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三十二相经 | Lakkhanasutta

朱竞旻 段晴 译

Ven. Phramahā Pai Buddhisampuñṇo(释圆觉)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如是我闻1

1.1.一时,世尊住于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世尊呼唤众比丘:“比丘!”“尊者!”众比丘应答世尊。世尊说了这番话:

“众比丘,大士2具有三十二大士相。具足这些相的大士只有两种去处,别无其他。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王,征服四方,得以安定国土,具足七宝。他所拥有的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主藏臣宝,以及将军宝第七。他拥有上千的王子,骁勇,肢体雄健,能摧伏敌军。他征服这以大海为际的大地而立业,不是用刑罚刀枪3,而是用正法。而若离家出家,则为阿罗汉等正觉,在世间除去盖障。

2.“众比丘,大士所具有的三十二大士相是哪些呢?具足这些相的大士只有两种去处,别无其他。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而若离家出家,则为阿罗汉等正觉,在世间除去盖障。

(1)“众比丘,大士足安平立4。众比丘,大士足安平立,是为大士所具有的大士相。

(2)“复次,众比丘,大士的足底之下生有轮,具千辐,具辋,具毂,众相圆满,善加分治5。众比丘,大士(……)是为大士所具有的大士相。

(3)“复次,众比丘,大士足根广长6。(……)

(4)“指趾纤长7。(……)

(5)“手足柔嫩8。(……)

(6)“手足有网缦9。(……)

(7)“踝高10。(……)

(8)“小腿如鹿11。(……)

(9)“站立不弯曲,能以双手掌触摸膝盖12。(……)

(10)“密处覆藏入内13。(……)

(11)“身金色,肤色如金14。(……)

(12)“皮肤精细。由于皮肤精细,垢秽不能染著于身15。(……)

(13)“毛一一分明,一一毛生于毛孔16。(……)

(14)“毛竖立,竖立的毛呈绀青色,呈右旋状17。(……)

(15)“肢体直如梵天18。(……)

(16)“七处隆满19。(……)

(17)“上半身如狮子20。(……)

(18)“肩之间充盈。(……)

(19)“周身圆如尼拘树,其身恰为其寻,其寻恰为其身21。(……)

(20)“肩圆满22。(……)

(21)“具有最上味23。(……)

(22)“颚如狮子。(……)

(23)“具四十齿24。(……)

(24)“齿平。(……)

(25)“齿无缝隙。(……)

(26)“虎牙洁白25。(……)

(27)“广长舌26。(……)

(28)“具梵音27。(……)言语如迦陵频伽。(……)

(29)“眼绀青28。(……)

(30)“睫如牛29。(……)

(31)“眉间生有白毫,洁白,柔软如兜罗绵30。众比丘,大士眉间生有白毫,洁白,柔软如兜罗绵,是为大士所具有的大士相。

(32)“复次,众比丘,大士有顶髻31。众比丘,大士有顶髻,是为大士所具有的大士相。

3.“众比丘,是为大士所具有的三十二大士相。具足这些相的大士只有两种去处,别无其他。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征服四方,得以安定国土,具足七宝。他所拥有的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主藏臣宝,以及将军宝第七。他拥有上千的王子,骁勇,肢体雄健,能摧伏敌军。他征服这以大海为限的大地而立业,不是用刑罚刀枪,而是用正法。而若离家出家,则为阿罗汉等正觉,在世间除去盖障。

“众比丘,这些大士所具有的三十二大人相,即使外道众仙也熟知,但他们并不知道‘由造此业,而得此相’。

4.“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32,曾生为人,对于诸善法33受持坚固,受持不动摇: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均布惠施,禀受戒德,于布萨时斋戒34,孝敬父母,尊敬沙门、婆罗门,尊敬族中耆宿,亦尊敬其他增上善法35。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扩大此业,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天界善趣。在那里,他以十处超越其他天神:天之寿命、天之肤色、天之乐、天之称誉、天之威力、天之形色、天之声、天之香、天之味、天之触。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足安平立,将足在地上平落平起,以整个脚底触地。

5.“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征服四方,得以安定国土,具足七宝。他所拥有的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主藏臣宝,以及将军宝第七。他拥有上千的王子,骁勇,肢体雄健,能摧伏敌军。

