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陀林给孤独园。在此,佛陀对比丘众说道:“诸比丘。”
“尊师。”彼比丘众应诺佛陀。
佛陀如下说道:“诸比丘,我受用一餐食。诸比丘,受用一餐食的我觉知少病少恼、身体轻快、强健有力、安稳而居。那么,诸比丘,你们也受用一餐食。诸比丘,受用一餐食的你们也将觉知少病少恼、身体轻快、强健有力、安稳而居。”
听闻此言,尊者跋陀利对佛陀如下说道:“尊师,我不能受用一餐食。尊师,因为受用一餐食的我会怀疑,会懊悔。”
“既然如此,那么,跋陀利,你在接受招待食的时候可以在那个地方先食用一部分,然后再拿到一个地方食用。这样,跋陀利,受用一餐食的你也可以存活。”
“尊师,即使这样,我也不能受用一餐食。尊师,因为那样进食的我也会怀疑,会懊悔。”
于是,佛陀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尊者跋陀利却宣称无法做到。于是,尊者跋陀利在整整三个月里没有来到佛陀面前,正如彼没有充分执行导师教导之人。
135 当时,很多比丘众在为佛陀制衣:‘衣制完以后,世尊将于三个月后出发游化。’这时,尊者跋陀利接近彼比丘众,靠近以后向比丘众问候,互致值得记忆的欢喜语言以后坐于一旁。彼比丘众对坐于一旁的尊者跋陀利如下说道:“跋陀利尊者,现在在为世尊制衣。衣制完以后,世尊将于三个月后出发游化。啊,跋陀利尊者,你应充分作意此过失,不要让你今后更加难行。
“好的,诸尊者。”尊者跋陀利应答彼比丘众以后,接近佛陀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顶礼佛陀,然后坐于一旁。
坐于一旁的尊者跋陀利对佛陀如下说道:“尊师,我是如此愚痴、如此昏昧、如此不善,我犯了罪。世尊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我却宣称无法做到。尊师,为了防护我的未来,请世尊接纳我所犯的此罪。”
“跋陀利,你的确犯了罪。你是如此愚痴、如此昏昧、如此不善,我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你却宣称无法做到。跋陀利,此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世尊住在舍卫城,世尊也将知道我:“名为跋陀利的比丘没有圆满导师的教导。”’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
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众多比丘来到舍卫城安居,他们也将知道我:“名为跋陀利的比丘没有圆满导师的教导。”’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
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众多比丘尼来到舍卫城安居,她们也将知道我:“名为跋陀利的比丘没有圆满导师的教导。”’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
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众多优婆塞进入舍卫城,他们也将知道我:“名为跋陀利的比丘没有圆满导师的教导。”’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
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众多优婆夷进入舍卫城,她们也将知道我:“名为跋陀利的比丘没有圆满导师的教导。”’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
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众多外道的沙门、婆罗门来到舍卫城安居,他们也将知道我:“名为跋陀利的比丘没有圆满导师的教导。”’跋陀利,此也是你没有充分了解的状况。”
“尊师,我是如此愚痴、如此昏昧、如此不善,我犯了罪。世尊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我却宣称无法做到。尊师,为了防护我的未来,请世尊接纳我所犯的此罪。”
“跋陀利,你的确犯了罪。你是如此愚痴、如此昏昧、如此不善,我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你却宣称无法做到。”
136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俱分解脱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慧解脱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身证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得见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信解脱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随法行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在此有随信行者的比丘,我对其如下说道:‘比丘,你来为我在污泥中做桥梁。’他是离开,还是把身体弯曲成其他形式,还是声称‘不’?”
“尊师,此都不是。”
“跋陀利,对此如何思考?你是否已经成为俱分解脱者,或慧解脱者,或身证者,或得见者,或信解脱者,或随法行者,或随信行者?”
“尊师,都不是。”
“那么,跋陀利,在那个时候,你不是空无、空虚、有罪吗?”
