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净信经 | Sampasādanīyasutta

段晴 李膺函 译

Ven. Phra Surapornchai Samacitto(释心平)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如是我闻1

1.一时,世尊住于那烂陀波婆利芒果树林2。尔时,具寿舍利子往世尊处,至已,礼敬世尊后,坐于一面。已坐于一面之具寿舍利子对世尊如是说:“尊者,我如是净信于世尊:要论等正觉,未曾有、将未有,今亦没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通达。”

“舍利子,你所言之语,雄壮如公牛,明确坚定,鸣如狮吼:‘我如是净信于世尊:要论等正觉,过去、将来、今世,皆没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通达。’舍利子,是不是那些过去世的阿罗汉等正觉,一切世尊以心令你心知晓,所以知道那些世尊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住(……),而且知道世尊如是解脱?”

“尊者,并非如此。”

“舍利子,是不是那些未来世的阿罗汉等正觉,一切世尊以心令你心知晓,所以知道那些世尊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住(……),而且知道世尊将如是解脱?”

“尊者,并非如此。”

“舍利子,现今,我是阿罗汉等正觉,是否以心令你知晓,所以知道世尊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住(……),而且知道世尊将如是解脱?”

“尊者,并非如此。”

“既然如此,舍利子,你于过去、未来、现在之阿罗汉等正觉并没有知他心智。那么,舍利子,你又如何能言语雄壮如公牛明确坚定,鸣如狮吼:‘我如是净信于世尊:要论等正觉,过去、将来、今世,皆没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通达。’”

2.“尊者,我于过去、未来、现在之阿罗汉等正觉确无知他心智。然而尊者,我通晓随行法3。尊者,正如王之边城,城壕坚固,城墙坚固,城门坚固,唯有一门,彼处有一守门人,贤智、饱学、聪慧,禁阻不相识者,只令相识者入。他沿环城之路随处而行,甚至连容山猫出入的城墙缝隙或者裂口也不能见到。他便如是想:‘任何粗壮之有情出入此城,皆须经此门而出入。’

“如是,尊者,我知晓随行法。尊者,那些过去世的阿罗汉等正觉,一切世尊皆已断除令慧减弱的五盖心染4,心安稳于四念处,如实修习七觉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尊者,那些未来世的阿罗汉等正觉,一切世尊皆将在断除使慧减弱的五盖心染之后,心安稳于四念处,如实修习七觉支,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尊者,现今世尊阿罗汉等正觉也将在断除令慧减弱的五盖心染之后,心稳固于四念处,如实修习七觉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于此,尊者,我为听法而来到世尊这里。尊者,世尊为我宣示了最上最妙的黑、白对阵法。尊者,随着世尊为我演示最上最妙的黑、白对阵法,我便悟证此法,于诸法中尤其对一法深入究竟,即净信于师:‘世尊为等正觉,法是世尊所善说,僧为善行。’

3.“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善法所演示之法。其中善法,例如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功,七觉支,八支圣道。如此,尊者,比丘灭尽诸漏,自知亲证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达到现法而住5。尊者,这就是针对善法的无超越之法。涉及诸善法,世尊对此证知无余,在此之上更无可被证知者,能令其他沙门或婆罗门对此的证知比世尊更加通达。

4.“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施设十二处所演示之法。尊者,内外处有六: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尊者,这就是针对施设十二处的无超越之法。涉及施设十二处,世尊对此证知无余,在此之上更无可被证知者,能令其他沙门或婆罗门对此的证知比世尊更加通达。

5.“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入胎所演示之法。尊者,入胎有四种:尊者,此谓有一类无知而入母胎,无知而住于母胎,无知而出母胎。这是第一种入胎。

“尊者,另有一类正知而入母胎,无知而住于母胎,无知而出母胎。这是第二种入胎。

“尊者,有一类正知而入母胎,正知而住于母胎,无知而出母胎。这是第三种入胎。

“尊者,另有一类正知而入母胎,正知而住于母胎,正知而出母胎。这是第四种入胎。

“尊者,这就是针对入胎的无超越法。

6.“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种种记心示导6所演示之法。尊者,记心示导有四种。尊者,此谓有一类依征兆而记心:‘汝意如是,汝意如此,汝心如此。’如此应验,他种则不应验。这是第一种记心。

“复次,尊者,另有一类不依征兆而记心,但要在听闻人、非人或诸天之声后而记心:‘汝意如是,汝意如此,汝心如此。’如此应验,他种则不应验。这是第二种记心。

“复次,尊者,另有一类不依征兆而记心,亦不在听闻人、非人或诸天之声后而记心,但在倾听寻思者、思虑者的寻伺之语后而记心:‘汝意如是,汝意如此,汝心如此。’如此应验,他种则不应验。这是第三种记心。

