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当时,沙弥阿齐罗瓦陀住在阿兰若的小屋里。此时,迦演舍那王子在散步,漫步,信步而行,逐渐接近沙弥阿齐罗瓦陀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与沙弥阿齐罗瓦陀互致问候,互致值得记忆的欢喜语言以后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迦演舍那王子对沙弥阿齐罗瓦陀如下说道:
“阿奇贝萨纳尊者,我这样听闻:‘在此,不放逸、正勤、自我精进而住的比丘将到达心一境性。’”
“王子,的确如此。王子,的确如此。在此,不放逸、正勤、自我精进而住的比丘将到达心一境性。”
“请阿奇贝萨纳尊者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我。”
“王子,我不能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你。之所以这样说,王子,是因为我如果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你,你不能了知我所说的含义,那么,这将造成我的疲劳,这将成为我的苦恼。”
“请阿奇贝萨纳尊者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我。或许我能够了知阿奇贝萨纳尊者所说的含义。”
“那么,王子,我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你。如果你能够了知我所说的含义,那么很好。如果你不能了知我所说的含义,那么就此打住。你不可以向我进一步提问。”
“阿奇贝萨纳尊者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我。如果我能够了知阿奇贝萨纳尊者所说的含义,那么很好。如果我不能了知阿奇贝萨纳尊者所说的含义,那么就此打住。我不向阿奇贝萨纳尊者进一步提问。”
124 于是,沙弥阿齐罗瓦陀将所闻、所学的法原原本本讲述给迦演舍那王子。听闻此言,迦演舍那王子对沙弥阿齐罗瓦陀如下说道:“阿奇贝萨纳尊者,所谓不放逸、正勤、自我精进而住的比丘将到达心一境性,此没有道理,此没有可能。”于是,迦演舍那王子对沙弥阿齐罗瓦陀声称没有道理、没有可能以后,从座位站起离开。
沙弥阿齐罗瓦陀在迦演舍那王子离开后不久向佛陀所在的地方接近,靠近以后顶礼佛陀,然后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彼沙弥阿齐罗瓦陀将自己与迦演舍那王子的交谈内容全部讲述给佛陀。
听闻此言,佛陀对沙弥阿齐罗瓦陀如下说道:“在此,阿齐罗瓦陀,他怎么能获得呢?其依出离而可知者、依出离而可见者、依出离而可获得者、依出离而可证得者,耽住于欲乐之中、受用着诸欲、为欲浅观所蚕食、为欲恼所烧灼、热衷于诸欲寻求的迦演舍那王子,对其了知、看到、证得,这样的道理不存在。”
215 “阿奇贝萨纳,例如,有两头需要调教的大象或需要调教的马或需要调教的牛得到善调驯、得到善调伏。有两头需要调教的大象或需要调教的马或需要调教的牛没有得到调驯、调伏。阿奇贝萨纳,对此如何思考?彼两头需要调教的大象或需要调教的马或需要调教的牛得到善调驯、得到善调伏,它们是否依调教而行所调教,依调教而到达所调教之境?”
“是的,尊师。”
“那么,阿奇贝萨纳,彼两头需要调教的大象或需要调教的马或需要调教的牛没有得到调驯、得到调伏,它们是否依调教而行所调教,依调教而到达所调教之境,如同彼两头得到善调驯、得到善调伏的需要调教的大象或需要调教的马或需要调教的牛?”
