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弊宿经 | Pāyāsisutta

李颖 段晴 译

Ven. Phra Surapornchai Samacitto(释心平)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1.如是我闻1。一时,尊者鸠摩罗迦叶与五百大比丘众一道在拘萨罗国游行,抵达一座名为塞达婆耶2的拘萨罗国的城市。在那里,鸠摩罗迦叶尊者住于塞达婆耶北部的尸舍婆林。那时,王族弊宿居于塞达婆耶,该城人丁兴旺,水、薪、草繁盛,谷物丰美,享受国王的供奉,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所赐予的梵圣领地,受王的保护。

2.尔时,王族弊宿生起如是恶邪见:“根本没有他世,没有化生有情,没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听说:“沙门乔达摩的声闻弟子,沙门鸠摩罗迦叶,与五百大比丘众一道在拘萨罗国游行,抵达塞达婆耶,住于塞达婆耶北部的尸舍婆林。关于鸠摩罗迦叶尊者流传着如此善好名声:‘他是智者,博学,睿智,多闻,善言,机敏,是年高望重的阿罗汉。瞻仰如此阿罗汉实为善好。’”于是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从塞达婆耶城走出,成群结队,朝北前行,往赴尸舍婆林。

3.尔时,王族弊宿在高楼上准备午憩,见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从塞达婆耶城走出,成群结队朝北前行,往赴尸舍婆林,见后,弊宿便唤侍者道:“侍者,为何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从塞达婆耶城走出,成群结队,朝北前行,往赴尸舍婆林?”

“先生,沙门乔达摩的声闻弟子沙门鸠摩罗迦叶,正与五百大比丘众一道游行于拘萨罗国,他抵达了塞达婆耶,住于塞达婆耶北部的尸舍婆林。关于鸠摩罗迦叶尊者流传着如此善好名声:‘他是智者,博学,睿智,多闻,善言,机敏,是年高望重的阿罗汉。’他们正是前去觐见尊者鸠摩罗迦叶。”

“那么,侍者,你前去塞达婆耶的婆罗门家主处,到后,你便对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这么说:‘王族弊宿如是说:众尊者请稍候,王族弊宿也将前去觐见沙门鸠摩罗迦叶。’过去,沙门鸠摩罗迦叶曾教导众蒙昧无知的塞达婆耶婆罗门家主:‘因此,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但是,侍者,其实并无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侍者应诺王族弊宿道:“是,先生。”尔后便走到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处。到后,便对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说:“王族弊宿如是说:‘众尊者请稍候,王族弊宿也将前去觐见沙门鸠摩罗迦叶。’”

4.于是王族弊宿为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所簇拥,前往尸舍婆林,尊者鸠摩罗迦叶处。到后,王族弊宿与尊者鸠摩罗迦叶互相问候、互叙亲切愉悦的话语,随后坐于一旁。塞达婆耶的众婆罗门家主或礼敬尊者鸠摩罗迦叶,尔后退坐一旁。或与尊者鸠摩罗迦叶互相问候、互叙亲切愉悦的话语,尔后退坐一旁。或对尊者鸠摩罗迦叶行合十礼,尔后退坐一旁。或报知姓名家族,尔后退坐一旁。或沉默不语,坐在一旁。

5.坐在一旁后,王族弊宿便对鸠摩罗迦叶尊者这么说:“迦叶,我有如是主张,如是见解:‘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我未曾见过、未曾听过如是主张、如是见解,为何您会这么说‘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呢?那么,王爷,我将反问,您可随意而阐释。王爷,您怎么认为,这日月是在此世呢,还是在他世?他们是天,还是人?”

“迦叶,日月在他世,不在此世。他们是天,不是人。”

“依此番道理,王爷,您应这么想:‘因此,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6.“尽管尊者迦叶这么说,可我还是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你因此理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迦叶,确有一个理由,我因此理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我有朋友、知己、血缘亲属,他们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心怀嗔恶、有邪见。后来,他们患病,病情危重,苦不堪言。当我知道‘他们将不会从病中痊愈’,于是我便前去,我这么说:‘有沙门、婆罗门持如是主张,如是见解:“凡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心怀嗔恶、有邪见之辈,在身坏命终后当堕于恶趣、险难处、地狱。”卿等即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心怀嗔恶心、有邪见之辈。若是那些沙门、婆罗门所言真实,则卿等身坏命终后当堕于恶趣、险难处、地狱。如果你们在身坏命终后堕于恶趣、险难处、地狱,你们要前来告知于我:“确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卿等是我可以相信的,卿等所见,一如我所亲见,将就是这样。’他们虽曾答应我说‘好’,却未曾前来告知,也没有派来使者。尊者迦叶,这就是那个理由,我因此理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7.“那么,王爷,我将反问,您可随意而阐释。王爷,你怎么认为,譬如我的吏役抓到一个盗贼罪犯,带到你面前:‘尊者,这是盗贼罪犯,请您随意施行处罚!’您会如此对他们说:‘那么,你们用结实的绳索把这个人的双臂捆于背后,牢牢绑住,给他剃去头发,敲声壮之锣,穿街走巷游行,然后出南门,在城南刑场斩首。’他们便会应诺说‘好’,然后便将此人用结实的绳索将双臂捆于背后,牢牢绑住,剃去头发,敲声壮之锣,穿街走巷游行,然后出南门,在城南刑场让贼跪下。这盗贼能从行刑人处得到机会吗?(当他说:)‘行刑大人,请等等。我在某村某镇有朋友、知己、血缘亲属,等我给他们指点交代之后,再来。’抑或是尽管他哀求着,行刑人还是干脆砍下他的头呢?”

