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大狮子吼经 | Kassapasīhanādasutta

皮建军 译 / 段晴 校改

Ven. Phramahā Taneth Tanarato(释法悦)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1.如是我闻1。一时,世尊住于委若国金槃鹿野林2中。尔时,裸形外道迦叶前往世尊处,到了以后,他与世尊互相问好,互致问候,互叙亲切友好的话语,然后立于一旁。站于一旁的裸形迦叶对世尊这样说道:

2.“尊者乔达摩,我曾如是听闻:‘沙门乔达摩批评一切苦行,一向都责备和非议所有过着弊秽生活的苦行者。’尊者乔达摩,那些说‘沙门乔达摩批评一切苦行,一向都责备和非议所有过着弊秽生活的苦行者’之人,他们所言,是乔达摩所说的吗?没有以不实来诽谤尊者乔达摩吗?还是说某些异类同党的言论和随附不该受到谴责呢?我等实不愿诬陷尊者乔达摩。”

3.“迦叶,那些说‘沙门乔达摩批评一切苦行,一向都责备和非议所有过着弊秽生活的苦行者’之人,他们所说并非我所言,,而是以谎言和不实来诽谤我。迦叶,我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见某个过着弊秽生活的苦行者在身坏命终以后生于恶处、恶趣、堕处、地狱。迦叶,我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见某个过着弊秽生活的苦行者在身坏命终以后生于善趣、天界。迦叶,我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看见某个苦行甚微的苦行者(……)在身坏命终以后生于恶处、恶趣、堕处、地狱。迦叶,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看见某个苦行甚微的苦行者在身坏命终以后生于善趣、天界。迦叶,既然我能如实了知这些苦行者来、去、死、生,我又如何会斥责一切苦行,责备和非难所有过着弊秽生活的苦行者?

4.“迦叶,有一些沙门、婆罗门智慧、聪明、善辩,就像能断除丝发(的持弓手),他们能以智慧断除偏见。他们在一些方面与我契合,在一些方面又同我相违。他们所称善的,我们亦称善。他们所不称善的,我们亦不称善。他们所称善的,我们或不称善。他们所不称善的,我们或称善。我们所称善的,他们亦称善。我们所不称善的,他们亦不称善。我们所称善的,他们或不称善。我们所不称善的,他们或称善。

5.“去向他们那里后,我如是说道:‘仁友,在这些方面我们不能达成一致,姑且放在一边罢。在那些一致的事情上,就此让智者们通过询问,刨根问底,探索,将导师与导师相比较,将僧伽与僧伽相比较:“那些在尊者看来是不善的、被视为不善的法,那些应被责备的、被视为应被责备的法,那些不应被侍奉的、被视为不应被侍奉的法,那些不合于圣的、被视为不合于圣的法,那些黑的、被视为是黑的法,这些法是谁将其无余舍弃?尊者,是沙门乔达摩,还是其他宗派的大师?”’

6.“迦叶,或有智者们询问、创根问底、探索,由是会这样说:‘那些在尊者看来是不善的、被视为不善的法,那些应被责备的、被视为应被责备的法,那些不应被侍奉的、被视为不应被侍奉的法,那些不合于圣的、被视为不合于圣的法,那些黑的、被视为是黑的法,这些法沙门乔达摩无余舍弃,其他宗派大师仅部分舍弃。’迦叶,若是如此,此等询问、刨根问底、进行探索的智者将会给予我们最大程度的称许。

7.“迦叶,复次有智者们通过询问、刨根问底、探索,将导师与导师相比较,将僧伽与僧伽相比较:‘那些在尊者看来是善巧、被认作善巧,那些不被责备、被视为不被责备的法,那些应侍奉、被视为应侍奉的法,那些合于圣的、被视为合于圣的法,那些白的、被视为是白的法,是谁无保留地采纳?是沙门乔达摩,还是其他宗派大师?’

8.“或有智者们询问、刨根问底、探索,由是会这样说:‘那些在尊者看来是善巧、被认作善巧,那些不被责备、被视为不被责备的法,那些应侍奉、被视为应侍奉的法,那些合于圣的、被视为合于圣的法,那些白的、被视为是白的法,乃沙门乔达摩彻底受持,其他宗派大师仅部分受持。’迦叶,若是如此,此等询问的智者将会给予我们最大程度的称许。

9.“迦叶,复次有智者们通过询问、创根问底、探索,将导师与导师相比较,将僧伽与僧伽相比较;‘那些在尊者看来是不善的、被视为不善的法,那些应被责备的、被视为应被责备的法,那些不应被侍奉的、被视为不应被侍奉的法,那些不合于圣的、被视为不合于圣的法,那些黑的、被视为是黑的法,这些法,是谁彻底舍弃?是乔达摩的声闻众,还是其他宗派大师的声闻众?