“此不是,尊师。”
“正像这样,阿奇贝萨纳,其依出离而可知者、依出离而可见者、依出离而可获得者、依出离而可证得者,耽住于欲乐之中、受用着诸欲、为欲浅观所蚕食、为欲恼所烧灼、热衷于诸欲寻求的迦演舍那王子,对其了知、看到、证得,这样的道理不存在。”
216 “阿奇贝萨纳,例如,在村庄或城镇的附近有座大山。有两位朋友从那个村庄或城镇出来,相约接近那座山。靠近以后,一位朋友站在山脚下,一位朋友登到山顶。于是,站在山脚下的朋友对站在山顶上的朋友如下说道:‘朋友,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
站在山顶上者如下回答:‘朋友,我站在山顶上看到了愉悦的园林、愉悦的树林、愉悦的大地、愉悦的莲池。’
站在山脚下者如下说道:‘朋友,所谓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愉悦的园林、愉悦的树林、愉悦的大地、愉悦的莲池,此没有道理,此没有可能。’
于是,站在山顶上的朋友下到山脚,抓住彼站在山脚下的朋友的手臂让其登到山顶,令其稍事喘息以后如下说道:‘朋友,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
其如下说道:‘朋友,我站在山顶上看到了愉悦的园林、愉悦的树林、愉悦的大地、愉悦的莲池。’
另一朋友如下说道:‘朋友,我们这样知道你刚才如此说:“朋友,所谓你站在山顶上看到了愉悦的园林、愉悦的树林、愉悦的大地、愉悦的莲池,此没有道理,此没有可能。”然而,朋友,我们这样知道你现在如此说:“朋友,我站在山顶上看到了愉悦的园林、愉悦的树林、愉悦的大地、愉悦的莲池。”’
其如下说道:‘朋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被此大山阻碍,应看见者没有看见。’
所以,阿奇贝萨纳,迦演舍那王子为巨大的无明之蕴所阻碍、所阻挠、所覆障、所覆盖。其依出离而可知者、依出离而可见者、依出离而可获得者、依出离而可证得者,耽住于欲乐之中、受用着诸欲、为欲浅观所蚕食、为欲恼所烧灼、热衷于诸欲寻求的迦演舍那王子,对其了知、看到、证得,这样的道理不存在。
阿奇贝萨纳,你如果向迦演舍那王子讲明此二譬喻,彼迦演舍那王子就会自然地有净信。净信者就会对你呈现出净信的行相。”
“可是,尊师,我怎么能够像世尊这样对于以前闻所未闻的此二譬喻自然地向迦演舍那王子讲明?”
217 “阿奇贝萨纳,例如,刹帝利灌顶王对捕象师发出命令:‘尊敬的捕象师,你去,登上王象,进入象林,找到野象,随即紧紧地拴在王象的脖子处。’
‘遵命,陛下。’阿奇贝萨纳,于是,捕象师应诺刹帝利灌顶王以后登上王象,进入象林,找到野象,随即紧紧地拴在王象的脖子处。随即,王象将其带到露地。仅仅如此,阿奇贝萨纳,野象便进入了露地。之所以这样说,阿奇贝萨纳,是因为对于野象来说,此处的贪求,其就是象林。于是,捕象师向刹帝利灌顶王禀报:‘陛下,野象已经进入露地。’
于是,刹帝利灌顶王对调象师发出命令:‘尊敬的调象师,你去调驯野象,为了征服密林的习惯,为了征服密林的念和思维,为了征服密林的不安、疲劳、焦虑,为了令其欢喜村边,为了教授人类的习惯。’
‘遵命,陛下。’阿奇贝萨纳,调象师应诺刹帝利灌顶王以后在地上埋下一根大木桩,为了征服密林的习惯,为了征服密林的念和思维,为了征服密林的不安、疲劳、焦虑,为了令其欢喜村边,为了教授人类的习惯,而将野象的脖子紧紧拴住。于是,调象师采用柔和、悦耳、充满爱意、令人愉快、高雅、众所喜闻、众所欢喜之言,对其说这样的语言。
阿奇贝萨纳,当调象师采用柔和、悦耳、充满爱意、令人愉快、高雅、众所喜闻、众所欢喜之言,野象对于这样的语言欲闻、倾听,了知心生起时,调象师随即进一步,给予草食和水。
阿奇贝萨纳,当野象接受调象师给予的草食和水时,调象师于是如下思考:‘现在野象会活下去。’调象师随即进一步,令其做应做之事:‘朋友,拿起!朋友,放下!’
阿奇贝萨纳,当野象按照调象师拿起、放下的语言采取行动时,调象师随即进一步,令其做应做之事:‘朋友,前进!朋友,后退!’
阿奇贝萨纳,当野象按照调象师前进、后退的语言采取行动时,调象师随即进一步,令其做应做之事:‘朋友,站起!朋友,坐下!’
阿奇贝萨纳,当野象按照调象师站起、坐下的语言采取行动时,调象师随即进一步,令其保持不动。将大木板紧紧捆绑在象鼻子上,手持扎枪之人坐在脖子上,四周站立着手持扎枪之人,调象师手持长扎枪立于前面。受到不动训练的野象不动前足,也不动后足,不动前半身,也不动后半身,不动头,不动耳,不动牙,不动尾,不动象鼻。该野象已经可以忍受刀的攻击、剑的攻击、箭的攻击、人的攻击,忍受大鼓声、小鼓声和笛子、螺号、铜锣的声音,一切的屈服、过失已经舍弃、去除,可以适合国王,为国王所受用,被称为国王的重要部分。”
218 “正像这样,阿奇贝萨纳,在此,如来之阿罗汉、正等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生于世上。其自我证知、证得、阐述了包含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人天众在内的此世界。其教导了初善、中善、后善、有内容、有形式、完整圆满、清净的法,令梵行明晰。某居家者或其孩子或其他阶层的人听闻此法。听闻此法后,其对如来具足信仰。具足信仰的他如下思考:‘家庭生活障碍重重,如同行走在泥泞土路上,出家则似空旷露地。居家生活很难像贝磨珍珠般进行完全圆满、完全遍净的梵行。我剃除须发,披上僧衣,舍家出家如何?’此后,他舍弃或多或少的财产,舍弃或多或少的亲戚,剃除须发,披上僧衣,舍家出家。
阿奇贝萨纳,仅仅如此,圣弟子便成为到达露地者,之所以这样说,阿奇贝萨纳,是因为对于天、人来说,此处的贪求,其就是五种妙欲。于是,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成为戒的具足者!你要在波罗提木叉的保护下获得保护,具足正行与行处,于微罪中见恐怖,受持、修习诸学处而住!’
