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第四、恐惧经(Bhayabheravasuttam)

34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陀林给孤独园。这时,加努索尼婆罗门接近佛陀所在的地方,靠近以后向佛陀问候,互致值得记忆的欢喜语言以后坐于一旁。

坐于一旁的加努索尼婆罗门对佛陀如下说道:“乔达摩尊者,这些善家子弟指定乔达摩尊者,依信仰而舍家出家。乔达摩尊者是他们的先驱者。乔达摩尊者是他们的救助者。乔达摩尊者是他们的劝导者。彼众人信奉乔达摩尊者的见解。”

“的确如此,婆罗门!的确如此,婆罗门!婆罗门,这些善家子弟指定我,依信仰而舍家出家。我是他们的先驱者。我是他们的救助者。我是他们的劝导者。彼众人信奉我的见解。”

乔达摩尊者,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实在难以征服,远离难以完成,独住难获喜悦。因为树林将会夺走尚未获得禅定的比丘的心。”

“的确如此,婆罗门!的确如此,婆罗门!因为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实在难以征服,远离难以完成,独住难获喜悦,树林将会夺走尚未获得禅定的比丘的心。”

一、十六教说

35 “婆罗门,我在未获得正等觉以前,还是未获得正等觉的菩萨的时候,亦曾生起这样的念:‘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实在难以征服,远离难以完成,独住难获喜悦,树林将会夺走尚未获得禅定的比丘的心。’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身业未遍净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身业未遍净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身业未遍净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身业遍净者。实际上,我就是身业遍净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身业遍净,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36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语业未遍净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语业未遍净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语业未遍净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语业遍净者。实际上,我就是语业遍净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语业遍净,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意业未遍净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意业未遍净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意业未遍净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意业遍净者。实际上,我就是意业遍净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意业遍净,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活命未遍净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活命未遍净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活命未遍净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活命遍净者。实际上,我就是活命遍净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活命遍净,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37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于诸欲有贪求、极贪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于诸欲有贪求、极贪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于诸欲有贪求、极贪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无贪求者。实际上,我就是无贪求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无贪求,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38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有嗔恚心、邪思维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嗔恚心和邪思维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嗔恚心、邪思维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慈心者。实际上,我就是慈心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慈心,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39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纠缠于昏沉、睡眠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纠缠于昏沉、睡眠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纠缠于昏沉、睡眠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离昏沉、睡眠者。实际上,我就是离昏沉、睡眠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离昏沉、睡眠,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0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有掉举、后悔心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掉举、后悔心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依掉举、后悔心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内心寂静者。实际上,我就是内心寂静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内心寂静,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1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有疑惑、疑虑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疑惑、疑虑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疑惑、疑虑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离疑惑、疑虑者。实际上,我就是离疑惑、疑虑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离疑惑、疑虑,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2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自赞毁他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自赞毁他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自赞毁他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不自赞毁他者。实际上,我就是不自赞毁他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不自赞毁他,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3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恐惧、畏惧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恐惧、畏惧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恐惧、畏惧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离畏惧者。实际上,我就是离畏惧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离畏惧,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4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渴望利得、尊敬、名声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渴望利得、尊敬、名声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渴望利得、尊敬、名声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少欲者。实际上,我就是少欲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一我于自身正观到少欲,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5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懈怠、不精进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懈怠、不精进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懈怠、不精进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勤精进者。实际上,我就是勤精进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勤精进,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6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失念、非正知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失念、非正知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失念、非正知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念现起者。实际上,我就是念现起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念现起,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7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无寂止、心散乱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无寂止、心散乱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无寂止、心散乱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定具足者。实际上,我就是定具足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定具足,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48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任何恶慧、蒙昧的沙门、婆罗门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因为恶慧、蒙昧之不足,彼令人尊敬的沙门、婆罗门就会招致不善的恐惧。然而,我并不是恶慧、蒙昧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者,我是慧具足者。实际上,我就是慧具足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的圣人之一。’婆罗门,我于自身正观到慧具足,于是,更加安心地住于阿兰若。”

十六教说完

二、驱逐恐惧

49 “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我于彼众所周知的恐怖夜晚即十四日、十五日和每半月的第八日,在那样的夜晚,在令人恐惧、畏惧的阿兰若灵地、森林灵地、树木灵地,在那样的坐卧处住下来如何?或许我能够看到恐惧。’于是,婆罗门,后来彼我在彼众所周知的恐怖夜晚即十四日、十五日和每半月的第八日,在那样的夜晚,在令人恐惧、畏惧的阿兰若灵地、森林灵地、树木灵地,在那样的坐卧处住下来。

婆罗门,对于安住彼处的我,角兽来了,孔雀投下了木片,风吹起树叶。于是,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原来到来的这些就是彼恐惧。’婆罗门,彼我如下思考:‘我为什么期待着恐惧的到来而住?对于到来的彼恐惧,我随时驱逐彼恐惧如何?’

