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知源经 | Aggaññasutta

朱竞旻 段晴 译

Ven. Phra Surapornchai Samacitto(释心平)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1.如是我闻1。一时,世尊住于舍卫国东园林鹿母楼。那时,婆悉吒与婆罗堕住于众比丘中,希望成为比丘。黄昏时分,世尊从静修起,出楼后,于户外高楼的阴凉处经行。

2.黄昏时分,婆悉吒见到世尊从静修起,出讲堂后,在户外讲堂阴凉处经行。见到后,他对婆罗堕说:“朋友婆罗堕,黄昏时分那位世尊从静修起,出讲堂后,在户外高楼阴凉处经行。朋友婆罗堕,我们去世尊那儿吧,或许我们可以亲聆世尊说法。”

“好的,仁友!”婆罗堕答应婆悉吒。

那时,婆悉吒与婆罗堕来到世尊处,礼敬世尊,随着世尊经行。

3.于是,世尊对婆悉吒说:“婆悉吒2,你们是婆罗门出身,有婆罗门族姓。婆悉吒,从婆罗门族出家3,众婆罗门没有责骂你们吗?”

“确实,尊者,众婆罗门以各自的风格,淋漓尽致地毁谤贵骂我们,无休无止。”

“婆悉吒,众婆罗门是如何以各自的风格,淋漓尽致地毁谤责骂你们,无休无止呢?”

“尊者,众婆罗门这么说:‘惟有婆罗门是殊胜的种姓,其他的则是低劣的种姓;惟有婆罗门色白,其他的则色黑;惟有婆罗门纯净,非婆罗门则不然;惟有婆罗门是梵天之子,由其口生,为梵所生,为梵所幻化,是梵的继承者。你们舍弃了殊胜的种姓,却加入低劣的种姓,竟然加入卑微、色黑、由梵足生的秃头沙门!这不好,这不合适:你们舍弃了殊胜的种姓,却加入低劣的种姓,竟然加入卑微、色黑4、由梵足生的秃头沙门。’尊者,众婆罗门如此以各自的风格,淋漓尽致地毁谤责骂我们,无休无止。

4.“婆悉吒,你们婆罗门确实不记得往事,才这么说:‘惟有婆罗门是殊胜的种姓,其他的则是低劣的种姓;惟有婆罗门色白,其他的则色黑;惟有婆罗门纯净,非婆罗门则不然;惟有婆罗门是梵天之子,由其口生,为梵所生,为梵所幻化,是梵的继承者。’婆悉吒,分明可见婆罗门有婆罗门女,有经水、怀孕、分娩、喂奶,婆罗门分明是胎生的,却仍这么说:‘惟有婆罗门是殊胜的种姓,(……)是梵的继承者。’他们是在诽谤梵天,说妄言,将导致非福。

5.“婆悉吒,有四种姓: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婆悉吒,确有一些刹帝利杀生,不与取,行邪欲,妄言,两舌,说粗话,说绮语,贪婪,怀恶意,持邪见5。上述这些是不善法,被视为不善,应受指责,被视为应受指责,不应习、被视为不应习,不足为尊贵者,被视为不足为圣人,是黑法,有黑果报,遭智者谴责。这些法确实出现在一些刹帝利身上。婆悉吒,确有一些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杀生,(……)持邪见。上述这些是不善法,被视为不善,(……)是黑法、有黑果报,遭智者谴责。这些法确实出现在一些首陀罗身上。

6.“婆悉吒,确有一些刹帝利断除杀生,断除不与取,断除行邪欲,断除妄言,断除两舌,断除说粗话,断除说绮语,不贪,不怀恶意,持正见。上述这些是善法,被认为是善,无可指责,被认为无可指责,应习,被认为应习,足以为圣人,被认为足以为圣人,是白法,有白果报,为智者所称赞。这些法确实出现在一些刹帝利身上。婆悉吒,确有一些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断除杀生,(……)不贪,不怀恶意,持正见。上述这些是法善,被认为是善,无可指责,被认为无可指责,应习,被认为应习,足以为圣人,被认为足以为圣人,是白法,有白果报,为智者所称赞。这些法确实出现在一些首陀罗身上。

