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遍历行者集》共包括十部经,分别为《三明婆蹉经》《火婆蹉经》《大婆蹉经》《长爪经》《摩堪提经》《散陀迦经》《大萨库鲁陀夷经》《萨马纳文祁迦经》《小萨库鲁陀夷经》和《鞞摩那修经》。
第一部《三明婆蹉经》中,佛陀教诫婆蹉姓遍历行者如何才是对佛陀的如实阐述,没有诽谤佛陀,针对法进行了随法阐述,同法行者的说随说也未受到呵责。在本经中,佛陀指出如法修行的在家人可以再生到天界,但是不能成为苦的终结者,然而邪命外道甚至很难生到天界,更不能成为苦的终结者。
第二部《火婆蹉经》中,佛陀指出,因为恶见不会引导至厌离、离贪、灭尽、寂止、证智、正觉、涅槃,故如来对其不亲近。如来如实看到五蕴及其生起、灭尽,对于所有幻想、颠倒、我见、我所见、我慢,已经将其消尽、离贪、灭尽、舍弃、定弃,无取著地解脱。
第三部《大婆蹉经》中,佛陀为婆蹉姓遍历行者简单教诫了善和不善法,指出如来的众多四众弟子依佛陀之教导分别证得不同果位。于是,婆蹉姓遍历行者在佛陀面前出家,精进修行,最后也证得阿罗汉果,获得完全的心解脱、慧解脱。
第四部《长爪经》中,佛陀指出,多闻的圣弟子如实看到各观点的分歧、争论、困惑、烦恼,从而舍弃所有观点,不苟同于任何人,不与任何人争论。正确观察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厌离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因厌离而离贪,因离贪而解脱,于解脱生起获得解脱之智。
第五部《摩堪提经》中,佛陀指出如来是诸根的破坏者,已经调御、守护、防护、调伏诸根,并为了其防护而说法。亲近善人,听闻正法,如理实践法随法,则可以自我了知,看到身体的过患,舍弃对身体的取著,灭尽取著,乃至灭尽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尽所有苦蕴。
第六部《散陀迦经》中,阿难陀尊者介绍了佛陀所阐述的四非梵住和四无安息梵行,指出住于此四非梵住和四无安息梵行之人不能到达正善法。只有按照佛陀的教导,具足正行与行处,具足善身业和善语业,活命清净,戒行圆满,守护根门,具足念和正知,如理修行,才能住于不动的心解脱和慧解脱。
第七部《大萨库鲁陀夷经》中,佛陀指出,佛弟子因为增上戒、殊胜智见、增上慧、佛陀所阐述的法、行道并于现世自我证知、证得、成就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等五法,所以尊敬、尊重、依止佛陀而住。
第八部《萨马纳文祁迦经》中,佛陀指出,正确了知不善戒和善戒、不善思维和善思维等十法,为了令未生起的恶不善法不生起,已生起的恶不善法舍断,未生起的善法生起,已生起的善法住立、不错乱、广大、修习、圆满而生起意欲,策励,勤精进,发心努力者才是善具足、善最胜、获得最高利得、不被战胜的沙门。
第九部《小萨库鲁陀夷经》中,遍历行者萨库鲁陀夷提出了最上色和完全为乐的世界,佛陀指出其并非最上色和完全为乐的世界。佛陀指出,的确有具有行相的行道,依此行道则可以证得完全为乐的世界。在本经的最后,遍历行者萨库鲁陀夷渴望于佛陀面前出家,然而却遭到其遍历行者众的阻碍。
第十《鞞摩那修经》的前半部分与第九《小萨库鲁陀夷经》相同,在本经的后半部分,佛陀教诫遍历行者鞞摩那修,有智、不谄、不诳、正直之人,按照佛陀所教导的行道如是行道,则会自己知道,自己看到,成为从束缚完全解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