阿奇贝萨纳,当圣弟子成为戒的具足者,在波罗提木叉的保护下获得保护,具足正行与行处,于微罪中见恐怖,受持、修习诸学处而住时,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成为守护诸根门者!以眼观色时,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果不守护眼根而住,其结果,贪求、忧郁等恶不善法就会流入。因此,要为了其摄护而行,守护眼根,对眼根加以防护!
以耳闻声时,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果不守护耳根而住,其结果,贪求、忧郁等恶不善法就会流入。因此,要为了其摄护而行,守护耳根,对耳根加以防护!
以鼻嗅香时,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果不守护鼻根而住,其结果,贪求、忧郁等恶不善法就会流入。因此,要为了其摄护而行,守护鼻根,对鼻根加以防护!
以舌品味时,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果不守护舌根而住,其结果,贪求、忧郁等恶不善法就会流入。因此,要为了其摄护而行,守护舌根,对舌根加以防护!
以身接触所触时,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果不守护身根而住,其结果,贪求、忧郁等恶不善法就会流入。因此,要为了其摄护而行,守护身根,对身根加以防护!
以意知法时,不取相,不取随相。如果不守护意根而住,其结果,贪求、忧郁等恶不善法就会流入。因此,要为了其摄护而行,守护意根,对意根加以防护!’
阿奇贝萨纳,当比丘成为守护诸根门者时,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成为饮食知量者!如理观察,食用食物,不是为了嬉戏,不是为了慢心,不是为了养颜,不是为了庄严,其仅仅是为了此身体的存续和存活,为了止息恼害,为了资益梵行,如此这样,击退旧的苦受,不再生起新的苦受,将会无罪、安乐而住!’
阿奇贝萨纳,当比丘成为饮食知量者时,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策励不眠而住!白天通过经行和禅坐从诸障碍法中净心。初夜分通过经行和禅坐从诸障碍法中净心。中夜分右胁如狮子卧,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上,具念,具正知,作意起身之念。后夜分起身,通过经行和禅坐从诸障碍法中净心!’
阿奇贝萨纳,当比丘成为策励不眠者时,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成为圣念和正知的具足者!前进、后退时,是正知行者。前视、后视时,是正知行者。曲臂、伸臂时,是正知行者。受持僧伽梨衣、钵、衣时,是正知行者。吃、喝、咀嚼、品尝时,是正知行者。行大便、小便时,是正知行者。行走、站立、就座、睡眠、清醒、言语、沉默时,是正知行者!’
