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沙门果经 | Sāmaññaphalasutta

皮建军 译 / 段晴 校改

Ven. Phra Surapornchai Samacitto(释心平) / Ven. Phramahā Ariya Ariyajayo(释善圣) / Mr. Chakhrit Laemmuang(查克利) / Miss. Wilaipom Sucharitthammakul(萧贞贞) 协助证义

1.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一起,住于王舍城耆婆·王子育1的芒果林中。尔时,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2于四月十五布萨日红莲花绽放的满月夜,在大臣的跟随包围下,坐在王宫的最高层。然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于斋戒日有感而发:“朋友!月夜多么宜人!月夜多么可爱!月夜多么美丽!月夜多么舒适!月夜多么吉祥!今天我们应该拜访哪一位沙门或婆罗门,会令我们在访问他时获得清净心呢?”

2.当如是说后,某个大臣对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这样说:“大王,富楼那·迦叶3有众多追随者,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是受众人尊敬的一派之宗,乃出家已久的年迈长者。大王,你应当去拜访此富楼那·迦叶。或许在访问富楼那·迦叶者时,心会得清净。”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默然。

3.某个大臣对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这样说:“大王,末伽梨·瞿舍利4有众多追随者,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是受众人尊敬的一派之宗,乃出家已久的年迈长者。大王,你应当去拜访此末伽梨·瞿舍利。或许在访问末伽梨·瞿舍利者时,心会得清净。”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默然。

4.某个大臣对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这样说:“大王,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有众多追随者,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是受众人尊敬的一派之宗,乃出家已久的年迈长者。大王,你应当去拜访此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或许在访问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者时,心会得清净。”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默然。

5.某个大臣对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这样说:“大王,婆浮陀·伽旃延有众多追随者,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是受众人尊敬的一派之宗,乃出家已久的年迈长者。大王,你应当去拜访此婆浮陀。伽旃延。或许在访问婆浮陀·伽旃延者时,心会得清净。”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默然。

6.某个大臣对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这样说:“大王,散若夷·毗罗梨沸有众多追随者,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是受众人尊敬的一派之宗,乃出家已久的年迈长者。大王,你应当去拜访此散若夷·毗罗梨沸。或许在访问散若夷·毗罗梨沸者时,心会得清净。”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默然。

7.某个大臣对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这样说:“大王,尼乾陀·若提子有众多追随者,是众所周知、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是受众人尊敬的一派之宗,乃出家已久的年迈长者。大王,你应当去拜访此尼乾陀·若提子。或许在访问尼乾陀·若提子者时,心会得清净。”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默然。

8.尔时,坐在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不远处的耆婆·王子育默然。于是,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对耆婆·王子育这样说:“亲爱的耆婆,你为何沉默不语?”“大王,世尊阿罗汉等正觉,与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一起住于我们的芒果林中。关于世尊的善名如是散播:‘世尊是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具足明行,善逝,知世间,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大王,你应当去拜访世尊。或许在访问世尊者时,心会得清净。”

“这样的话,亲爱的耆婆,你让人去准备象车吧。”

9.“是,大王。”耆婆·王子育答应了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让人准备好五百头雌象和国王的乘骑象后,通知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大王,象车已备好,你认为现在是时候了吗?”于是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让五百位夫人乘骑五百雌象,自己登上御用骑乘象,在手持的火炬中,皇威显赫地从王舍城出发,去向耆婆·王子育的芒果林。

10.然后,到了芒果林附近时,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感到害怕、惊愕、毛发竖立。于是惊恐、害怕、毛发竖立的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对耆婆·王子育这样说:“亲爱的耆婆,你没有欺骗我吧?亲爱的耆婆,你没有背叛我吧?亲爱的耆婆,你不会把我交给敌人吧?为何大比丘僧团中的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竟毫无一丝喷嚏声、咳嗽声和喧哗声?”

“大王,不要害怕。大王,不要害怕。大王,我并未欺骗你。大王,我并未背叛你。大王,我不会把你交给敌人。大王,继续前进吧,那些是会堂中燃烧的明灯5。”

11.然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乘象到达象所能至之尽头,从象上下来,步行来到会堂门口。来到门口以后,对耆婆。王子育这样说;“亲爱的耆婆,世尊在何处?”

“大王,那就是世尊。那位靠着中柱、面向东方、坐于比丘僧团面前的就是世尊。”

12.于是,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走向世尊,站于一旁。等候一旁的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环视如宁静湖水一般默然的比丘僧团后,有感而发:“愿我的儿子优陀夷贤6也具有比丘僧团现在所有之安宁。’

“大王,你刚才似乎想起了亲爱的人?”

“尊者,我爱我的儿子优陀夷贤。愿我的儿子优陀夷贤也具有比丘僧团现在所有之安宁。”

13.于是,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礼敬世尊后,对比丘僧团双手合十,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对世尊这样说:“尊者,我想请教一下,若世尊能给我机会为我解答的话。”

“大王,你有何疑虑就请问吧。”

14.“尊者,正如艺者众多,例如骑象师、骑马师、战车士兵、弓箭手、掌旗官、副官、施舍者、权贵、王子探子、勇士、英雄、披甲兵、奴隶之子、伙夫、理发师、浴工、厨子、花环匠、洗染匠、织工、编篮工、陶师、算师、会计师,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众多技师,他们都依靠现世应验的技艺的果报而活,借此使自己安乐和欢喜,使父母安乐和欢喜,使妻儿安乐和欢喜,使朋友和同事安乐欢喜,给沙门、婆罗门提供上妙供养,从而通向天堂、带来乐报、转生天界。尊者,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15.“大王,你是否记得你曾经问过其他沙门、婆罗门这个问题?”

“尊者,我记得我曾经问过其他沙门、婆罗门这个问题。”

“大王,若你不介意的话,你能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回答的吗?”