“他不靠刀杖刑罚,而是以法征服、统治以大海为边的大地,令大地无荒芜,无灾祸,无盗贼;令大地繁荣富足。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不为任何人间怨敌或对手所败。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而若离家出家,则为阿罗汉等正觉,在世间除去盖障。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他不为或内或外的敌人或对手所败,在世间不为贪嗔痴所败,不为任何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所败。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6.于此,有谓36

谛法调伏及制御,

清净守戒行布萨,

乐施不害不粗暴,

于中坚持遍实行。

彼以此业升天堂,

受享安乐及戏乐。

复从彼殁来至此,

以安平足触大地。

占师聚集而记日,

足平立者无障碍。

或居家中或出家,

此相此义实明晰。

若居于家无败绩,

征服他人摧伏敌。

世间无有任何人,

能夺其业此果报。

若此等人得出家,

欢喜离欲而明智。

先驱不复入母胎37

人杰定有此法性38

7.“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为了众生的安乐,他能驱除惊恐、恐怖、怖畏,提供如法的庇护、遮护、保护,带着眷属行布施,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扩大此业,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天界善趣。(……)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此大士相,即是足底之下生有轮,具千辐,具辋,具毂,众相圆满,善加分治。

8.“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他身为王能得到什么?有大眷属。他的大眷属是: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39、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藩王、收税者、王子。而若离家出家,则为阿罗汉等正觉,在世间除去盖障。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佛能得到什么?有大眷属。他的大眷属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9.于此,有谓:

往昔前生曾为人,

为多众生引安乐。

驱除惊恐及怖畏,

热心保护及遮护。

彼以此业升天堂,

受享安乐及戏乐。

复从彼殁来至此,

于双足底现轮辐。

周遍具辋具千辐,

占师聚集而记日,

见已王子百福相:

“当拥眷属摧伏敌,

由此周遍具辋轮。

此等若不出家游,

令轮行转治大地,

武士当为彼侍臣,

拥戴侍从盛誉人。

若此等人得出家,

欢喜离欲而明智,

人天非天帝释鬼,

龙鸟四足乾闼婆,

拥戴侍卫盛誉人,

无上人得天人供。”

10.“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离杀生,戒除杀生,放下棍杖,放下刑杖,放下刀枪,有羞耻心,有怜悯心,对一切生灵有哀愍同情,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扩大此业,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天界善趣。(……)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三个大士相:足跟广长,指趾纤长,肢体直如梵天。

11.“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长寿,能长久住世,保持长寿,命存之间没有任何作为人的敌人或对手能夺命。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长寿,能长久住世,保持长寿,命存之间,在世间没有任何敌人、对手、沙门、婆罗门、天、魔或梵能夺命。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12.于此,有谓:

已知害命生惧畏,

戒除杀害他者生。

由此善业升天堂,

善行果报得受享。

复从彼殁来至此,

于此获得三征相。

双足跟部广且长,

躯干净直如梵天。

美臂妙形健而柔,

十指柔软且修长。

具此三种伟人相,

显示童子有寿长。

若在家则长持存,

若出家则更长久。

持修定力具神足40

如此寿长之兆相。

13.“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是可口美味的嚼食41、啖食42、品食43、舔食44、饮料45的布施者。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扩大此业,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天界善趣。(……)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七处隆满。双手隆满,双足隆满,双肩隆满,躯干46隆满。

14.“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得享可口美味的嚼食、啖食、品食、舔食、饮料。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得享可口美味的嚼食、啖食、品食、舔食、饮料。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15.于此,有谓:

曾为施者布美味,

嚼食啖食及舔食。

以此善行之善业,

长久极喜于乐处47

于人世呈七处满,

且得手足皆柔软。

相师辨得诸相好,

谓当得享嚼啖味。

非唯在家真实有,

出家亦得诸般味。

得啖嚼食之上味,

断除一切居家结。

16.“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以四摄事摄受众生,亦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扩大此业,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天界善趣。(……)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手足柔嫩,手足有网缦。

17.“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有温良恭顺的随从。他的随从是: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有温良恭顺的随从。他的随从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18.于此,有谓:

