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转轮圣王狮吼经 | Cakkavattisīhanādasutta

李膺函 译 / 段晴 校改

Ven. Phramahā Pai Buddhisampuñṇo(释圆觉)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如是我闻。

1.一时,世尊住于摩揭陀国之摩偷罗1。彼处,世尊对众比丘说:“众比丘。”“世尊。”众比丘答应世尊。世尊如是说道:

“众比丘,以己为洲2,以已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勿以其他为归依。

“众比丘,比丘如何以己为洲,以自己为归依,不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众比丘,此谓比丘于身观身,具足精勤、正知、正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于受观受(……),于心观心(……),于法观法而住,正勤,正知,正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如此,众比丘,比丘以己为洲,以自己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勿以其他为归依。

“众比丘,你们要行于境界,即行于自己的父亲3的境界。众比丘,行于自己父亲的境界,则魔不得机会,无缝可钻。众比丘,以受持善法为因,如此福德才会增长。

2.“众比丘,从前,有王名为达吒奈弥4,为征服四方的转轮法王,安邦定国,具足七宝。他有如是七宝,即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家主宝,以及第七将军宝。他又有逾千子,英勇,形体雄健,能摧伏敌军。他不用杖,不用刀,以法征服、统治大海环绕的大地。

3.“那时,众比丘,数百千年后达吒奈弥王对某一人说:‘嘿,吏役,当你看见天轮宝退去,背离本处,请向我报告。’‘是,大王。’众比丘,那人答应达吒奈弥王。

“数百千年后那人看见天轮宝退去,背离本处,看见后去往达吒奈弥王处,至已,对达吒奈弥王如是说:‘大王,您知道天轮宝已退去,背离本处了吗?’

“那时,众比丘,达吒奈弥王召来年轻的太子,如是说:‘爱子,我的天轮宝已退去,背离本处,而且我如此听说:若国王的天轮宝已退去,背离本处,国王必将不久于世。且我已享受人之欲乐,是时候去寻求天之欲乐了。你去吧,爱子,迈向大海环绕的大地。我将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而出家。’

“尔后,众比丘,达吒奈弥王妥善地教青年太子继承王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而出家。然而,众比丘,王仙出家七日后,天轮宝消失。

4.“那时,众比丘,有吏役去往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处,去了以后对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如是说道:‘大王,您知道天轮宝已经消失了吗?’

“那时,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因天轮宝消失而怀忧虑,感到不悦。他便去往王仙处,对王仙如是说:‘大王,您知道天轮宝已经消失了吗?

“众比丘,听完这话以后,王仙对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如此说:‘爱子,你不要因为天轮宝消失而怀忧虑,感到不悦。爱子,天轮宝并不是你父辈的遗产。你听我说,爱子,你应去履行转轮圣王的义务。当你履行了转轮圣王的义务,于当月第十五日布萨日,经过沐浴香汤,持斋戒,登上宫殿顶楼,便当出现此状,即天轮宝将会出现,俱一千辐条,俱轮圈,俱轮毂,一切形相圆满。’

5.“‘但是,大王,哪些是转轮圣王的职责呢?’

“‘爱子,你当依靠法、善待法、尊重法、崇尚法、供奉法、礼敬法,以法为旗,以法为帜,以法为权威,应该于家人、军队、刹帝利、陪臣、婆罗门家主、市民、村民、沙门、婆罗门以及走兽飞禽,下令保护、防御,守卫正法,而且,爱子,在你的王国中,不要行非法。爱子,若在你的王国中有贫穷者,要分给他财产;若在你的王国中有沙门、婆罗门戒除骄慢懈怠,安住于忍辱和顺,一心一意调御,一心一意平息,一心一意寂静,你时时去他们那里,应抓住他们询问,探寻:“尊者,何为善,何为不善,何为罪,何为无罪,何为可亲5,何为不可亲,何为可做,何为不可做?我做何事而长久不利苦恼,做何事则长久有利安乐?”听后,不善者要摈除,善者要接受、遵守。爱子,这就是转轮圣王的职责。’