“尊者,若世尊或像世尊这样的人在场,我不介意。”

“大王,若是如此,请说吧。”

16.“尊者,一次,我去向富楼那·迦叶处。到了以后,和富楼那·迦叶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以后,我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我对富楼那·迦叶这样说:‘亲爱的迦叶,例如骑象师、骑马师、战车士兵、弓箭手、掌旗官、副官、施舍者、权贵、王子、探子、勇士、英雄、披甲兵、奴隶之子、伙夫、理发师、沐浴工、厨子、花环匠、洗染工、织工、编篮工、陶师、算师、会计师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种种技师,他们都依靠现世应验的技艺的果报而活,借此使自己安乐和欢喜,使父母安乐和欢喜,使妻儿安乐和欢喜,使朋友和同事安乐欢喜,给沙门、婆罗门提供有益处的、带来善果报的、通向天堂的供养。亲爱的迦叶,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17.“尊者,当我如是说以后,富楼那·迦叶对我这样说:‘大王,若有人自己做,或让别人做,自己切割,或让别人切割,自己折磨他人,或让别人折磨他人,自己让人悲伤,或使别人让人悲伤,自己让人疲倦,或使别人让人疲倦,自己威吓别人,或让人威吓别人,杀生,偷盜,入室行窃,抢劫,拦路抢劫,通奸,说谎,他并没有犯下罪恶。若有人用周边带剃刀的轮子将大地的众生切成一座大肉堆,由此不成为罪恶因,也没有罪恶的传承。若有些人去恒河南岸杀生,或使人杀生,自己切割,或让别人切割,自己折磨,或让人折磨,由此没有罪恶,也没有罪报。若有些人去恒河北岸布施,或使人布施,做供养,或使人做供养,由此不成为福德之因,也没有福报的传承。奉行布施、调伏、自制、说真话,没有福德,也没有福报。’尊者,当我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富楼那·迦叶如是给我解释无罪福报。

18.“尊者,就像被问到芒果时,有人却回答面包果,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回答芒果;尊者,同样的,我向富楼那·迦叶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他却向我解释无罪福报。尊者,我当时这样想:‘像我这样的人怎能认为生活在国土上的沙门、婆罗门不该受尊敬呢?’尊者,因此我对富楼那·迦叶所说既不随喜也不反驳。尽管不随喜不反驳,却也不满意,但没有说不满意的话。我不接受、不认可他的话,从座位上起来离开。

19.“尊者,一次,我去向末伽梨·瞿舍利处。到了以后,和末伽梨·瞿舍利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以后,我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我对末伽梨·瞿舍利这样说:‘亲爱的瞿舍利,正如有很多技艺,(……)亲爱的瞿舍利,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20.“尊者,当我如是说以后,末伽梨·瞿舍利对我这样说:‘大王,对于众生,没有导致烦恼的因,没有导致烦恼的缘。众生无因无缘而烦恼。对于众生,没有通向净化的因,没有通向净化的缘。众生无因无缘而净化。无自业得报,无他业得报,无丈夫业得报7,没有力量,没有精进,没有丈夫之威,没有丈夫之勇。一切有情一切众生一切存在一切生命都是没有控制,没有力量,没有精进的。他们在六生类8中经历在命运的交会中转变形体的苦与乐。有一百四十万六千六百上等的种类,有五百种业,五种业,三种业,业与半业9,有六十二道,六十二中劫,六生类,八个人生阶段,四千九百种生存方式,四千九百种修行人,四千九百种龙宅,两千种根门,三千地狱,三十六尘界,七有想生,七无想生,七离缚生,七种神,七种人,七种鬼,七种湖,七种节,七百种节,七种大悬崖,七百种悬崖,七种大梦,七百种梦,八百四十万大劫。愚者和智者在其中流转转生后即灭尽苦。那么就不会有人想:‘我通过持戒、圣行、苦行或梵行来使未成熟的业成熟,或去除已经成熟的业。’因此,没有如是状,即轮回有限量,苦乐被斗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没有变好没有变坏。正如一个线团被扔出去时会滚动直到完全松开,同样的,愚者和智者流转转生后即灭尽苦。

21.“尊者,当我请教现世应验沙门果时,末伽梨·瞿舍利如是给我解释轮回清净。尊者,就像被问到芒果时,有人却回答面包果,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回答芒果;尊者,同样的,我向末伽梨·瞿舍利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他却向我解释轮回清净。尊者,我当时这样想:‘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对生活在国土上的沙门、婆罗门显露不满呢?’尊者,因此我对末伽梨。瞿舍利所说既不随喜也不反驳。尽管不随喜不反驳,却也不满意,但没有说不满意的话。我没有接受或颠覆他的话,从座位上起来离开。

22.“尊者,一次,我去向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处。到了以后,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以后,我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我对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这样说:‘亲爱的阿耆多,正如有很多技艺,(……)亲爱的阿耆多,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23.“尊者,当我如是说以后,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对我这样说:‘大王,没有所施、所祭、所供的果报,没有所做善恶业的果报,没有此世,没有来世,无父无母10,没有化生的有情,在世上没有沙门、婆罗门走上正道、持正见,并亲证神通后向此世、彼世宣说。人由四大组成,当死去时,地回归地体,水回归水体,火回归火体,风回归风体,感官归于虚空。抬棺床的四人带着死人走,直到足迹出现在火葬场。骨头变成淡白色,供品变成灰。所谓布施,是傻瓜想出来的。那些主张(布施)有(果报)的人,他们的话是徒然虚假无用的。无论愚者和智者,身坏之后皆毁灭,消失,死后不复存在。

24.“尊者,当我请教现世应验沙门果时,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如是给我解释断灭。尊者,就像被问到芒果时,有人却回答面包果,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回答芒果;尊者,同样的,我向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他却向我解释断灭。尊者,我当时这样想:‘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对生活在国土上的沙门、婆罗门显露不满呢?’尊者,因此我对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所说既不随喜也不反驳。尽管不随喜不反驳,却也不满意,但没有说不满意的话。我没有接受或颠覆他的话,从座位上起来离开。

25.“尊者,一次,我去向婆浮陀·伽旃延处。到了以后,和婆浮陀·伽旃延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以后,我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我对婆浮陀·伽旃延这样说:‘亲爱的伽旃延,正如有很多技艺,(……)亲爱的伽旃延,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26.“尊者,当我如是说以后,婆浮陀·伽旃延对我这样说:‘大王,七身11非造,无造作者,非幻化,非得助幻化,如同山顶和石柱般屹立。它们不移动,不变化,不互相阻碍,不能使彼此或乐或苦或苦乐。哪七身呢?地身、水身、火身、风身、乐、苦以及灵魂为第七。它们非造,无造作者,非幻化,非得助幻化,如同山顶和石柱般屹立。它们不移动,不变化,不互相阻碍,不能使彼此或乐或苦或苦乐。其中没有杀生者,也没有令人杀生者,没有听闻者,也没有令人听闻者,没有认知者,也没有令人认知者。即使有人以利剑砍人头,他也没有夺走其灵魂,他只是把剑刺入七身中的缝隙而已。’