“是的,尊师。尊师,我是如此愚痴、如此昏昧、如此不善,我犯了罪。世尊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我却宣称无法做到。尊师,为了防护我的未来,请世尊接纳我所犯的此罪。”
“跋陀利,你的确犯了罪。你是如此愚痴、如此昏昧、如此不善,我施设了学处,比丘僧众受持学处,然而你却宣称无法做到。跋陀利,既然你知道犯了罪,如法忏悔,那么,我们对你加以接纳。跋陀利,因为这样就会在圣人律中繁荣。知道犯了罪,如法忏悔者,获得了对未来的防护。”
137 “跋陀利,在此,有比丘于导师的教导未圆满学处。其如下思考:‘我亲近阿兰若、树下、山岳、溪谷、洞窟、冢间、丛林、野外、草堆等远离的坐卧处如何?或许我能证得超人法的特殊最胜智见。’其亲近阿兰若、树下、山岳、溪谷、洞窟、冢间、丛林、野外、草堆等远离的坐卧处。如此而住的远离者,导师也谴责,智慧的同修行者知道以后也会谴责,天神也会谴责,自己也会谴责自己。其被导师谴责、被智慧的同修行者谴责、被天神谴责、被自己谴责自己者未证得超人法的特殊最胜智见。此为何故?跋陀利,因为于导师的教导未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138 “跋陀利,在此,有比丘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其如下思考:‘我亲近阿兰若、树下、山岳、溪谷、洞窟、冢间、丛林、野外、草堆等远离的坐卧处如何?或许我能证得超人法的特殊最胜智见。’其亲近阿兰若、树下、山岳、溪谷、洞窟、冢间、丛林、野外、草堆等远离的坐卧处。如此而住的远离者,导师也不谴责,智慧的同修行者知道以后也不会谴责,天神也不会谴责,自己也不会谴责自己。其不被导师谴责、不被智慧的同修行者谴责、不被天神谴责、不被自己谴责自己者证得超人法的特殊最胜智见。由于离开诸欲,离开诸不善法,其到达并住立于有浅观、有深观、因远离而生喜和乐的初禅。此为何故?跋陀利,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139 “进而,跋陀利,由于浅观和深观的寂灭,比丘到达并住立于内部清净的心一境性,到达无浅观、无深观、具有因定而生喜和乐的第二禅。此为何故?跋陀利,亦是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进而,跋陀利,比丘离开喜,住于舍,具念,具正知,以身体感知乐,到达并住立于圣者所称的‘有舍、具念、住于乐’的第三禅。此为何故?跋陀利,亦是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进而,跋陀利,比丘舍弃乐,舍弃苦,以前早已熄灭喜和忧,到达并住立于非苦非乐、舍念遍净的第四禅。此为何故?跋陀利,亦是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宿住随念智。其随念着多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十万生,多个坏劫生、多个成劫生、多个坏成劫生。‘在那里,我具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食物,感受这样的乐和苦,具有这样的寿命。在那里死去,再生到那里。在那里,我具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食物,感受这样的乐和苦,具有这样的寿命。在那里死去,再生到这里。’像这样,随念着具有行相、具有境况的多种宿住。此为何故?跋陀利,亦是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众有情的死生智。其以清净、非凡的天眼观察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善趣、恶趣的众有情的死亡、再生,了知众有情随业而行。‘事实上,这些受人尊敬的有情因为具足身恶业,具足语恶业,具足意恶业,诽谤圣人,是邪见者,是邪见业的受持者。他们的身体破灭,死后将再生于苦处、恶处、难处的地狱。然而,那些受人尊敬的有情因为具足身善业,具足语善业,具足意善业,不诽谤圣人,是正见者,是正见业的受持者。他们的身体破灭,死后将再生于善道的天界。’像这样,其以清净、非凡的天眼观察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善趣、恶趣的众有情的死亡、再生,了知众有情随业而行。此为何故?跋陀利,亦是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诸烦恼的灭尽智。其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的生起’,如实了知‘此是苦的灭尽’,如实了知‘此是通往苦灭尽的行道’。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此是烦恼的生起’,如实了知‘此是烦恼的灭尽’,如实了知‘此是通往烦恼灭尽的行道’。如此了知、如此见者,心从欲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存在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无明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于解脱生起‘获得解脱’之智。了知‘生命已尽,梵行已毕,应作已作,无有再生’。此为何故?跋陀利,亦是因为于导师的教导圆满学处者就是如此。”
140 听闻此言,尊者跋陀利对佛陀如下说道:“尊师,是何因,是何缘,在此,对某些比丘不断地加以惩罚?是何因,是何缘,在此,不对某些比丘不断地加以惩罚?”
