足,以对随缘所得乞讨食所生喜足而说赞言;不以乞讨食缘故而产生不相应的邪求;没有得到乞讨食也不懊恼;得到乞讨食后,他享用时不贪不惑,无过患,能见祸患,有出离智;以对随缘所得乞讨食所生喜足而不自我歌颂,不轻视他人。那个于此善巧、不懒惰、正知、具念的比丘,仁友,即被誉为“安住古昔最高圣传承的比丘”。复次,仁友,此谓比丘对随缘所得住处,都感到欢喜满足,以对随缘所得住处所生喜足而说赞言;不以住处缘故而产生不相应的邪求;没有得到住处也不懊恼;得到住处后,他享用时不贪不感,无过患,能见祸患,有出离智;以对随缘所得住处所生喜足而不自我歌颂,不轻视他人。那个于此善巧、不懒惰、正知、具念的比丘,仁友,即被誉为“安住古昔最高圣传承的比丘”。复次,仁友,有比丘乐断,喜断,乐修,喜修。因乐断、喜断、乐修、喜修而不自我夸赞,不轻他人。那个于此善巧、不懒惰、正知、具念的比丘,仁友,即被誉为“安住古昔最高圣传承的比丘”。
(10)四勤;律仪勤,断勤,修勤,守护勤。仁友,何谓律仪勤?仁友,此谓比丘以眼见色后,不取相,不取微相。因为产生贪欲忧恼的恶不善法会向不约束眼根者袭来,(所以)他奉行抑制眼根,守护眼根,对眼根实行制御;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所触之物(……)以意识法后,不取相,不取微相。因为产生贪欲忧恼的恶不善法会向不保持约束意根者袭来,(所以)他奉行抑制意根,守护意根,对意根实行制御。仁友,此即所谓的律仪勤。
仁友,何谓断勤?此谓比丘对于已生的欲寻思不容忍,压抑之,舍弃之,灭除之,令其不生;对于已生的恚寻思(……)已生的害寻思(……)已生的诸罪恶、不善法不容忍,远避之,驱逐之,灭除之,令其不生,仁友,此即所谓的断勤。
仁友,何谓修勤?此谓比丘修习念觉支,此念觉支依止于远离、无欲、灭,导向弃舍;他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此舍觉支依止于远离、无欲、灭,导向弃舍。仁友,此即所谓的修勤。
仁友,何谓守护勤?仁友,此谓比丘,守护已生的贤善定相,即骨想、虫想28、青淤想、千疮百孔想、肿胀想。仁友,此即所谓的守护勤。
(11)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29。
(12)复有四种知,知苦,知苦集,知苦灭,知苦灭道。
(13)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遵法而行。
(14)四预流果支30:仁友,此谓圣声闻弟子具足对佛的坚定净信:“世尊乃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他具足对法的坚定净信:“法为世尊所善说,是现证,无时,来则可见,循循善诱,智者各自证知。”他具足对僧伽的坚定净信:“世尊的声闻弟子僧团妙行端正,世尊的声闻弟子僧团正直行,世尊的声闻弟子僧团奉行解脱,世尊的声闻弟子僧团奉行正法,尽是四双,八辈之士。世尊的声闻弟子僧团应得供食,应受供养,应得布施,应受合十礼敬,是世间无上福田。”他具足为圣人所喜之戒行,此戒行无缺、无隙、不染、无业染、自在,为智者所赞美,不为触染,有益于定。
(15)四沙门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16)四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17)四食:段食31,或粗或细;第二触食32,第三思食33,第四识食34。
(18)四识住35:仁友,识或住于色,以色为所缘境,以色为依托,有喜住著36,转加增长坚固广大。仁友,识或住于受(……)或住于想(……)或住于行,以行为所缘境,以行为依托,有喜住著,转加增长坚固广大。
(19)四误行歧途:因欲望误行,因嗔误行,因痴误行,因怖误行。
(20)四贪生:仁友,比丘或因衣有贪心发生,或因食有贪心发生,或因住处有贪心发生,或因有无有37而有贪心发生。
(21)四通行:苦迟通达,苦速通达,乐迟通达,乐速通达38。
(22)复有四通行:不堪忍通行,堪忍通行,调伏通行,寂静通行。
(23)四法迹:无贪法迹,无嗔法迹,正念法迹,正定法迹。
(24)四种法受纳:仁友,有法受纳为现前苦,将来亦有苦报;仁友,有法受纳为现前苦痛,将来得有乐报;仁友,有法受纳为现前乐,将来则有苦报;仁友,有法受为现在安乐,将来亦有乐报。39
(25)四法蕴: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
(26)四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27)四种御处40:慧御处,谛御处,舍御处,寂静御处。
(28)四种对问题的阐说:有应单向阐说的问题;有应分别阐说的问题;有以反问为答的问题;有应舍置的问题。41
(29)四业:仁友,有黑业黑果报,白业白果报,黑白业黑白果报,不黑不白业不黑不白果报。
(30)四应证法:往昔之事,应以念证;死生之事,应以眼证;八解脱事,应以身证;诸漏断尽,应以慧证。
(31)四瀑流42: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
(32)四轭: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
(33)四离系43:离欲轭系,离有轭系,离见轭系,离无明轭系。
(34)四缚:贪欲为身缚;嗔恚为身缚;执著于戒禁为身缚;执著我见为身缚44。
(35)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36)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37)四入胎:仁友,此谓有一些人,不正知而入母胎,不正知而住于母胎中,不正知而出母胎,此即第一种入胎。复次,仁友,有一些人,正知而入母胎,不正知而住于母胎中,不正知而出母胎,此即第二种入胎。复次,仁友,有一些人,正知而入母胎,正知而住于母胎中,不正知而出母胎,此即第三种入胎;复次,仁友,有一些人,正知而入母胎,正知而住于母胎中,正知而出母胎,此即第四种入胎。
(38)四种自我的获得45:仁友,有自我的获得,由自思而非他思作用于此自我的获得。仁友,有自我的获得,由他思而非自思作用于此自我的获得。仁友,有自我的获得,因自思以及他思作用于此自我的获得。仁友,有自我的获得,因既非自思亦非他思作用于此自我的获得。
(39)四种施净:仁友,有施舍,施者净而受者不净;有施舍,受者净而施者不净:有施舍,施者与受者皆不净;有施舍,施者与受者皆净。
(40)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41)四非圣言:虚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
(42)四圣言:离虚妄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绮语。
(43)复有四非圣言:逢不曾见的,说见过。逢不曾听说的,说己闻。逢没有感知的,说已感知。逢不认识的,说已经认识。
(44)复有四圣言:逢不曾见的,说未曾见过。逢不曾听说的,说未曾闻。逢没有感知的,说未曾感知。逢不认识的,说未曾认识。
(45)复有四非圣言:逢已见过的,说不曾见。逢已闻者,说未曾闻。逢已感知的,说未曾感知。逢熟悉的,说未曾认识。
(46)复有四圣言:逢已见过的,说见过。逢已闻者,说已闻。对已感知的,说已感知。对熟悉的,说已认识。
(47)四种士夫46:仁友,此谓有人自我煎熬,实践自我苦行。仁友,此谓有人迫害他者,施苦刑于他者。仁友,此谓有人既自我折磨,实践自我苦行,亦迫害他者,施苦刑于他者。仁友,此谓有人既不自我折磨,不实践自我苦行,也不迫害他者,不施苦刑于他者。这个非自修苦行者,非迫害他种者,于现世中离欲,寂灭,平静,感受安乐,自我成为梵而住。
(48)复有四种士夫:仁友,此谓有人是为自利行而非为他利行;有人是为他利行而非为自利行;有人既不为自利行亦不为他利行;有人既为自利行亦为他利行。
(49)复有四丈夫:(他生于)黑暗,仍堕于暗。(他生于)黑暗,将赴光明。(他生于)光明,将赴黑暗。(他生于)光明,将赴光明47。
(50)复有四丈夫:不动沙门,红莲沙门,白莲沙门,精妙沙门48。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四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第一日诵。
2.1.仁友,有五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五法?