布施又兼增利行,

话语柔和同苦乐。

行得此业有顺众,

无轻毁48以福升天。

复从彼殁来至此,

手足柔嫩具网缦。

极艳妙色所乐见49

少小灵童得具备。

当为众人之领袖,

统领大地民恭顺。

话语慈爱求利乐,

行诸可喜之功德。

若舍一切妙欲50德,

大雄说法为人众。

回应佛语净信者,

闻已随法而行法51

19.“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为众生教说如义如法之语,开示众生,对众生灵而言是带来利益安乐者、法施者。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扩大此业,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天界善趣。(……)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踝高;毛竖立。

20.“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在诸享受欲乐者之中,他是顶尖者、至胜者、上首者、最上者、最胜者。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在一切有情之中,他是顶尖者、至胜者、上首者、最上者、最胜者。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21.于此,有谓:

如义如法之言语,

往昔教说对众生。

为众生带来利乐,

布施正法无吝惜。

由此善业升天堂,

受享安乐及戏乐。

返世而有二种相,

现获最上之福乐。

具有身毛竖立长,

一对脚踝稳安立,

上有血肉肌肤覆,

高在足上显净妙。

若居家中则如是,

享欲德者当为首。

无有于彼益上者,

征服君御赡部洲。

若夫出家胜无欲,

众生之中为顶尖。

无有于彼益上者,

胜诸世间而安住。

22.“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仔细地教导术52、明、行53、业,‘我应该快速了知什么呢?快速认识什么呢?快速实行什么呢?长久不疲倦于什么呢?’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小腿如鹿。

23.“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凡那些王所应得的、王之支分、王之受用、王所适合的,他都能快速得到。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凡那些沙门所应得的、沙门之支分、沙门之受用、沙门所适合的,他都能快速得到。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24.于此,有谓:

于诸术明行及业,

欲求如何可速知。

凡术无害一切者,

速学长久不疲倦。

造作此业得精善,

悦意善形之小腿。

美妙如螺渐上旋,

身毛上靡覆细肤。

众说他有羚羊胫,

此相兆得速来财。

一孔一毛兆所求,

未出家时皆速得。

设若出家此类人,

明眼欢喜出离欲。

凡此适宜应得者,

至精勤者速得之。

25.“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往诣沙门或婆罗门,询问:“尊者,何为善?何为不善?何为过失?何为无过?何为当习?何为不当习?我造作什么而会有长久非益痛苦?我造作什么而会有长久的利益安乐?”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皮肤精细。由于皮肤精细,垢秽不能染著于身。

26.“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有大智慧,在诸享受欲乐者中,他的智慧没有同等者或超胜者。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有大智慧,异智慧,敏捷智慧,速疾智慧,锐利智慧,抉择智慧54。在一切众生中,他的智慧没有同等者或超胜者。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27.于此,有谓:

往昔先前人生中,

欲得真知遍询问。

善听敬侍出家人,

为得实义听实语。

以此获慧所立业,

生而为人肤精细。

相师算相揭示道:

“此人辨见精细义。

此类若是不出家,

转动轮宝治大地。

义理细微皆领悟,

无有比之更胜者。

设若如是得出家,

乐于离欲且明智。

获得无上殊胜慧,

得最胜广慧菩提。”

28.“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无嗔,无种种恼;即使多被说,也不愤怒,不发怒,不恼怒,不反抗,不显现出忿恨、过失、忧恼;布施精美柔软的床罩、毛毯、细亚麻布、细木绵、细绢、细毛布。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身体金色,肤色如金。

29.“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能得到精美柔软的床罩、毛毯、细亚麻布、细木绵、细绢、细毛布。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能得到精美柔软的床罩、毛毯、细亚麻布、细木绵、细绢、细毛布。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30.于此,有谓:

安住无嗔且布施,

施与精细面料衣。

于多前世时兴赐,

犹如天神雨大地。

做得此业从此殁,

转生天上得善果。

享福之后肤若金,

犹如帝释胜诸天。

在家若无出家欲,

教诫广大之土地。

所为皆得最胜衣,

衣裳广大且精细。

若得离家而无家,

得上衣裳解脱裝。

前世果报堪享受,

已造之业无败损。

31.“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使长期失散的、长久以来离家而居的亲朋好友团圆,使母与子团圆,使子与母团圆,使父与子团圆,使子与父团圆,使兄弟与兄弟团圆,使兄弟与姊妹团圆,使姊妹与兄弟团圆。做此团圆,又是随喜者。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密处覆藏入内。

