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陀林给孤独园。当时,在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领地内有一位名叫鸯迦摩罗的强盗,凶残,双手沾满鲜血,执着于杀戮,对生命毫无怜悯。因其之故,村庄变得不像村庄,城镇变得不像城镇,田野变得不像田野。他不断地杀人,佩戴着手指做成的花环。
佛陀于上午,着衣,持衣钵,进入舍卫城托钵乞食。在舍卫城次第游化乞食,吃完饭,结束托钵食以后,收拾坐卧具,朝着强盗鸯迦摩罗所在方向的道路行进。牧牛人、放牧人、农夫、行路人看到佛陀朝着强盗鸯迦摩罗所在方向的道路行进。看到以后,对佛陀如下说道:“沙门,不要走那条路!沙门,在那条路上,有一位名叫鸯迦摩罗的强盗,凶残,双手沾满鲜血,执着于杀戮,对生命毫无怜悯。因其之故,村庄变得不像村庄,城镇变得不像城镇,田野变得不像田野。他不断地杀人,佩戴着手指做成的花环。沙门,人们都是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结伴而行于那条路。尽管如此,他们也落入强盗鸯迦摩罗之手。”听闻此言,佛陀默然继续行走。
于是,牧牛人、放牧人、农夫、行路人第二次对佛陀如下说道:“沙门,不要走那条路!沙门,在那条路上,有一位名叫鸯迦摩罗的强盗,凶残,双手沾满鲜血,执着于杀戮,对生命毫无怜悯。因其之故,村庄变得不像村庄,城镇变得不像城镇,田野变得不像田野。他不断地杀人,佩戴着手指做成的花环。沙门,人们都是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结伴而行于那条路。尽管如此,他们也落入强盗鸯迦摩罗之手。”听闻此言,佛陀仍默然继续行走。
于是,牧牛人、放牧人、农夫、行路人第三次对佛陀如下说道:“沙门,不要走那条路!沙门,在那条路上,有一位名叫鸯迦摩罗的强盗,凶残,双手沾满鲜血,执着于杀戮,对生命毫无怜悯。因其之故,村庄变得不像村庄,城镇变得不像城镇,田野变得不像田野。他不断地杀人,佩戴着手指做成的花环。沙门,人们都是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结伴而行于那条路。尽管如此,他们也落入强盗鸯迦摩罗之手。”
348 听闻此言,佛陀仍默然继续行走。强盗鸯迦摩罗看到佛陀从远处过来。看到以后如下思考:“啊,实在是稀有!啊,实在是未曾有!人们都是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结伴而行于这条路。尽管如此,他们也落入我之手。可是,此沙门竟然一个人,没有结伴而来。我夺了此沙门的命如何?”于是,强盗鸯迦摩罗拿着剑和盾,背着弓和箭,紧紧地跟在佛陀的后面追赶。于是,佛陀展示这样的神通:虽然佛陀是正常地行走,但是强盗鸯迦摩罗全力追赶却追赶不上。
于是,强盗鸯迦摩罗如下思考:“啊,实在是稀有!啊,实在是未曾有!从前,我攻击、抓住奔走的大象,攻击、抓住奔走的马,攻击、抓住行驶的车,攻击、抓住奔走的鹿,然而,我全力追赶却追赶不上正常行走的此沙门。”他站下来对佛陀如下说道:“沙门,站住!站住!”
“我已经站住,鸯迦摩罗,是你要站住。”
于是,强盗鸯迦摩罗如下思考:“这些释迦族子弟的沙门都讲真实语,阐述真谛。然而,此沙门在行走却说:‘我已经站住,鸯迦摩罗,是你要站住。’我询问此沙门如何?”
349 于是,强盗鸯迦摩罗以诗偈对佛陀如下说道:
(鸯迦摩罗对佛陀)
“沙门行走却称自己站住,对站住的我却说要站住;沙门我向你询问此含义,何谓你已站住我应站住?”