27.“尊者,当我请教现世应验沙门果时,婆浮陀·伽旃延如是给我解释其他。尊者,就像被问到芒果时,有人却回答面包果,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回答芒果;尊者,同样的,我向婆浮陀·伽旃延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他却向我解释断灭。尊者,我当时这样想:‘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对生活在国土上的沙门、婆罗门显露不满呢?’尊者,因此我对婆浮陀·伽旃延所说既不随喜也不反驳。尽管不随喜不反驳,却也不满意,但没有说不满意的话。我没有接受或颠覆他的话,从座位上起来离开。

28.“尊者,一次,我去向尼乾陀·若提子处。到了以后,和尼乾陀·若提子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以后,我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我对尼乾陀·若提子这样说:‘亲爱的阿奇舍那,正如有很多技艺,(……)亲爱的阿奇舍那,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29.“尊者,当我如是说以后,尼乾陀·若提子对我这样说:‘大王,尼乾陀受四重律仪的制约。大王,尼乾陀如何受四重律仪的制约?大王,尼乾陀戒绝切冷水12,具备一切禁制13,一切罪恶遣除14,一切抵御周遍15。大王,这样即是尼乾陀受四重律仪的制约。大王,如是受四重律仪的制约的尼乾陀被称为证我、束我、立我16。’

30.“尊者,当我请教现世应验沙门果时,尼乾陀·若提子如是给我解释四重律仪。尊者,就像被问到芒果时,有人却回答面包果,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回答芒果;尊者,同样的,我向尼乾陀·若提子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他却向我解释四重律仪的。尊者,我当时这样想:‘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对生活在国土上的沙门、婆罗门显露不满呢?’尊者,因此我对尼乾陀·若提子所说既不随喜也不反驳。尽管不随喜不反驳,却也不满意,但没有说不满意的话。我没有接受或颠覆他的话,从座位上起来离开。

31.“尊者,一次,我去向散若夷·毗罗梨沸处。到了以后,和散若夷·毗罗梨沸互相问候。互相问候以后,我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我对散若夷·毗罗梨沸这样说:‘亲爱的散若夷,正如有很多技艺,(……)亲爱的散若夷,你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32.“尊者,当我如是说以后,散若夷·毗罗梨沸对我这样说:‘若你问我:“是否有他世?”若我认为有他世,我会告诉你:“有他世。”但我不说“是这样”,不说“是那样”,不说“是别样”。我不说“不是如此”,也不说“非不是如此”。若你问我:“是否没有他世?”(……)“是否既有又没有他世?”(……)“是否即非有他世,又非没有他世?”(……)“是否有化生有情17?”(……)“是否没有化生有情?”(……)“是否既有又没有化生有情?”(……)“是否既非有化生有情,又非没有化生有情?”(……)“是否有善恶业的果报?”(……)“是否没有善恶业的果报”(……)“是否既有又没有善恶业的果报”(……)“是否既非有善恶业的果报,又非没有善恶业的果报?”(……)“是否如来死后存在?”(……)“是否如来死后不存在?”(……)“是否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是否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若我认为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我会告诉你:“如来死后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我不说“是这样”,我不说“是那样”,我不说“是别样”,我不说“不是如此”,也不说“非不是如此”。’

33.“尊者,当我请教现世应验沙门果时,散若夷·毗罗梨沸如是含糊其辞地回答我。尊者,就像被问到芒果时,有人却回答面包果,或者被问到面包果时却回答芒果;尊者,同样的,我向散若夷·毗罗梨沸请教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时,他却含糊其辞地回答我。尊者,我当时这样想:‘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对生活在国土上的沙门、婆罗门显露不满呢?’尊者,因此我对散若夷·毗罗梨沸所说既不随喜也不反驳。尽管不随喜不反驳,却也不满意,但没有说不满意的话。我没有接受或颠覆他的话,从座位上起来离开。

34.“尊者,如此我请问世尊:例如骑象师、骑马师、战车士兵、弓箭手、掌旗官、副官、施舍者、权贵、子、探子、勇士、英雄、披甲兵、奴隶之子、伙夫、理发师、搓澡工、厨子、花环匠、洗衣匠、织工、编篮工、陶师、算师、会计师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种种技师,他们都依靠现世应验的技艺的果报而活,借此使自己安乐和欢喜,使父母安乐和欢喜,使妻儿安乐和欢喜,使朋友和同事安乐欢喜,给沙门、婆罗门提供有益处的、带来善果报的、通向天堂的供养。尊者,您能指出同样现世应验的沙门果吗?”

“大王,可以。若是这样,我要反问你。你按照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回答。

35.“大王,你认为如何?假如你有一个奴隶工人,比你早起,比你晚睡,愿意做任何事,所行讨人喜欢,说话动听,察言观色。他也许会这样想:‘善行、善果报太不可思议、太令人惊奇了!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是人,我也是人。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具足拥有五欲美,享受快乐,真像天神一般。而我只是他的奴隶工人,比他早起,比他晚睡,愿意做任何事,行讨人喜欢之事,说动听的话,察言观色。若是做些福德,我也当如此。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出家。’不久以后,他剃除须发,着袭裟衣,离家出家。如是出家后,他坚持修炼身、口、意,满足于最有限的食物、布料,乐于闲静独处。若有人来这样告诉你说:‘大王,请容我告知:你的那个比你早起,比你晚睡,愿意做任何事,行讨人喜欢之事,说动听的话,察言观色的奴隶工人,大王,他剃除了须发,披上袈裟衣,已离家出家。出家以后,他修炼身、口、意,满足于最有限的食物、布料,乐于闲静独处。’你是否会这么说:‘我要那人回来,再当奴隶工人,比我早起,比我晚睡,愿意做任何事,行讨人喜欢之事,说动听的话,察言观色。’”

36.“尊者,不会。我们会礼敬他,起立相迎,请他坐下,向他提供衣服、钵食、休息处、生病时必备的医药,我们会安排合法的保护和守卫。”

“大王,你认为如何?若是如此,这是否是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尊者,这当然是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大王,这是我为你指出的第一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37.“尊者,能否指出其他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大王,可以。若是这样,我要反问你。你按照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回答。大王,你认为如何?假如有一个人,他是农夫、家主、务工者、纳税人,他也许会这样想:‘善行、善果报太不可思议、太令人惊奇了!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是人,我也是人。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具足拥有五欲,享受快乐,真像天神一般,而我只是农夫、家主、务工者、纳税人。若是做些福德,我也当如此。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出家吧!’不久以后,他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出家。