32.“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多子。他有超过一千个王子,英勇,肢体雄健,能战胜敌军。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多子。他有数千子弟,英勇,形体雄健,能战胜敌军。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33.于此,有谓:

往昔先前人生中,

令诸久分旅居客,

亲朋好友聚团圆。

令团圆已亦随喜,

得以此业生天堂,

受享安乐与戏乐。

复从彼殁来至此,

生得密处藏覆内。

如此成为多子者,

拥有逾千亲生儿。

英勇雄健扰怨敌,

居家人得欢喜语。

具威仪者出家去,

得多如教奉行子。

居家抑或出于家,

此相当兆此实义。

第一日诵。

2.1.“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观察而了知大众的分类,自知,知人,知人之差别:“这人应得这个。这人配得这个。”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周身圆如尼拘树,站立不弯曲,能以双手掌触摸膝盖。

2.“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富有,有大财产,大财富,大量金银,大量资具财产,大量谷物财产,充满仓库。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富有。有大财产,大财富。他所拥有的财产乃是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55。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3.于此,有谓:

考量审虑思择已,

观察大众之分类。

于彼彼人应得此,

往昔曾有此差别。

若他站立不弯曲,

能以双手触于膝。

以善行业之余报,

犹如大树全圆满。

通晓多种征相兆,

极聪明者揭示道:

“多种在家所应拥、

少小王子皆能得。

人间君主享诸欲,

俗世多多皆适宜。

若当断舍一切欲,

能得无上胜顶财。”

4.“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欲求大众之利益、裨益、安稳,为求大众得解脱:‘这些人如何会增长信?如何会增长戒?如何会增长闻?如何会增长舍?如何会增长法?如何会增长慧?如何会增长钱财和谷物?如何增长田地?如何增长禽畜56?如何增长妻儿?如何增长奴仆、工人、佣人?如何增长亲属?如何增长朋友?如何增长同族人?’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上半身如狮子,肩之间充盈,躯干隆满。

5.“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不衰法57。富有。钱财谷物、田地、禽畜、妻儿、奴仆、工人、佣人、亲戚、朋友、同族人不衰减,一切成就不衰减。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不衰法。信、戒、闻、舍、慧,一切成就不衰减。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6.于此,有谓:

信戒听闻慧施法,

此等众多善好事,

钱财谷物及田地,

子息妻妾及禽畜,

亲朋好友及同族,

力量肤色安乐俱,

期他如何不衰减,

且求财利得兴旺。

具半身狮之善形,

肩满充盈躯千隆。

往昔所造不衰善,

彼有此相由此业。

居家谷物及财富,

妻儿禽畜得增长。

若出家一无所有,

得无上不退菩提。

7.“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不用手、土块、棍棒、刀剑恼害众生。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具有最上味。最上之味在他的舌上、喉中平等流动58

8.“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无疾无病。具有平和的消化力,不过冷,不过热。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无疾无病。具有平和的消化力,不过冷,不过热,精勤堪忍59。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9.于此,有谓:

不以手棍棒土块,

不以武器或杀令,

不以牢狱或威胁,

恼害众生而无害。

以此彼生善趣已,

喜得乐果与乐事。

来此世得最上味,

形成善好之味器60

由此极明智者日:

“是人当有众安乐,

或为在家或出家,

此相当兆此实义。”

10.“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对众生不无视,不斜视,不怒视61,直心广视,以亲切眼观视众生。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眼绀青、眼大如牛。

11.“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众生喜见,对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而言可爱迷人。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众人喜见。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而言,可爱迷人。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12.于此,有谓:

不散视亦不斜视,

亦复不做歧视观。

如是直心而广视,

以亲切眼视众生。

彼于诸善趣之中,

领受果报而欢喜。

于此再生眼如牛,

及绀青跟甚美观。

相师练达且精明,

各个通晓瑞兆相。

众人善观美明目,

指示此为“爱视者”。

此爱视者若居家,

则为众生所喜爱。

若出家去作沙门,

为众所喜能除忧。

13.“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于诸善法为众生之先驱,于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即布施、持戒、布萨斋戒、孝顺父母、敬奉沙门、敬奉婆罗门、敬奉族中耆宿,及其他上善之法中,为众生之上首。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有顶髻。