(1)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2)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3)五欲之属性49:眼可得识色是可爱、可喜、可意、令人欢悦,令人贪爱,令人染着。耳可得识之声(……)鼻可得识之香(……)舌所得识之味(……)身可得识之触是可爱、可喜、可意、令人欢悦,令人贪爱,令人染着。
(4)五趣:地狱,畜生界,恶鬼界,人界,天界。
(5)五悭:住处悭,家宅悭,利养悭50,余赞悭,法慳。
(6)五盖:贪欲盖,嗔恚盖,昏眠盖,掉悔盖,疑盖。
(7)五下分结51:有身见,疑,戒禁取,欲爱,嗔恚。
(8)五顺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慢,掉举,无明。
(9)五学处: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不饮让人放逸的诸类酒精、发酵饮品。
(10)五不堪能处:仁友,漏尽比丘无可能故意杀害生灵;漏尽比丘无可能偷盗;漏尽比丘无可能行邪淫法;漏尽比丘无可能具正知而说虚妄语;漏尽比丘无可能如从前作为在家人那样积蓄财富以享受欲乐。
(11)五损减52:亲属遭难,财富损减,病难,寡德,见损减。仁友,众生不因亲属遭难、财富损减、病难之故,而于身坏命终后转生于恶趣、险难处地狱。仁友,众生皆因寡德、见损减之故,于身坏命终后(……)落难在地狱中。
(12)五圆满:亲属俱全,财富充裕,(长时)无病,戒德圆满,见圆满。仁友,众生不因亲属俱全、财富充裕、无病之故,而于身坏命终后转生善趣天界。仁友,众生皆因戒德圆满、见圆满之故,而于身坏命终后转生善趣天界。
(13)坏戒德者因破戒而有五种忧苦。仁友,此谓戒行缺失的坏戒德者,因放逸故遭受财产损失。此即坏戒德者因戒行缺失而有的第一种忧苦。复次,仁友,戒行缺失的坏戒德者恶名远播。此即坏戒德者因戒行缺失而有的第二种忧苦。复次,仁友,戒行缺失的坏戒德者,不论接近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家主众,沙门众,他都会自惭形秽,沮丧不堪。此即坏戒德者因戒行缺失而有的第三种忧苦。复次,仁友,戒行缺失的坏戒德者,死时神志不清。此即坏戒德者因戒行缺失而有的第四种忧苦。复次,仁友,戒行缺失的坏戒德者,身坏命终之后,将堕入恶处恶趣,转世在地狱之中。此即坏戒德者因戒行缺失而有的第五种忧苦。
(14)有戒德者以戒行圆满而有五种好报:仁友,此谓戒行具足的有戒德者,因精进不懈怠故,能获大财富。此即有戒德者以戒行圆满而有的第一种好报。复次,仁友,戒行具足的有戒德者芳名流布。此即有戒德者以戒行圆满而有的第二种好报。复次,仁友,戒行具足的有戒德者,不论接近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家主众,沙门众,都会自信满溢,镇定自若。此即有戒德者以戒行圆满而有的第三种好报。复次,仁友,戒行具足的有戒德者,死时神志清醒。此即有戒德者以戒行圆满而有的第四种好报。复次,仁友,戒行具足的有戒德者,身坏命终之后,当生于善趣天界。此即有戒德者以戒行圆满而有的第五种好报。
(15)仁友,作为谏诲(他人过失)的比丘,在欲谏诲他人时,先要于内心立五法53,方可谏诲他人,即“我当适时而语,不应非时;我当如实而语,不应非实;我当说柔软语,而非粗口;我当为有所裨益而语,不应无所裨益;我当慈心而语,而非怀嗔。”仁友,作为谏诲(他人过失)的比丘,在欲谏诲他人时,先要于内心立五法,方可谏诲他人。
(16)五勤支54:仁友,此谓比丘有净信,信仰如来之觉:“世尊乃是阿罗汉、等正觉、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他少疾无病,具备均衡消化力,无(惧)过冷过热,调和适中而堪受精勤。不欺无诳,在老师或有梵行的智者面前,能如实发露自我。发奋精进以断除不善法,具足善法,有强力,坚定勇敢,(实践)善法不辞艰辛55。他有智慧,具足生灭慧,圣抉择慧,正趣灭苦慧。
(17)五净居: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18)五不还: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无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者往生色究竟天。
(19)五心荒芜56:仁友,此谓有比丘对师尊持怀疑、犹豫,不相信,不净信。仁友,若比丘对于师尊持怀疑、犹豫,不相信,不净信,则其心不能赴于奋进、投入、坚韧、精勤。若有人不能将心赴于奋进、专念、坚韧、精勤,这便是第一种心的荒芜。复次,仁友,比丘对法持怀疑、犹豫,(……)对僧团持怀疑、犹豫,(……)对学持怀疑、犹豫,(……)对同修梵行怀嗔恚、不满,怀触恼心,刚愎坚硬。仁友,若有比丘对同修梵行者怀嗔恚、不满,怀触恼心,刚愎坚硬,他的心就不能赴于奋进、专念、坚韧、精勤。这是第五种心荒芜。