“复次,尊者,另有一类不依征兆而记心,亦不听闻人、非人或诸天之声后而记心,亦不在倾听寻思者、思虑者的寻伺之语后而记心,但以进入无寻无伺的定心了知心后而宣说:尊者,由于此心意行轨已定向,此心接下来将思考那寻伺。他能做很多示导。如此应验,无不应验。这是第四种记心示导。

“尊者,这就是针对记心示导的无超越法。

7.“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见定所演示之法。尊者,见定有四种。尊者,此谓有一些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炼、勤修、不放逸、正作意,得到如此心定;心定时,思惟这身体,从脚底以上,自头顶以下,以皮肤为界,充满种种不净:此身中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肌腱、骨头、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膜7、脾、肺、肠、肠膜、胃中残留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这是第一种见定。

“复次,尊者,还有一些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勤修、不放逸、正作意,得到如此的心定:心定时,思惟这身体,从脚底以上,自头顶以下,以皮肤为界,充满种种不净:此身中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肌腱、骨头、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胸膜、脾、肺、肠、肠膜、胃中残留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睡液、鼻涕、关节滑液、尿。透过人的皮、肉、血而观察骨。这是第二种见定。

“复次,尊者,还有一些(……)透过人的皮、肉、血而观察骨,了知人的识流两不间断,既安住于此世,又安住于他世。这是第三种见定。

“复次,尊者,还有一些(……)透过人的皮、肉、血而观察骨,了知人的识流两不间断,既不安住于此世,又不安住于他世。这是第四种见定。

“尊者,这就是针对见定的无超越法。

8.“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补特伽罗施设所演示之法8。尊者,补特伽罗施设有七种;俱解脱、慧解脱、身证、得见、信解脱、随法行、随信行。尊者,这就是针对补特伽罗施设的无超越法。

9.“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精勤所演示之法。尊者,这些是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尊者,这就是针对精勤的无超越法。

10.“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行道所演示之法。尊者,行道有四种:苦行道迟通达,苦行道速通达,乐行道迟通达,乐行道速通达。尊者,其中苦行道迟通达,由于既痛苦又迟缓两个原因,此行道又被称为劣等的。尊者,其中苦行道速通达,尊者,因为此行道苦,亦被称为劣等的。尊者,其中乐行道迟通达,尊者,由于此行道迟缓,亦被称为劣者。尊者,其中乐行道速通达,由于既乐又速两个原因,而被称为卓越者。尊者,这就是针对行道的无超越法。

11.“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言语正行所演示之法。尊者,此谓有一类说话不带妄语,不离间,不诽谤,不激忿,不求胜,言语聪慧,值得记忆,应时。尊者,这就是针对言语正行的无超越法。

12.“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人戒德正行所演示之法。尊者,此谓有一类人,有谛有信,不欺诈,不巧言索取,不占卜,不讥讽,不贪于以求利养求利养9,护诸根门,饮食知量,寂静而行,惯于警醒,不倦怠,勤于精进,修禅,具念,善辩,具通达10,坚固,明智,不贪欲,有觉知而贤明。尊者,这就是针对人戒正行的无超越法。

13.“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种种教诫示导所演示之法11。尊者,教诫示导有四种。尊者,世尊自以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依教而行,由于断除三结,而将成为预流,不堕恶法,定能实现正觉。

“尊者,世尊自以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依教而行,由于断除三结,减少贪嗔痴,而将成为一来,仅一次来到此世后,将灭尽痛苦。

“尊者,世尊通过独自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依教奉行,由遍尽五下分结而将成为化生者;于彼处入灭,不从此世返还。

“尊者,世尊自以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依教而行,由于诸漏灭尽而成为无漏者,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亲证具足而住。

“尊者,这就是针对教诫示导的无超越法。

14.“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知他人之解脱’所演示之法。尊者,世尊以自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由于断除三结而将成为预流,不堕恶法,定能实现正觉。

“尊者,世尊自以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由于断除三结,减少贪嗔痴,而将成为一来,仅一次来到此世后,将灭尽痛苦。

“尊者,世尊自以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由于断除五下分结而成化生者;于彼处入灭,不从此世返还。

“尊者,世尊以自如理作意而知他人:此人由于诸漏灭尽而成无漏者,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亲证具足而住。

“尊者,这就是针对‘知他人之解脱’的无超越法。

15.“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常住论’所演示之法12。尊者,此为三种常住论。尊者,如是有一类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勤修、不放逸正作意,得到如此的心定;心定时,能回忆数前生,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数百生、数千生、数十万生,‘我在某处(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又)在某处出生,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在这里受生。’能记忆起这具有种种状态的、细致的数前生。由此我认识到:‘自我及世间常住,如同山顶和石柱般屹立;众生流转、轮回、死亡、出生,而(自我)恒常存在。’这是第一种常住论。