“迦叶,盗贼不会从行刑者处得到机会,(当他说):‘行刑大人,请等等。我在某村某镇有朋友、知己、血缘亲属,等我先给他们有所交代后,再来。’尽管他哀求着,行刑者也会砍下他的头颅。”

“那么,王爷,身为人的盗贼,从同为人的行刑者那里都不会得到机会,(当他说:)‘行刑大人,请等等,我在某村某镇有朋友、知己、血缘亲属,等我先给他们有所交代后,再来。’那么,您的那些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心怀嗔恶、邪见的朋友、知己、血缘亲属,他们在身坏命终后已堕入恶趣、险难处、地狱,他们能从地狱狱卒处得到机会吗?(当他们说:)‘狱卒大人,请等等,等我们先去弊宿王爷那里告知:“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依此理,王爷,您应这么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8.“尽管尊者迦叶这么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你因此理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我因此理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我有朋友、知己、血缘亲属,他们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两舌,戒除恶口,戒除绮语,不贪,无嗔恶心,是持正见之人。后来,他们患病,病情危重,苦不堪言。当我知道‘他们将不会从病中痊愈’,于是我便前去,我这么说:‘有沙门、婆罗门持如是主张,如是见解:“凡是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两舌、戒除恶口、戒除绮语、不贪、无嗔恶心、正见之人,在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善趣天界。”卿等即是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两舌、戒除恶口、戒除绮语、不贪、无嗔恶心、持正见之人。若是那些沙门、婆罗门所言真实,则卿等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善趣天界。如果,仁友,你们在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你们要前来告知于我:“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卿等是我可信赖之人,卿等所见,一如我所亲见。’他们虽曾答应我说‘好’,却未曾前来告知,也没有派来使者。迦叶,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9.“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了知所说之意。王爷,譬如有人掉入粪池,乃至没顶。于是您会命令众吏役:‘你们将那人从粪池里拉出来。’他们应诺道‘好’,随即便会把那人从粪池里拉出来。您会对他们说:‘请你们用竹片将粪秽从那人身上好好清除掉。’他们应诺道‘好’,随即便会用竹片将粪秽从那人身上彻底清除掉。您会对他们说:‘请你们用黄土仔细涂抹那人的身体三次。’他们便会用黄土三次涂抹那人的身体。您会对他们说:‘请你们给那人抹油,然后用细粉仔细清洗那人的身体三次。’他们便会给那人抹油,然后用细粉仔细清洗那人的身体三次。您会对他们说:‘请你们为那人打理须发。’他们便会给那人打理须发。您会对他们说:‘请你们为那人提供名贵的花鬟、香水和衣裳。他们便会给那人提供名贵的花鬟、香水和衣裳。’您会对他们说:‘请你们让那人登上宫殿,令其恣享五欲乐。’他们便会让那人登上高楼,令他恣享五欲乐。

“王爷,您怎么认为?这个已善洗浴、已善涂香、已善打理须发、已佩花鬟装饰、已着清洁衣裳、已登上高殿、拥有尽享五欲乐之人,还会愿意重新掉入粪池吗?

“不也,迦叶。”

“是何原因呢?”

“迦叶,因为粪池不洁,而且被认为不洁;臭秽,而且被认为臭秽;令人厌恶,而且被认为令人厌恶;令人反感,而且被认为令人反感。”

“因此,王爷,对于诸天神来说,人类亦是不洁,而且被认为不洁;臭秽,而且被认为臭秽;令人厌恶,而且被认为令人厌恶;令人反感,而且被认为令人反感。王爷,人的臭秽气能升至天上百由旬。您的那些朋友、知己、血缘亲属,他们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两舌,戒除恶口,戒除绮语,不贪,无嗔恶心,持正见的,他们在身坏命终后已往生善趣、天界,他们还会前来告知‘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吗?因此,王爷,您应当如是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0.“尽管尊者迦叶这么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我有朋友、知己、血缘亲属,皆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饮酒。后来,他们患病,病情危重,苦不堪言。当我知道‘他们将不会从病中痊愈’,于是我便前去,我这么说:‘有沙门、婆罗门持如是主张,如是见解:“凡是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饮酒者,他们在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善趣天界,成为三十三天的同伴。”卿等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饮酒。若是那些沙门、婆罗门所言为实,则卿等在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善趣天界,成为三十三天的同伴。如果你们在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成为三十三天的眷属,那么你们要前来告知于我:“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卿等是我可相信的人,卿等所见,一如我所亲见。’他们应诺我道‘好’,却未曾前来告知,亦未遣派使者。迦叶,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我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1.“那么,王爷,我将反问,您可随意阐释。王爷,人类的一百年对于三十三天来说,只是一昼夜。这样的一夜,要三十夜才是一个月。这样的一个月,要十二个月才是一年。一千个这样的天上之年才构成三十三天的寿量。凡是戒除杀生、戒除偷盗、戒除邪淫、戒除妄语、戒除饮酒者,他们在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成为三十三天的同伴。如果他们这么思忖:‘我们拥有天上的五欲乐,先享受两三天,再去告知弊宿王爷:“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如果这样),他们是否会前来告知‘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呢?”