(20)五心缚:仁友,此谓有比丘未离对爱欲的爱染,未离(对爱欲的)欲,未离(对爱欲的)亲爱,未离(对爱欲的)渴求,未离(对爱欲的)执迷,未离(对爱欲的)贪婪。仁友,若是比丘未离对爱欲的贪,未离(对爱欲的)欲,未离(对爱欲的)亲爱,未离(对爱欲的)渴求,未离(对爱欲的)执迷,未离(对爱欲的)贪婪,他的心就不能赴于奋进、专念、坚韧、精勤。若是他的心不能赴于(……),这便是对心的第一种束缚。复次,仁友,有比丘未离对身的贪,(……)这便是第二种对心的束缚。未离对色的贪,(……)这便是对心的第三种束缚。比丘尽情享受口腹之欲,耽著于躺靠之乐、随意舒展乐、睡眠乐而住。复次,仁友,有比丘倾慕某一天神部类而行梵行,(认为)“凭借此誓愿、禁戒、苦行、梵行,我将成为天神或次等天神”。仁友,若是比丘倾慕某一天神部类而行梵行,(认为)“凭借此誓愿、禁戒、苦行、梵行,我将成为天神或次等天神”,他的心就不能赴于奋进、专念、坚韧、精勤。若是(……),这便是对心的第五种束缚。
(21)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22)复有五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
(23)复有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24)五出离界:仁友,此谓当比丘念及诸欲时,心不趣入诸欲,不欣悦于(诸欲),不安住于(诸欲),不被吸引57。而当他念及出离时,心趣入出离,欣悦于(出离),安住于(出离),笃信于(出离),他的心便是善逝、善修、善离、善解脱、善断诸欲。那些缘欲而产生的诸漏、烦恼、耽著,他皆已摆脱,不再有此种感受。这便是所谓从欲出离。
复次,仁友,当比丘念及嗔恚时,心不趣入嗔恚,不欣悦于(嗔恚),不安住于(嗔恚),不被吸引。而当他念及无嗔恚时,心趣入无嗔恚,欣悦于(无嗔恚),安住于(无嗔患),笃信于(无嗔恚),他的心便是普逝、善修、善起、善解脱、善离于嗔恚。那些缘嗔恚而产生的诸漏、烦恼、耽著,他皆已摆脱,不再有此种感受。这便是所谓从嗔恚出离。
复次,仁友,当比丘念及加害时,心不趣入加害,不欣悦于(加害),不安住于(加害),不被吸引。而当他念及不加害时,心趣入不加害,欣悦于(不加害),安住于(不加害),笃信于(不加害),他的心便是善逝、善修、善起、善解脱、善离于加害。那些缘加害而产生的诸漏、烦恼、耽著,他皆已摆脱,不再有此种感受。这便是所谓从加害出离。
复次,仁友,当比丘念及色时,心不趣入于色,不欣悦于(色),不安住于(色),不被吸引。而当他念及不加害时,心趣入不加害,欣悦于(不加害),安住于(不加害),笃信于(不加害),他的心便是善逝、善修、善起、善解脱、善离于诸色。那些缘色而产生的诸漏、烦恼耽著,他皆已摆脱,不会再有这样的感受。这便是所谓从色出离。
复次,仁友,当比丘念及有身时,心不趣入有身,不欣悦于(有身),不安住于(有身),不被吸引。而当他念及有身灭时,心趣入有身灭,欣悦于(有身灭),安住于(有身灭),笃信于(有身灭),他的心便是善逝、善修、善起、善解脱、善离于有身。那些缘有身而产生的诸漏、烦恼耽著,他皆已摆脱,不再有此种感受。这就是所谓从有身出离。
(25)五解脱因。仁友,此谓有大师(佛陀),或者某一位令人尊敬的同修梵行者为比丘说法。随着大师,或者同修梵行者为比丘说法,他便能了知此法中义,能了知此法中法。因了知义了知法,便生欣悦,由欣悦而生喜,由心欢喜而身轻安。轻安之身能感受安乐,由安乐而心能入定。此即第一解脱因。
复次,仁友,即使大师或某位尊重同修梵行者没有为比丘说法,他却能按照所闻所记持为他人翔实说法。仁友,随着比丘按照所闻所记持为他人翔实说法,他便能了知此法中义,能了知此法中法。因了知义了知法,便生欣悦,由欣悦生喜,由欢喜而身轻安。轻安之身能感受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此即第二解脱因。
复次,仁友,即使大师或某位尊重同修梵行者没有为比丘说法,也没有按照所闻所记持为他人翔实说法。而比丘却能按照所闻所记持翔实学法。随着比丘按照所闻所记持翔实学法,他便能了知此法中义,能了知此法中法。因了知义了知法,便生欣悦,由欣悦生喜,由欢喜而身轻安。轻安之身能感受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此即第三解脱因。
复次,仁友,即使大师或某位尊重同修梵行者没有为比丘说法,也没有按照所闻所记持为他人翔实说法,他也未能按照所闻所记持翔实学法。而他却能按照所闻所记持以心辨别法,以意思索法。随着比丘能按照所闻所记持以心辨别法,以意寻思法,他便能了知此法中义,能了知此法中法。因了知义了知法,便生欣悦,由欣悦生喜,由欢喜而身轻安。轻安之身能感受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此即第四解脱因。
复次,仁友,即使没有大师或某位尊重同修梵行者为比丘说法,也没有按照所闻所记持为他人翔实说法,他也未能按照所闻所记持翔实学法,未能按照所闻所记持以心辨别法,以意思索法。而他却能因慧善取、善作意、善思维、善通达到某种定相。随着比丘因慧善取、善作意、善思维、善通达到某种定相,他便能了知此法中义,能了知此法中法。因了知义了知法,便生欣悦,由欣悦生喜,由欢喜而身轻安。轻安之身能感受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此即第五解脱因。
(26)五(导致)解脱成熟想:无常想,于无常苦想,于苦无我想,舍离想,离贪想。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五法。在此所有人都应该背诵它(……)为天人的利益安乐。
2.仁友,有六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六法?