“这以后,他抛弃财产,无论财产多少,舍弃亲族,无论亲族大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出家。出家以后,他坚持修炼身、口、意,满足于最有限的食物和布料,乐于僻静独处。若有人来这样告诉你说:‘大王,请容我告知:你的那个农夫、家主、务工者、纳税人,大王啊,他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已离家出家。出家以后,他坚持修炼身、口、意,满足于最有限的食物和布料,乐于僻静独处。’你是否会这么说:‘我要那人回来,再当农夫、家主、务工者、纳税人。’”

38.“尊者,不会。我们会礼敬他,起立相迎,请他坐下,向他提供衣服、钵食、休息处、生病时必备的医药,我们会安排合法的保护和守卫。”

“大王,你认为如何?若是如此,这是否是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尊者,这当然是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大王,这是我为你指出的第二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

39.“尊者,你能否指出比这个更为殊胜、更为美妙的其他沙门果?”

“大王,可以。请谛听,请铭记于心,我将说。”

“好的,尊者。”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答应世尊。世尊这样说:

40.“大王,如来出现在世间,他是阿罗汉,等正觉,具足明行,善逝,知世间,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他自知亲证之后,向天、魔、梵天、沙门、婆罗门、人、天人众宣说。他说初善、中善、后善之法,义味具足,他阐释纯粹完美清净的梵行。

41.“家主、家主子或其他异姓家族的再生者来听此法。听法以后,对如来产生净信。因为获得净信,他想:‘在家生活是拥挤的尘道,出家生活则海阔天空。在家生活者不容易过着一向圆满、一向清净、犹如磨光海螺壳般的梵行生活。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出家?

“这以后,他抛弃财产,无论财产多少,舍弃亲族,无论亲族大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离家出家。

42.“如是出家之后,他遵守解脱戒律仪,始终圆满修得正确行为,意识到细微过失的危险,于诸学处受持而奉行,具足善身业和口业,清净活命,戒德圆满,守护感官之门,具足正念正知并且安乐。

43.“大王,比丘如何具足戒德呢18?大王,比丘舍离杀生、拒绝杀生,放下棍棒,放下刀枪,有惭愧(心),怀有怜悯,利益、同情一切众生。这是他的戒德。

“他舍离不与取、拒绝不与取,取被给予(的东西),乐求被给予(的东西),以无偷盜而得自我清净。这是他的戒德。

“他舍离非梵行,具有梵行,离罪恶而行19,拒绝淫行。这是他的戒德。

44.“他远离妄言、拒绝妄言,说真话、实(话)、可信(话)、可靠(话),不欺骗世人。这是他的戒德。

“他远离两舌、拒绝两舌,从这里听说,不到那里通报,以离间这些人;从那里听说,也不通报给这里的人,以离间那些人。如此,他使分裂者团结20,是和合者的鼓励者、乐于和谐、喜于和谐、悦于和谐、说促成和谐的话的人。这是他的戒德。

“他远离恶口、拒绝恶口,只说无过失、悦耳、令人喜爱、悦人心、优雅、令众人满意、令众人愉悦的话。这是他的戒德。

“他远离绮语、拒绝绮语,只适时地说务实的言语,有内容的言语,如法的言语,合律的言语,有价值的、合乎情理的、有重点的、有意义的言语。这是他的戒德。

45.“他拒绝伤害种子和草木。一日一食,拒绝夜晚进食,拒绝异时食,拒绝观看舞蹈、歌唱、音乐、表演。他拒绝持用花环、香、涂香以及装饰打扮。他拒绝高床、大床。他拒绝接受金银。他拒绝接受生的谷物。他拒绝接受生的肉类。他拒绝接受妇女和少女。他拒绝接受男仆和女奴。他拒绝接受鸡和猪。他拒绝接受山羊、绵羊。他拒绝接受象、牛、马、驴。他拒绝接受田地。他拒绝充任往返信差和使者。他拒绝买卖,他拒绝以秤欺诈、以铜欺诈、度量的欺诈。他拒绝贿赂、欺骗和欺诈的行为。他拒绝破坏、屠杀、捆绑、拦路抢劫、入村抢劫这些暴力行为。这是他的戒德。

46.“众贤!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专营如此对种子和草木的伤害,例如根种、茎种、节种、顶尖种、种种(的植物)。而他拒绝了如此对种子和草木的伤害。这是他的戒德。

47.“众贤!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享受积蓄,例如食品的积蓄、饮料的积蓄、衣物的积蓄、车乘的积蓄、床的积蓄、香的积蓄、财物的积蓄。而他拒绝了这种对积蓄的享受。这是他的戒德。

48.“众贤!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观看表演,例如舞蹈、歌唱、音乐、演出、说故事、手声、敲锣、陶柱鼓、幻城、旃陀罗杂耍、竹杠戏、洗骨葬、斗象、斗马、斗水牛、斗公牛、斗山羊、斗绵羊、斗鸡、斗鹌鹑、棒打、拳击、摔跤、格斗、军队、列兵、阅兵。而他拒绝了这种对表演的观看。这是他的戒德。

49.“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赌博这种放逸的所在,例如八道棋、十道棋、虚空棋、环道、抽石子、套圈、打木栓、手指戏、掷骰、叶笛、锄地游戏、倒立、玩具风车、叶斗、玩具车、玩具马猜字、读心术、模仿畸形。而他拒绝了这种赌博、放逸之所在。这是他的戒德。

50.“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受用)高床、大床,例如榻椅、支座刻有动物图案的床座、长毛床罩、彩色羊毛床罩、白羊毛床罩、绣花床罩、棉床垫、带图案的床罩、双花边毯、单花边毯、带宝石绣花的床罩、丝绸床罩、大毛毯、象垫、马垫、车垫、羊皮垫、羚鹿皮制毛毡、上有覆盖的床座、双边红枕床座。而他拒绝了受用这种高床、大床。这是他的戒德。

51.“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行装饰打扮,例如涂身、按摩、泡澡、健身、(照)镜子、(涂)眼膏、(带)香花环、脸上扑粉、脸上涂膏、戴手镯、佩头饰、持杖、拿鼻烟管、带刀、打伞、穿彩鞋、缠头巾、怀宝珠、携拂尘、着带飘带的白衣。而他拒绝了行装饰打扮。这是他的戒德。