“‘是,大王。’众比丘,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答应王仙,行转轮圣王之职贵。当他履行了转轮圣王的义务,于当月第十五日布萨日,经过浴顶,持斋戒,登上宫殿顶楼,天轮宝出现,俱一千辐条,俱轮圈,俱轮毂,一切形相圆满。看见后,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如是说:‘我听说:若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履行了转轮圣王的义务,于当月第十五日布萨日,经过浴顶,持斋戒,登上宫殿顶楼,天轮宝就会出现,俱一千辐条,俱轮圈,俱轮毂,一切形相圆满,即为转轮圣王。我正是转轮圣王。’

6.“尔后,众比丘,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由座位站起,偏袒右肩6,左手持金瓶,右手向轮宝洒水:‘轮宝转动吧,轮宝征服吧。’于是,众比丘,轮宝向东方转动,转轮圣王统四军跟随在后。众比丘,轮宝停在哪里,转轮圣王就会统四军在哪里安营扎寨。众比丘,东方诸怨敌来到转轮圣王面前后这样说:

“‘大王,欢迎你。大王,一切皆为王所有。大王,请训诫。’

“转轮王如是说:‘不应杀生,不应偷盗,不应邪淫,不应妄语,不应饮酒,饮食节制。’

“众比丘,于是,东方的敌王随顺了转轮王。

7.“其时,轮宝没于东海,向南方转动(……),(他们)随顺了转轮圣王。众比丘,其时,轮宝没于南海,渡水再出后向西方转动(……),(他们)随顺了转轮圣王。那时,众比丘,轮宝没于西海,渡水再出后向北方转动,转轮圣王统四军跟随在后。众比丘,轮宝停在哪里,转轮圣王就会统四军在那里安营扎寨。众比丘,北方诸怨敌来到转轮圣王面前后这样说:

“‘大王,欢迎你。大王,一切皆为王所有。大王,请训诫。’

“转轮王如是说:‘不应杀生,不应偷盗,不应邪淫,不应妄语,不应饮酒,饮食节制。’

“于是,众比丘,北方的敌王,随顺了转轮王。

“众比丘,其时,轮宝征服了大海环绕的大地之后,返回王城,立于转轮王的后宫门首,此门象征着正义的门庭7,仿佛要装扮转轮王的后宫一般。

8.“众比丘,第二转轮王(……)第三转轮王(……)第四转轮王(……)第五转轮王(……)第六转轮王(……)第七转轮王亦数十百千年之后,对某人说:‘嘿,吏役,当你看见天轮宝退去,背离本处,其时,向我报告。’‘是,大王。’众比丘,于是,吏役就答应了转轮王。

“数百千年后那人看见天轮宝退去,背离本处,看见后去往转轮王处,去了之后对转轮王如是说:‘大王,您知道天轮宝已退去,背离本处了吗?’

“那时,众比丘,转轮王召来年轻的太子,如此说道:‘爱子,我的天轮宝已退去,背离本处,而且我如此听说:若国王的天轮宝已退去,背离本处,国王必将不久于世。且我已享受人之欲乐,是时候去寻求天之欲乐了。你去吧,爱子,迈向以海为边际的大地。我将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而出家。’

“那时,众比丘,转轮王妥善地教青年太子继承王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而出家。然而,众比丘,王仙出家七日后,天轮宝消失。

9.“于是,众比丘,有人去往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处,去了之后对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如是说:‘大王,您是否知道天轮宝已消失,背离本处了吗?’