(1)六内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2)六外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3)六识体58: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4)六触体59: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5)六受体60:依眼之触所生受;依耳之触所生受;依鼻之触所生受;依舌之触所生受;依身之触所生受;依意之触所生受。
(6)六想体: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
(7)六思体61:(依)色(而起的)企图;(依)声(而起的)企图;(依)香(而起的)企图;(依)味(而起的)企图;(依)触(而起的)企图;(依)法(而起的)企图。
(8)六渴欲体62:对色之渴欲,对声之渴欲,对香之贪爱,对味之贪爱,对触之贪爱,对法之贪爱。
(9)六不恭敬63:此谓有比丘对大师不恭敬,不恭顺64。对法不恭敬,不恭顺。对僧不恭敬,不恭顺。对学不恭敬,不恭顺。对不放逸不恭敬,不恭顺。对友善者不恭敬,不恭顺。
(10)六恭敬:此谓有比丘对大师恭敬,恭顺。对法恭敬,恭顺。对僧恭敬,恭顺。对学恭敬,恭顺。对精进恭敬,恭顺。对友善者恭敬,恭顺。
(11)六喜近伺65:以眼见色后,对引起欢喜之色的近伺。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所触(……)以意识法后,对引起欢喜之法的近伺。
(12)六忧近伺66:以眼见色后,对引起忧恼之色的近伺。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所触(……)以意识法后,对引起忧恼之法的近伺。
(13)六舍近伺67:以眼见色后,对引起舍之色的近伺。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所触(……)以意识法后,对引起舍之法的近伺。
(14)六和敬法。此谓比丘不论公开或是私下,处在同修梵行者之中有现身业慈,此即是和敬法。(此法)令生友爱,令生尊重,能促进无诤、和谐、统一的团结。
复次,仁友,比丘不论公开或私下,处在同修梵行者之中现语业慈(……)现意业慈,此即是和敬法。(此法)令生友爱,令生尊重,能促进无诤、和谐、统一的聚合。
复次,仁友,比丘对于所得到的合法净物,即使微少到仅只一钵所有,也不独享,而是与具备戒行的同修梵行者分享实际所得,此即是和敬法。(此法)令生友爱,令生尊重,能促进无诤、和谐、统一的聚合。
复次,仁友,一切无缺、无隙、无瑕、无业染、自在、为智者所赞美、无触染、增益于修定的戒行,凡此种种戒行,遵守共同戒的比丘,不论公开或是私下,都与同修梵行者始终坚守。此即是和敬法。(此法)令生友爱,令生尊重,能促进无诤、和谐、统一的聚合。
复次,仁友,那神圣的通往解脱之见,能令所行者烦恼尽断。遵守相同之见的比丘,不论公开或是私下,能与同修梵行者始终具备如此之见。此即是和敬法。(此法)令生友爱,令生尊重,能促进无诤、和谐、统一的聚合。见和同解。
(15)六诤根:仁友,此谓比丘怀忿怀恨。若比丘怀忿怀恨,便会对大师不恭敬,不恭顺,对法亦不恭敬,不恭顺,对僧团亦不恭敬,不恭顺,不能圆满完成于学68。他便会在僧团中引发纷争,此纷争对大众无益无安乐,不以大众的利益为目的,令天人苦痛。如此,仁友,你们应当观察或内部或外部的诤根。仁友,你们应当努力断除或内部或外部的罪恶的诤根。仁友,若你们在内部或外部都观察不到诤根,你们应当维系,令罪恶诤根在未来无流漏。如此方可断除罪恶诤根。如此方可于未来无罪恶诤根之漏。
复次,仁友,比丘轻视,平起平坐,(……)嫉妒悭吝,(……)虚假欺诳,(……)不怀好意,恒怀邪见(……)自怙己见,有坚固执,难令舍弃。仁友,若比丘取著自见,顽固执持,难令舍弃,便会对大师不恭敬,不恭顺,对法亦不恭敬,不恭顺,对僧团亦不恭敬,不恭顺,不能圆满完成于学。他便会在僧团中引发纷争,此纷争对大众无益无安乐,不以大众的利益为目的,令天人苦痛。如此,仁友,你们应当观察或内部或外部的诤根。仁友,你们应当努力断除或内部或外部的罪恶的诤根。仁友,若你们在内部或外部都观察不到诤根,你们应当维系,令罪恶诤根在未来无流漏。如此方可断除罪恶诤根。如此方可于未来无罪恶诤根之漏。
(16)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17)六出离界:此谓有比丘这样说:“我已以慈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慈心解脱,但是嗔恚依然缠缚我的心。”他应被告之:“不要这样说。尊者不应如此说。不要咎责世尊,不好咎责世尊。世尊不会如是说。”仁友,无有是处,无有此容受,即一个已以慈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慈心解脱者,其心却依然被嗔恚缠缚。无有是处。仁友,因为出离嗔恚,即是慈心解脱。
仁友,此谓有比丘这样说:“我已以悲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悲心解脱,但是加害意依然缠缚我的心。’应该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尊者不应如此说。不要咎责世尊,不好咎责世尊。世尊不会如是说。”仁友,无有是处,无有此容受,即一个已以悲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悲心解脱者,其心却依然被加害意缠缚。无有是处。仁友,因为出离加害意,即是悲心解脱。
仁友,此谓有比丘这样说:“我已以喜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喜心解脱,但是不乐依然缠缚我的心。”应该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尊者不应如此说。不要咎责世尊,不好咎责世尊。世尊不会如是说。”仁友,无有是处,无有此容受,即一个已以喜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喜心解脱者,其心却依然被不乐缠缚。无有是处。仁友,因为出离不乐,即是喜心解脱。
仁友,此谓有比丘这样说:“我已以舍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舍心解脱,但是爱染依然缠缚我的心。”应该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尊者不应如此说。不要咎责世尊,不好咎责世尊。世尊不会如是说。”仁友,无有是处,无有此容受,即一个已以舍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舍心解脱者,其心却依然被欲贪缠缚。无有是处。仁友,因为出离欲贪,即是舍心解脱。
仁友,此谓有比丘这样说:“我已以无相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无相心解脱,但是我依然有识追随相。”应该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尊者不应如此说。不要咎责世尊,不好咎责世尊。世尊不会如是说。”仁友,无有是处,无有此容受,即一个以无相练成心解脱,使成习惯,驾驭如车,使成基本,已谙熟、积累起、完善了无相心解脱者,其识却依然追随相。无有是处。仁友,因为超越一切相的出离,即是无相心解脱。
此谓有比丘作这样说:“我已远离‘有我’,无察觉‘此是我’69,但是怀疑犹豫之箭依然缠缚(损害)我的心。70”应该告诉他:“不要这样说。尊者不应如此说。不要咎责世尊,不好咎责世尊。世尊不会如是说。”仁友,无有是处,无有此容受。一个已远离“有我”者,无察觉“此是我”者,而其心却被怀疑犹豫之箭缠缚(损害),无有是处。仁友,因为出离怀疑犹豫之箭即是断绝“有我”之慢。
(18)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无上,学无上,行无上,念无上。
(19)六忆念处71: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忆念戒,忆念舍弃,忆念天。
(20)六恒住:仁友,此谓比丘以眼见色后,不喜不忧,始终能舍,具念正知。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触所触物(……)以意识法后,不喜不忧,始终能舍,具念正知。
(21)六生类:仁友,此谓一些人生而为黑生类72而以黑法为生。一些人生而为黑生类而以白法为生。一些人生而为黑生类而获得不黑不白的寂灭。仁友,此谓一些人生而为白生类73而以白法为生,一些人生而为白生类而以黑法为生,一些人生而为白生类而获得不黑不白的寂灭。
(22)六顺明分想74:无常想,于无常苦想,于苦无我想,舍弃离想,离爱染想。灭想。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六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3.仁友,有七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七法?