“不也,迦叶。我们恐怕早已作古了,迦叶。谁会来通知迦叶说‘有三十三天’,或者说‘三十三天有如是长久寿命’呢?我们也不会相信迦叶,(如果他说)‘有三十三天’或‘三十三天有如是长久寿命’。”

“王爷,正如生来盲者不会见到黑白体,不会见到青色物体,不会见到黄色物体,不会见到红色物体,不会见到猩红色物体,不会见到平与不平,不会见到群星,不会见到日月。他会这么说:‘无有黑白色物体,无有能见黑白色物体之人。无有青色物体,无有能见青色物体之人。无有黄色物体,无有能见黄色物体之人。无有红色物体,无有能见红色物体之人。无有猩红色,无有能见猩红色物体之人。无有平与不平,无有能见平与不平之人。无有群星,无有能见群星之人。无有日月,无有能见日月之人。我不能知此,我不能见此,因此此物不存在。’王爷,他这么说合适吗?”

“不也,迦叶。有黑白色物体,有能见黑白物体之人。有青色物体,有能见青色物体之人。有黄色物体,有能见黄色物体之人。有红色物体,有能见红色物体之人。有猩红色物体,有能见猩红色物体之人。有平与不平,有能见平与不平之人。有群星,有能见群星之人。有日月,有能见日月之人。‘我不能知此,我不能见此,因此它不存在。’迦叶,他这么说是不正确的。’

“王爷,我看您这么说,好比是那生来盲者,当您对我说:‘谁来告知迦叶说“有三十三天”,或者说“三十三天有如是长久之寿命”?我们不相信迦叶说“有三十三天”,或者“三十三天有如是长久之寿命”’。

“王爷,如此他世并非如您所想的那样能用肉眼得见。王爷,那些在森林中寻求以纵深偏远、少有噪声之处为居所的沙门、婆罗门,他们在那里毫不松懈,精进勤奋,得净化天眼。他们能以清净超凡天眼观察此世、他世,以及化生有情。王爷,如此他世可见,而非如您所想的那样能用肉眼看见。凭此番道理,王爷,您应当如是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2.“尽管尊者迦叶这么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我见到持戒、拥有善法的沙门、婆罗门,他们渴望永生不死,渴望安乐,厌憎痛苦。迦叶,我这么想:如果这些持戒、拥有善法的众沙门、婆罗门尊者知道:‘从这里死去,我们将会更好’,那么这些持戒、拥有善法的沙门、婆罗门尊者现在就应该服毒,或饮剑,或上吊死,或跳崖。正是因为这些持戒、拥有善法的沙门、婆罗门尊者们不知道:‘从这里死去,我们将会更好’,所以他们才会渴望永生不死,渴望安乐,厌憎痛苦。迦叶,这就是那个理由,我因此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3.“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

“王爷,从前有一个婆罗门,他有两个妻子。一个妻子有个十岁或十二岁的儿子。另一个身怀六甲,即将生产。此时,那个婆罗门死了。于是少年便对那小母说:‘财产谷物金银全是我的,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你要将父亲的遗产交给我!’听到这样说,婆罗门女便对少年说:‘儿啊,请等到我生产吧。若是个儿子,那么他也应得一份。若是个女儿,那么她便将成为你的女仆3。’

“那少年第二次对小母说:‘财产谷物金银全是我的,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你要将父亲的遗产交给我。’听到这样说,婆罗门女第二次对少年说:‘儿啊,请等到我生产吧。若是个儿子,那么他也应得一份;若是个女儿,那么她便将成为你的女仆。’

“那少年第三次对小母说:‘财产谷物金银全是我的,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你要将父亲的遗产交给我!’于是婆罗门女便拿了刀,进入内室,剖开腹部:‘这样我便能知道究竟是男是女。’她毁掉了自己、胎儿的生命以及财产。这就是愚蠢、不明事理的女子,违背常理地争取遗产,却陷入了灾难之中。

“王爷,您亦如是,愚蠢而不明事理,你不理智地寻求他世,将会陷入不幸,犹如那愚昧、不明事理的婆罗门女不理智地争取遗产却陷入了灾难。王爷,那些持戒、拥有善法的沙门、婆罗门不能拔苗助长未熟者,只能明智地候其自然成熟。持戒、拥有善法的沙门、婆罗门的生命是有意义的。王爷,持戒、拥有善法的沙门、婆罗门住世越长久,越能产生更多功德,造福大众,安乐众生,慈悯世间,令天人得有利乐。

“凭此番道理,王爷,您应当如是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4.“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譬如我的吏役捉来一个盗贼罪犯,示之于我:‘主君,这是盗贼罪犯,您愿意怎么惩罚,就怎么处罚吧。’我便这么说:‘那么,你们就把这人活生生扔进水罐里,封住口,用湿皮革捆扎,再用湿泥厚厚涂抹,架上火塘,然后点火。’他们应诺我道:‘好!’便将那人活生生扔进水罐里,封住口,用湿皮革捆扎,再用湿泥厚厚涂抹,架上火塘,然后点火。当我们知道‘那人已死’时,便放下水罐,敲碎(封泥),打开口,仔细观察:‘我们或许能见到他的灵魂出来。’而我们却没能见到他的灵魂出来。迦叶,这正是那个理由,我因此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5.“那么,王爷,我将反问,您可随意而解释。王爷,你是熟悉的吧?你午憩时,曾梦见甚可爱乐的丛林,甚可爱乐的森林,甚可爱乐之地,甚可爱乐的莲池。”“迦叶,我熟悉。我午憩时,曾梦见甚可爱乐的丛林,甚可爱乐的森林,甚可爱乐之地,甚可爱乐的莲池。”

“在那个时候,是否有驼背女、侏儒女、少女、幼女看护着您?”