10.“迦叶,或有智者们询问、创根问底、探索,由是会这样说:‘那些在尊者看来是不善的、被视为不善的法,那些应被责备的、被视为应被责备的法,那些不应被侍奉的、被视为不应被侍奉的法,那些不合于圣的、被视为不合于圣的法,那些黑的、被视为是黑的法,这些法乔达摩声闻众舍弃无余,其他宗派的大师的声闻众仅部分舍弃。’迦叶,若是如此,此等询问的智者将会给予我们最大程度的称许。

11.“迦叶,复次有智者们通过询问、刨根问底、探索,将导师与导师相比较,将僧伽与僧伽相比较:‘那些在尊者看来是善巧、被认作善巧,那些不被责备、被视为不被责备的法,那些应侍奉、被视为应侍奉的法,那些合于圣的、被视为合于圣的法,那些白的、被视为是白的法,是谁彻底受持?是乔达摩的声闻众,还是其他尊师的声闻众?’

12.“迦叶,或有智者们询问、刨根问底、探索,由是会这样说:‘那些在尊者看来是善巧、被认作善巧,那些不被责备、被视为不被责备的法,那些应侍奉、被视为应侍奉的法,那些合于圣的、被视为合于圣的法,那些白的、被视为是白的法,乃乔达摩的声闻众彻底受持,其他尊师的声闻众仅部分受持。’迦叶,若是如此,此等询问的智者将会给予我们最大程度的称许。

13.“迦叶,有一道,有一通途,依此道而行者能自知、自见:‘沙门乔达摩适时语、真实语、有义语、合法语、适律语。’迦叶,依何道、依何行道而行者能自知、自见:‘沙门乔达摩适时语、真实语、有义语、合法语、适律语。’乃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迦叶,依此道、依此行道而行者能自知、自见:‘沙门乔达摩适时语、真实语、有义语、合法语、适律语。

14.如是被告知后,裸形外道迦叶对世尊说了这番话:“仁友乔达摩,以下种种苦行被一些沙门、婆罗门称为沙门果、婆罗门果,即:裸形天体,无轨范法,食后舔手,让去不去、让等不等,让受不受、不受特供,不受特邀,不受罐中施食3,不受盘中施食4,不受门檻处施食,不受棍棒处施食,不受棒杵处施食,不受正在吃的两人施食,不受孕妇施食,不受哺乳娘施食,不受男人身旁的女人施食,灾难时不受食,不受犬立处之施食,不受蝇聚处之施食,不食鱼,不食肉,不饮谷酒、果酒、酸酒5。受一家食6或一口食7,受两家食或两口食,受七家食或七口食。靠一钵8而活,靠两钵而活,靠七钵而活。一日一食,或两日一食,或七日一食,如此这般乃至半月一食,奉行定期食、饮而住。

“仁友乔达摩,以下种种苦行亦被一些沙门、婆罗门称为沙门果、婆罗门果,即:食蔬菜,食稗子,食野稻,食野米9,食苔藓,食米糠,食锅巴,食芝麻粉,食茅草,食牛粪,食树根、果实和花果而活,食自落果而活。

“仁友乔达摩,以下种种苦行亦被一些沙门、婆罗门称为沙门果、婆罗门果,即:着麻布衣,着混麻布衣,着冢间衣,着粪扫衣,着珠仔树皮衣,着乌鹿皮衣,着坚蹄乌鹿皮衣,着香茅草衣,着树皮衣,着木片衣,着发织衣,着马鬃衣,着枭羽衣,或拔须发,即奉行拔除须发,或常直立,即拒绝坐具,或常蹲行,即奉行蹲踞,或卧荆棘,即奉行枕卧荆棘,或卧木板,或卧露地,或着泥垢衣独侧卧,或以任一垫子露天而住,或食腐物,即奉行食腐物,或不饮冷水,即奉行不饮冷水,或奉行一日三浴10。”