52.“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傍生言,例如谈论国王、谈论盗贼、谈论大臣、谈论军队、谈论危险、谈论战争、谈论食品、谈论饮料、谈论衣服、谈论床、谈论花环、谈论香、谈论亲属、谈论车、谈论村庄、谈论小镇、谈论城市、谈论地区、谈论女人、谈论男人、谈论英雄、街谈巷议、于汲水处议、谈论故人、闲言碎语、谈论世间、谈论海洋、谈论这些东西的增减。而他拒绝了此类傍生言。这是他的戒德。

53.“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诤讼,例如:‘这法、律,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会知道吗?’‘你走在邪路,我行于正途。’‘我的话有道理,你的毫无意义。’‘该前边的话后边说,该后边说的话前边说。’‘你所认为的已被翻盘。’‘你的主张,已被颠覆。’‘你已失败。’‘走!去解开你的主张!你要是能耐的话,就反驳!’而他拒绝了这些争论之言。这是他的戒德。

54.“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热衷于充任往返信差和使者,例如国王的差使、国王大臣的差使、刹帝利的差使、婆罗门的差使、家主的差使、童子的差使,‘从这儿到那儿去,从那儿到别处去。’‘拿走这个,把这个拿来,把这个拿到某处去。’而他拒绝了这些往返信差和使者的行为。这是他的戒德。

55.“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成为欺诈者、谈论名利、占卜者、讥讽者、贪于以求利养求利养。而他拒绝这些欺诈、谈论名利等。这是他的戒德。

56.“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观)肢体相、征兆、出生、梦、体相、鼠所咬断、火祭、勺子祭、谷壳祭、糠祭、米祭、酥祭、香油祭、口祭、血祭、手相术、堪舆术、刹帝利术、禳息术、恶鬼术、地术、蛇术、毒术、蝎子术、鼠术、鸟术、乌鸦术、预测寿命、挡箭术、兽轮。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57.“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观)宝珠相、棍棒相、衣物相、刀剑相、箭相、弓相、武器相、女人相、男人相、童子相、童女相、男奴相、女奴相、象相、马相、水牛相、公牛占相、牛占相、山羊相、绵羊相、鸡相、鹌鹑相、蜥蜴相、耳环相、乌龟相、鹿相。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58.“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预测)‘国王们将出发。’‘国王们将不出发。’‘我方的国王们将逼近。’‘敌方的国王们将撤退。’‘我方的国王们必胜!’‘敌方的国王们必败!’‘这将胜利,这将失败。’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59.“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预测‘将发生月食。’‘将发生日食。’‘将发生星宿食。’‘日月将在轨道上运行。’‘日月将偏离轨道运行。’‘星宿将在轨道上运行。’‘星宿将偏离轨道运行。’‘将发生流星陨落。’‘将发生天火。’‘将发生地震。’‘将发生天鼓。’‘将发生日月星辰的升降晦明。’‘月食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日食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星宿食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日月食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日月在轨道上运行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日月偏离轨道运行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星辰在轨道上运行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星辰偏离轨道运行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流星沦落将会有这样的果报。’‘天火将会有这样的果报。’‘地震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打雷将会有这样的果报。’‘日月星辰的升降晦明将会有这样的果报。’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60.“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预测)‘将下雨。’‘将不下雨。’‘将有丰收。’‘将有饥荒。’‘将有平安。’‘将有危险。’‘将有瘟疫。’‘将康复。’(从事)印、算、数、诗、顺世论。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61.“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娶、嫁、媾合、离间、借债、开销、降福、降祸、堕胎、封舌术、封腭术、手语、腭语、耳语、问镜子、问童女、问天、侍奉太阳、侍奉大(神)、口中吐火、祈告吉祥天女。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62.“有些沙门、婆罗门享用过信施之食后,靠着傍生术之邪命过活,例如:(从事)许愿、还愿、堪舆、造男业、不男业、筑地基、遍撒土地、洗业、沐浴、献祭、(催)吐、(致)泻、除上火、泄下火、(催)泻缓解头疼、涂耳油、洗眼、治鼻子、涂眼药水、涂眼药膏、眼科学、外科、儿科、开根块草药处方和泻药。而他拒绝这些傍生术。这是他的戒德。

63.“大王,如此具足戒德的比丘,在任何方面都见不到由戒禁而来的怖畏21。大王,正如经过灌顶的刹帝利国王击败敌人,看不到任何来自敌人的危险。大王,同样的,具足戒德的比丘,在任何方面都见不到由戒禁而来的怖畏。由于具足圣戒蕴,他内心感受到没有过失的安乐。大王,如是比丘具足戒德。

64.“大王,比丘如何守护诸根之门呢?大王,比丘以眼睛看到物体以后,不执取相,不执取次级相,因为他若不始终限制眼根,贪婪、优伤等邪恶不善法将侵袭他。因此,他限制、守护眼根,发展眼根制约。以耳朵听到声音以后,(……)以鼻子闻到气味以后,(……)以舌头尝到味道以后,(……)以身体接触到可接触物以后,(……)以意认识到法以后,不执取相,不执取次级相。因为他若不坚持限制眼根,贪婪、忧伤等邪恶不善法将侵袭他。因此,他限制、守护意根,发展意根制约。由于具足圣感官制约,他内心感受到没有过失的安乐。大王,如是比丘守护诸根之门。

65.“大王,比丘如何具足正念正知22?大王,比丘前进、后退时皆作正知,向前看、向后看时皆作正知,弯曲、伸展身体时皆作正知,身着袈裟、手持钵时皆作正知,吃、喝、咀嚼和品尝时皆作正知,大小便时皆作正知,行走、站立、坐下、睡眠、清醒和说话时皆作正知。大王,如是比丘具足正念正知。

66.“大王,比丘如何知足?大王,比丘满足于蔽体的僧衣,满足于托钵而得的果腹之食,无论去哪里仅以此为随。大王,就像鸟儿无论飞去哪里,都只带着翅膀。大王,如是比丘满足于蔽体的僧衣,满足于托钵而得的果腹之食,无论去哪里仅以此为随。大王,如是比丘知足。