“是的,迦叶。在那个时候,确实有驼背女、侏儒女、少女、幼女看护着我。”

“那么,他们看到了您的灵魂进出吗?”

“没有,迦叶。”

“那么,王爷,您还活着,人们尚且不能看到您的灵魂或进或出,您又如何能看到一个死者的灵魂或进或出呢?凭此番道理,王爷,您应当如是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6.“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譬如我的吏役捉来一个盗贼罪犯,示之于我:‘主君,这是盗贼罪犯,您愿意怎么惩罚,就怎么处罚吧。’我便这么说:‘那么,你们就趁此人活着,用秤称过,再用弓弦让他没了气息,然后再用秤称量。’他们应诺我道:‘好!’便将此人活着用秤称过,再用弓弦让他没了气息,然后再用秤称量。当他活着的时候,他比较轻,比较柔软,比较灵活。当他死去,他比较重,比较僵直,比较不灵活。迦叶,这就是那个理由,我因此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7.“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譬如有人用秤称量持续灼烧了整日的铁球,他日再以秤称量冷却熄灭的铁球。(请问)何时这铁球较轻、较柔软、较灵活?是炽热灼烧的发光体呢,还是冷却熄灭时?”

“迦叶,当这铁球有火助、风助,成为炽热灼烧的发光体时较轻、较柔软、较灵活。而当这铁球无火无风相助、冷却熄灭时,则较重、较硬、较不灵活。”

“正是如此,王爷。当身体有寿命、热和意识相助,此时身轻、柔软、灵活。而当身体不再有寿命、热和意识支持,此时身重、硬、不灵活。依此番道理,王爷,您应当如是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8.“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我的吏役捉来一个盗贼罪犯,示之于我:‘主君,这是盗贼罪犯,您愿意怎么惩罚,就怎么处罚吧。’我便这么说:‘那么,你们夺取这个人的性命,但事先不要伤及他的表皮、皮、肌肉、腱、骨、骨髓。’他们应诺我道:‘好!’于是他们要了那人的性命,但没有伤及表皮、皮、肌肉、腱、骨、骨髓。当此人快要死时,我便对他们说:‘你们把这人仰卧,或许我能看见逸出的灵魂。’于是他们便让那人仰卧,我却没能看见逸出的灵魂。

“于是我说:‘那么,你们把这人俯卧(……)侧卧(……)侧卧于另一面(……)令其直立(……)头朝下立(……)以掌敲击(……),以土块敲击(……),以棍棒敲击(……),以刀剑敲击(……)摇、晃、抖动他,或许我就能看见灵魂逸出。’他们便摇、晃、抖动此人,而我们却没能看见灵魂逸出。他虽然有眼,却不能体验诸色及处,有耳,却不能体验诸声及处,有鼻,却不能体验诸香及处,有舌,却不能体验诸味及处,有身,却不能体验诸触及处。迦叶,这正是那个理由,我因此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19.“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从前有一个吹螺人,携带螺号前往一个边远地区。他来到某一村庄,便立在村中央,吹了三次螺号,随即把螺号放在地上,坐到一旁。然后,王爷,那些边远地区的居民们便思忖:‘这是谁的声音,如此诱人,如此可爱,如此令人陶醉,如此动人,如此令人着迷?’

“于是他们聚集起来,对吹螺人说:‘这是什么声音,如此诱人,如此可爱,如此令人陶醉,如此动人,如此令人着迷?’

“‘这是螺号,正是它的声音如此诱人,如此可爱,如此令人陶醉,如此动人,如此令人着迷。’

“他们便把那螺号放倒,说:‘螺啊,说话吧!螺啊,说话吧!’那只螺却默不作声。他们把那螺号翻转(……),侧立(……)侧立于另一面(……)把它竖立(……)把它倒立(……)以掌拍之(……)以土块(……)以棍棒(……)以刀剑敲打,(……)摇、晃、抖动它,说:‘螺啊,说话吧!螺啊,说话吧!’那只螺却默不作声。

“然后,王爷,那个吹螺人想道:‘这些乡下人多么蠢啊!他们怎么会如此不可理喻,如此找寻螺号的声音!’于是他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捡起螺号,吹了三下,便带着螺号离开了。

“王爷,于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人们便思索道:‘只有当这螺号有人助、有力助、有风助时,这螺号才会发声。相反,如果这螺号无人助、无动助、无风助时,这螺号便不作声。’

“王爷,这身体亦复如是,当有寿命、热量和意识相助时,便能前行后退、直立、坐、卧,亦能以眼见色,以耳闻声,以鼻嗅香,以舌尝味,以身感知所触之物,以意知法。

“相反,当这身体不再有寿命、热量和意识相助时,便不能前行后退、直立、坐、卧,不能以眼见色,不能以耳闻声,不能以鼻嗅香,不能以舌尝味,不能以身感知所触之物,不能以意知法。

“依此番道理,王爷,您应当如是想:‘有他世,有化生有情,有善行恶行之业之果报。’”

20.“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王爷,是否有一个理由(……)?”