15.“迦叶,纵然有人奉行裸形天体,无轨范法,食后舔手,(……),如此这般,乃至半月一食,奉行定期食、饮而住,然彼未修习、未证得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彼实乃远离沙门果、远离婆罗门果。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迦叶,纵然有人食野菜,食稗子,食生米,(……),食树根、果实和花果而活,食自落果而活,然彼未修习、未证得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彼实乃远离沙门果、远离婆罗门果。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迦叶,纵然有人着麻布衣,着混麻布衣,(……),或奉行一日三浴而住,然彼未修习、未证得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彼实乃远离沙门果、远离婆罗门果。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

16.如是听后,裸形外道迦叶对世尊这样说:“亲爱的乔达摩,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

“迦叶,世人常道‘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迦叶,若奉行裸形天体,无轨范法,食后舔手,(……)如此这般,乃至半月一食,奉行定期食、饮而住,迦叶,若难行、甚难行的沙门果、婆罗门果的苦行仅是如此程度,那么说‘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是不适当的,因为家主、家主子甚至取水女奴都能做到:‘我能奉行裸形天体,无轨范法,食后舔手,(……)如此这般,乃至半月一食,奉行定期食、饮而住。’迦叶,因为除此种程度及种种苦行外,还有沙门果、婆罗门果难行、甚难行,所以说‘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是适当的。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迦叶,有人食野菜,食稗子,食生米,(……)食树根、果实和花果而活,食自落果而活,迦叶,若难行、甚难行的沙门果、婆罗门果的苦行仅是如此程度,那么说‘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是不适当的,因为家主、家主子甚至取水女奴都能做到:‘我能食野菜,食稗子,食生米,(……)食树根、果实和花果而活,食自落果而活。’迦叶,因为除此种程度及种种苦行外,还有沙门果、婆罗门果难行、甚难行,所以说‘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是适当的。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迦叶,若有人着麻布衣,着混麻布衣,(……)或奉行一日三浴而住,迦叶,若难行、甚难行的沙门果、婆罗门果的苦行仅是如此程度,那么说‘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是不适当的,因为家主、家主子甚至取水女奴都能做到:‘我能着麻布衣,着混麻布衣,(……),或奉行一日三浴而住。’迦叶,因为除此种程度及种种苦行外,还有沙门果、婆罗门果难行、甚难行,所以说‘沙门果实难行,婆罗门果实难行’是适当的。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

17.如是听完,棵形外道迦叶对世尊这样说:“尊者,乔达摩,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

“迦叶,世人常道‘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迦叶,若奉行裸形天体,无轨范法,食后舔手,(……),如此这般,乃至半月一食,奉行定期食、饮而住,迦叶,若难懂、甚难懂的沙门、婆罗门的苦行仅是如此程度,那么说‘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是不适当的,因为家主、家主子甚至取水女奴都能做到:‘我能奉行裸形天体,无轨范法,食后舔手,(……),如此这般,乃至半月一食,奉行定期食、饮而住。’迦叶,因为除此种程度及种种苦行外,还有沙门、婆罗门难懂、甚难懂,所以说‘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是适当的。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迦叶,有人食野菜,食稗子,食生米,(……),食树根、果实和花果而活,食自落果而活,迦叶,若难懂、甚难懂的沙门、婆罗门的苦行仅是如此程度,那么说‘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是不适当的,因为家主、家主子甚至取水女奴都能做到:‘我能食野菜,食稗子,食生米,(……),食树根、果实和花果而活,食自落果而活。’迦叶,因为除此种程度及种种苦行外,还有沙门、婆罗门难懂、甚难懂,所以说‘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是适当的。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迦叶,若有人着麻布衣,着混麻布衣,(……),或奉行一日三浴而住,迦叶,若难懂、甚难懂的沙门、婆罗门的苦行仅是如此程度,那么说‘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是不适当的,因为家主、家主子甚至取水女奴都能做到:‘我能着麻布衣,着混麻布衣,(……),或奉行一日三浴而住。’迦叶,因为除此种程度及种种苦行外,还有沙门、婆罗门难懂、甚难懂,所以说‘沙门实难懂,婆罗门实难懂’是适当的。迦叶,若比丘修习无恚心、无害心、慈悲心,灭尽诸漏,于现世中自知亲证达到无漏的心解脱、慧解脱而住,迦叶,此比丘才能被称为沙门,被称为婆罗门。”

18.如是听后,裸形外道迦叶对世尊这样说:“亲爱的乔达摩,何为戒具足?何为心具足?何为慧具足?”