“跋陀利,某些比丘经常犯罪,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言辞闪烁,向外转移话题,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不正确行持,不调柔,不忏悔,不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于是,跋陀利,众比丘如下思考:‘朋友,此比丘经常犯罪,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言辞闪烁,向外转移话题,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不正确行持,不调柔,不忏悔,不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实际上,尊者们应该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不急于灭止此诤事。’像这样,跋陀利,众比丘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不急于灭止此诤事。”
141 “跋陀利,某些比丘经常犯罪,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不言辞闪烁,不向外转移话题,不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正确行持,调柔,忏悔,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于是,跋陀利,众比丘如下思考:‘朋友,此比丘经常犯罪,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不言辞闪烁,不向外转移话题,不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正确行持,调柔,忏悔,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实际上,尊者们应该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迅速灭止此诤事。’像这样,跋陀利,众比丘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迅速灭止此诤事。”
142 “进而,跋陀利,某些比丘偶尔犯罪,不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言辞闪烁,向外转移话题,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不正确行持,不调柔,不忏悔,不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因此,跋陀利,众比丘如下思考:‘朋友,此比丘偶尔犯罪,不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言辞闪烁,向外转移话题,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不正确行持,不调柔,不忏悔,不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实际上,尊者们应该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不急于灭止此诤事。’像这样,跋陀利,众比丘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不急于灭止此诤事。”
143 “进而,跋陀利,某些比丘偶尔犯罪,不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不言辞闪烁,不向外转移话题,不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正确行持,调柔,忏悔,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因此,跋陀利,众比丘如下思考:‘朋友,此比丘偶尔犯罪,不是多犯罪者。其被众比丘指出时,不言辞闪烁,不向外转移话题,不显现出愤恨、嗔恚、不满,正确行持,调柔,忏悔,说“为了合僧伽意而行”。实际上,尊者们应该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迅速灭止此诤事。’像这样,跋陀利,众比丘对该比丘进一步加以考察,迅速灭止此诤事。”
144 “在此,跋陀利,某些比丘信仰薄弱,爱心缺少。因此,跋陀利,众比丘如下思考:‘朋友,此比丘信仰薄弱,爱心缺少。如果我们不断惩罚该比丘,那么其薄弱的信仰,缺少的爱心会因此而衰退。’跋陀利,例如,有人只有一只眼。其亲朋好友、亲戚眷属保护其彼一只眼:‘不能让此一只眼从其衰退。’像这样,跋陀利,某些比丘信仰薄弱,爱心缺少。因此,跋陀利,众比丘如下思考:‘朋友,此比丘信仰薄弱,爱心缺少。如果我们不断惩罚该比丘,那么其薄弱的信仰,缺少的爱心会因此而衰退。’跋陀利,此是因,是缘,在此,对某些比丘不断地加以惩罚。跋陀利,此是因,是缘,在此,不对某些比丘不断地加以惩罚。”
145 “那么,尊师,是何因,是何缘,以前学处比较少,然而觉悟而住立的比丘却很多?尊师,是何因,是何缘,现在学处比较多,然而觉悟而住立的比丘却很少?”