14.“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有众多随从者: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有众多随从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15.于此,有谓:

于诸善行为先驱,

于诸善法亦乐行。

曾得百姓拥戴者,

亦于天堂享福果。

历经善行之果报,

此世获得头顶髻。

相师识瑞揭示日:

“彼当为众之先驱,

人间当享侍者众,

一如往昔之所传。

设若成为刹帝利,

于众生中得襄助。

设若其人出于家,

熟知练达于诸法。

所有追随之众生,

欢喜其德从教诫。”

16.“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舍妄言,离妄言,具真实言,诚信,可信,可靠,对世人而言是可信赖者、无欺诳者。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毛一一(分明),一一毛生于毛孔;眉间生有白毫,洁白,柔软如兜罗绵。

17.“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大众亲近他: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大众亲近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18.于此,有谓:

往昔生世守诺言,

说不二语绝谎言。

对任何人无欺诳,

喜足于实守真诚。

净白柔软如兜罗,

白毫美生于眉间。

一孔无有二毛生,

周身一孔一毛生。

熟谙生相诸相师,

聚而记此瑞兆日:

“白毫毛发如是立,

如是众人皆亲近。

若彼居家众亲近,

依其先前所造业。

若复出家无所有62

众人亲近无上佛。”

19.“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舍两舌,离两舌;从这里听说,不为离间这些人而到那里通报;从那里听说,也不为离间那些人而通报给这里的人。如此,他是分裂者的劝和者,和合者的鼓励者,乐于和谐,喜于和谐,悦于和谐,说促成和谐的话63。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具四十齿,齿无缝隙。

20.“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他有不可分坏的随从者,即不可分坏的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他有不可分坏的随从者,即不可分坏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21.于此,有谓:

不为离间拆合事,

不兴分裂与诤论。

不令斗诤非行起,

破合之语彼不说。

长为劝说令无诤,

说语能令分众合。

除去众生之斗争,

欣悦欢喜于和合。

彼于善趣受果报,

如是领受而欢喜。

随入人间无隙齿,

善生口中数四十。

武士当为地君主,

拥有无恼害之众。

为沙门则无尘垢,

拥有随行不离众。

22.“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舍恶口,离恶口;只说无过失、悦耳、为人喜爱、悦人心、优雅、令众人满意、令众人愉悦的话。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广长舌,具梵音,言语如迦陵频伽鸟。

23.“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其言易于接受。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都接受他的话。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其言易于接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都接受他的话。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24.于此,有谓:

不为骂詈吵恼因,

凡是恼损众生语,

凡粗恶语不曾说。

所言甜美宜和谐。

惟说悦耳之言语,

悦意趣入心之语,

善行之果彼领受,

当于天堂受福果。

善行之果彼受已,

人世获得梵音声。

他有广大粗阔舌,

言语易为人所受。

居家应声而成就,

若复是人出于家,

众多人民拥其言,

当说多多益善语。

25.“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舍绮语,离绮语;只适时地说务实的言语、有内容的言语、如法的言语、合律的言语,有价值的、合乎情理的、有重点的、有意义的言语。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个大士相:颚如狮子。

26.“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转轮王。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任何人间的仇敌、敌人都不能破坏他。作为王能得到这个。(……)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或内或外,作为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或世上任何存在的仇敌、敌人都不能破坏他。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27.于此,有谓:

不说绮语愚蠢语,

言语之道不散乱。

去无益言说益语,

亦说众生之安乐。

行罢从此殁升天,

受享善行之果报。

再生于此得狮颚,

对足行中为最胜64

人主难摧伏之王,

具大威力人君主。

犹如忉利天官王,

最胜天王因陀罗。

乾闼婆帝释罗刹,

天神之众不能摧。

若是居家当如是,

君临天下无能摧。

28.“众比丘,如来于前生、前有、前住,曾生为人,舍邪命,以正命过活;离以秤欺诈、以铜欺诈、度量之欺诈、诈骗、欺瞒、欺骗、邪曲、割截、杀戮、捆缚、拦劫、掠夺、打劫。由于他造作此业,积聚此业,增盛此业(……)他从彼处殁,来到此世,得到这两个大士相:齿平。虎牙洁白65