“尊者,在此另有一类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勤修、不放逸、正作意,得到如此的心定;心定时,能回忆数前生:例如一成劫坏劫、二成劫坏劫、三成劫坏劫、四成劫坏劫、五成劫坏劫、十成劫坏劫,‘我在某处(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又)在某处出生,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在这里受生。’能记忆起这具有种种状态的、细致的数前生。他这样说:‘自我及世间常住,如同山顶和石柱般屹立;众生流转、轮回、死亡、出生,而(自我)恒常存在。’这是第二种常住论。

“尊者,在此另有一类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勒修、不放逸、正作意,得到如此的心定;心定时,能回忆数前生,例如十成劫坏劫、二十成劫坏劫、三十成劫坏劫、四十成劫坏劫,‘我在某处(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又)在某处出生,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在这里受生。’能记忆起这具有种种状态的、细致的数前生。他这样说:‘自我及世间常住,如同山顶和石柱般屹立;众生流转、轮回、死亡、出生,而(自我)恒常存在。’这是第三种常住论。

“尊者,这就是针对‘常住论’的无超越法。

16.“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回忆前生之智’所演示之法。尊者,在此有一类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勤修、不放逸、正作意,得到如此的心定;心定时,便能记忆起种种前生,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姓,千生,百千生,数坏劫,数成劫,数成坏劫。‘我在某处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又在某处出生,有如是名、如是族、如是种姓、如是食、如是苦乐感受、如是寿量;我从彼处死,在这里受生。’他们能记忆起这具有种种状态的、细致的前生。

“尊者,有诸天神,他们的寿命不能通过计算或者数字来数,甚至无论他们从前曾经历何种自我状态,或有形,或无形,或有想,或无想,或有非想非非想等,他们能记忆起这具有种种状态的、细致的前生。

“尊者,这就是针对‘回忆前生之智’的无超越法。

17.“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知有情死及转生’所演示之法。尊者,此谓有一类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得到如此心定;心定时,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能见有情死亡、转生、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运、不幸,了解到有情各随其业而转生:‘众尊者,这些有情,曾具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污蔑圣贤,有邪见,受持邪见业,他们在身坏命终后,受生于苦趣、恶趣、墮趣、地狱。众尊者,这些有情具身善行、语、意善行,不非难圣贤,有正见,受持正见业,他们在身坏命终后,受生于善趣、天界、世间。’如是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能见有情死亡、转生,低贱、高贵,美丽、丑陋,幸运、不幸,了解到有情各随其业而转生。尊者,这就是针对‘知有情死及转生’的无超越法。

18.“复次,尊者,此亦无超越者,那便是世尊针对种种神通[13]所演示之法。尊者,神通有两种。尊者,一种神通,有漏有依[14],被称为‘非圣神通’。尊者,一种神通,无漏无依,被称为‘圣神通’。尊者,何种神通有漏有依,而被称为‘非圣神通’呢?

“尊者,有一类沙门或婆罗门通过砥砺、精勤、勤修、不放逸、正作意,达到如此心定;心定时,能体验多种神变,能以一变多,以多变一。能显现、隐身,穿越墙壁,穿越城墙,穿越山岭,而无阻碍,犹如行于虚空。能于大地浮出和潜入,如在水中。能在水面上行走无痕,如履平地。能以结跏趺坐于空中行走,犹如飞鸟。甚至有如此大神通大威力的日月,他也能用手触摸擦拭。乃至以身达梵界。尊者,这是有漏有依的神通,被称为‘非圣’。

19.“尊者,何种神通无漏无依,被称为‘圣’?尊者,此谓比丘如若愿望‘我应该于厌处怀无厌想。’他即对此怀无厌想。他若愿望‘我应该于无厌处而有厌想’,他即对此有厌想。他如若愿望‘我应该于厌处和无厌处皆怀无厌想’,他即于彼处无厌想。他如若愿望‘我应该于厌处和无厌处皆怀厌想’,他即于彼处有厌想。他若愿望‘我应该既戒除厌,也戒除无厌后,能舍、具念正知’,他即于此能舍、具念正知。尊者,这是无漏无依的神通,被称为‘圣’。

“尊者,这就是针对种种神通的无超越法。涉及种种神通,世尊对此证知无余,在此之上更无可被证知者,能令其他沙门或婆罗门对此的证知比世尊更加通达。

20.“尊者,凡怀有信仰的家族子,勤于精进,孔武有力,以丈夫之力、精进、努力、承担所应得者,世尊已得。

“尊者,世尊既不安乐于诸欲之欲,那是卑贱、鄙陋、凡俗、非圣、不具利益的13,也不乐于非圣、不具利益、自我劳顿的苦行。世尊易得四禅,易得增上心,易得现法乐住。”