“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因天轮宝消失而怀忧虑,感到不悦。但他没有去王仙那里询问转轮圣王的职责,而以他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他以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不似先前行转轮圣王职责的众国王所拥有的那样,不再像从前那样繁荣。

“尔后,众比丘,算师8、大臣、保镖、门卫等,去往刹帝灌顶王处如是说:‘大王,您以自己的主意治理国家,国家不似先前行转轮圣王职责的众国王所拥有的那样,不再像从前那样繁荣。大王,您的王国拥有我们这些枢密院官员、参集大臣、主计、近侍、守卫、巫祝官等,我们能受持圣转轮业。大王,您若是向我们询问圣转轮王的职责,我们会向您解答关于圣转轮王职责的问题。

10.“众比丘,其时,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召集枢密院官员、参集大臣、主计、近侍、守卫、巫祝官等,询问圣转轮王之职责。他们回答了关于圣转轮王职责的问题。听了之后,他下令保护、守卫正法。但是,没有分给穷人财产,穷人没有被分给财产就越加贫穷。因为贫穷加剧,有人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盜。人们逮捕他,捉到后,带到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面前,说:‘大王,这人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

“众比丘,如此说完后,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对那人如是说:‘你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是真的吗?’

“‘大王,是真的。’

“‘为什么如此做呢?’

“‘大王,因为我无法生活。’

“于是,众比丘,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分给那人财产,说:‘人啊,你用这些财产养活自己,供养父母、妻儿,谋份活计。在沙门、婆罗门当中行优胜布施,可得天上安乐之果报,可生于天界。’

“那人回答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说:‘是,大王。’

11.“众比丘,又有一男子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人们逮捕那人,捉到后,带到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面前,说:‘大王,这人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

“众比丘,如此说完后,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对那个男子说:‘你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是真的吗?’

“‘大王,是真的。’

“‘为什么要如此做呢?’

“‘大王,因为我无法生活。’

“众比丘,其时,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分给那人财产,说:‘人啊,你用这些财产养活自己,供养父母、妻儿,开创事业。在沙门、婆罗门当中设立有福德的供养,可得天上安乐之果报,可生于天界。’

“那人回答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说:‘是,大王。’

12.“众比丘,人们如此听说:‘凡是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的人,大王都分给他财产。’如此听说以后,说:‘好,我们也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

“于是,众比丘,有人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益,人们逮捕他,捉到后,带到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面前,说:‘大王,这人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

“众比丘,如此说完后,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对那人说:‘你取他人不与之物,即所谓偷盗,是真的吗?’

“‘大王,是真的。’

“‘为什么要如此做呢?’

“‘大王,因为我无法生活。’

“众比丘,其时,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说:‘如果我对取他人不与之物者,即所谓偷盗者,分给他财产,如此,不与取增长。我应禁绝此人,根绝此人,砍断他的头。’

“如此,众比丘,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命令诸人道:‘我说,用结实的粗绳将这人的手臂缚于后,剃光头发,唱令击鼓,游街示众,由南门出,至城南,将其禁绝、根绝,砍断他的头。’

“‘是,大王。’众比丘,那些大臣答应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后,即用粗绳将那人的手坚缚于后,剃除头发,唱令击鼓,游街示众,由南门出,至城南郊,将其禁绝、根绝,砍断其头。

13.“众比丘,人人如此听说:‘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者,大王将其禁绝,根绝而斩首。’如此听说以后,他们如是说:‘各自将刀磨锋利,各自将刀磨锋利以后,我们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我们要将他人禁绝,根绝而斩首。’他们各自将刀磨锋利,各自将刀磨锋利以后,便劫掠村落,劫掠乡镇,劫掠都市,劫掠路人。如是,他们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而将他人禁绝、根绝、斩首。

14.“如此,众比丘,由于不分给贫穷者财产,贫穷者即增长,由于贫穷者增长,偷盜便增长,由于偷盗增长,刀杖便增长,由于刀杖增长,杀害便增长,由于杀害增长而屡行妄语,由于妄语横行,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由于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人寿由八万岁,至其子成为四万岁。

“众比丘,人寿四万岁时,有人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人们逮捕他,捉到后带到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面前,说:‘大王,这人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盜。

“如此说完以后,众比丘,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对那人说:‘你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是真的吗?’