7.“婆悉吒,四种姓分明是两相混杂,黑白法并存,受智者谴责,又受智者称赞,而众婆罗门却这么说:‘惟有婆罗门是殊胜的种姓,其他的则是低劣的种姓。惟有婆罗门色白,其他的则色黑。惟有婆罗门纯净,非婆罗门则不然。惟有婆罗门是梵天之子,由其口生,为梵所生,为梵所幻化,是梵的继承者。’此说法不为智者所赞许。这是什么原因呢?婆悉吒,在这四种姓中,若有比丘为漏尽阿罗汉,梵行已立6,所作已办,卸下重担,达到自利,斩断有结,从正知而解脱,他便由于法,而不是由于非法而被称为翘楚。婆悉吒,因为众生之中法最胜,无论现今与来世。

8.“婆悉吒,以此番道理,当知众生之中法最胜,无论现今与来世。

“婆悉吒,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知道‘沙门乔达摩是无上士,从释迦族出家’。但是,婆悉吒,释迦人臣服于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婆悉吒,释迦人对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鞠躬、敬礼、起迎、合十、尽礼数之行。婆悉吒,释迦人对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所行礼数,(诸如)鞠躬、敬礼、起迎、合十、尽礼数之行,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悉数对如来施行,(诸如)鞠躬、敬礼、起迎、合十、尽礼数之行,(是因为他想到)‘沙门乔达摩出身贵胄,我出身卑下;沙门乔达摩强大,我虚弱;沙门乔达摩神采奕奕,我灰头土脸。沙门乔达摩威势大,我威势小’吗?其实是因为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恭敬法,尊敬法,崇敬法,礼敬法,爱敬法,由此他对如来鞠躬、敬礼、起迎、合十、尽礼数之行。婆悉吒,以此番道理,当知众生之中法最胜,无论现今与来世。

9.“婆悉吒,你们出家,出身各异,名各异,姓各异,族各异。当被问及‘你们是谁?’时,应当回答:‘我们是沙门释子。’7婆悉吒,若人于如来有坚定、根生、牢固、坚强的净信,世间任何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皆不能摧坏,他才配说:‘我是世尊之子,由其口生,为法所生,为法所幻化,是法的继承者。’这是什么原因?婆悉吒,因为如来拥有此称号:(如来即)‘法身’,(如来即)‘梵身’,(如来即)‘法’,(如来即)‘梵’。

10.“婆悉吒,有一时,经过漫漫长时,此世界坏灭。世界坏灭时,多数有情转生于光音(天)8。在那里,他们为意所造,以禅悦为食,自身发光,行于空中,清净安住,持续了很久。

“婆悉吒,有一时,经过漫漫长时,此世界形成。世界形成时,多数有情从光音身殁,来到此世。他们为意所造,以禅悦为食,自身发光,行于空中,清净安住,持续了很久。

11.“婆悉吒,当时唯有一团水,黑暗幽冥,无识日月,无识星宿恒星,无识昼夜,无识月与半月9,无识时节与年,无识男女,众生仅归类为众生。婆悉吒,经过漫漫长时,那些众生有了遍布于水上的地味。正如煮沸的牛奶凉下来时其上有皮,(地味)就这样显现。它色香味具足,颜色就像完美的清奶油或鲜奶油,滋味就像纯正蜂蜜。

12.“婆悉吒,那时,有那么一个生性轻浮的众生想:‘嘿!这会是什么东西?’便用手指尝地味。当他用手指尝地味时,感到愉悦,他有渴欲产生。婆悉吒,别的众生仿效此众生的样子,也用手指尝地味。当他们用手指尝地味时,感到愉悦,他们有渴欲产生。于是,婆悉吒,众生开始用手把地味做成一块块地享用。