“迦叶,确实有一个理由(……)”

“王爷,是怎样的理由呢?”

“迦叶,譬如我的吏役捉来一个盗贼罪犯,示之于我:‘主君,这是盗贼罪犯,您愿意怎么惩罚,就怎么处罚吧。’我便如是说:‘那么,你们把这人的表皮剥掉,或许我们能看见灵魂。’他们便把这人的表皮剥掉,而我们却没能看见灵魂。我又对他们说:‘那么,你们把这人的皮剥掉(……),把肉割掉(……),把腱切断(……),把骨切断(……),把骨髓剖开。或许我们能看见灵魂。’他们便把那人的骨髓剖开,而我却没能看见灵魂。迦叶,这就是那个理由,我因此而认为‘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

21.“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从前有一个结发拜火外道住于丛林里的茅屋中。那时,有一支商队来到此地区,在这个结发拜火外道的茅屋附近住了一夜后,便离开了。于是,王爷,这结发拜火外道便如是思忖:‘不如我去商队营地,或许我在那里还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于是这结发拜火外道早早起身后,就前往商队营地。到了以后,他看到一个娇小的被丢弃的男婴,仰面躺在商队的营地上。看到后,他便思忖:‘让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成型的人死去,这可不是我的作为。我不如将此少年带回茅舍照料、抚养、哺育。’

“于是,这结发拜火外道便将这少年带回茅舍,照料、抚养、哺育。

“当这少年十岁或十二岁时,这结发拜火外道需要到城镇办理事情,于是这结发拜火外道便对少年说:‘儿,我欲进镇子,你要侍奉火,勿令火熄灭。若是火熄灭,这是斧子,这是木柴,这是钻火木,你应当再生起火,然后侍奉火。’这结发拜火外道如此叮咛嘱咐童子,尔后便赶往镇子。由于童子耽于游戏,火熄灭了。

“于是童子便思忖:‘父亲对我如是说过:“儿,你应当侍奉火,勿令火熄灭。若是火熄灭,这是斧子,这是木柴,这是钻火棒,你应当再生起火,然后侍奉火。”我还当把火生起来,然后侍奉火。’

“于是这童子以斧子削钻火木,(一边想道:)‘或许我能得到火。’然而他并没有得到火。他把钻火木劈成两半,劈成三分,劈成四分,劈成五分,劈成十分,劈成一百分,又制为细细的碎片,制为碎片后,又在臼中捣,在臼中捣过后,在大风里筛,(一边想道:)‘或许我能得到火。’然而他并没有得到火。

“于是,那个结发拜火外道在镇子里处理完事情后回到自己的茅舍,到后,他对童子说:‘儿,你为何让火熄灭?’‘爹,我耽于游戏,火熄灭了。于是我便思忖:“父亲对我如是说过:‘儿,你应当侍奉火,勿令火熄灭。若是火熄灭,这是斧子,这是木柴,这是钻火棒,你应当再生起火,然后侍奉火。’”于是我便以斧削钻火木,(一边想道:)“或许我能得到火。”然而我并没有得到火。我把钻火木劈成两半,劈成三分,劈成四分,劈成五分,劈成十分,劈成一百分,又制为细细的碎片,制为碎片后,又在臼中捣,在日中捣过后,在大风塑筛,(一边想道:)“或许我能得到火。”然而我并没有得到火。’

“于是,这结发拜火外道思忖:‘这童子多么愚蠢无知啊!怎么可以如此求火?真不可理喻。’于是他便在童子的注视下,取过钻火木,生起了火,然后对童子说:‘儿啊,火是应该这样生的,而不是似你那般愚蠢无知,不可理喻,那样寻找火。’王爷,你也是愚昧无知,不可理喻,才如此寻找他世。王爷,请弃绝此罪恶邪见吧!请弃绝此罪恶邪见吧!勿令您漫漫长时落得无益,落得苦。”

22.“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不能弃绝此罪恶邪见。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及外国国王都知道我:‘王族弊宿有如是言论,如是见解: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迦叶,若我弃绝此罪恶邪见,便会有人说即使是出于愤怒、轻视、对抗4,我:‘王族弊宿多么愚蠢无知,竟然持谬误!我也将维护此主张。”

23.“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从前有一支拥有千乘的大商队,从东部地区前往西部地区。不论商队来到哪儿,总是很快将新鲜草、薪、水消耗殆尽。在这支商队里有两位萨保5,每位各拥有五百车乘。于是这两个萨保思忖:‘这是一支千乘大商队。不论我们走到哪儿,总是很快就将新鲜草、薪、水消耗殆尽。不如我们将这商队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各五百辆车乘。’他们便将商队分成了两部分,每部分各有五百辆车乘。其中一个萨保装载了大量的新鲜的草、薪、水,然后带领商队上路。

“出发两三天后,这支商队遇见一个面黑目赤的人,他身系箭囊,戴着白睡莲花环,衣裳湿透,头发湿透,驴车的车轮上沾满泥巴,从对面驶来。萨保看到后,说:‘先生,你从何处来?’

“从某个地方来。’

“‘将往何处去?’

“‘往某地方去。’

“‘前方荒野处可下了大雨?’