“那人故意妄语,说:‘大王,没有。’

15.“如此,众比丘,因为不分给贫穷者财产,贫穷便增长,由于贫穷增长,偷盗便增长,由于偷盗增长,刀杖便增长,由于刀杖增长,杀害便增长,由于杀害增长而屡行妄语,由于妄语横行,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由人寿四万岁,至其子成为二万岁。

“众比丘,人寿:二万岁时,有人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此人将此事告知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大王,如是名之人,取他人不与之物,谓之偷盗。他如此指责。

16.“众比丘,如此,因为不分给贫穷者财产,贫穷便增长,(……),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二万,至其子成为一万岁。

“众比丘,人寿一万岁时,有人美丽,有人丑陋。那些丑陋的人,对美丽的人,生起嫉妒,对他人的妻女行邪淫。

17.“众比丘,如此,因为不分给贫穷者财产,贫穷便增长(……),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一万岁,至其子成为五千岁。

“众比丘,人寿五千岁时,有二法9增长,即:粗语及绮语。因为二法增长,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五千岁,至其子成为二千五百岁。

“众比丘,人寿二千五百岁时,渴求与嗔恚10增长,渴求与嗔恚增长则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二千五百岁,至其子成为一千岁。

“众比丘,人寿一千岁时,邪见增长,邪见增长则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一千岁,至其子成为五百岁。

“众比丘,人寿五百岁时,有三法增长,即:非法爱染,非理贪,邪见法。三法增长则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五百岁,至其子成为二百五十岁。

“众比丘,人寿二百五十岁时,彼等诸法增长,即:不敬母,不敬父,不恭敬沙门、婆罗门,不恭敬族中耆宿。

18.“众比丘,如此,因不分给贫穷者财产,贫穷便增长,贫穷增长则偷盗增长,偷盗增长则刀杖增长,刀杖增长则杀生增长,杀生增长则妄语增长,妄语增长则两舌增长,两舌增长则邪淫增长,邪淫增长则二法增长,即粗语和绮语,二法增长则贪嗔增长,贪嗔增长则邪见增长,邪见增长则三法增长,即非法欲,非理贪和邪见法,三法增长则此等诸法增长,即不敬母,不敬父,不恭敬沙门、婆罗门,不恭敬族中耆宿。此等诸法增长,则众生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寿命缩短,貌色也衰退,人寿由二百五十岁,至其子成为百岁。

19.“众比丘,将有一时,众人之子寿命变为十岁。众比丘,人寿十岁时,童女五岁而婚嫁。众比丘,人寿十岁时,诸美味消失,例如:醍醐、酥、油、蜜、糖、盐。众比丘,人寿十岁时,稗子成为最上食粮。犹如今日有麦、肉、粳米为最上食粮,众比丘,人寿十岁时,稗子将成为最上食粮。众比丘,人寿十岁时,十善业道皆消失,十不善业道广布。

“众比丘,人寿十岁时,将没有所谓‘善’。更何来造善者?众比丘,人寿十岁时,那些不敬母、不敬父的人,那些不敬沙门婆罗门者,那些不敬族中耆宿的人,反倒受到尊敬,受到赞美。犹如今日敬母、敬父、敬沙门婆罗门、敬族中耆宿的人受到尊敬,受到赞美,众比丘,正如此,人寿十岁时,那些不敬母、不敬父、不敬沙门婆罗门、不敬族中耆宿的人,反倒受到尊敬,受到赞美。

20.“众比丘,人寿十岁时,将无所谓‘母亲’、‘姨母’、‘舅母’、‘师母’‘尊夫人’,人世将陷入乱伦,犹如羊、鸡、猪、犬、豺。

“众比丘,人寿十岁时,众生相互之间,将生起激烈的伤害之心,强烈的嗔恚,激烈的恶意,激烈的杀意。母于子,子于母,父于子,子于父,兄弟于兄弟,兄弟于姊妹,姊妹于兄弟,将生起激烈的害心,激烈的嗔恚,激烈的恶意,激烈的杀心。