“婆悉吒,由于众生开始用手把地味做成一块块地享用,那些众生自身的光辉就消失了。由于自身光辉消失,日月就出现了。由于日月出现,星宿恒星就出现了。星宿恒星出现时,昼夜出现。昼夜出现时,月与半月就出现了。月与半月出现时,时节与年就出现了。至此,婆悉吒,此世界又形成了。

13.“于是,婆悉吒,众生吃地味,以此为餐,以此为食,过了很久。婆悉吒,随着众生吃地味,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长久,他们的身体变得粗糙10,呈现出美丑。一些众生貌美,一些众生丑陋。于是,那些貌美的众生鄙视那些丑陋的众生:‘我们比你们貌美,你们比我们丑陋。’当他们因外貌而骄傲而狂妄自大时,地味消失。地味消失时,他们聚集起来,随之悲叹道:‘啊,美味!啊,美味!’因此,直到今天,若有人得到美味,就会说:‘啊,美味!啊,美味!’人们只是沿袭这源自古昔的词,却不知道它的含义。

14.“婆悉吒,地味消失后,出现了地蕈。地蕈出现,就像蘑菇发生。它色香味具足,其颜色就像完美的清奶油或鲜奶油,其滋味就像纯蜂蜜。婆悉吒,众生开始享用地蕈。众生吃地蕈,以此为餐、以此为食,过了很久。婆悉吒,随着众生享用地蕈,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很久,那些众生的身体变得倍加粗糙,美丑倍加显著。一些众生貌美,一些众生丑陋。那些貌美的众生鄙视那些丑陋的众生:‘我们比你们貌美,你们比我们丑陋。’当他们因外貌而骄傲而狂妄自大时,地蕈消失。婆悉吒,地蕈消失时,出现了林藤。林藤出现,就像竹笋发生。它色香味具足,其颜色就像完美的清奶油或鲜奶油,其滋味就像纯净蜂蜜。

15.“婆悉吒,那些众生开始吃林藤。众生吃林藤,以此为餐、以此为食,过了很久。随着众生吃林藤,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长久,他们的身体变得更为粗糙,美丑更加显著。一些众生貌美,一些众生丑陋。那些貌美的众生鄙视那些丑陋的众生:‘我们比你们貌美,你们比我们丑陋。’当他们因外貌而骄傲而狂妄自大时,林藤消失。林藤消失时,他们集合起来,随之悲叹道:‘唉!唉!我们的林藤没了!’因此,直到今天,若有人受苦,就会说:‘唉!唉!我的(东西)没了!’人们只是沿袭这源自往昔的词,却不知道它的含义。

16.“婆悉吒,林藤消失后,众生面前出现了无耕而熟的稻米,无麸无糠,纯净妙香,米粒似果子。晚上拿它当晚饭,早上它又重新生长成熟。早上拿它当早饭,晚上它又重新生长成熟。见不到缺损。婆悉吒,众生吃无耕而熟的稻米,以此为餐,以此为食,过了很久。婆悉吒,随着众生吃无耕而熟的稻米,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很久,他们的身体变得更为粗糙,美丑愈发显著。女人出现了女性器官,男人出现了男性器官。女人使劲盯住男人看,男人使劲盯住女人看,互相长久盯视,生起性欲,身体发生热躁。他们由于热恼而行邪淫法。婆悉吒,那时众生一见到行邪淫法者,一些便拿土砸,一些扬灰烬,一些掷牛粪,‘不洁之事,消失吧!不洁之事,消失吧!众生怎么能对众生行如此之事呢?’因此,直到今天,在有些国家中,人们对出嫁的新娘或砸土,或扬灰,或扔牛粪。人们只是沿袭这源自往昔的习俗,却不知道它的含义。

17.“婆悉吒,那时被认作非法者,现在被认为是合法的。那时那些行邪淫法的众生,一两个月不得进入村镇。婆悉吒,因为那些众生长期陷溺于此十分邪恶法,于是他们开始造房子,目的是为了掩盖此邪恶法。