“的确如此,跋陀利,这是因为有情损减。正法正在消失时,虽然学处比较多,然而觉悟而住立的比丘却很少。跋陀利,因为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没有显现,所以,导师不为弟子施设学处。跋陀利,因为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显现,为了对烦恼之法加以防护,所以,导师才为弟子施设学处。
跋陀利,因为僧伽没有变大,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没有显现。跋陀利,因为僧伽变大,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显现,为了对烦恼之法加以防护,所以,导师才为弟子施设学处。
跋陀利,因为僧伽没有达到利得的顶点,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没有显现。跋陀利,因为僧伽达到利得的顶点,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显现,为了对烦恼之法加以防护,所以,导师才为弟子施设学处。
跋陀利,因为僧伽没有到达名声的顶点,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没有显现。跋陀利,因为僧伽到达名声的顶点,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显现,为了对烦恼之法加以防护,所以,导师才为弟子施设学处。
跋陀利,因为僧伽没有到达多闻,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没有显现。跋陀利,因为僧伽到达多闻,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显现,为了对烦恼之法加以防护,所以,导师才为弟子施设学处。
跋陀利,因为僧伽没有到达经验丰富,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没有显现。跋陀利,因为僧伽到达经验丰富,所以,烦恼之法在僧伽中显现,为了对烦恼之法加以防护,所以,导师才为弟子施设学处。”
146 “跋陀利,你们只有很少的人,那时,我以骏马比喻为你们开示了法门。跋陀利,你还记得吗?”
“没有,尊师。”
“跋陀利,那么,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尊师,是不是我在导师的教导中长久以来没有达到具足学处?”
“跋陀利,不仅是此因,不仅是此缘。跋陀利,长久以来,我如此以自心熟知你的心:‘此愚蠢之人在我教示法时,并不是深刻思考,不作意,不全心思念,不倾听法。’跋陀利,我再以骏马比喻为你开示法门。你仔细听,充分作意。我来说。”
“遵命,尊师。”尊者跋陀利应诺佛陀。
佛陀如下说道:
147 “跋陀利,例如,娴熟的驯马师得到一匹吉祥骏马以后,首先套上马嚼子加以调驯。被套上马嚼子后,因为以前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调驯,所以,该马不断地暴怒、摇头、踢蹄子。其被持续地调驯,被顺次地调驯,在这一点上达到不动。
跋陀利,当吉祥骏马被持续地调驯,被顺次地调驯,在这一点上达到不动以后,娴熟的驯马师进而以轭加以调驯。被套上轭后,因为以前没有受到过这样的调驯,所以,该马不断地暴怒、摇头、踢蹄子。其被持续地调驯,被顺次地调驯,在这一点上达到不动。
跋陀利,当吉祥骏马被持续地调驯,被顺次地调驯,在这一点上达到不动以后,娴熟的驯马师进而以缰绳、在圆形马场跑步、赛跑、疾驰加以调驯,告知国王的德行和国王的血统加以调驯,以及以最高的速度、最快的驰骋、最胜的和顺加以调驯。因为以前没有受到过缰绳、在圆形马场跑步、赛跑、疾驰的调驯,没有受到过被告知国王德行、国王血统的调驯,没有受到过以最高速度、最快驰骋、最胜和顺的调驯,所以,该马不断地暴怒、摇头、踢蹄子。其被持续地调驯,被顺次地调驯,在这一点上达到不动。跋陀利,当吉祥骏马被持续地调驯,被顺次地调驯,在这一点上达到不动以后,娴熟的驯马师进而逐渐梳理、打磨蹄掌。跋陀利,具足此十个方面的吉祥骏马可以适合国王,为国王所受用,被称为国王的重要部分。
跋陀利,像这样,由于具足十法,比丘是应供食者,是应供献者,是应供养者,是应合掌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由于哪十法?在此,比丘因为是无学的正见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思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语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业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命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精进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念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定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智具足者,因为是无学的正解脱具足者,跋陀利,像这样,由于具足此十法,比丘是应供食者,是应供献者,是应供养者,是应合掌者,是世间的无上福田。”
此为佛陀所说。尊者跋陀利内心喜悦,欢喜佛陀所说。
(跋陀利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