29.“他具此相,若居家,则为如法的转轮法王,征服四方,得以安定国土,具足七宝。他所拥有的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主藏臣宝,以及第七将军宝。他拥有上千的王子,骁勇,肢体雄健,能摧伏敌军。他不靠刀杖刑罚,而是以法征服、统治以大海为边的大地,令大地无荒芜,无灾祸,无盗贼;令大地繁荣富足。若成为王能得到什么?眷属清净。他有清净的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算师大臣、保镖、门卫、智囊团、议员、灌顶者、收税者、王子眷属众。作为王能得到这个。

30.“而若他离家出家,则为阿罗汉等正觉,在世间除去盖障。若成为佛能得到什么?眷属清净。他有清净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人、阿修罗、龙、乾闼婆眷属众。作为佛能得到这个。”

世尊宣说了此番实义。

31.于此,有谓:

彼舍邪命以正等,

纯净如法行过活。

云无益行行益行,

亦行众生之安乐。

人得于天享乐报,

微妙智者皆赞叹。

乐如忉利天官王,

具足爱乐与戏乐。

离天复得为人身,

皆因善行之果报。

获得牙齿皆平整,

极善清净极洁白。

众多占师来聚集,

记此微妙正人王:

“有诸净人眷属众,

再生平洁净妙齿。

国王统治此大地,

拥有众生净眷属。

国土无扰亦无灾66

皆行利益众安乐。

出家为僧离罪恶,

息灭尘垢断轮回。

离去苦恼与尘劳,

能见此世与他世。

居家出家受彼教,

除遣不净扫罪恶。

彼有清净之眷属,

去除垢碍除烦恼。”

《三十二相经》终。


  1. 本经题为Lakkhaṇasutta,直译为“相经”《长阿含》中没有相对应的经文。《中阿含经》卷11的《三十二相经》(CBETA,T01,no.26,p.493a)相当于本经开头部分。 

  2. 大士,Mahāpurisa,常作“大人”。“三十二大士相”常作“三十二大人相”。此取玄奘译法。本经对三十二相的译名参考《中阿含》及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3,第六分《劝诫品》(CBETA,T07,no.220,p.959b)。 

  3. 刑罚刀枪:daṇḍa/sattha,《中阿含》作“刑杖”。 

  4. 《中阿含》:大人足安平立。《般若》:如来足下有平满相,妙善安住犹如奁底,地虽高下,随足所蹈皆悉坦然无不等触,是为第一。 

  5. 《中阿含》:大人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具足。《般若》:如来足下千辐轮文,辋毂众相无不圆满,是为第二。 

  6. 《中阿含》:大人足跟踝后两边平满,是谓大人之相。《般若》:如来足跟广长圆满,与趺相称胜余有情,是为第六。 

  7. 指趾纤长:dīghaṅgulin,有长的手指脚趾,这里的aṅgula既指手指又指脚趾。《中阿含》:大人足指纤长。《般若》:如来手足指皆纤长,圆妙过人以表长寿,是为第四。 

  8. 《中阿含》:大人手足极妙,柔弱软敷,犹兜罗华。《般若》:如来手足悉皆柔软,如睹罗绵胜过一切,是为第三。 

  9. 《中阿含》:大人手足网缦,犹如雁王。《般若》如来手足一一指间,犹如雁王成有鞔网,金色交络文同绮画,是为第五。 

  10. 《中阿含》:大人足两踝佣。《般若》:如来足趺修高充满,柔软妙好与跟相称,是为第七。 

  11. 《中阿含》:大人鹿𨄔肠,犹如鹿王。《般若》:如来双腨渐次纤圆,如黳泥耶仙鹿王腨,是为第八。 

  12. 《中阿含》:大人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申手以摩其膝。《般若》:如来双臂修直佣圆,如象王鼻平立摩膝,是为第九。 