“于是,婆悉吒,有一个生性懒惰的家伙这么想:‘哎!我为什么这么费劲呢?晚上取稻米做晚饭,早上取稻米做早饭。我不如一次取足稻米作早晚饭吧。’婆悉吒,于是这人就取一次稻米,备足早晚饭。婆悉吒,有人到他这里来,对他说:‘走吧,朋友!我们去取稻米。’‘朋友!我已经一次取够了稻米作早晚饭。’婆悉吒,这人于是仿效他,一次取足两餐稻米,(说:)‘还是这样好。’婆悉吒,有人到他这里来,对他说:‘走吧,朋友!我们去取稻米。’‘朋友!我已经一次取够了两餐稻米。’婆悉吒,这人于是仿效他,一次取足四餐稻米,(说:)‘还是这样好。’婆悉吒,有人到他这里来,对他说:‘走吧,朋友!我们去取稻米。’‘朋友!我已经一次取够了四餐稻米。’婆悉吒,这人于是仿效他,一次取足八餐稻米,(说:)‘还是这样好。’婆悉吒,由此,众生开始贮藏稻米吃。于是,麸包裹米粒,糠包裹米粒,收割了不再长出来,稻米丛丛而立。

18.“于是,婆悉吒,众生集合起来,悲叹道:‘唉,真是,在众生之中出现了罪恶法!从前我们为意所造,以禅悦为食,自身发光,行于空中,清净安住,持续了长时。经过了很久,我们有了水上遍布的地味,色香味具足。我们开始用手一块块地享用地味。我们开始用手块块地享用地味后,自身光辉就消失了。由于自身光辉消失,日月就出现了。由于日月出现,星宿恒星就出现了。星宿恒星出现时,昼夜就出现了。昼夜出现时,月与半月就出现了。月与半月显现时,时节与年就出现了。我们吃地味,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了很久。由于我们之中出现了不善法,地味就消失了。地味消失后,出现了地蕈,色香味具足。我们开始享用地蕈。我们吃地蕈,以此为餐,以此为食,过了很久。由于我们当中不善法的出现,地蕈消失了。地蕈消失时,林藤出现了,色香味具足。我们开始吃林藤,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了很久。正是由于我们当中不善法的出现,林藤消失了。林藤消失后,出现了无耕而熟的稻米,无麸无糠,纯净妙香,米粒似果子。我们晚上取来做晚饭,早上它又重新生长成熟。我们早上取来做早饭,晚上它又重新生长成熟,见不到缺损。我们吃无耕而熟的稻米,以此为餐,以此为食,持续了很久。由于我们中间不善法的出现,麸包裹米粒,糠包裹米粒,收割了不再长出来,出现了缺损,稻米丛丛而立。我们不如分稻米,设置界标吧!’婆悉吒,于是,众生分稻米,设置界标。

19.“婆悉吒,有那么一个生性轻浮的众生,保护自己的部分,将别人的部分不与取而食。人们抓住了这个人,这么说:‘唉,你真是造孽!你怎么能保护自己的部分,将别人的部分不与取而食。你别再这么干了。’‘是,先生。’婆悉吒,那人答应众人道。婆悉吒,第二次(……)第三次,婆悉吒,此人保护自己的部分,将别人的部分不与取而食。人们抓住了这个人,说:‘唉!朋友,你真是造孽!因为你保护自己的部分,将别人的部分不与取而食。朋友,你别再这么干了!’一些人用手掌掴他,一些人用土块砸他,一些人用棍子揍他。婆悉吒,从此以后,不与取出现了,谴责出现了,妄语出现了,惩罚也出现了。

20.“婆悉吒,众生集合起来,悲叹道:‘罪恶法在众生中出现了,因为不与取出现了,抢夺出现了,妄语出现了,惩罚出现了。不如我们选出一人,他为我们嗔怨当嗔怨者,谴责当谴责者,放逐当放逐者。而我们给他上交一份稻米。’