(佛陀对鸯迦摩罗)
“鸯迦摩罗我恒时都住立,对一切生命已放弃棍棒;然而你对生命却无节制,此故我已站住你应站住。”
(鸯迦摩罗对佛陀)
“长久受人尊敬的大仙人,实际上对我讲述真实语;此我要舍弃邪行进森林,因听到与法相应的诗偈。”
于是,
强盗随即将刀剑和武器,丢入深沟壑谷和悬崖里;
强盗虔诚顶礼善逝双足,当场乞求允许其得出家。
佛陀具足慈悲是大仙人,为大千世界人天之导师;
仅说一句善来比丘之言,其人即时呈现比丘之身。
350 佛陀以尊者鸯迦摩罗为随侍沙门,出发朝着舍卫城的方向游化。次第游化进入舍卫城。实际上,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陀林给孤独园。就在那个时候,在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的后宫门口聚集着很多人在大声、高声、嘈杂地说道:“陛下,在您的领地内有一位名叫鸯迦摩罗的强盗,凶残,双手沾满鲜血,执着于杀戮,对生命毫无怜悯。因其之故,村庄变得不像村庄,城镇变得不像城镇,田野变得不像田野。他不断地杀人,佩戴着手指做成的花环。请陛下抓捕他。”
于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率领五百匹左右的马,于正中午离开舍卫城,进入园林。车乘可以通行的地方,则乘车前行,车乘无法通行的地方,则下车步行,接近佛陀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顶礼佛陀,然后坐于一旁。佛陀对坐于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如下说道:“陛下,是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毘沙罗对你发了脾气?还是毗舍离的离车族人或是其它敌人?”
“尊师,不是摩揭陀国王斯尼耶·频毘沙罗对我发了脾气,也不是毗舍离的离车族人,也不是其它敌人。尊师,在我的领地内有一位名叫鸯迦摩罗的强盗,凶残,双手沾满鲜血,执着于杀戮,对生命毫无怜悯。因其之故,村庄变得不像村庄,城镇变得不像城镇,田野变得不像田野。他不断地杀人,佩戴着手指做成的花环。尊师,我要抓捕他。”
“陛下,如果你看到鸯迦摩罗剃除须发,披上僧衣,舍家出家,是远离杀生者、远离不与取者、远离妄语者,是一食者、梵行者、具戒者、善法者,你会怎样对待他?”
“尊师,我们会礼敬,或起身迎接,或敬献坐具,或为其提供衣、食、卧具、医药等资具,或为其如法守护和防范。然而,尊师,彼恶戒、邪法之人怎么会是这样的戒调御者?”
此时,尊者鸯迦摩罗正在佛陀不远处就座。于是,佛陀用右手示意并对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如下说道:“陛下,其就是鸯迦摩罗。”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顿时生起恐惧,身体僵硬,汗毛竖立。佛陀知道拘萨罗国波斯匿王生起恐惧,身体僵硬,汗毛竖立,便对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如下说道:“陛下,不要恐惧。陛下,你不需要再恐惧。”于是,彼恐惧、身体僵硬、汗毛竖立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放下心来。拘萨罗国波斯匿王接近尊者鸯迦摩罗,靠近以后对尊者鸯迦摩罗如下说道:“尊者,您是鸯迦摩罗吗?”
“是的,陛下。”
“尊者,您母亲姓什么?父亲姓什么?”
“陛下,我母亲姓迦戈,父亲姓曼达尼。”
“尊者,尊敬的迦戈·曼达尼之子请欢喜。我将努力为尊敬的迦戈·曼达尼之子供养衣、食、卧具、医药等资具。”
351 当时,尊者鸯迦摩罗是阿兰若住者,是常乞食者,是粪扫衣者,是但三衣者。尊者鸯迦摩罗对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如下说道:“谢谢,陛下,我的衣已经足够。”
然后,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靠近佛陀,靠近以后顶礼佛陀,然后坐于一旁。坐于一旁的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对佛陀如下说道:“尊师,实在是稀有!尊师,实在是未曾有!尊师,在此,世尊就是令未调御者获得调御、令非寂止者获得寂止、令未彻底寂灭者获得彻底寂灭。尊师,这是因为我们用棍棒、刀剑都不能降服之人,世尊却不以棍棒、不以刀剑将其调伏。尊师,我们现在要告辞,我们还有很多应做之事。”
“陛下,请随意。”
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从座位站起,顶礼佛陀,右转离开。
尊者鸯迦摩罗于上午,着衣,持衣钵,进入舍卫城托钵乞食。尊者鸯迦摩罗在舍卫城次第游化乞食时看到了一位难产、痛苦的女性。看到以后,其如下思考:“啊,有情实在是痛苦!啊,有情实在是痛苦!”尊者鸯迦摩罗在舍卫城托钵乞食,吃完饭,结束托钵食以后,接近佛陀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顶礼佛陀,然后坐于一旁。
坐于一旁的尊者鸯迦摩罗对佛陀如下说道:“尊师,我于上午,着衣,持衣钵,进入舍卫城托钵乞食。尊师,我在舍卫城次第游化乞食时看到了一位难产、痛苦的女性。看到以后,我如下思考:‘啊,有情实在是痛苦!啊,有情实在是痛苦!’”