(1)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所闻财,舍财,慧财。
(2)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3)七定具: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4)七非妙法:仁友,此谓比丘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失念,寡慧。
(5)七妙法:仁友,此谓比丘有信,有惭,有愧,多闻,勤精进,常专念,有慧。
(6)七善士法:仁友,此谓比丘知法,知义,知自我,知量,知时,知众,知人。
(7)七教导事:仁友,此谓比丘对于接受学处有强烈志愿,且将来对于接受学处无减热爱。比丘对于观察法有强烈志愿,且将来对观察法无减热爱。比丘对于调伏欲求有强烈志愿,且将来对于调伏欲求无减热爱。比丘对于宴坐有强烈志愿,且将来对宴坐无减热爱。比丘对于勤精进有强烈志愿,且将来对勤精进无减热爱。比丘对于守念有强烈志愿,且将来对守念无减热爱。比丘对于见善通达有强烈志愿,且于将来对见善通达无减热爱。
(8)七想: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过患想,断想,离爱染想,灭想。
(9)七力: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
(10)七识住:仁友,有诸有情,具种种身,种种想,例如人,一部分天神,及部分地狱众。此即第一识住。
仁友,有诸有情,具种种身,一种想,例如最初转生的梵众天。此即第二识住。
仁友,有诸有情,具一种身,种种想,例如光音天。此即第三识住。
仁友,有诸有情,具一种身,一种想,例如遍净天。此即第四识住。
仁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于种种想皆不作意,入驻于“虚空无边”的空无边处,此即第五识住。
仁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空无边处,入驻于‘识无边’的识无边处,此即第六识住。
仁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识无边处,入驻于‘一无所有’的无所有处,此即第七识住。
(11)七应受供士夫75:从两种分(障)解脱者76,以慧解脱者,有身证者,得见至者,以信解脱者,随法行者,随信行者。
(12)七随眠77:爱欲贪欲随眠,嗔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慢随眠,有贪随眠,无明随眠。
(13)七结缚:爱结,恚结,见结,疑结,慢结,有贪结,无明结。
(14)七止诤法以至平息已发生及未发生的纷争:应实施当面律仪,应实施忆念律仪,应实施不痴律仪78,应自言所为,取多人语,求彼罪性,如草覆地79。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七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第二日诵。
3.1.仁友,有八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八法?
(1)八邪: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
(2)八正: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3)八应受供士夫:预流者,已达将证预流果者,一来者,已达将证一来果者,不还者,已达将证不还果者,阿罗汉,已达将证阿罗汉者。
(4)八懈怠事:仁友,此谓比丘有事业当做。他如是思忖:“我有事情当做,而我做事情时,身将疲倦。因此我躺下吧。”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达到未达的、不为通晓未通晓的、不为证未证的而发勤精进。此即第一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已做事情,他如是思忖:“我做了事情。我做事情时,身疲倦。因此我躺下吧。”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而发勤精进。此即第二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应行道路,他如是思忖:“我当行道路,而我行道路时,身将疲倦。因此我躺下吧。”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而发勤精进。此即第三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已行道路,他如是思忖:“我已行道路。我行道路时,身疲倦。因此我躺下。”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而发勤精进。此即第四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于村落或城镇行乞,未能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饮食,他如是思忖:“我于村落或城镇行乞,未能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饮食。如此我身体疲倦,不堪修业。因此我躺下。”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而发勤精进。此即第五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于村落或城镇行乞,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饮食,他如是思忖:“我于村落或城镇行乞,己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饮食。如此我身饱闷重,不堪修业。因此我躺下吧。”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而发勤精进。此即第六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生了小病,便如是思忖:“我生了小病,宜卧床休息。因此我躺下吧。”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而发勤精进。此即第七种懈怠事。
复次,仁友,比丘从病起,从病痊愈不久,他如是思忖:“我刚从病起,从病痊愈不久。如此我身无力,不堪修业。因此我躺下吧。”于是他偃卧将息,不为达到未达的,不为通晓未通晓的,不为证未证的而发勤精进。此即第八种懈怠事。
(5)八精进事:仁友,此谓比丘有事情当做,他如是想道:“我将做当做之事情。我做事情时,将不能好好修学佛陀的教导,我要发勤精进,以达到未达的,以通晓未通晓的,以证未证的。”于是他便发勤精进,以达到未达的,以通晓未通晓的,以证未证的。此即第一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已做完事,他如是想道:“我已做事情。而我做事情时,未能修学佛陀的教导,我要发勤精进(……)”于是他便发勤精进(……)此即第二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应行路,他如是想道:“我将行道路。而我行道路时,将不能好好修学佛陀教导,我要发勤精进(……)”他便发勤精进(……)此即第三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已行道路,他如是想道:“我已行路。而我行道路时,未能修学佛陀教导。我要发勤精进(……)”他便发勤精进(……)即第四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于村落或城镇行乞,未能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的饮食。他如是想道:“我于村落或城镇行乞,未能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的饮食。如此我身轻,堪能修业,我要发勤精进(……)”他便发勤精进(……)即第五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于村落或城镇行乞,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的饮食,他如是想道:“我于村落或城镇行乞,已如愿圆满获得或粗或细的饮食。如此我身有力,堪能修业,我要发勤精进(……)”他便发勤精进(……)即第六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生了小病,他便如是想道:“我生了这小病,而我这病有可能变成大病。我要发勤精进(……)”他便发勤精进(……)即第七种精进事。
复次,仁友,比丘从病起,从病痊愈不久,便如是想道:“我刚从病起,从病痊愈不久,而我的病有可能卷土重来。我要发勤精进,以达到未达的,以通晓未通晓的,以证未证的。”于是他便发勤精进,以达到未达的,以通晓未通晓的,以证未证的。此即第八种精进事。
(6)八种布施事:随近施。因怖畏而施。因(想到)“他曾施我”而施。因(想到)“他将施我”而施。因(想到)“善哉,布施”(之赞美)而施。因(想到)“我在烹煮,他们不在烹煮。我作为烹煮者不应不给不烹煮者布施”而施。因(想到)“我施舍将得芳名流布”而施。为庄严心、资助心而施。
(7)八施转生80:仁友,此谓有人为沙门或婆罗门施舍饮食,衣物、车舆、花鬟、熏香、油膏、卧具、房舍、油灯。他为冀求回报而布施。他看见刹帝利财主,或婆罗门财主,或居士财主坐拥俱全五欲之德,便起念道:“愿我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为刹帝利财主,或婆罗门财主,或居士财主。”他持有此心,专注于此心,修习此心。此人之心爱乐下劣,未修得更高尚,会引导此人转生于该处。我所言者乃是属于有戒德者而非坏戒德者。仁友,有戒德者的心愿由于纯净而得以实现。
复次,仁友,此谓有人向沙门或婆罗门施舍饮食、衣物、车舆、花鬟、熏香、油膏、卧具、房舍、油灯,他为冀求回报而布施。他听说:“四大天王长寿,美貌,安乐多多。”于是起念道:“愿我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与四大天王为伴。”他持有此心,专注于此心,修习此心。此人之心爱乐下劣,未修得更高尚,会引导此人转生于该处。我所言者乃是属于有戒德者而非坏戒德者。仁友,有戒德者的心愿由于纯净而得以实现。