“‘是的,先生,前方荒野处下了大雨,水漫道路,有许多草、薪、水。先生,你们把原先的草、薪、水都扔掉吧。驾驶轻车好快快赶路,不要累着拉车的牲口。’

“于是这位萨保与商队成员商议道:‘此人说:“前方荒野下过大雨,水漫道路,有丰盛的草、薪、水。先生,你们把原先的草、薪、水都卸掉吧!驾驶轻车好快快赶路,不要累着拉车的牲口。”你们就把原先的草、薪、水都卸掉吧。商队以轻车赶路。’

“商队成员们应诺萨保道:‘是,先生。’便把原先的草、薪、水卸掉。商队以轻车赶路。

“在第一个商队营地,他们没能发现草、薪、水,在第二个营地(……)第三个营地(……)第四个营地(……)第五个营地(……)第六个营地(……)第七个营地都没有发现草、薪、水。所有人都遭遇了大难。商队里的不论人、牲畜,都被夜叉、非人给吃掉了,只剩骨骸。

“当第二个萨保得知‘现在那支商队已出发多时’,便装载了大量新鲜的草、薪、水,然后带领商队上路。出发两三天后,商队遇见一个面黑目赤的人,他身系箭囊,戴着白睡莲花环,衣裳湿透,头发湿透,驴车的车轮上沾满泥巴,从对面驶来。萨保见状,便说:‘先生,你从何处来?’

“‘从某个地方来。’

“‘将往何处去?’

“‘往某个地方去。’

“‘前方荒野处可下了大雨?’

“‘是的,先生,前方荒野处下了大雨,水漫道路,有许多草、薪、水。先生,你们把原先的草、薪、水都扔掉吧。驾驶轻车好快快赶路,不要累着拉车的牲口。’

“于是这位萨保与商队成员商议道:‘此人说:“前方荒野下过大雨,水漫道路,有丰盛的草、薪、水。先生,你们把原先的草、薪、水都卸掉吧!驾驶轻车好快快赶路,不要累着拉车的牲口。”此人与我们非亲非故,我们怎能相信他?绝不能丢弃草、薪、水。你们要带着如前已置的货物驱车行进。我们绝不丢弃原有的。’

“商队成员们应诺萨保道:‘是,先生。’便带着如前已置的货物驱车行进。在第一个商队营地,他们没能发现草、薪、水,在第二个营地(……)第三个营地(……)第四个营地(……)第五个营地(……)第六个营地(……)第七个营地都没有发现草、薪、水。他们看见了那支遇难的商队,也看见了被夜叉、非人吃掉的原是商队中人或牲畜的骨骸。

“于是萨保对商队随员说:‘这支商队遇难了,都是因为那个愚蠢的萨保作为首领。那么,你们就把我们车上那些不大值钱的货物扔掉,把这支商队的值大钱的货物带走。’

“商队随员们应诺萨保道:‘是,先生。’于是把车上不大值钱的货物扔掉,把那支商队里值大钱的货物带走,在英明萨保的带领下安全地穿越了荒野。

“王爷,似您这般愚蠢无知、不可理喻,如此寻求他世,将会陷入灾难之中,犹如那个萨保。那些只要听到什么都认为可以相信的人,他们也将陷入灾难之中,正如那些商队随员。王爷,请弃绝这罪恶的邪见吧!请弃绝这罪恶的邪见吧!勿令您漫漫长时落得无益,落得苦。”

24.“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不能弃绝此罪恶邪见。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及外国国王都知道我:‘王族弊宿有如是主张,如是见解: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迦叶,若我弃绝此罪恶邪见,便会有人说我:‘王族弊宿多么愚蠢无知!竟然持谬误!’即使出于愤怒、轻视、对抗,我也将维护此主张。”

25.“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从前有一个养猪人,从自己的村落前往别村。在那里,他看到许多被丢弃的干粪。看到后,他思忖:‘这许多被丢弃的干粪可做我的猪饲料。我不如从这儿拿走干粪。’他便展开上衣,装了许多干粪,把它捆起来,顶在头上,然后行路。途中下起大雨,粪汁滴落、流下,一直污浊了他的脚趾,他依然顶着粪包走。

“人们看见他,便说:‘你疯了吗?你傻了吗?为何粪汁滴落、流下,一直污浊了脚趾,你还顶戴粪包走?’‘你们才疯,你们才傻呢!这是我的猪饲料!’

“王爷,我认为您如此作答,恰如那顶戴粪者。王爷,请弃绝邪见吧!请弃绝邪见吧!勿令您漫漫长时落得无益,落得苦。”

26.“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不能弃绝此罪恶邪见。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及外国国王都知道我:‘王族弊宿有如是言论,如是见解: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迦叶,若我弃绝此罪恶邪见,便会有人说我:‘王族弊宿多么愚蠢无知!竟然持谬误!’即使出于愤怒、轻视、对抗,我也将维护此主张。

27.“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从前,有两名赌徒在玩骰子。其中一个每逢不利便将骰子吞掉。第二个赌徒看见他每逢不利便将骰子吞掉,便对那个赌徒说:‘仁友,你绝对赢了。仁友,把骰子给我,我要祭拜。’‘是,朋友。’

“那赌徒便将骰子交给了他。于是,那赌徒便将骰子遍涂毒药,随即对另一个赌徒说:‘来吧,仁友,我们来玩骰子!’另一个赌徒同意道:‘好的,朋友。’于是他们俩第二次玩起了骰子。第二次逢至不利,那赌徒便吞掉骰子。第二个赌徒看见他第二次把不利的骰子吞掉,便说:

