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摩诃梨经 | Mahālisutta

段晴 普仓 译

Ven. Phra Surapornchai Samacitto(释心平)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1.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毗舍离大林中的重阁讲堂。此时众多来自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因待办之事而住在毗舍离。来自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听闻:“沙门乔达摩,释迦族子,从释迦族出家,住在毗舍离大林中的重阁讲堂。尊者乔达摩的美名已广泛传布:‘世尊是阿罗汉,等正觉,具备明行,善逝,知世间,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他自悟、亲自验证后向这个世界宣说,包括天神界、魔界、梵天界、沙门、婆罗门以及天人界。他教授初善法、中善法、后善法,意味深长,绘声绘形色。他阐释纯粹完整清净之梵行。能见到如此阿罗汉实为善哉。”

2.而后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们向大树林中的重阁讲堂走去。那时,具寿1那耆多是世尊的侍者。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走近具寿那耆多,走过去后对他如是说:“尊者那耆多,此时尊者乔达摩住在何处?我们想见世尊乔达摩。”

“朋友!(现在)非为见世尊之时,世尊在坐禅。”于是来自拘萨罗国与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便在那里坐在一旁,想着:“我们见到了世尊乔达摩才会走。”

3.离车人奥他达带领众多离车人眷属来到大林中重阁讲堂,走近具寿那耆多,礼敬他之后,立在一旁。立在一旁的离车人奥他达及众多眷属对具寿那耆多如是说:“尊者那耆多,世尊阿罗汉等正觉在何处?我们想要见到世尊阿罗汉等正觉。”

“摩诃梨,(现在)非为见世尊之时,世尊在坐禅。”离车人奥他达在一边坐着,想着:“我们见到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才会走。”

4.随后,初戒弟子2狮子来到具寿那耆多处,到了后,礼敬他之后,立在一旁。站在一旁的初戒弟子狮子对尊者那耆多如是说:“尊敬的迦叶,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众多婆罗门使者来到此处为见世尊。离车人奥他达率领众多离车人脊属来此处为见世尊。善哉,尊敬的迦叶,若是这些人得见世尊,真是太好了!”

“若是这样,狮子,你去通知世尊吧。”

“是,尊者。”初戒弟子狮子回答具寿那耆多。然后,往世尊处走去。到那里向世尊礼敬,然后站在一旁,对世尊如是说:“尊者,众多来自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来此为见世尊,离车人奥他达带领众多离车人眷属也来此为见世尊。尊者,若是这些人得见世尊,真是太好了!”

“若是这样,狮子,请在僧房的阴凉处设立座位。”

“是,尊者。”初戒弟子狮子回答世尊,在僧房的阴凉处准备好座位。于是,世尊从僧房出来,在僧房阴凉处备好的座位上坐下。

5.于是,众多来自拘萨罗国和摩揭陀国的婆罗门使者来到世尊面前。来到后,与世尊欢喜寒喧,互致问候,互叙亲切友好的话语,然后坐于一旁。离车人奥他达同众多离车人眷属来到世尊面前,向世尊礼敬而后坐在一旁。坐在旁的离车人奥他达对世尊如是说:

“早些日子以前,离车子善宿来到我面前,来到后对我如是说:‘以此为始,摩诃梨,我将在世尊身边住不多的三年。我能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美好形色,但是不能听到天声、可爱声、可欲声、美好声。’尊者,是有天声、可爱声、可欲声和美好声存在,而离车子善宿不能听见,抑或是这些声音根本就不存在呢?”

“摩诃梨,是离车子善宿不能听见天声、可爱声、可欲声和美好声,并非是这些声音不存在。”

6.“尊者,何因何缘离车子善宿不能听见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而这些声音并非不存在呢?”

“摩诃梨,有比丘修习意在东方的单边三摩地3,致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但没有修习致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的意在东方的单边三摩地)。当他修习意在东方的单边三摩地,为获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时,却没有修习致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的三摩地),他能于东方睹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却听不见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原因何在?摩诃梨,如此(修习),正是原因所在,比丘因修习意在东方的单边三摩地,致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但不能(因此而)获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

7.“再者,摩诃梨,比丘修习意在南方(……)西方(……)北方(……)上、下、平行4的单边三摩地,可致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但没有修习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的三摩地)。当他修习意在上、下、平行的三摩地,为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时,却没有修习致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的三摩地),他能于上、下、平行处睹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而听不见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原因何在?摩诃梨,如此(修习),正是原因所在,比丘因修习意在上、下、平行处的单边三摩地,致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但不能(因此而)得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

8.“摩诃梨,有比丘修习意在东方的单边三摩地,可致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而没有修习能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的三摩地)。当他修习意在东方的三摩地,获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时,却没有修习致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的三摩地),他能于东方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却不能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原因何在?摩诃梨,如此(修习),正是原因所在,比丘因修习意在东方的单边三摩地,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但不能(因此而)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