复次,仁友,此谓有人向沙门或婆罗门施舍饮食、衣物、车奥、花鬟、熏香、油膏、卧具、房舍、油灯,他为冀求回报而布施。他听说:“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长寿,美貌,安乐多多。”于是起念道:“愿我身坏命终之后,能转身为他化自在天。’他持有此心,专注于此心,修习此心。此人之心爱乐下劣,未修得更高尚,会引导此人转生于该处。我所言者乃是属于有戒德者而非坏戒德者。仁友,有戒德者的心愿由于纯净而得以实现。
复次,仁友,此谓有人向沙门或婆罗门施舍饮食、衣物、车舆、花鬟、熏香、油膏、卧具、房舍、油灯,他为冀求回报而布施。他听说:“梵众天长寿,美貌,安乐多多。”于是起念道:“愿我身坏命终之后,能转生与梵众天为伴。”他持有此心,专注于此心,修习此心。此人之心爱乐下劣,未修得更高尚,会引导此人转生于该处。我所言者乃是属于有戒德者而非坏戒德者,离仁友,有戒德者的心愿由于纯净而得以实现。
(8)八眷属:刹帝利眷属,婆罗门眷属,家主眷属,沙门眷属,四大王眷属,三十三天眷属,魔眷属,梵眷属。
(9)八世法:得,不得,誉,毁誉,讥,赞,乐,苦。
(10)八胜处:一人修得内色想,能见外界细小好坏诸色,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一胜处。
一人修得内色想,能见外界无限好坏诸色。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二胜处。
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少许好坏诸色。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三胜处。
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无限好坏诸色。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胜诸色,能知能见。”此即第四胜处。
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色是青色,青貌,青观,青光,犹如水葫芦花,是青色,青貌,青观,青光;又如波罗奈布两面柔滑,是青色,青貌,青观,青光。如是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色是青色,青貌,青观,青光,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五胜处。
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色是黄色,黄貌,黄观,黄光,犹如羯尼伽罗花,是黄色,黄貌,黄观,黄光;又如波罗奈布两面光滑,是黄色,黄貌,黄观,黄光。如是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相是黄色,黄貌,黄观,黄光,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六胜处。
“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是红色,红貌,红观,红光,犹如般豆衹婆伽花,是红色,红貌,红观,红光;又如波罗奈布两面光滑,是红色,红貌,红观,红光。如是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相是红色,红貌,红观,红光,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七胜处。
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是白色,白貌,白观,白光,犹如太白星,是白色,白貌,白观,白光;又如波罗奈布两面光滑,是白色,白貌,白观,白光。如是一人修得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相是白色,白貌,白观,白光,胜诸色后,有如是想:“我能知能见。”此即第八胜处。
(11)八解脱:有色见色,此即第一解脱。
人内无色想,能见外界诸色,此即第二解脱。
笃信于“净”,此即第三解脱。
从超越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从于种种想不作意,而入驻于“空无边”之空无边处。此即第四解脱。
超越一切空无边处后,入驻于‘识无边’的识无边处,此即第五解脱。
超越一切识无边处后,入驻于‘一无所有’的无所有处,此即第六解脱。
超越一切无所有处后,入驻于非想非非想处,此即第七解脱。
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后,入驻于灭受想定81,此即第八解脱。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妙说的八法。在此所有人都应唱诵,勿有乖诤,以至梵行得以久住,为众生利益,为众生安乐,为慈悯世间,为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3.2.仁友,有九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九法?
(1)九嗔事:“他曾对我行不义”而结嗔。“他正对我行不义”而结嗔。“他将对我行不义”而结嗔。“他曾对我所中意喜爱者行不义(……)正在行不义(……)将行不义”而结嗔。“他曾对我不喜爱者行饶益(……)正行饶益(……)将行饶益”而结嗔。
(2)九对治嗔恚:“他曾对我行不义。(嗔恚)能有何所得?”以对治嗔恚。“他正对我行不义,(嗔恚)可有何所得?”以调伏嗔恚。“他将对我行不义,(嗔恚)可有何所得?”以调伏嗔恚。“他曾对我所中意喜爱者行不义,(嗔恚)可有何所得?”以调伏嗔恚。“正在行不义(……)行不义,(嗔恚)可有何所得?”以调伏嗔恚;“他曾对我不喜爱者行饶益(……)正行饶益(……)将行饶益,(嗔恚)可有何所得?”以调伏嗔恚。
(3)九有情居:仁友,有诸有情,具种种身,种种想,例如人,一部分天神,及一部分地狱众。此即第一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具种种身,一种想,例如最初转生的梵众天。此即第二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具一种身,种种想,例如光音天。此即第三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具一种身,一种想,例如遍净天。此即第四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无想无感,例如无想有情天。此即第五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彻底超越色想,灭有对想,于种种想皆不作意,来到“虚空无边”的空无边处,此即第六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空无边处后,来到“识无边”的识无边处,此即第七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识无边处后,来到“一无所有”的无所有处,此即第八有情居。
仁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无所有处后,来到非想非非想处。此即第九有情居。
(4)九种无暇无时以受梵行熏习。此谓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降生此世,所说之法导向寂静、涅槃、正觉,由善逝所宣说。而此人却转生于地狱。此即第一种无暇无时得受梵行熏习。
复次,仁友,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降生此世,所说之法导向寂静、涅槃、正觉,由善逝所宣说。而此人却再生于畜生界。此即第二种无暇无时得受梵行熏习。(……)转生于饿鬼界(……)阿修罗界(……)长寿天众(……),再生于边鄙蛮荒无知地域,那里没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生存。此即第六种无暇无时得受梵行熏习。
复次,仁友,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降生此世,所说之法导向寂静、涅槃、正觉,由善逝所宣说。而此人却再生于中部地区,他持邪见、颠倒见:“无布施之果报,无祭祀之果报,无供奉之果报,无善行、恶行的业果报,无此世,无彼世,无母无父,无化生有情,世上没有奉道正行的沙门、婆罗门能自知亲证后向此世和彼世宣说。”此即第七种无暇无时得受梵行熏习。
复次,仁友,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降生此世,所说之法导向寂静、涅槃、正觉,由善逝所宣说。而此人再生于中部地区,却寡慧愚痴蠢笨,不能明辨善说或恶说的义理。此即第八种无暇无时得受梵行熏习。
复次,仁友,如来阿罗汉等正觉者没有降生此世,导向寂静、涅槃、正觉之法没有为善逝所宣说。而此人再生在中部地区,有慧不痴不笨,能明辨善说或恶说之义理。此即第九种无暇无时得受梵行熏习。
(5)九次第住:仁友,此谓有比丘离欲、离不善法故,达到并住于有寻有伺、由离生、有喜乐的初禅。由于平息寻伺(……)而入驻于第一禅(……)第三禅(……)第四禅。由于超越一切色想,灭嗔想,于种种想皆不作意,而入驻于“虚空无边”的空无边处。超越一切空无边处后,入驻于“识无边”的识无边处。超越一切识无边处后,入驻于“一无所有”的无所有处。超越一切无所有处后,入驻于非想非非想处。超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后,入驻于灭受想定。
(6)九次第灭:入初禅者,欲想已灭。入二禅者,寻伺已灭。入三禅者,喜乐已灭。入四禅者,呼吸已灭。入空无边处者,色想已灭。入识无边处者,空无边处想已灭。入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已灭。入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已灭。入灭受想定者,想与受均已灭。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九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3.3.仁友,有十法,为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何谓十法?
