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四、分别集(Vibharigavaggo)

内容简介

《分别集》共包括十二部经,分别为《贤善一夜经》《阿难陀贤善一夜经》《摩诃迦旃延贤善一夜经》《卢摩萨堪耆贤善一夜经》《小业分别经》《大业分别经》《六处分别经》《总说分别经》《无诤分别经》《要素分别经》《谛分别》和《布施分别经》。

第一部至第四部的《贤善一夜经》《阿难陀贤善一夜经》《摩诃迦旃延贤善一夜经》《卢摩萨堪耆贤善一夜经》中,佛陀或阿难陀或摩诃迦旃延或天神针对贤善一夜的诗偈从不同角度加以详细阐述。

第五部《小业分别经》中佛陀指出,之所以在人类中,虽同为人身却存在着优劣,只是因为有情有自己的业,是业的相续者,以业为胎,以业为眷属,以业为归宿。业将有情区分为优和劣,业将人区分为优和劣。

第六部《大业分别经》中,对于尊者萨米提针对入等至者的感受为何的错误解释,佛陀从多个角度对业进行分别,指出有不可能的、不发光的业,有不可能的、发光的业,有可能的、发光的业,有可能的、不发光的业。

第七部《六处分别经》中,佛陀针对六内处、六外处、六识身、六触身、十八意伺察、三十六有情足迹进行了详细解释,详细分析了圣者所亲近、适合圣者亲近、导师对众加以教诫的三念处,指出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就是众调御者中的无上调御丈夫。

第八部《总说分别经》中,摩诃迦旃延尊者针对佛陀简略说示的“比丘进行观察。进行观察者,识于外不混乱、不扩散,于内无固定、无取著、无恐惧者,将来就不会有生、老、死等苦因的生起”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自己的理解,最后得到佛陀的认可。

第九部《无诤分别经》中,佛陀教导比丘不应接近二个极端,应知赞誉,应知谴责,了知赞誉,了知谴责,则既不赞誉,亦不谴责,唯教示法。应知乐决定,了知乐决定,则于内实践乐。不应暗地说话语,不应当面说极端的话语。讲话应不急促,是不急促者。不执著于方言,不偏离通称。

第十部《要素分别经》中,佛陀对于勇猛精进、净信佛陀的普库萨提尊者,指出人是六要素、六触处、十八意伺察、四住立处,于此住立,妄念的流淌不生起,妄念的流淌不生起时,被称为贤者寂静。不应放逸慧,应守护谛,应增修舍,其应学习寂止。

第十一部《谛分别经》中,佛陀教诫比丘众要亲近、奉仕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因为舍利弗尊者能于预流果上、目犍连尊者能于最上果上进行教导。随后,舍利弗尊者针对阿罗汉、正等觉者的如来所转起的无上法轮即四圣谛进行了详细阐释。

第十二部《布施分别经》中,佛陀针对布施,指出有十四种布施以及各布施所具有的功德,同时分析了因布施者和领受者的不同而清净或不清净的布施,指出离贪者对离贪者的布施是最上财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