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第四、长爪经(Dighanakhasuttam)

201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住在苏卡罗卡塔。这时,遍历行者长爪接近佛陀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与佛陀互致问候,互致值得记忆的欢喜语言以后立于一旁。

立于一旁的遍历行者长爪对佛陀如下说道:“乔达摩尊者,我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不认可。’”

“阿奇贝萨纳,那么,你对于此观点,即‘我对一切都不认可’,你对于这个观点也不认可吗?”

“乔达摩尊者,如果我认可这个观点,其也就是这样,其也就是这样。”

“阿奇贝萨纳,因为世间有人如下认为:‘其也就是这样,其也就是这样。’他们不舍弃此观点,却采取其他观点。这样的人很多,相对很多。同时,阿奇贝萨纳,因为世间有人如下认为:‘其也就是这样,其也就是这样。’他们舍弃此观点,不采取其他观点。这样的人很少,相对很少。

阿奇贝萨纳,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认可。’阿奇贝萨纳,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不认可。’阿奇贝萨纳,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部分认可,我对部分不认可。’

于是,阿奇贝萨纳,在此,持‘我对一切都认可’之如此说者、如此见者的某些沙门、婆罗门,他们的此观点是处于贪著的面前、束缚的面前、欢喜的面前、取著的面前、执着的面前。

阿奇贝萨纳,在此,持‘我对一切都不认可’之如此说者、如此见者的某些沙门、婆罗门,他们的此观点是处于不贪著的面前、无束缚的面前、不欢喜的面前、无取著的面前、不执着的面前。”

202 如此听闻,遍历行者长爪对佛陀如下说道:“乔达摩尊者对于我的观点进行了赞扬,乔达摩尊者对于我的见地进行了赞叹。”

“阿奇贝萨纳,在此,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部分认可,我对部分不认可。’他们认可的此观点是处于贪著的面前、束缚的面前、欢喜的面前、取著的面前、执着的面前。他们不认可的此观点是处于不贪著的面前、无束缚的面前、不欢喜的面前、无取著的面前、不执着的面前。

阿奇贝萨纳,在此,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认可。’于是,智慧之人进行深刻观察:‘这是我的观点,即“我对一切都认可。”如果我对此观点紧紧地执取加以阐述:“此才是真实,其他是虚妄。”那么,就会对我出现两个分歧: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不认可。”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部分认可,我对部分不认可。”出现此两个分歧。有分歧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困惑,有困惑就有烦恼。像这样,彼于自身看到分歧、争论、困惑、烦恼者舍弃此观点,不采取其他观点。像这样成为那些观点的舍弃者,像这样成为那些观点的定弃者。’”

203 “阿奇贝萨纳,在此,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不认可。’于是,智慧之人进行深刻观察:‘这是我的观点,即“我对一切都不认可。”如果我对此观点紧紧地执取加以阐述:“此才是真实,其他是虚妄。”那么,就会对我出现两个分歧: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认可。”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部分认可,我对部分不认可。”出现此两个分歧。有分歧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困惑,有困惑就有烦恼。像这样,彼于自身看到分歧、争论、困惑、烦恼者舍弃此观点,不采取其他观点。像这样成为那些观点的舍弃者,像这样成为那些观点的定弃者。’”

204 “阿奇贝萨纳,在此,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部分认可,我对部分不认可。于是,智慧之人进行深刻观察:‘这是我的观点,即“我对部分认可,我对部分不认可。”如果我对此观点紧紧地执取加以阐述:“此才是真实,其他是虚妄。”那么,就会对我出现两个分歧: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认可。”某些沙门、婆罗门是如此说者、如此见者:“我对一切都不认可。”出现此两个分歧。有分歧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困惑,有困惑就有烦恼。像这样,彼于自身看到分歧、争论、困惑、烦恼者舍弃此观点,不采取其他观点。像这样成为那些观点的舍弃者,像这样成为那些观点的定弃者。’”

205 “阿奇贝萨纳,此身体有色,为四大要素所成,是父母所生,饭食所养,具有无常、削减、渐灭、变坏、分离的性质。应该从无常、苦、病、肿瘤、箭、重患、疾患、他者、败坏、空、无我加以看待。对于此身体从无常、苦、病、肿瘤、箭、重患、疾患、他者、败坏、空、无我加以看待者,在身体上,对身体的意欲,对身体的爱恋,对身体的随顺就会被舍弃。

阿奇贝萨纳,有三种受: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阿奇贝萨纳,当感受乐受时,此时不感受苦受,也不感受非苦非乐受,此时只感受乐受。阿奇贝萨纳,当感受苦受时,此时不感受乐受,也不感受非苦非乐受,此时只感受苦受。阿奇贝萨纳,当感受非苦非乐受时,此时不感受乐受,也不感受苦受,此时只感受非苦非乐受。

阿奇贝萨纳,乐受也是无常、被造作、依缘而生,会灭尽、衰灭、消亡、尽灭。阿奇贝萨纳,苦受也是无常、被造作、依缘而生,会灭尽、衰灭、消亡、尽灭。阿奇贝萨纳,非苦非乐受也是无常、被造作、依缘而生,会灭尽、衰灭、消亡、尽灭。

如此观察,阿奇贝萨纳,多闻的圣弟子厌离乐受,厌离苦受,厌离非苦非乐受。因厌离而离贪,因离贪而解脱。于解脱生起‘获得解脱’之智。了知‘生命已尽,梵行已毕,应作已作,无有再生’。阿奇贝萨纳,如此心解脱的比丘不苟同于任何人,不与任何人争论,依照所阐述的世界加以阐述,没有执持。”

206 此时,尊者舍利弗正站在佛陀后面为佛陀执扇。于是,尊者舍利弗如下思考:“实际上世尊是证知诸法以后为我们讲述了舍离,实际上善逝是证知诸法以后为我们讲述了定弃。”于是,尊者舍利弗由于这样深刻思考,从而无取著,心从诸漏解脱。

遍历行者长爪也生起离尘、离垢的法眼:“任何生法,其都是灭法。”遍历行者长爪见到法,到达法,了知法,深入法,超越疑虑,远离疑惑,获得自信,在导师的教导下不缘他者,其对佛陀如下说道:“乔达摩尊者,实在是殊胜!乔达摩尊者,实在是殊胜!乔达摩尊者,恰似扶起跌倒者,打开覆盖物,给迷路之人指明道路,为了让有眼之人看到诸色而在黑暗中点亮灯火。像这样,乔达摩尊者采用多种方法阐明了法。在此,乔达摩尊者,我皈依乔达摩尊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团。从今以后,请乔达摩尊者接受我成为优婆塞,做我一生的皈依处。”

(长爪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