(1)十救护法:仁友,此谓比丘持戒并依解脱戒本自律,遵守净行,见微罪亦生怖畏,于学处内受持而学。仁友,若比丘持戒并能依解脱戒本自律,遵守净行,见微罪亦生怖畏,于学处内受持而学,则此即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多闻,能持所闻,能积所闻。一切初善中善后善之法,文义巧妙宣说纯一圆满清白梵行之法,凡此类法皆多闻,牢记,以语背诵,专意观察,以见善通达。仁友,若比丘多闻(……)以见善通达,此即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是善友,善同伴,善密友,仁友,若比丘是善友,善同伴,善密友,则此即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和悦,和软恭顺,宽容大度,聪敏善巧取教诫。仁友,若比丘和悦(……)聪敏善巧取教诫,此即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为同修梵行者做种种高低事情时,善巧精勤,思虑周到,擅长于做,擅长于安排条理。仁友,若比丘为同修梵行者(……)擅长于做,擅长于安排条理,这也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爱法,乐闻法,于对法、对律有广大欢喜。仁友,若比丘爱法(……)有广大欢喜,这也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对无论何等衣钵、住处、药品、器具均感喜足,仁友,若比丘(……)均感喜足,这也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为断除不善法,为具足善法,励意不息,精力充沛,坚定勇敢,于诸善法不卸负荷。仁友,若比丘(……)于诸善法不卸负荷,这也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具念,具足最高守念,即使是久远以前所做所说,也能记起回忆。仁友,若比丘(……)能记起回忆,这也是救护法。
复次,仁友,有比丘有慧,具备生灭圣慧,可致完全灭尽苦的涅槃。仁友,若比丘有慧,(……)可致完全灭尽苦的涅槃,这也是救护法。
(2)十遍处:唯一想地遍满,上下傍布,无二无量。唯一想水遍(……),唯一想火遍满(……),唯一想风遍满(……),唯一想青遍满(……),唯一想黄遍满(……),唯一想赤遍满(……),唯一想白遍满(……),唯一想空遍满(……),唯一想识遍满,上下傍布,无二无量。
(3)十不善业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贪婪,嗔恚,邪见。
(4)十善业道:离杀生,离偷盗,离邪淫,离妄语,离两舌,离粗恶语,离绮语,无贪,无嗔,正见。
(5)十贤圣居:仁友,此谓比丘,除灭五支,成就六支,有一护,有四依,灭异谛,舍弃欲求,无浊思,身行轻安,善解脱心,善解脱慧。
仁友,何谓比丘除灭五支?此谓比丘已舍弃爱欲,已灭嗔恚,已离昏沉,己断掉举,已断怀疑。仁友,如此即是比丘除灭五支。
仁友,何谓比丘成就六支?此谓比丘以眼见色后,不喜不忧,始终能舍具念正知。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以身触所触之物(……)以意识法后,不喜不忧,始终能舍具念正知。仁友,如此即是比丘成就六支。
仁友,何谓比丘有一护?此谓比丘具备护念之心,仁友,如此即是比丘有一护。
仁友,何谓比丘有四依?此谓比丘审思择后受用一法,审思择后忍受一法,审思择后除遣一法,审思择后远避一法。仁友,如此即是比丘有四依。
仁友,何谓比丘灭异谛?此谓但凡众多沙门、婆罗门的众多异谛,比丘皆予以摒除、舍离、放弃、弃绝、排除、断灭、抛却。仁友,如此即是比丘灭异谛。
仁友,何谓比丘舍弃欲求?此谓比丘的欲求已断灭,有求已断灭,梵行求已尽。仁友,如此即是比丘舍弃欲求。
仁友,何谓比丘无浊思?此谓比丘的欲思断灭,恚思断灭,害思断灭。仁友,如此即是比丘无浊思。
仁友,何谓比丘身行轻安82?此谓比丘从舍离苦乐,先灭断悲喜,而入驻于无苦无乐舍念清净的四禅。仁友,如此即是比丘身行轻安。
仁友,何谓比丘有善解脱心?此谓比丘已将心从贪中解脱,从嗔中解脱,从痴中解脱。仁友,如此即是比丘有善解脱心。
仁友,何谓比丘有善解脱慧?此谓比丘能知:“我已除贪,斩断其根,除灭根源,无复再有,将来无复生起。”能知:“我已断嗔,斩断其根,除灭根源,无复再有,将来无复生起。”能知:“我已断痴,斩断其根,除灭根源,无复再有,将来无复生起。”仁友,如此即是比丘慧得善解脱。
(6)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无学正思维,无学正语,无学正业,无学正命,无学正精进,无学正念,无学正定,无学正智,无学正解脱。
仁友,此即是由能知能见的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所正说的十法。于此应全体共同唱诵,(……)为了天人的利益和安乐。
4.随后世尊起身,对尊者舍利子说道:“善哉!善哉!舍利子,你为众比丘说合诵的方式甚好。”
这是尊者舍利子所说,大师对此予以肯定。众比丘亦为尊者舍利子所说而欢喜欣悦。
《合诵经》终。
此经约略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的《众集经》,但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合诵,指将佛在不同的地方所说的法归纳在一处,并一起唱诵。古译“结集”。 ↩
原文“malla”,古译“末罗国”。此国人都是大力士的后代,因此在《大般涅槃经》中曾按照“力士族人国”处理。这里恢复音译。 ↩
优婆吒:Ubbhaṭaka。 ↩
即“大衣”,比丘三服之一,亦作“僧迦梨”。用现代汉语译出的话,可以译作“夹袍”,以突出这种衣物经双重缝制的特点。 ↩
指卧下时心已作念要起身,非心之偷安。可参阅《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367)。 ↩
这以下应是舍利子代佛所说。引号阙如遵原典。 ↩
行:saṃkhāra。意思是:梵天以禅为食,而地狱众生,以业为食。此处所谓“食”即“行”。 ↩
有爱,指对再生的渴望。 ↩
柔和:sovacassatā,指顺从,善受谏言。 ↩
住:ṭhāna,指十二处的因果关系。 ↩
止与观:samatho ca vipassanā ca,梵śamathaś ca vipaśyanā ca。古音译作“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例如玄奘译《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 1536,p.395,c3-4)。 ↩
“见净”意为“智见”。 ↩
“可厌处”指“生老病死等”。 ↩
《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369c),“复有二法,谓于善不喜足、于断不遮止。” ↩
爱:taṇhā“贪爱,渴欲”。无有爱,指没有对再生的欲求。 ↩
这里的“有”指生命存在的处所。 ↩
原文:dukkhadukkhatā,saṅkhāradukkhatā,vipariṇāmadukkhatā,参阅《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384,b20-21,“苦苦性,坏苦性,行苦性。” ↩
《集异门足论》五卷四页中此条为:“一、应奉事火,二、应给施火,三、应供养火。” ↩
即“三欲生”,参阅《集异门足论》,《大正藏》第26册,第386页上栏。 ↩
指死后受到处罚的众生。 ↩
指守护无根。 ↩
原文为“dassanānuttariyaṃ”,《集异门足论》六卷八页中此条为“智无上”。此处依词本意译作“见无上”。 ↩