“迦叶,此谓有如来现于世间,他是阿罗汉、等正觉、(……)见微罪而生怖畏,于学处受持而学习,具足善身业和口业,具足戒行,圆满清净而活,守护感官之门,具足正念正知并且安乐。迦叶,比丘如何具足戒行呢?迦叶,若是比丘舍离杀生、拒绝11杀生,放下棍棒,放下刀枪,有惭愧(心),怀有怜悯,始终利益、同情一切众生。这是他具足戒行。(……)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因信仰而供施的食物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从事)许愿、还愿、(……)12、开根块草药处方和泻药。而比丘拒绝这些傍生术。这就是他具足戒行。迦叶,如是具足戒行的比丘看到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危险,即受到戒行的保护。迦叶,正如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击败敌人,看不到任何来自敌人的危险。迦叶,同样的,具足戒行的比丘看到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没有危险,即受到戒行的保护。由于具足圣戒蕴,他内心感受到没有过失的安乐。迦叶,如是比丘具足戒行。迦叶,这就是具足戒行。

19.“迦叶,比丘如何守护诸根之门呢?迦叶,若比丘以眼睛看到物体以后,(……)因为他若不坚持限制意根,贪婪、嗔恚等邪恶不善法将侵袭他。因此,他限制、守护意根,发展意根制约。由于具足神圣的对诸根的制约,他内心感受到没有过失的安乐。迦叶,如是比丘守护诸根之门。(……)当他见到自己五盖已经移除时,就生起欢喜,由欢喜生起禅悦,由禅悦而身体变得轻安,由身体轻安而感到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他远离享乐,远离不善法,进入有寻有伺、由分离而生的欢喜安乐的初禅而住。他以由分离而生的欢喜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离所生的欢喜安乐所充满。迦叶,正如熟练的搓澡工或其学徒将洗澡用的肥皂粉放入铜盘中,沾满水,捏成团,使得它内外都充满、渗透、包含油但没有一滴露出。迦叶,比丘也如是以由分离而生的欢喜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迦叶,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离所生的欢喜安乐所充满。迦叶,这是他心具足。迦叶,再者比丘平息寻伺,进入内心净洁合一、无寻无伺、充满由禅定所生的欢喜安乐的第二禅而住,(……)第三禅(……)第四禅(……)这是他心具足。迦叶,这是具足心。

20.“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纯粹、无瑕、无垢、柔软、适业、稳固、沉着时,他引导心转向智见。他如是了解:‘这是我的身体,有色,四大所成,源自父母,饭粥所养,必然无常、摩损、粉碎、分裂、毁灭。我的识依此,与此相连。’迦叶,正如一颗绿宝石,吉祥高贵,八边为形,雕磨莹澈,无瑕清净明澈,具一切妙形。有一条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的线穿过。迦叶,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纯粹、无瑕、无垢、柔软、适业、稳固、沉着时,他引导心转向智见,他如是了知:‘这是我的身体,有色,四大所成,源自父母,饭粥所养,必然无常、摩损、粉碎、分裂、毁灭。我的识依此,与此相连。’这是他慧具足。(……)他了知:‘(……)不受后有。’这是他慧具足。迦叶,这是具足慧。迦叶,没有其他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比此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更为殊胜、更为美妙。