“婆悉吒,有个人比较英俊,比较帅气,仪表堂堂,比较魁伟,众生来到他那里,说道:‘来吧,朋友!你嗔怨当嗔怨者,谴责当谴责者,放逐当放逐者。我们给你上交一份稻米。’‘好的,先生。’婆悉吒,那人答应了众生,嗔怨当嗔怨者,谴责当谴责者,放逐当放逐者。人们给他上交一份稻米。

21.“婆悉吒,‘为大众所尊重者’,大尊者也。‘大尊’便是第一个诞生的称谓。‘田地之主’,刹帝利也。‘刹帝利’便是第二个诞生的称谓。‘能以法取悦他人’者,国王也。‘国王’便是第三个诞生的称谓。婆悉吒,如上所述,这就是刹帝利集团依据古代词源之称谓的源起。这正是非他类众生,是同类而非异类众生的源起。所依据的是法,而不是非法。婆悉吒,现世11未来,生者之中,法为最胜。

22.“婆悉吒,有一些众生这么想:‘唉,先生,众生中出现了罪恶法,因为不与取出现了,谴责出现了,妄语出现了,惩罚出现了,放逐出现了。我们何不防范此罪恶法、不善法呢!’他们便防范罪恶法、不善法。‘能防范罪恶法、不善法’者,婆罗门也。婆悉吒,‘婆罗门’便是第一个诞生的称谓。他们于森林中造茅舍,在茅舍中禅思,离开火炭,离开烟,放下杵臼,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进入村、镇、王城求食。他们得到食物后又到森林中的茅舍禅思。人们看到这些人,这么说:‘哦,这些人于森林中造茅舍,在茅舍中禅思,离开火炭,离开烟,放下杵白,晚上为晚餐,早上为早餐,进入村、镇、王城求食。他们得到食物后又到森林中的茅舍禅思。’婆悉吒,‘在禅思’者,禅修者也。婆悉吒,‘禅修者’便是第二个诞生的称谓。

23.“婆悉吒,众生中的一些人不能在森林的茅舍中禅思,由是便进入村镇周边,坐而撰著文书。人们看到这么个人,这么说:‘哦,这些人不能在森林的茅舍中禅思,由是便进入了村镇周边,坐而撰著文书。他们现在不禅思。婆悉吒,‘现在不禅思’者,教师也12。教师便是第三个诞生的称谓。婆悉吒,那时被认为是低劣的,现在则被认为是殊胜的。婆悉吒,如上所述,这就是婆罗门集团根据古代词源之称谓的源起。这正是非他类众生,是同类而非异类众生的源起。所依据的是法,而不是非法。婆悉吒,现世未来,生者之中,法为最胜。

24.“婆悉吒,众生中的一些人行淫欲法,从事通俗之业13。婆悉吒,‘行淫欲法,从事通俗之业’者,吠舍也。吠舍之称谓由此而来。婆悉吒,这就是这吠舍集团依据古代词源之称谓的源起。这正是非他类众生,是同类而非异类众生的源起。所依据的是法,而不是非法。婆悉吒,现世未来,生者之中,法为最胜。

25.“婆悉吒,众生中剩下的人以猎杀为业。婆悉吒,‘从事猎杀之业者是卑劣的’,即首陀罗也。‘首陀罗’之称谓由此而来。婆悉吒,这就是首陀罗集团依据古代词源之称谓的源起。这正是非他类众生,是同类而非异类众生的源起。所依据的是法,而不是非法。婆悉吒,现世未来,生者之中,法为最胜。

26.“婆悉吒,一时,有刹帝利谴责自己的法,由是离家出家:‘我要做沙门。’也有婆罗门谴责自己的法,由是出家:‘我要做沙门。’有吠舍谴责自己的法,由是出家:‘我要做沙门。’有首陀罗谴责自己的法,由是出家:‘我要做沙门。’婆悉吒,于是有了来自四集团的沙门集团的起源。这正是非他类众生,是同类而非异类众生的源起。所依据的是法,而不是非法。婆悉吒,现世未来,生者之中,法为最胜。