67.“具足了此圣戒蕴,具足了此圣根律仪戒,具足了此圣正念正知,具足了此圣知足,他去向独立的住处,来到森林、树下、山中、洞穴峡谷、墓地、林中、露天和草堆。他托钵归来,吃完之后,盘腿而坐,使身体正直,起正念于鼻端。

68.“舍弃了对世间的贪婪后,始终离贪之心,使心从贪婪中得到清净。舍弃恶意和憎恨后,始终怀有关心一切有情的慈爱之心,使心从恶意和憎恨中得到清净。舍弃呆滞和昏睡后,离呆滞昏睡,始终觉知光明、正念、正知,使心从呆滞和昏睡得到清净。舍弃杂念和烦扰后,心无杂念而住,内心平和,使心从杂念和烦扰中得到清净。舍弃怀疑后,超越怀疑,始终不疑善法,使心从怀疑中得到清净。

69.“大王,正如一个人借债来做生意,且他的生意成功,然后他还清以前的债务,剩余的钱还能养活妻子。他会如是想:‘以前我借债来做生意,生意成功后,还清了以前的债务,剩余的钱还能养活妻子。’由此他获得欢喜愉悦。

70.“大王,正如一个人生病、苦恼、重病,不能用食,身体虚弱。一段时间以后,他从此疾病中解脱,能够用食,恢复体力。他会如是想:‘以前我生病、苦恼、重病,不能用食,身体虛弱,现在我从此疾病中解脱,能够用食,恢复体力。’由此他获得欢喜愉悦。

71.“大王,正如一个人被囚禁在监狱。一段时间以后,他从此监狱中释放出来,平安无险,财产没有受到损失。他会如是想:‘以前我被囚禁在监狱,现在我从监狱中释放,平安无险,财产没有受到损失。’由此他获得欢喜愉悦。

72.“大王,正如一个人是奴隶,没有自主权,附属于他人,不能随意走动。一段时间以后,他从奴隶身份中解放出来,有了自主权,不再附属于他人,成为自由人,能够随意走动。他会如是想:‘以前我是奴隶,没有自主权,附属于他人,不能随意走动。现在我从奴隶身份中解放出来,有自主权,不再附属于他人,成为自由人,能够随意走动。’由此他获得欢喜愉悦。

73.“大王,正如一个人携带财富走在没有食物、危险重重的荒野道路上。一段时间以后,他安全越过荒野,来到平安无险的村庄边缘。他会如是想:“以前我携带财富走在没有食物、危险重重的荒野道路上,现在我安全越过荒野,来到安全无险的村庄边缘。’由此他获得欢喜愉悦。

74.“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看见自己五盖23尚未移除时,他会将其视作债务、疾病、监狱、为奴、荒野道路。大王,当比丘看见自己五盖已移除时,他会将其视作还清债务、健康无病、获释出狱、获得自由、安全之地。

75.“当他见到自己五种障碍已经移除时,就生起欢喜,由欢喜生起禅悦,由禅悦而身体变得轻安,由身体轻安而感到安乐,由安乐而心入定。他远离享乐,远离不善法,进入有寻有伺24、由分离而生的、有喜有乐的初禅。他以由分离而生的欢喜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离所生的欢喜安乐所充满。

76.“大王,正如熟练的搓操工或其学徒将洗澡用的肥皂粉放入铜盘中,沾满水,捏成团,使得它内外都充满、渗透、包含油但没有一滴露出。大王,比丘也如是以由分离而生的欢喜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大王,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离所生的欢喜安乐所充满。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77.“大王,再者比丘平息寻伺,进入内心净洁合一、无寻无伺、充满由禅定所生、有喜有乐的第禅。他以由禅定而生的欢喜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由禅定而生的欢喜安乐所充满。

78.“大王,正如有一深湖,其水来自泉水,没有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的水流入,没有雨云时而降下适量的雨水,以从湖中涌出的清凉水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这个湖。大王,如是由禅定而生的欢喜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79.“大王,再者比丘离除喜悦,安住于平静心、正念正知,以身体感受到圣者们所说之安乐:‘他安住于平静心、正念。’他进入第三禅而安住。他以无喜之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无喜之乐所充满。

80.“大王,正如在一个莲花池中,白莲花、红莲花、蓝莲花生于水中,长于水中,不从水中出,扎根于水底而生长,从顶部到根部,清凉水流动、充满、灌注、遍及它们,那些白莲花、红莲花、蓝莲花没有不被清凉水流动、充满、灌注、遍及的。如是比丘以无喜之安乐流动、充满、灌注、遍及身体。他的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无喜之安乐所充满。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81.“大王,再者比丘舍弃乐,舍弃苦,由此消除先前的喜与忧,进入无苦无乐、舍念清净的第四禅。他以此清净、明澈的心遍布全身而坐,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清净、纯粹心所遍布。

82.“大王,正如一人以白布连同头一起裹住自己,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被白布裹住。大王,如是以此清净、明澈的心遍布全身而坐,身体没有任何部分不为清净、明澈的心所遍布。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83.“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领、调整心以达到智见。他如是了知:‘这是我的身体,有色,四大所成,源自父母,饭粥所养,以无常、摩擦、粉碎、分裂、毁坏为性。我的识依此,与此相连。’

84.“大王,正如一颗绿宝石,吉祥高贵,八边为形,雕磨莹澈,无瑕清净明澈,具一切妙形。有一条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的线穿过。视力敏锐的人将其拿在手中,会沉思道:‘这颗绿宝石,吉祥高贵,八边为形,雕磨莹澈,无瑕清净明澈,具一切妙形,有一条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的线穿过。’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领、调整心以达到智见。他如是了解到:‘这是我的身体,有色,四大所成,源自父母,饭粥所养,以无常、坏灭、粉碎、分裂、毁坏为性。我的识依此,与此相连。’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85.“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以幻化出由意所成身。由这个身体而幻化出另一个具色、意所成、一切大小肢体俱全、诸根无缺的身体。