21.“迦叶,有一些沙门、婆罗门说戒。他们以种种方式赞叹戒。迦叶,关于最高圣戒,我尚未察觉有人和我等同,遑论超越。于增上戒,我为最胜。

“迦叶,有一些沙门、婆罗门主张苦行厌离。他们以种种方式赞叹苦行厌离。迦叶,,关于圣、最胜的苦行厌离,我尚未察觉有人和我等同,遑论超越。于厌离,我最为殊胜。

“迦叶,有一些沙门、婆罗门说慧。他们以种种方式赞叹慧。迦叶,关于最高圣慧,我尚未察觉有人和我等同,遑论超越。于增上慧,我最殊胜。

“迦叶,有一些沙门、婆罗门说解脱。他们以种种方式赞叹解脱。迦叶,关于最高圣解脱,我尚未察觉有人和我等同,遑论超越。于增上慧,我最殊胜。于增上解脱,我最殊胜。

22.“迦叶,或有外道游方者如是说:‘沙门乔达摩实做狮子吼,但于空旷处而非于集会处。’迦叶,应对他们如是说:‘勿如是言。沙门乔达摩做狮子吼,于集会处亦然。’迦叶,或有外道游方者如是说:‘沙门乔达摩实于集会处做狮子吼,但彼非无畏。’(……)‘实无畏。’(……)‘众人不向彼询问。’(……)‘向彼询问。’(……)‘他不能回答被问的问题。’(……)‘他能回答被问的问题。’(……)‘他对问题的解释不能让人满意。’(……)‘他对问题的解释让人满意。’(……)‘他们不认为应当倾听。’(……)‘他们认为应当倾听。’(……)‘他们听完不净信。’(……)‘他们听完净信。’(……)‘他们盲信而无作为。13’(……)‘他们净信且有为。’(……)‘他们却不为实现真谛而修行。’(……)‘他们为实现真谛而修行。’(……)‘已经达到圆满,却不喜悦。’迦叶,应对他们如是说:‘勿如是言。沙门乔达摩于集会处做狮子吼,无所畏惧,人们问他问题,他回答被问的问题,对问题的解答令人满意,人们觉得应当倾听,听后生净信,净信众人行为亦净信,如实而行,如实行后而成就。’

23.“迦叶,一时我曾住于王舍城鹫峰山。彼处有一名叫做尼俱陀的苦行梵志问我关于厌离的问题。我回答他关于厌离的问题。他对我的回答甚为悦意,无可限量。”

‘尊者。谁闻世尊之法后不感悦意,无可限量?尊者,我闻世尊之法后甚感悦意,无可限量。真是绝妙,尊者,真是绝妙,尊者!尊者,犹如扶正颠倒,犹如拨开杂草枯叶,为迷途者指明道路,在黑暗中持有油灯,令‘有眼者得见种种色’,世尊以种种方式阐说的法正如此(透彻)。我归依世尊,归依法,归依比丘僧团。惟愿我得在世尊处出家,得受具足戒。”

24.“迦叶,以前凡外道欲于此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者,皆应别住四月。四月之后,心已确立的众比丘令其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然我视个人差别而定。”

“尊者,若以前凡外道欲于此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者,皆应别住四月。四月之后,心已确立的众比丘令其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我愿别住四年,四年之后,让心已确立的众比丘应许我出家、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于是裸形迦叶于世尊面前出家,得受具足戒。受具足戒不久的具寿迦叶坚持独自、远离、不放逸、精勤、自励,不久之后便和善家子离家出家一样,于现法中自知亲证无上究竟梵行,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己立,应作已办,不受后有”。于是具寿迦叶成为阿罗汉。

《大狮子吼经》终。


  1.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中《裸形梵志经》。 

  2. 委若国金槃鹿野林:Ujuññā Kaṇṇakatthala migadāya,古译名,参阅《长阿含》卷16(CBETA,T01,no.1,p.102c)。 

  3. 不接受直接从罐中取出而给的食物。 

  4. 唯恐罐或锅或盘子等物会因我的缘故而受到汤匙撞击,因此不受盘中施食。 

  5. 大概是用谷物经过酿造而得到的一种酸粥。不但饮烈酒有罪,享用低度含酒精的食物饮品也被认为有罪。 

  6. 指比丘留在一家受食。 

  7. 靠一口施舍的食物而活。 

  8. 此处“钵”翻原文datti,是一种小钵,以盛施舍的食物。 

  9. 此处觉音注(Sv.2.357), Daddulan ti cammakārehi cammaṃ likhitvā chaḍḍitakasaṭaṃ,指被皮匠鞣皮之后丢弃的污秽的米。 

  10. 指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沐浴三次,以除去恶障。 

  11. 拒绝:paṭivirata,亦可译“断除”、“戒除”等。用于佛则“拒绝”更为妥当。 

  12. 省略处参照《梵网经》1.27。 

  13. 此处觉音注(Sv.2.360),Pasannākāraṃ karontī ti na muddhappasannāva honti,paṇītāni cīvarādīni veḷuvanavihārādayo ca mahāvihāre pariccajantā pasannākāraṃ karonti。指的是不盲日从信,以布施优良的僧衣、竹林精舍或大精舍等行为表达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