阿奇贝萨纳,当比丘成为圣念和正知的具足者时,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亲近阿兰若、树下、山岳、溪谷、洞窟、冢间、丛林、野外、草堆等远离的坐卧处!’其亲近阿兰若、树下、山岳、溪谷、洞窟、冢间、丛林、野外、草堆等远离的坐卧处。饭后,结束托钵食以后,其结跏趺而坐,保持身体正直,于面前起念。
其舍弃对世界的贪欲,住于无贪欲之心。因为无贪欲,故心得到净化。其舍弃嗔恚,住于无嗔恚之心,哀愍一切有情,因为无嗔恚,故心得到净化。其舍弃昏沉、睡眠,远离昏沉、睡眠而住,是具有光明想者,是具有正念者,心从昏沉、睡眠得到净化。其舍弃掉举、后悔,平静而住,内心寂静,舍弃掉举、后悔,心得到净化。其舍弃疑惑,超越疑惑而住,对善法无疑,舍弃疑惑,心得到净化。”
219 “其舍弃此五蓋,了知削弱自心的随烦恼,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感受随观感受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心随观心而住;具正勤、具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欲和忧恼,于诸法随观诸法而住。
阿奇贝萨纳,恰似调象师在地上埋下一根大木桩,为了征服密林的习惯,为了征服密林的念和思维,为了征服密林的不安、疲劳、焦虑,为了令其欢喜村边,为了教授人类的习惯,而将野象的脖子紧紧拴住。正像这样,阿奇贝萨纳,圣弟子为了征服居家的习惯,为了征服居家的念和思维,为了征服居家的不安、疲劳、焦虑,为了正理的证得,为了涅槃的证得而将心紧紧拴在此四念处。”
220 “如来对其进一步加以调伏:‘来,比丘,你要于身体随观身体而住,不要观察伴随着欲的浅观。你要于感受随观感受而住,不要观察伴随着欲的浅观。你要于心随观心而住,不要观察伴随着欲的浅观。你要于诸法随观诸法而住,不要观察伴随着欲的浅观。’
由于浅观和深观的寂灭,其到达并住立于内部清净的心一境性,到达无浅观、无深观、具有因定而生喜和乐的第二禅。离开喜,住于舍,具念,具正知,以身体感知乐,到达并住立于圣者所称的‘有舍、具念、住于乐’的第三禅。舍弃乐,舍弃苦,以前早已熄灭喜和忧,到达并住立于非苦非乐、舍念遍净的第四禅。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宿住随念智。其随念着多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十万生,多个坏劫生、多个成劫生、多个坏成劫生。‘在那里,我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食物,感受这样的乐和苦,具有这样的寿命。在那里死去,再生到那里。在那里,我是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食物,感受这样的乐和苦,具有这样的寿命。在那里死去,再生到这里。’像这样,随念着具有行相、具有境况的多种宿住。”
221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众有情的死生智。其以清净、非凡的天眼观察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善趣、恶趣的众有情的死亡、再生,了知众有情随业而行。‘事实上,这些受人尊敬的有情因为具足身恶业,具足语恶业,具足意恶业,诽谤圣人,是邪见者,是邪见业的受持者。他们的身体破灭,死后将再生于苦处、恶处、难处的地狱。然而,那些受人尊敬的有情因为具足身善业,具足语善业,具足意善业,不诽谤圣人,是正见者,是正见业的受持者。他们的身体破灭,死后将再生于善道的天界。’像这样,其以清净、非凡的天眼观察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善趣、恶趣的众有情的死亡、再生,了知众有情随业而行。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诸烦恼的灭尽智。其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的生起’,如实了知‘此是苦的灭尽’,如实了知‘此是通往苦灭尽的行道’。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此是烦恼的生起’,如实了知‘此是烦恼的灭尽’,如实了知‘此是通往烦恼灭尽的行道’。如此了知、如此见者,心从欲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存在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无明的烦恼中解脱出来,生起‘于解脱获得解脱’之智。了知‘生命已尽,梵行已毕,应作已作,无有再生’。
该比丘成为对寒、暑、饥、渴的忍受者,成为对虻、蚊、风、热、蛇等接触的忍受者,成为对恶骂、毁訾语言的忍受者,对于身体上所生起的痛苦、剧烈、粗重、残酷、不快、不可意、几乎夺取性命的感受加以忍受,放弃、清除、不允许一切贪、嗔、痴,是应供食者,是应供献者,是应供养者,是应合掌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222 “阿奇贝萨纳,老年王象没有得到调驯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没有得到调驯而死去的老年王象。’阿奇贝萨纳,中年王象没有得到调驯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没有得到调驯而死去的中年王象。’阿奇贝萨纳,幼年王象没有得到调驯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没有得到调驯而死去的幼年王象。’
正像这样,阿奇贝萨纳,长老比丘烦恼未尽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烦恼未尽而死去的长老比丘。’阿奇贝萨纳,中坚比丘烦恼未尽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烦恼未尽而死去的中坚比丘。’阿奇贝萨纳,新参比丘烦恼未尽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烦恼未尽而死去的新参比丘。’”
阿奇贝萨纳,老年王象得到调驯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得到调驯而死去的老年王象。’阿奇贝萨纳,中年王象得到调驯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得到调驯而死去的中年王象。’阿奇贝萨纳,幼年王象得到调驯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得到调驯而死去的幼年王象。’
正像这样,阿奇贝萨纳,长老比丘烦恼灭尽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烦恼灭尽而死去的长老比丘。’阿奇贝萨纳,中坚比丘烦恼灭尽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烦恼灭尽而死去的中坚比丘。’阿奇贝萨纳,新参比丘烦恼灭尽而死去,那么,其就被称为‘烦恼灭尽而死去的新参比丘。’
此为佛陀所说。沙弥阿齐罗瓦陀内心喜悦,欢喜佛陀所说。
(调御地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