27.“婆悉吒,有刹帝利以身行恶,以语行恶,以意行恶,持邪见,由于守邪见业,身坏命终之后投生于入苦途、恶趣、险处、地狱。婆悉吒,也有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沙门以身行恶,以语行恶,以意行恶,持邪见,由于守邪见业,身坏命终之后投生于入苦途、恶趣、险处、地狱。

28.“婆悉吒,有刹帝利以身行善,以语行善,以意行善,持正见,由于守正见业,身坏命终之后投生于善趣、天界。婆悉吒,也有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沙门以身行善,以语行善,以意行善,持正见,由于守正见业,身坏命终之后投生于善趣、天界。

29.“婆悉吒,有刹帝利以身行两种(业),以语行两种(业),以意行两种(业),见解混合,由于其所守为混合见之业,身坏命终之后兼受苦乐。婆悉吒,有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沙门以身行两种业,以语行两种业,以意行两种业,见解混合,由于其所守为混合见之业,身坏命终之后兼受苦乐。

30.“婆悉吒,有刹帝利经过控制身,控制语,控制意,由实现七菩提支法14,而于现世涅槃。婆悉吒,也有婆罗门(……)吠舍(……)首陀罗(……)沙门经过控制身,控制语,控制意,由实现七菩提支法,而于现世涅槃。

31.“婆悉吒,在四种姓中,凡有比丘成为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弃舍重担,达到自利,斩断有结,从正知而解脱,他便因法,而不是非法而被称为翘首者。

‘兹告婆悉吒,

现世与来生,

芸芸众生中,

正法为最胜。’

32.“婆悉吒,梵天常童子说此偈:

‘众人若依族姓论,

刹帝利为最殊胜。

若是具足明与行,

天人之中最殊胜。’

“婆悉吒,这首偈颂梵天常童子唱得好,而无不是。这是益世嘉言,不是恶语粗话。此为有益,而非无益。我赞同。婆悉吒,我也这么说:

“众人若依族姓论,

刹帝利为最殊胜。

若是具足明与行,

天人之中最殊胜。”

世尊说完此经,婆悉吒与婆罗堕悦豫欢喜,随喜世尊之所说。

第四《知源经>终。


  1. 本经经题原文为Aggaññasutta。aggañña(*agrajña)直译为“知顶”、“知起源”。该经主要内容是记述小世界的起源和发展,与《长阿含》之《小缘经》内容一致。 

  2. 婆悉吒:PTS及BJT原文均为单数呼格(Vāseṭṭha)。据校注,有版本作复数呼格(Vāseṭṭhā)。 

  3. 出家:原文为agārasmā anagāriyaṃ pabbajitā,直译“从有家到无家而出家”。在梵、巴、藏文佛典中均为常见表达。 

  4. 指属于最低种姓。 

  5. 《长阿含》作“有杀生者,有盗窃者,有淫乱者,有欺妄者,有两舌者,有恶口者,有绮语者,有悭贪者,有嫉妒者,有邪见者。”(CBETA,T01,no.1,p.37,a5-6) 

  6. 阿罗汉属无学,住第八圣位,已修完七有学(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及凡夫善者(资粮道三位、加行道三位)的梵行,汉译佛典常作“梵行已立”。 

  7. 《长阿含》(CBETA,T01,no.1,p.37a)作:“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 

  8. 光音天:Ābhassara,色界二禅的最高天。 

  9. 按印度历法,每月分为两半。自望至朔为前半月,称为“黑月”,自朔至望为后半月,称为“白月”。 

  10. 直译:他们的身体中就出现了粗糙性(kharatta)。 

  11. 现世:diṭṭha dhamma,古译“现法”。 

  12. 原文是ajjhāyaka,特指背诵教义、咒语,口传于徒的教师。 

  13. 通俗之业:原文vissutakamma(常得闻之业),有版本作visukamma。指护牛、贸易等常有耳闻的商业。 

  14. 此七菩提支法指三十七道品所分之七科,非三十七道品中七觉支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