  13. 《中阿含》:大人阴马藏,犹良马王。《般若》:如来阴相势峰藏密,其犹龙马亦如象王,是为第十。 

  14. 《中阿含》:大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般若》:如来身皮皆真金色,光洁晃曜如妙金台,众宝庄严众所乐见,是第十四。 

  15. 《中阿含》:大人肌皮软细,尘水不着。《般若》:如来身皮细薄润滑,尘垢、水等皆所不住,是第十三。 

  16. 《中阿含》:大人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孔一毛生,色若绀青,如螺右旋。《般若》:如来毛孔各一毛生,柔润、绀青、右旋宛转,是第十一。 

  17. 《般若》:如来发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转、柔润,绀青,严金色身甚可爱乐,是第十二。 

  18. 《般若》:如来容仪洪满端直,是第十八。 

  19. 《中阿含》:大人身七处满。七处满者,两手、两足、两肩及颈。《般若》:如来两足、二手、掌中、颈及双肩七处充满,光净柔软甚可爱乐,是第十五。 

  20. 《般若》如来颔臆并身上半,威容广大如师子王,是二十一。 

  21. 寻:vyāma,长度单位。据《律藏复注》等书,“寻”就是两臂连同双手侧伸展开的距离。“其身恰为其寻,其寻恰为其身”,即身高等于双臂展开的长度。《中阿含》:大人身形圆好,犹如尼拘类树,上下圆相称。《般若》:如来体相纵广量等,周匝圆满如诺瞿陀,是第二十。 

  22. 《般若》:如来肩项圆满殊妙,是第十六。 

  23. 《般若》:如来常得味中上味,喉脉直,故能引身中千肢节脉所有上味,是二十五。 

  24. 《般若》:如来齿相四十齐平,净密、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般若》中此相涵盖这里的第23-26相。 

  25. 这里的“齿”指四颗虎牙。《般若》:如来四牙鲜白锋利,是二十四。 

  26. 《般若》:如来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毛际,是二十六。 

  27. 《般若》:如来梵音词韵弘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其声洪震犹如天鼓,发言婉约如频迦音,是二十七。 

  28. 《般若》:如来眼睛绀青鲜白,红环间饰皎洁分明,是二十九。 

  29. 睫如牛:gopakhuma,此中pakhuma(梵语pakṣman)意为“睫毛”,但上座部一般认为用于佛三十二相时,此词是指眼睛。“睫如牛”眼睛又大又明亮。如同初生牛犊。不同的是,说一切有部和大乘佛教一般认为pakṣman就是指睫毛。如《大毗婆沙论》卷177:“二十九者牛王睫相,谓佛眼睫安布善好,犹如牛王。《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77(CBETA,T27,no.1545,p.888c)。《般若》:如来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不相杂乱,是二十八。《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01-400卷》卷381(CBETA,T06,no.220,p.968a)。 

  30. 《般若》:如来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覩罗绵,鲜白光净逾珂雪等,是三十一。 

  31. 顶髻:uṇhīsasīsa.《净信经注》(2.452)认为此词有两种含义:一指佛陀额圆满,即前端发际以中心为界,形成两个半圆,犹如心❤形上端;二指佛陀顶骨肉髻圆满。说一切有部和大乘佛教一般采取后一种说法。《大毗婆沙论》卷177:“三十者乌瑟腻沙相,谓佛顶髻骨肉合成,量如覆卷,青圆殊妙。”(CBETA,T27,no.1545,p.889a)《般若》:如来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 

  32. 据觉音注,“前生”、“前有”、“前住”都是指于过去所住的五蕴。 

  33. 诸善法:据觉音注,指十善业道(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绮语、离粗恶语、离两舌、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 

  34. 布萨时斋戒:此中布萨(uposathūpavāsa)意译“长净”,一般指僧团半月集会说戒忏悔的活动。但此处是指每月新月和满月时受持八关斋戒。 

  35. 增上善法:adhikusala dhamma,据觉音注,指更优胜的善法之所在。如欲界是善,则色界是增上善;欲色二界是善,无色界是增上善;无色界是增上善,得声闻波罗密是增上善;得声闻波罗蜜是善,得辟支佛波罗蜜是增上善,得一切智智(佛智)是增上善。 