“众比丘,犹如猎户看见群鹿,生起激烈的害心,激烈的嗔恚,激烈的恶意,激烈的杀心,如此这般,众比丘,人寿十岁时,众生相互之间将生起激烈的害心、嗔恚、恶意,生起激烈的杀心。母于子,子于母,父于子,子于父,兄弟于兄弟,兄弟于姊妹,姊妹于兄弟,将生起激烈的害心、嗔恚、恶意,激烈的杀心。

21.“众比丘,人寿十岁时,七日间将有刀杖之劫。他们相对而领受鹿想11。各自手持利刃而出现,互相剥夺对方生命,以为:‘这是鹿,这是鹿。’众比丘,有些众生将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愿我们不伤害任何人,但愿也无人伤害我们。我们何不倚于丛林树木之间的坑坎,隐避于河洞岩窟,食树根果实以保身?’他们便倚于丛林树木的坑坎,隐避于河洞岩窟,食树根果实以保身。他们经过七日后,由丛林树木的坑坎,河洞岩窟而出,互相拥抱集合庆贺:‘庆贺,你还活着!你还活着!’

“于是,众比丘,这些众生将产生如此念头:‘自从我们因行不善法,便失去了亲友。我们还是应行善法。我们该行什么善法呢?不如我们停止杀生,我们采取此善法而行吧。’

“他们便停止杀生,实行此善法。他们因受持此善法,寿命将增长,貌色也将改善。他们由于寿命增长,貌色也改善,人寿十岁之人,其子之寿将成为二十岁。

22.“于是,众比丘,那些众生将生起如此的念头:‘我们因为受持善法,寿命也增长了,貌色也改善了。我们何不实行更广泛的善法?我们当远离偷盗,远离邪淫,远离妄语,远离恶口,远离粗语,远离绮语,断灭贪念,断灭嗔恚,断灭邪见,灭尽三法,即:非法欲,非理贪,邪见法。我们当敬母、敬父、敬沙门婆罗门、敬族中耆宿,让我们实行此善法吧。’

“他们尊敬母,尊敬父,尊敬沙门婆罗门,敬族中耆宿,他们将受持此善法。他们由于受持善法,寿命将增长,貌色也将改善。他们由于寿命增长,貌色也改善,人寿二十岁之时,其子寿命将成为四十岁,人寿四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八十岁,人寿八十岁时,其子寿命将成为一百六十岁,人寿一百六十岁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三百二十岁,人寿三百二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六百四十岁,人寿六百四十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二千岁,人寿二千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四千岁,人寿四千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八千岁,人寿八千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二万岁,人寿二万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成为四万岁,人寿四万岁之时,其子之寿命将有八万岁。

23.“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童女将五百岁而婚嫁。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将有三种病,即:欲求,不食,老。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此赡部洲将繁荣富裕,村镇王都,鳞次栉比,鸡飞相及。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赡部洲犹如阿鼻地狱12,人人遍满,正如芦苇丛,或甘蔗林。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波罗奈国都城为契睹摩提13,繁荣富裕,人多而分散,食物丰饶。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赡部洲虽有八万四千都城,但契睹摩提都城为最上首。

24.“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山伽14王生于契睹摩提都城,为持转轮法之法王,征服四方天下,安邦定国,具足七宝之王。他有此七宝,如下: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家主宝,以及第七将军宝。他又有逾千子,英勇,形体雄健,能摧伏敌军。他不用杖,不用刀,始终以法征服大海环绕的大地。

25.“众比丘,人寿八万岁之时,将有弥勒世尊降生于世,为阿罗汉,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犹如现今我出生于世,为阿罗汉,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他自知亲证而向此世界宣说,包括天界,魔界,梵天界,沙门婆罗门界,人界,天人界,正如现今我自知亲证而向此世界宣说,包括天界,魔界,梵天界,沙门婆罗门界,人界,天人界。他宣示初善法,中善法,后善法,具足文义,开解圆满清净之梵行,正如现今我宣示初善法,中善法,后善法,具足文义,开解圆满清净之梵行。他携有数千之比丘僧,正如现今我携有数百之比丘僧。