“那么,鸯迦摩罗,你去接近那位女性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对该女性如下说道:‘女士,我自有生以来没有故意夺取过有情的生命。以此事实,愿你平安,愿胎儿平安。’”
“可是,尊师,这将成为我故意的妄语。因为,尊师,我曾经故意地夺取了众多有情的生命。”
“那么,鸯迦摩罗,你去接近那位女性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对该女性如下说道:‘女士,我自获得圣生以来没有故意夺取过有情的生命。以此事实,愿你平安,愿胎儿平安。’”
“好的,尊师。”尊者鸯迦摩罗应诺佛陀以后向那位女性所在的地方接近,靠近以后对该女性如下说道:“女士,我自获得圣生以来没有故意夺取过有情的生命。以此事实,愿你平安,愿胎儿平安。”于是,该女性获得平安,胎儿也获得平安。
尊者鸯迦摩罗一个人住于远离,不放逸、正勤、精进,如善家子弟正确出家,不久便于现世自我证知、证得、成就无上梵行而住,了知“生命已尽,梵行已毕,应作已作,无有再生”。尊者鸯迦摩罗成为一位阿罗汉。
352 尊者鸯迦摩罗于上午,着衣,持衣钵,进入舍卫城托钵乞食。这时,有些人向尊者鸯迦摩罗的身上投掷土块,有些人向尊者鸯迦摩罗的身上投掷木棍,有些人向尊者鸯迦摩罗的身上投掷石子。于是,尊者鸯迦摩罗的头被打破,流着血,钵被打破,僧衣褴褛,向佛陀所在的地方接近。
佛陀看到尊者鸯迦摩罗从远处走来,看到以后对尊者鸯迦摩罗如下说道:“婆罗门,你要忍受!婆罗门,你要忍受!婆罗门,你应在数年、数百年、数千年在地狱中经受的业果报之苦,婆罗门,你现世经受了该业果报。”于是,尊者鸯迦摩罗独坐、禅思,感受解脱之乐,这时,发出此自说语:
“过去放逸者,其现不放逸;
其照明此世,如破云明月。
曾做诸邪业,为善所覆盖;
其照明此世,如破云明月。
虽是幼比丘,于佛教努力;
其照明此世,如破云明月。
吾敌请听佛法,吾敌勤修佛教;
吾敌亲近善人,即与法一致者。
应随说忍辱者,称誉不相违者;
吾敌适时听法,亦应对其遵从。
其已不再杀我,亦不再杀他人;
获得最上寂静,守护动不动者。
如灌溉工引水,如箭工弯曲弓;
如木匠弯曲木,贤者调御自我。
有人使用木棍,亦用钩子鞭子;
我为如来调御,非用木棍刀剑。
我已不再害人,尽管以前杀人;
如今我名真谛,不再杀害他人。
以前我是强盗,人称鸯迦摩罗;
为欲望所左右,现在皈依佛陀。
以前满手鲜血,人称鸯迦摩罗;
请看皈依之人,已被断除再有。
造如此恶业者,必多堕入地狱;
感受业的异熟,无负债摄饮食。
愚蠢愚钝之人,沉溺诸多放逸;
智慧者不放逸,如护无价之宝。
不要沉溺放逸,不要亲近欲乐;
不放逸静思者,获得更大快乐。
善来不会离去,我不再是愚钝;
于诸分别之法,其已到达顶端。
善来不会离去,我不再是愚钝;
已经获得三明,已经完成佛教。”
(鸯迦摩罗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