  36. 据觉音注(Sv.3.922),此偈为阿难所诵。 

  37. 先驱不复入母胎(aggo na sa gacchati jātu gabbaṃ),据校注,著按缅甸文版及注,应为“彼最上者无障碍”(aggo na sa gacchati jātu khambbhanaṃ)。 

  38. 人主:naruttama,人中最上者。有此法性:据觉音注,意为“他有此等法性,此自性”。意思是,对他而言,这是自然而然的规律。 

  39. 算师:gaṇaka,此处指为国王预测后果和征兆的人,亦即预言家。 

  40. 定力神足:vasiddhi,这里“力”是指禅修等当中所产生的心力。 

  41. 嚼食:khādanīya,义净作“珂但尼食”。律藏中列举根、茎、叶、花、果五种。 

  42. 啖食:bhojanīya,义净作“蒲缮尼食”。《四分律》列举饭、炒、干饭、鱼、肉五种,上座部律列举饭、面食、麨粮、鱼、肉五种,内容相同。有部律列举饭、麦豆饼、麨、肉、饼五种。 

  43. 品食:sāyanīya,《四分律》作“奢耶尼食”,并列举酥、油、生酥、蜜,石蜜五种。上座部律同。有部律中无此项,且义净在译注中特别说明:“旧云奢耶尼者,全检梵本,全无此名。”《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5(CBETA,T24,no.1453,p.478a)。 

  44. 舔食:lehanīya,律中未见。据觉音注,指面粉、乳糜等。 

  45. 饮料:pāna,义净作“浆”。据觉音注,指“八种饮料”(aṭṭha pānakāni)。《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五:“八种浆:一招者浆(酢似梅状如皂荚),二毛者浆(即熟芭蕉子是),三孤落迦浆(其果状似酸枣),四阿说他子浆(菩提树子是),五乌昙跋罗浆(其果大如李子),六钵噜洒浆(其果状如蘡薁子),七蔑栗坠浆(是蒲桃果),八渴树罗浆(形如小枣,涩而且甜,出波斯国,中方亦有,其味稍殊。其树独生,状如棕榈,其果多有。将至番隅,时人名为‘波斯枣’。其味颇与干柿相似)。”《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5(CBETA,T24,no.1453,p.478a) 

  46. 躯干:khadha,梵语skandha,《中阿含》及《般若》均作“颈”。 

  47. 于乐处:nandane,第七格,指忉利天宫。 

  48. 无轻毁:anavamata,指不轻视、不毁谤,即尊重众生。 

  49. 所乐见:dassaneyya = dassanīya,梵语darśanīya,”美丽英俊”,此取奘译词,《大般若》卷381《68诸功德相品》:“所乐见”(CBETA,T06,no.220,p.967.c13)。 

  50. 妙欲:kāmaguṇa,此为奘译词。 

  51. 随法而行法:dhammānudhamma,奘译“法随法行”。例如《大般若》卷518:“法随法行”(CBETA,T07,no.220,p.649,a12)。 

  52. 术:据觉音注,术有低贱和高贵两种。低贱术指编篮子,做陶罐等,高贵术指书写、篆刻、算师等。 

  53. 行:据觉音注,指五戒、十戒等别解脱律仪。 

  54. 指能消灭贪嗔痴等烦恼的智慧。 

  55. 指“七圣财”。 

  56. 禽畜:dipadacatuppada,直译“二足动物和四足动物”。 

  57. 关于“不衰法”的各种类别,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有详细论述。但在此处仅是指“东西不衰减”。 

  58. 指佛在舌尖所尝到的味道,在一切处都能感受到。 

  59. “不过冷,不过热,精勤堪忍”,似指很好的消化能力,不惧冷食、热食等。 

  60. 味器:rasaharaṇī,指舌。 

  61. 据觉音注,指有怒气,别人观察时他闭眼不观察,而别人行走时怒视之。 

  62. 无一物:akiñcana,指断尽一切贪、嗔、痴、慢、见、染、恶行。 

  63. 参见《梵网经》1.9。 

  64. 以一对一对足行走,是为“对足行”。意为:得到了四足行走者中的最胜者,即狮子的颚。 

  65. 指虎牙洁白放光。 

  66. 依据觉音注(3.940),这里所谓“国土”指以印度神话的铁围山为限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