9.“再者,摩诃梨,比丘修习意在南方(……)西方(……)北方(……)上、下、平行处的单边三摩地,可致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却没有修习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的三摩地)。当他修习意在上、下、平行处的单边三摩地,致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时,却没有修习获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的三摩地)。他能于上、下、平行处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却看不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原因何在?摩诃梨,如此(修习),正是原因所在,比丘因修习意在上、下、平行处的单边三摩地,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却不能(因此而)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

10.“摩诃梨,若是有比丘修习意在东方的双边三摩地5,可致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美好形色,并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当他修习意在东方的双边三摩地时,为获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为获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时,他能于东方睹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听见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原因何在?摩诃梨,如此(修习),正是原因所在,比丘因修习意在东方的双边三摩地,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也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

11.“再者,摩诃梨,比丘修习意在南方(……)西方(……)北方(……)上、下、平行处的双边三摩地,可致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美好形色,并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当他修习意在上、下、平行处的双边三摩地时,为获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美好形色,为获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他能于上、下、平行处睹见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听到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原因何在?如此(修习),正是原因所在,比丘因修习双边三摩地,能睹天形色、可爱形色、可欲形色以及美好形色,也能闻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

“摩诃梨,正是出于此原因,正是出于此缘故,离车子善宿听不见存在的天声、可爱声、可欲声以及美好声,而并非这些声不存在。”

12.“尊者,众比丘是否为修习三摩地的缘故而依世尊修梵行呢?”

“不,摩诃梨,众比丘并非为了修习三摩地的缘故而依我处修梵行。摩诃梨,还有其他更殊胜更美妙的法,众比丘为实现这些法而在我处行梵行。

13.“那么,尊者,何为更殊胜更美妙的法,正是为实现这些法众比丘而在世尊处修梵行呢?”

“摩诃梨,有比丘通过断尽三结,成就预流,实现不堕法,坚定以证得菩提为目的,摩诃梨,这就是更殊胜更美妙的法,正是为实现此法众比丘而在我处修梵行。

“摩诃梨,又有比丘通过断尽三结,消灭贪、嗔、痴而成为一来者,仅来此世一次即可终结苦难。摩诃梨,这就是更殊胜更美妙的法,正是为了实现此法,众比丘在我处修梵行。

“摩诃梨,又有比丘通过断尽五种欲界束缚而成为化生者,在彼世得涅槃,不再从彼世返回。摩诃梨,这就是更为殊胜更美妙的法,正是为了实现此法,众比丘于我处修梵行。

“摩诃梨,又有比丘通过灭尽诸漏,自悟、亲自验证后,在现法中获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摩诃梨,这就是更殊胜更美妙的法,正是为了实现此法,众比丘在我处修梵行。

“摩诃梨!这些是更殊胜更美妙的法,众比丘为了实现这些法而在我处修梵行。”

14.“尊者,可否有道,可否有途径可导致实现这些法呢?”

“摩诃梨,确有道,有途径可导致实现这些法。”

“尊者,什么道,什么途径可导致实现这些法呢?”

“这就是圣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摩诃梨,这就是实现诸法的道和途径。

15.“摩诃梨,一时我住在乔赏弥瞿师罗园。有两个出家人,满之索和阁利耶来到我处,他们是云游僧,持木钵者的弟子。到来后,他们与我欢喜寒暄,互致问候,互叙亲切友好的话语,然后立在一旁。立在一旁的两个出家人对我如是说:

“‘朋友,乔达摩,灵魂即是身吗?抑或是灵魂与身各不相同?’

“‘(若问)这个,朋友,请谛听,且好好记着,我将说。’

“‘是,朋友’,两个出家人回答我。于是我如是说:

16.“‘朋友!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出现于世间(……)如《沙门果经》所广说6。(……)如此,朋友,比丘具足戒德。(……)他进入第一禅。那么,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者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他说吗?’

“‘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是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于他。’

“‘朋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但是我不说:“灵魂即是身”,或者“灵魂与身各不相同”。

17.“‘进入(……)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那么,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者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他说吗?’

“‘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是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于他。’

“‘朋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但是我不说:“灵魂即是身”,或者“灵魂与身各不相同”。

18.“‘他引导、调整心以到达智见。那么,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是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于他吗?’

“‘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是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于他。’

“‘朋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但是我不说:“灵魂即是身”,或者“灵魂与身各不相同”。

19.“‘他认识到“不再有此世”。那么,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是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适合于他吗?’

“‘朋友,若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说“灵魂即是身”,或是说“灵魂与身各不相同”,此话不适合于他。’

“‘朋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但是我不说:“灵魂即是身”,或者“灵魂与身各不相同”。’”

世尊如是说。离车人奥他达心生愉悦,欢喜奉行世尊所说。

《摩诃梨经》终。


  1. 文中的āyasmā应为āyusmā,意译为“具寿”。 

  2. samaṇuddeso:“初戒弟子”,英语novice。但根据觉音注,狮子是具寿那耆多的侄子或外甥,此时已经出家七年,以好学而闻名。 

  3. 似为一种特殊的禅法。 

  4. 根据觉音注:“平行”指“西南”、“东北”等八方。 

  5. 似为另一种特殊的禅法。 

  6. 见《沙门果经》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