三寂默,又可译作“三牟尼位”。“牟尼”是智者,知晓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无益的。 ↩
原文为“pubbenivāsānussatiñāṇaṃ vijjā,sattānaṃ cutūpapāteñāṇaṃ vijjā,āsavānaṃ khayeñāṇaṃ vijjā”。《集异门足论》三卷三页中此条为:“无学三明。何等为三?一者,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者,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者,无学漏尽智作证明。是谓明。” ↩
这里指一种修行方式,修行人内心的光明不分昼夜:在晚上心里有多亮,白天心里就有多亮;在白天心里有多亮,晚上心里就有多亮。 ↩
平行:指“西南”、“东南”、“西北”、“东北”。 ↩
“无过患”指不像乌鸦抢食一样抢夺别人的东西。 ↩
指尸体上生的蛆虫。 ↩
法智,指了解四圣谛。类智,指在法智的基础上,了解四圣谛的过去与未来。世俗智,指除前三智以外,还未证果的智。说切有部的解释有不同。法智:观欲界四圣谛之智。类智:观上二界四圣谛之智。他心智:通晓他人心与心所之智。世俗智:未证果者除上三种智以外的智。 ↩
《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393b)有四证净:一佛证净;二法证净;三僧证净;四圣所爱戒。 ↩
块状食,普通众生的食粮,所谓有情之食。 ↩
指感官与外境接触所产生的滋养。 ↩
指能造成业之思,令产生希望之念以滋长三界之根。 ↩
令众生轮回的食粮,即名色之食。 ↩
“住”指“识”经历的四个阶段。 ↩
因以色为依托,生欢喜而住。 ↩
有无有:bhavābhava,指精致与更精致,与phalāphala“小果与大果”结构相同。 ↩
paṭipadā古译“行”,或者“通行”。特指可以达到解脱的修行道路。 ↩
vipāka“果报”,也有译作“异熟”。《集异门足论》:“一、有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二、有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三、有法受能感现苦,后苦异熟;四、有法受能感现乐,后乐异熟。” ↩
Cattāri adhiṭṭhānāni古译“四处”,相应是“慧处”、“谛处”等。 ↩
此处古译作“四记问”。四记问者:一、应一向记问,二、应分别记问,三、应反诘记问,四、应舍置记问。例见《集异门足论》卷8(CBETA,T26,no.1536,p.401,b27)。 ↩
瀑流:指烦恼。 ↩
原文cattāro visaṃyoga,根据《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399b):“四离系者,一、于欲轭离系,二、于有轭离系,三、于见轭离系,四、于无明轭离系”,此处即译为四离系。 ↩
原文idaṃ-saccābhiniveso,《毗婆沙论》中此条写为“我见身缚”。 ↩
原文cattāro attabhāva-paṭilābhā,玄奘详作“四得自体”,见《集异门足论》卷9(CBETA,T26,no.1536,p.403c)。 ↩
原文puggalā,古译多为音译“补特伽罗”,此处根据词义而译作“士夫”。依据觉音注,这四种人分别是acclako“裸形外道”;Dutiyo orabbhikādīsu aññataro“第二是屠羊者等之一”;Tatiyoyaññayājako“第三是祭司”;Catuttho sāsane sammāpaṭipanno“第四是教法端行者”。 ↩
这是一组譬喻,隐指从低到高的种姓。 ↩
此组譬喻相当于四种任行的果位,即“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 ↩
古译有译作“五欲功德”,例如《长阿含》,(CBETA,TO1,no.1,p.74,c23-24)。 ↩
《成实论》译作“施悭”。此处依《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15,b10-11),作“利养悭”。 ↩
指欲界的五种束缚。 ↩
古译“五损减”,例如《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20c):“五损减者:云何为五?一者亲属损减。二者财富损减。三者无病损减。四者戒损减。五者见损减。”所谓“亲属损减”,指因遭遇各种兵难、王难、盗贼难等而发生亲属的损失。 ↩
此即《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21,c3-4)所谓“五语路”。 ↩
此即《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22,b15-19)所谓“五胜支”。 ↩
《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40,b9),“于诸善法常不舍轭。” ↩
古译“五心栽”。例见《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16,b29-c4)。另见《大毗婆沙论》卷14:“如契经说,有五种心栽: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戒,四者疑教,五者瞋僧。如彼经说:“有五心栽。云何为五?谓于大师及法戒教疑惑犹豫,不悟入不信解不害心栽,于佛所赞叹有智同梵行者瞋恚毁骂陵辱触恼不害心栽。”“(CBETA,T27,no.1545,p.69,b22-27) ↩
Vimuccati原义“解脱”。觉音注释认为这里的vimuccati相当于adhimuccati,“信,笃信:为……所吸引。”因此,这里的汉译根据上下文进行相应处理。 ↩
古译“六识身”。 ↩
古译“六触身”。 ↩
古译“六受身”。 ↩
古译“六思身”。 ↩
古译“六爱身”。 ↩
古译“六顺退法”。 ↩
指比丘不能每日三时来诣为师处礼拜,师傅未穿鞋行走时,徒弟穿鞋,师傅在低处行走时,徒弟行在高处等不恭顺行为。 ↩
古译“六喜近行”。 ↩
古译“六忧近行”。 ↩
古译“六舍近行”。 ↩
指比丘应学的增上戒、增上定、增上慧。 ↩
原文:ahamasmi、ayamahamasmi,“有我、此是我”。《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31,a9-10)译作“我慢,我我所”。 ↩
“缠缚损害”继承古译。参阅《集异门是论》(CBETA,T26,no.1536,p.431,a8-12)。 ↩
古译“六随念”。 ↩
指从低种姓家族出身者,皮肤黑色者。 ↩
指从高种姓家族出身者,皮肤白皙者。 ↩
这是古译。依觉音巴利语注释,所谓nibbedha-bhāgiya-saññā,可以译作“临近寂灭想”。 ↩
古译:“七补特伽罗”。参见《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435,b15-16)。 ↩
古译“俱分解脱补特伽罗”,参见《集异门足论》(CBETA,T26,no.1536,pp.435-436)。觉音注释:Tattha ubhatobhāgavimuttoti dvīhi bhāgehi vimutto,arūpasamāpattiyā rūpakāyato vimutto,maggena nāmakāyato。“此处从二分解脱,谓从两种成分解脱:因获得无色而从色身解脱,因正道而从名身解脱。” ↩
指烦恼会一直潜伏于心。 ↩
针对有过疯病史的比丘之律仪。 ↩
指控制对方的罪行。 ↩
古译“八福生”。 ↩
指一种禅定的状态,能灭受和想。 ↩
此处的“行”指五蕴中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