86.“大王,正如有人将芦苇从它的荚中抽出来,他如是想到:‘这是芦苇,这是荚,芦苇和荚不相同,芦苇被从荚中抽了出来。’大王,或有人将剑从剑鞘中抽出来,他如是想到:‘这是剑,这是剑鞘,剑和剑鞘不相同,剑被从剑鞘中抽了出来。’大王,或有人将蛇从它的蜕皮中拉出来,他如是想到:‘这是蛇,这是蛇皮,蛇和蛇皮不相同,蛇被从蛇皮中剥了出来。’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以幻化出由意所成身。由这个身体而幻化出另一个具色、意所成、一切大小肢体俱全、诸根无缺的身体。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87.“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转向神通。他实现各种神通:由一身变成多身,由多身变成一身;出现和隐没;不受阻碍地穿越墙、垒、山,如同穿越空间一样;钻入和钻出土地,犹如出入水中一样;在水面行走不会破坏水面,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盘腿遨游于天空,犹如飞鸟;甚至有如此大神通大威力的日月,他也能用手触摸擦拭。乃至以身躯立,能达梵界。

88.“大王,正如善巧的陶师或其学徒以准备好的泥土制作他想要制作的器皿。大王,正如善巧的象牙雕刻师或其学徒以准备好的象牙雕刻他想要雕刻的象牙作品。大王,正如善巧的金匠或其学徒以准备好的金子制作他想要制作的黄金制品。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到达神通。他实现各种神通:由一身变成多身,由多身变成一身;出现和隐没;不受阻碍地穿越墙、垒、山,如同穿越空间一样;钻入和钻出土地,犹如出入水中一样;在水面行走不会破坏水面,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盘腿遨游于天空,犹如有翅膀的飞鸟一样;以手触碰日月,如是大神通,如是大威力;他以身体前行至梵界。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89.“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到达天耳界。以清净超人天耳界,他能听到天声人语,无论远近。

90.“大王,正如有人走在旅途中,他会听到鼓声、小鼓声、海螺声、铙钹声和定音鼓声。他如是想到:‘这是鼓声,这是小鼓声,这是海螺铙钹和定音鼓声。’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到达天耳界。以清净、超越人耳的天耳,他听见两种声音:天界和人界的声音,远处和近处的声音。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91.“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达到知他心。他以自己的心辨别、了解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对于有贪的心,他了解为‘有贪的心’,对于离贪的心,他了解为‘无贪的心’,对于有嗔的心,他了解为‘有嗔的心’,对于离嗔的心,他了解为‘离嗔的心’,对于有痴的心,他了解为‘有痴的心’,对于离痴的心,他了解为‘离痴的心’,对于狭隘的心,他了解为‘狭隘的心’,对于散乱的心,他了解为‘散乱的心’,对于高尚的心,他了解为‘高尚的心’,对于不高尚的心,他了解为‘不高尚的心’,对于未超越的心,他了解为‘未超越的心’,对于超越的心,他了解为‘超越的心’,对于安定的心,他了解为‘安定的心’,对于不安定的心,他了解为‘不安定的心’,对于解脱的心,他了解为‘解脱的心’,对于未解脱的心,他了解为‘未解脱的心’。

92.“大王,正如某个妇女或男人或年轻男孩,喜好装饰打扮,在明亮清净的镜中或清澈的水碗中检查自己的面部。若脸上有痣,自己会知道:‘脸上有痣。’若脸上没有痣,自己会知道:‘脸上没有痣。’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达到知他心。他以自己的心辨别、了解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对于有贪的心,他了解为‘有贪的心’,对于离贪的心,他了解为‘无贪的心’,对于有嗔的心,他了解为‘有嗔的心’,对于离嗔的心,他了解为‘离嗔的心’,对于有痴的心,他了解为‘有痴的心’,对于离痴的心,他了解为‘离痴的心’,对于狭隘的心,他了解为‘狭隘的心’,对于散乱的心,他了解为‘散乱的心’,对于高尚的心,他了解为‘高尚的心’,对于不高尚的心,他了解为‘不高尚的心’,对于未超越的心,他了解为‘未超越的心’,对于超越的心,他了解为‘超越的心’,对于安定的心,他了解为‘安定的心’,对于不安定的心,他了解为‘不安定的心’,对于解脱的心,他了解为‘解脱的心’,对于未解脱的心,他了解为‘未解脱的心’。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93.“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达到忆念、了知前世。他回想起许多过去生,即:一生,两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许多成劫,许多坏劫,许多成劫坏劫。‘在彼世,我有如此名字,属于如此家族,属于如此种族,吃如此食物,经历如此苦乐,活如此长之寿命。从那世死了后,又到了另一世,我有如此名字,属于如此家族,属于如此种族,吃如此食物,经历如此苦乐,活如此长之寿命。从那一世死了以后,我投生于此世。’他回忆起许多前世的情形和细节。

94.“大王,正如有人从自己的村庄走到别的村庄,再从那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他如是想到:‘我从自己的庄村走到那个村庄,在那里,我如是站着,如是坐着,如是说话,如是沉默。我从那个村庄去向另一个村庄,在那里,我如是站着,如是坐着,如是说话,如是沉默。从此村庄我回到自己的村庄。’大王,同样的,当比丘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达到忆念、了知前世。他回想起许多过去生,即:一生,两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许多成劫,许多坏劫,许多成坏劫。‘在彼世,我有如此名字,属于如此家族,属于如此种族,吃如此食物,经历如此苦乐,活如此长之寿命。从那一世死了后,又到了另一世,我有如此名字,属于如此家族,属于如此种族,吃如此食物,经历如此苦乐,活如此长之寿命。从那一世死了以后,我投生于此世。’他回忆起许多前世的情形和细节。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95.“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达到了知有情生死。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他看到有情死亡和转生,低贱和高贵,美丽和丑陋,幸运和不幸,了解到有情各随其业而转生。他了解到:‘这些众生具有身、口、意的恶业,他们诽毁圣者,秉持邪见,依邪见而受业,他们身体断灭、死亡之后投生于地狱、恶趣、落难处、炼狱。而另外这些众生具有身、口、意的善业,他们不诽毁圣者,秉持正见,依正见而受业,他们身体断灭、死亡之后投生于善趣、天界。’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他看到有情死亡和转生,低贱和高贵,美丽和丑陋,幸运和不幸,了解到有情各随其业而转生。