于是,婆罗门,彼我在经行时,彼恐惧到来。婆罗门,彼我没有站立、没有就座、没有倒卧,只是经行驱逐彼恐惧。

婆罗门,彼我在站立时,彼恐惧到来。婆罗门,彼我没有经行、没有就座、没有倒卧,只是站立驱逐彼恐惧。

婆罗门,彼我在就座时,彼恐惧到来。婆罗门,彼我没有倒卧、没有站立、没有经行,只是就座驱逐彼恐惧。

婆罗门,彼我在倒卧时,彼恐惧到来。婆罗门,彼我没有就座、没有站立、没有经行,只是倒卧驱逐彼恐惧。”

三、无恐惧而住

50 “婆罗门,有某些沙门、婆罗门,把黑夜当作白昼,把白昼当作黑夜。我说这是因为彼沙门、婆罗门住于蒙昧。然而,婆罗门,我把黑夜就看作是黑夜,把白昼就看作是白昼。婆罗门,如果正确表述者将其表述为‘非蒙昧有情生起于世,为了更多人的利益,为了更多人的安乐,为了对世界的怜悯,为了人天的利益、利得、安乐’,那么,正确表述者只有针对我才表述为‘非蒙昧有情生起于世,为了更多人的利益,为了更多人的安乐,为了对世界的怜悯,为了人天的利益、利得、安乐。’”

51 “婆罗门,我的勤精进不退转,念现起不失念,身体轻安不暴躁,心安定于一境。婆罗门,彼我离开诸欲,离开诸不善法,到达并住立于有浅观、有深观、因远离而生喜和乐的初禅。由于浅观和深观的寂灭,到达并住立于内部清净的心一境性,到达无浅观、无深观、具有因定而生喜和乐的第二禅。离开喜,住于舍,具念,具正知,以身体感知乐,到达并住立于圣者所称的‘有舍、具念、住于乐’的第三禅。舍弃乐,舍弃苦,以前早已熄灭喜和忧,到达并住立于非苦非乐、舍念遍净的第四禅。”

52 “婆罗门,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宿住随念智。其随念着多种宿住。例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十万生,多个坏劫生、多个成劫生、多个坏成劫生。‘在那里,我具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食物,感受这样的乐和苦,具有这样的寿命。在那里死去,再生到那里。在那里,我具有这样的名、这样的姓、这样的种姓、这样的食物,感受这样的乐和苦,具有这样的寿命。在那里死去,再生到这里。’像这样,随念着具有行相、具有境况的多种宿住。婆罗门,这是我于初夜分到达的第一明。无明被打破,明生起。黑暗被打破,光明生起,正如不放逸、精进、自我努力而住者。”

53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众有情的死生智。其以清净、非凡的天眼观察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善趣、恶趣的众有情的死亡、再生,了知众有情随业而行。‘事实上,这些受人尊敬的有情因为具足身恶业,具足语恶业,具足意恶业,诽谤圣人,是邪见者,是邪见业的受持者。他们的身体破灭,死后将再生于苦处、恶处、难处的地狱。然而,那些受人尊敬的有情因为具足身善业,具足语善业,具足意善业,不诽谤圣人,是正见者,是正见业的受持者。他们的身体破灭,死后将再生于善道的天界。’像这样,其以清净、非凡的天眼观察卑贱、高贵、美丽、丑陋、善趣、恶趣的众有情的死亡、再生,了知众有情随业而行。婆罗门,这是我于中夜分到达的第二明。无明被打破,明生起。黑暗被打破,光明生起,正如不放逸、精进、自我努力而住者。”

54 “其以如此安定、遍净、净白、无秽、离随烦恼、柔软、堪任、住立、已达不动之心,将心转向诸烦恼的灭尽智。其如实了知‘此是苦’,如实了知‘此是苦的生起’,如实了知‘此是苦的灭尽’,如实了知‘此是通往苦灭尽的行道’。如实了知‘这些是烦恼’,如实了知‘此是烦恼的生起’,如实了知‘此是烦恼的灭尽’,如实了知‘此是通往烦恼灭尽的行道’。如此了知、如此见的我,心从欲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存在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无明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于解脱生起‘获得解脱’之智。了知‘生命已尽,梵行已毕,应作已作,无有再生’。婆罗门,这是我于后夜分到达的第三明。无明被打破,明生起。黑暗被打破,光明生起,正如不放逸、精进、自我努力而住者。”

55 “婆罗门,你或许这样认为:‘沙门乔达摩现在还没有离欲,没有离嗔,没有离痴,因此住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婆罗门,不应该那样认为。婆罗门,我因为正观两个理由而受用阿兰若、森林等边地坐卧处:正观自己的现世乐住和怜悯后来的人众。”

56 “的确,因为乔达摩尊者,后来的人众获得了怜悯,正如因为彼阿罗汉、正等觉者。乔达摩尊者,实在是殊胜!乔达摩尊者,实在是殊胜!乔达摩尊者,恰似扶起跌倒者,打开覆盖物,给迷路之人指明道路,为了让有眼之人看到诸色而在黑暗中点亮灯火,像这样,乔达摩尊者采用多种方法明示了法。乔达摩尊者,我皈依乔达摩尊者、法、比丘僧团。从今以后,请乔达摩尊者接受我成为优婆塞,作我一生的皈依处。”

(恐惧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