‘所吞之骰,涂有剧毒。

彼人不觉,而复吞之。

吞哉吞哉,汝这恶棍。

随此之后,必有苦果。’

“王爷,我认为您如此作答,恰如那赌徒。王爷,请弃绝邪见吧!请弃绝邪见吧!勿令您漫漫长时落得无益,落得苦。”

28.“尽管尊者迦叶如是说,我仍不能弃绝此罪恶邪见。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及外国国王都知道我:‘王族弊宿有如是言论,如是见解: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的果报。’迦叶,若我弃绝此罪恶邪见,便会有人说我:‘王族弊宿多么愚蠢无知!竟然持谬误!’即使出于愤怒、轻视、对抗,我也将维护此主张。”

29.“那么,王爷,我将为您说一个譬喻,因为一些聪明人能通过譬喻明白所说的寓意。王爷,从前有一国兴起,一友对另一友说:‘走吧,仁友,我们前去那个地方吧。或许我们能捞到一些财物。’其友应诺道:‘是,朋友。’

“于是他们便前往那个地方,来至某一村落。在那里,他们看见许多被丢弃的麻。看到后,该友便对其友说:‘仁友,这有许多被丢弃的麻,那么,仁友,请你捆一个麻包。我也捆一个麻包,我俩带着麻包走吧。’其友应诺道:‘是,朋友。’于是便捆了麻包。

“两人背着麻包来至某一村落。在那里,他们看见许多被丢弃的麻线。看到后,该友便对其友说:‘仁友,有这许多被丢弃的麻线,我们还要麻有何用。仁友,请把麻包扔掉吧。我也扔掉麻包。我们两个背上麻线包走吧。’

‘仁友,我费力扛的麻包,又捆得甚好,对于我来说这已经足够,请你谅解。’

“于是,此友便将麻包扔下,拿了麻线包。

“随后,他们来到某一村庄。在那里,他们看见许多被丢弃的麻布。看到后,该友便对其友说:‘仁友,有这许多被丢弃的麻布,我们要麻、麻线有何用。仁友,请你把麻包扔掉。我也扔掉麻线包。我们俩拿上麻布包走吧。’

‘仁友,我费力扛的麻包,又捆得甚好,对于我来说这已经足够,请你谅解。’

“于是,此友便将麻线包扔下,拿了麻布包。

“他们俩前往某一村落。在那里,他们看到许多被丢弃的亚麻。看到(……)许多被丢弃的亚麻线(……)许多被丢弃的亚麻布(……)(……)许多被丢弃的棉花(……)许多被丢弃的棉线(……)许多被丢弃的棉布(……)许多被丢弃的铁(……)许多被丢弃的铜(……)许多被丢弃的锡(……)许多被丢弃的铅(……)许多被丢弃的银(……)许多被丢弃的金。看到后,该友对其友说:‘仁友,有这许多被丢弃的金子,我们要麻、麻线、麻布、亚麻、亚麻线、亚麻布、棉花、棉线、棉布、铁、铜、锡、铅、银子有何用。仁友,请你扔掉麻包。我也扔掉我的银包。我们两个拿金包走吧。’‘仁友,我费力扛的麻包,又捆得甚好,对于我来说这已经足够,请你谅解。

“于是,此友便扔下银包,拿起金块。

“他们来到自己的村落。在那里,那个携麻回归的友人不仅父母不喜欢他,不仅儿女不喜欢他,不仅朋友至交不喜欢他,他也没有获得由此而安乐欢喜的因缘。而那个携金回归的友人父母喜欢,儿女喜欢,朋友至交喜欢,并获得了由此而安乐欢喜的因缘。

“王爷,您这样回答,我看您就像那个扛麻的人。王爷,请弃绝邪见吧,请弃绝邪见吧。勿令您漫漫长时,落得无益,落得苦。”

30.“我已因迦叶的最初譬喻而感到满心欢喜,但我还是想要听听这些各种各样对问题的机智辩答。我原以为应把尊者迦叶当作敌人。殊胜哉迦叶,殊胜哉迦叶!如同扶正颠倒,如同拨开杂草枯叶,为入歧途者指明道路,如同在黑暗处持有油灯,(令)‘有眼者能见种种色’,迦叶如此这般以种种方便阐释了法。我归依世尊乔达摩,归依法,归依僧团。恳请尊者迦叶纳我为优婆塞,从现在起直至命终。

“并且,迦叶,我想要做一场大祭。恳请尊者迦叶教诲我,令我于漫漫长时获得利益和安乐。”

31.“王爷,若是在如此形式的祭祀上,牛被杀,羊被宰,鸡被屠,猪被戮,种种生灵遭杀戮,而受惠者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的持有者,那么王爷,这样的祭祀不会有大果报、大功德、大光辉、大广布。王爷,譬如农夫拿了种子和犁进入森林,在没锄去残根断桩的坏田坏地上播下破碎、霉烂、已被风和热损毁的、未成熟的、未着床的种子,而天又不能适时降充沛雨水。这些种子能发育成长吗?农夫能获得丰厚收成吗?”