96.“大王,正如在一个中央广场有一栋具有楼上阳台的建筑物,视力敏锐的人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人们进入屋子、离开屋子、在街上行走、坐在中央广场上。他如是想到:‘那些人正走进屋子,那些人正走出屋子,那些人正在街上行走,那些人正坐在中央广场上。’大王,同样的,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达到了知有情生死。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他看到有情死亡和转生,低贱和高贵,美丽和丑陋,幸运和不幸,了解到有情各随其业而转生。他了解到:‘这些众生具有身口、意的恶业,他们诽毁圣者,秉持邪见,依邪见而受业,他们身体断灭、死亡之后投生于地狱、恶趣、落难处、炼狱。而另外这些众生具有身、口、意的善业,他们不诽毁圣者,秉持正见,依正见而受业,他们身体断灭、死亡之后投生于善趣、天界。’以清净、超越人眼的天眼,他看到有情死亡和转生,低贱和高贵,美丽和丑陋,幸运和不幸,了解到有情各随其业而转生。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97.“当他的心如是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了知漏尽。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集。’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他如实地了知:‘这些是诸漏。’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集。’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诸漏息灭之道。’如此知见,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

98.“大王,正如在山谷中有一座湖,湖水清澈、澄净、无垢。视力敏锐的人站在湖边可以看见蚝贝、沙、卵石、游动与静止的鱼群。他如是想到:‘这座湖的水清澈、澄净、无垢,水中有蚝贝、沙、卵石、游动与静止的鱼群。’同样的,大王,当比丘的心如此安定、清净、明澈、无瑕、无垢、柔软、堪能、稳固、沉着时,他能引导、调整心了知漏尽。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集。’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他如实地了知:‘这些是诸漏。’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集。’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诸漏灭。’他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诸漏息灭之道。’如此知见,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已办,不受后有。’大王,这是比先前现世应验的沙门果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大王,再也没有比此更为殊胜、美妙的现世应验沙门果。”

99.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对世尊这样说:“真是绝妙,尊者乔达摩,真是绝妙,尊者乔达摩!尊者乔达摩,犹如扶正颠倒,犹如拨开杂草枯叶,为迷途者指明道路,在黑暗中持有油灯,令‘有眼者得见种种色’,如此这般,法被世尊以种种方式得以阐说。我归依世尊乔达摩,归依法,归依比丘僧团。惟愿尊者乔达摩收我为优婆塞,从现在起直至命终。尊者,由于愚昧、痴惑和邪恶,罪恶战胜了我。我为了王权而杀害了父亲,即那位合法的法王。尊者,请接受我认罪,以便将来约束(我)。”

100.“大王,确实,由于愚昧、痴惑和邪恶,罪恶战胜了你。你杀害了你的父亲,即那位合法的法王。大王,因为你已认识罪过,依法悔过,我们愿意接受你。大王,凡认识罪过、依法悔改的人,都将在圣者律仪中成长,在未来遵守戒德。

101.当如是说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对世尊这样说:“尊者,现在我们要走了,我们有很多应做之事。”“大王,惟愿现在适时。”然后,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对世尊所说感到欢喜愉悦,从座位上起来,礼敬世尊,右绕三匝后离去。

102.当摩揭陀国王阿阇世。韦提希子后离开后,世尊对众比丘说:“众比丘啊,国王已受损害。众比丘啊,国王已受破坏。众比丘啊,若国王不杀害自己的父亲,即那位合法的法王,他本应在这个座位上生起无垢无尘的法眼。”

世尊说了这番话,众比丘心悦,欢喜举行世尊所说。

《沙门果经》终。


  1. 耆婆·王子育:Jīvaka Komārabhacca,佛经中著名人物,古代意译“能活”、“能活童子”等。Jīvaka古代意译为“能活”,Komārabhacca意为“良医”、“童子医”。他由王舍城无畏王子(Abhaya)养大,后来成为医师,曾经为佛陀治疗。著有《耆婆医典》等。 

  2. 阿阇世·韦提希子:Ajātasattu Vedehiputta,频毗娑罗王与王妃韦提希所生之子。阿阇世意为“未生怨”,因其未出生时,即被预言将弑父夺位,故名。曾支持提婆达多反对佛陀。后归依佛教。 

  3. 富楼那·迦叶:pūraṇa Kassapa,亦译“富兰那迦叶”。六师外道之一。 

  4. 末伽梨·瞿舍利:makkhali-gosāla,六师外道之一。 

  5. 言外之意,并非是强盗手举的火把。 

  6. 优陀夷贤:Udāyibhadda。 

  7. 指众生的净化不是因为自己的业行,不是因为他人的业行,不是因为人的业行。 

  8. 末伽梨·瞿舍利认为,人按肤色分为六类。第一类是黑肤色的旃陀罗、猎人;第二类是青肤色的某种沙门;第三类是红肤色的耆那教的修行者;第四类是黄肤色的白衣耆那教信徒;第五类是白肤色的末伽梨·瞿舍利信徒;第六类是最白肤色末伽梨·瞿舍利。 

  9. 业指身业和语业,半业指意业。 

  10. 据觉音注(Sv.1.165),意为:对父母不论好坏都没有果报。 

  11. 身:kāya,指要素、积聚。 

  12. 原文为“戒绝一切水”。意指拒绝一切冷水。传说他们认为冷水中有生命体,因此不受用之。 

  13. “具备一切禁制”,指具备对罪恶的一切抵御,具足一切品类的戒律特征。 

  14. “一切罪恶遗除”,指通过对罪恶的一切抵御,通过以根除为特征的对一切罪恶的抵御,而实现摈除罪恶。 

  15. “一切抵御周遍”,指把握住对罪恶的一切抵御,“周遍”指通过摈除八业而达到解脱,由此实现尽灭业,把握住以此为特征的对罪恶的一切抵御,达到此境界而安立。 

  16. 证我、束我、立我:gatatta,yatatta,ṭhitatta.“证我”指心达到巅峰。由于证得解脱,心达到至高圣位。“束我”指心得到控制。“束”指由于不存在于身等诸根中应被约束者,因而心已得到约束。“立我”指心已得安住,心已得全然妥善安住。 

  17. 化生,opapātika,”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一,指无父无母,自然产生者。 

  18. 以下43-62参见《梵网经》1.8-27。 

  19. 离罪恶而行:ārācārin,《长阿含》作“所行清洁”,《梵网经》作“乐清净行”。 

  20. 团结:sahita,samagga,古译“和合”。 

  21. 意即:他持戒精严,因此没有犯戒之危险。 

  22. 正念:sati,对于所缘境或当下正在做的事心不散乱。正知:sampajañña,明确了知是否已散乱、是否将散乱。 

  23. 五盖,五种覆盖、包裹、屏障或阻隔,即贪欲盖(欲欲盖)、嗔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参见《三明经》、《合诵经》、《十上经》。 

  24. 寻:把心静止在某个地方。伺:继续不断地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