尊者,若有人如是问我:‘舍利子,对于正觉,可有过去世的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加通达?’尊者,我会如是回答:‘没有。’‘舍利子,对于正觉,可有未来世的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加通达?’尊者,我会如是回答:‘没有。’‘舍利子,对于正觉,现在可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比世尊更加通达?’尊者,我会如是回答:‘没有。’

“尊者,若有人如是问我:‘舍利子,对于正觉,可有过去世的其他沙门或婆罗门等同于世尊?尊者,我会如是回答:‘当然。’‘舍利子,对于正觉,可有未来世的其他沙门或婆罗门等同于世尊?’尊者,我会如是回答:‘当然。’‘舍利子,对于正觉,现在可有其他沙门或婆罗门等同于世尊?’尊者,我会如是回答:‘没有。’

“尊者,若有人如是问我:‘为什么具寿舍利子认可一者,否认另一者?’如是被问时,尊者,我会如是解释:‘仁友,我于世尊面前如是听闻,我于世尊面前如是受持:‘对于正觉,有过去世之阿罗汉、等正觉等同于我。’仁友,我于世尊面前如是听闻,我于世尊面前如是受取:‘对于正觉,有未来世之阿罗汉、等正觉等同于我。’仁友,我于世尊面前如是听闻,我于世尊面前如是受取:‘两位阿罗汉、等正觉同时出现于一个世界,此事绝无可能,绝无机会,没有是处。’

“尊者,如是被问时,若如是解释,我是否如实说了世尊之语,没有以虚言诽谤世尊?我是否依法揭示,志同道合的法的传人绝不会陷于遭非难的地步吗?”

“正确,舍利子,你如是被问,如是揭示时,你如实说了我的话,没有以虚言诽谤我,你依法而答,志同道合的法的传人绝不会陷入遭非难的地步。”

21.这样被告知后,具寿优陀夷对世尊说了这番话:“不可思议,尊者!真奇妙,尊者!如来少欲、知足、廉俭,如来实有如是大神通力,如是大威力,却不显摆自己。尊者,哪怕游方外道能于自身观察到一法,他们也会立刻竖帜招摇。不可思议,尊者!真奇妙,尊者!如来之少欲、知足、廉俭,如来实有如是大神通力,如是大威力,却不显摆自己。’

“优陀夷,你看:‘如来之少欲、知足、廉俭,如来实有如是大神通力,如是大威力,却不显摆自己。’优陀夷,哪怕游方外道能于自身观察到一法,他们也会立刻竖帜招摇。优陀夷,你看:‘如来之少欲、知足、严肃,如来实有如是大神通力,如是大威力,却不显摆自己。’’

22.尔时,世尊告具寿舍利子:“是故,舍利子,你应常为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此法门。舍利子,如有对如来存有怀疑或困惑的愚钝者,听此法门后,便会消除对如来的怀疑或困惑。”

这就是具寿舍利子在世尊面前曾宣表的净信。因此,此番揭示得名为“净信”。

第五《净信经》终。


  1. 此经约略相当于《长阿含》中的《自欢喜经》。参阅《长阿含》卷12(CBETA,T01,no.1,p.76b)。 

  2. 波婆利芒果树林:Pāvārikambhavana,古译“波波利庵婆林”等,意为“衣商芒果林”。 

  3. 随行法:dhammanvaya。佛教的一种推理的方法,以比量断除疑感而知。 

  4. 染:upakilesa,即随烦恼。 

  5. 达到现法而住,指不受后有。现法,指现世。 

  6. 记心示导:ādesanavidhā,同ādesanapāṭihāriya,三示导之一,即他心通。 

  7. 指覆于心脏和肾脏之上的膜。 

  8. 补特加罗施设:puggalapaññatti,补特伽罗:puggala,旧译“人”,意为“满漏”、“数取趣”,指轮回和解脱者,有圣补特伽罗āryapudgala和异生(凡夫)补特伽罗pṛthagjanapudgala之分。我、有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作者、受者等,皆为同义词。然佛教认为补特伽罗是于五蕴相续上施设的有,即“假有”,并非实有,故称“补特伽罗施设”。此段详解可参见阿毗达磨之《补特伽罗施设论》。 

  9. 参见《梵网经》1.20。 

  10. 具通达:gatimā < gatimant,指具有晓悟的能力。《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卷6:“云何听闻正法?答:正法者,谓前说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精通达深妙句义。”(CBETA,T26,no.1536,p.393,a20-23) 

  11. 教诫示导:anusāsanavidhā,同amusāsanapāṭihāriya,三示导之一。 

  12. 此段参见《梵网经》1.31-2。 

  13. 《自欢喜经》作:世尊今亦不乐于欲,不乐卑贱凡夫所习,亦不劳勤受诸苦恼。(CBETA,T01,no.1,p.78.c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