“不能,迦叶。”

“如是,王爷。若是在如此形式的祭祀上,牛被杀,羊被宰,鸡被屠,猪被戮,种种生灵遭杀戮,而受惠者是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的持有者,那么王爷,这样的祭祀不会有大果报、大功德、大光辉、大广布。

“王爷,若在如此形式的祭祀上,牛不被杀,羊不被宰,鸡不被屠,猪不被戮,种种生灵不遭到杀戮,而受惠者有正见、正思维、正语、企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那么,王爷,如此形式的祭祀会有大果报、大功德、大光辉、大广布。王爷,譬如农夫拿了种子和犁进入森林,在经过精耕的好地,仔细去除了残根断桩,播下不破碎、不霉烂、没有被风和热损毁的、成熟的、着了床的种子,而天适时降下充沛雨水。这些种子会发育成长吗?农夫会获得丰厚收成吗?”

“会的,迦叶。”

“如是,王爷。若在如此形式的祭祀上,牛不被杀,羊不被宰,鸡不被屠,猪不被戮,种种生灵不遭到杀戮,而受惠者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那么,王爷,如此形式的祭祀会有大果报、大功德、大光辉、大广布。”

32.随后,王族弊宿开始布置给沙门、婆罗门、贫民、流浪者、乞丐行布施。此次布施,施舍了如酸碎米粥之类的食物及边幅结成节的粗服6。童子郁多罗负责经营此项布施。布施结束后,他却这样放话说:“以此布施,我与王族弊宿仅相会于此世,而绝不相会于他世。”

王族弊宿听说:“郁多罗童子在布施后放话说:‘以此布施,我仅与王族弊宿相会于此世,而绝不相会于他世。’”便唤来童子,说:“小儿郁多罗,你在布施后说:‘以此布施,我仅与王族弊宿相会于此世,而绝不相会于他世。’这是真的吗?”

“是的,先生。”

“那么,小儿郁多罗,你为何在布施完成后说‘以此布施,我仅与王族弊宿相会于此世,而绝不相会于他世’呢?小儿郁多罗,我们求功德的人,难道不期待布施的果报吗?”

“主君,此次布施,所施舍的食物如酸碎米粥,那是主君连脚都不愿去碰的,更何况享用。所施舍的边缘疙里疙瘩的粗服,那是主君连脚都不愿去碰的,更何况穿戴。主君是我们所亲近、爱戴的,叫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些不令人喜乐的东西与可敬可爱的人联系在一起呢?”

“那么,小儿郁多罗,我吃什么食物,你便安排那种食物。我穿是什么衣裳,你便安排那种衣裳。”

郁多罗童子应诺王族弊宿道:“是,主君。”于是弊宿吃什么食物,他便安排什么食物,弊宿穿什么衣裳,他便安排那种衣裳。

后来,王族弊宿因为行非恭敬布施,未亲手布施,未用心布施,行弃物布施,所以他身坏命终后生于尸罗娑伽空宫,成为四大王天的眷属。而那个为他经营布施的童子郁多罗,则因为行恭敬布施,亲手布施,用心布施,未行弃物布施,所以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成为三十三天的眷属。

那时,牛护尊者常常去尸罗娑伽空宫午憩。弊宿天子走近牛护尊者,到后,礼敬牛护尊者,随即立于一旁。牛护尊者便对立于一旁的弊宿天子说:“仁友,你是何人?’

“尊者,我是弊宿天子。”

“仁友,你不就是那个曾主张‘无有他世,无有化生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之果报’之观点的人吗?”

“尊者,确实如此,我曾如是主张:‘无有他世,无有化生之诸有情,无有善行恶行之业之果报。’但我因圣者鸠摩罗迦叶,已远离此邪见。

“仁友,那个曾为你经营施舍的郁多罗童子,他生于何处?”

“尊者,那个替我经营施舍的郁多罗童子,因恭敬施、亲手施、用心施、非弃物施而在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成为三十三天的眷属。尊者,而我则因为非恭敬施、非亲手施、非用心施、行弃物施,所以身坏命终后生于尸罗娑伽空宫,为四大王天的眷属。

“所以,尊者牛护,请你去往人间,然后告知:‘你们要恭敬布施!你们要亲手布施!你们要用心布施!你们不要行弃物施!王族弊宿即是因为行非恭敬布施,未亲手布施,未用心布施,行弃物布施,所以他身坏命终后生于尸罗娑伽空宫,为四大王天的眷属。而为他经营布施的郁多罗童子,则因恭敬施、亲手施、用心施、非弃物施而在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为三十三天的眷属。’”

于是尊者牛护来至人间,然后如是告知:

“你们要恭敬布施!你们要亲手布施!你们要用心布施!你们不要行弃物施!王族弊宿即是因为行非恭敬布施,未亲手布施,未用心布施,行弃物布施,所以他身坏命终后生于尸罗娑伽空宫,为四大王天的眷属。而那为他经营布施的郁多罗童子,则因恭敬施、亲手施、用心施、非弃物施而在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为三十三天的眷属。”

《弊宿经》终。


  1. 本经相当于《长阿含》第十七《弊宿经》,但在内容上并不能完全重合。 

  2. 《长阿含》译作“斯波醯”,此处据“setavyā”的读音将其译做“塞达婆耶”。 

  3. 原文为sace kumārikā bhavissati sāpi te opabhoggā bhavissatī’ti。根据觉音尊者注释:“Upabhoggā bhavissatīti pādaparicārikā bhavissati”,此处的upabhoggā应理解为“女仆”。 

  4. “轻视”指地位高者对地位较低者持有的志度。“对抗”指地位卑微者对上持有的态度。 

  5. satthavāha古代音译“萨保”,指“商队首领”。 

  6. 根据觉音注释,似指用以一团团节扣而缀成的固定的宽边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