26.“那时,众比丘,山伽王升上大波那王15所造之宫殿后,住于此宫殿,而后让出它,放弃它,布施与沙门婆罗门、贫民、旅行者、乞食者、流浪者,而后,于弥勒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面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而出家。他如是出家已,独处静处,不放逸,精勤,努力,不久,为了诸善男子彻底离家而出家的目的,即无上究竟之梵行,他于现法中,独自亲证神通,受具足戒。

27.“众比丘,以己为洲,以己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勿以其他为归依。众比丘,比丘如何以己为洲,以已为归依,不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众比丘,此处,比丘于身观身而住,正勤,正知,正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于受观受(……),于心观心(……),于法观法而住,正勤,正知,正念,摒弃俗世贪欲忧戚。如此,众比丘,比丘以己为洲,以己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洲,以法为归依,勿以其他为归依。

28.“众比丘,你们要行于境界,即行于自己的父亲的境界。众比丘,行于自己父亲的境界,则寿命增长,貌色增长,安乐增长,财富增长,力量增长。

“众比丘,什么是比丘的寿长?众比丘,此谓比丘修习以欲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修习以勤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修习以心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修习以观定勤行为基础的神足。他通过对此四神足的善修习和勤修习,而愿住一劫或一劫有余。众比丘,此为比丘之寿长。

“众比丘,什么是比丘的貌色增长?众比丘,此谓比丘戒德完备,严守解脱戒律仪,实现圆满净行,于小量罪生畏怖,接受学习与学处。众比丘,此为比丘之貌色增长。

“众比丘,什么是比丘的安乐增长?众比丘,此谓比丘离欲,离不善法,达到有寻有伺、由离所生、有喜乐的初禅;由平息寻伺而达到内心清净、心一境性、无寻无伺、由定所生、有喜乐的第二禅;达到(……)第三禅(……)第四禅。众比丘,此为比丘之安乐增长。

“众比丘,什么是比丘的财富增长?众比丘,此谓比丘以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二方,三方,四方,如是以广大、宏大、无量、无恚、无害之慈俱行心遍满上下左右、各处、一切处、所有处之世界而住。以悲俱行之心(……),以喜俱行之心(……),以舍俱行之心遍满一方而住,如是遍满二方、三方、四方,如是以广大、宏大、无量、无恚、无害之舍俱行心遍满上下左右、各处、一切处、所有处之世界而住。众比丘,此为比丘之财富增长。

“众比丘,什么是比丘的力量增长?众比丘,此处,比丘灭尽诸漏,于现法16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众比丘,此为比丘之力量增长。

“众比丘,我不认为有其他任何力量比魔的力量更难克服。众比丘,以受持善法为因,如是福德才会增长。”

世尊如是言已,心满意足的众比丘对世尊之所说甚感欢喜。

《转轮圣王狮子吼经》终。


  1. 摩偷罗:Mātulā,直译“舅母”。 

  2. 此处以水比喻苦、烦恼和业力,以洲比喻归依处。 

  3. 父亲:此处指佛陀。下同。 

  4. 达吒奈弥:Daḷhanemi,古译“坚固念”(CBETA,T01,no. 1,p.39,b10)。 

  5. 参阅《长阿含》卷6(CBETA,T01,no.1,p.39,c20)。 

  6. 古音译“郁多罗僧”、“嗢多罗僧”等,为比丘三衣之一。参阅《一切经音义》卷59(CBETA,T54,no.2128,p.700,b7)。 

  7. 此门象征裁决正义之事。 

  8. 算师:gaṇaka,此处指为国王预测后果和征兆的人,亦即预言家。 

  9. 注:指时间法。 

  10. 渴求与嗔恚:abhijjhā-vyāpāda。 

  11. 误认为对方是野兽。 

  12. 意思不明确。 

  13. 此处二地名皆古音译名,波罗奈(Bārāṇasī)即为今印度城市瓦拉纳西一带。契睹摩提(Ketumatī)可意译为“慧幢”。 

  14. 古音译名,意译为“海螺”。 

  15. 古音译名。 

  16. 现法,指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