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第二、一切烦恼经(Sabbasavasuttam)

14 如是我闻。

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附近的祇陀林给孤独园。在此,佛陀对比丘众说道:“诸比丘。”

“尊师。”彼比丘众应诺佛陀。

佛陀如下说道:“诸比丘,我为你们说防治一切烦恼的法门。你们仔细听,充分作意。我来说。”

“好,尊师。”彼比丘众应诺佛陀。

佛陀如下说道:

15 “诸比丘,我为知者、见者告知诸烦恼的灭尽,不是为不知者、不见者。那么,诸比丘,我为知什么者、见什么者告知诸烦恼的灭尽?是如理作意和非如理作意。诸比丘,由于非如理作意,未生起的诸烦恼生起,已生起的诸烦恼增大。然而,诸比丘,由于如理作意,未生起的诸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诸烦恼被舍断。”

16 “诸比丘,有应以见而舍断的诸烦恼,有应以守护而舍断的诸烦恼,有应以受用而舍断的诸烦恼,有应以忍受而舍断的诸烦恼,有应以回避而舍断的诸烦恼,有应以除遣而舍断的诸烦恼,有应以修行而舍断的诸烦恼。”

一、应以见而舍断的诸烦恼

17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见而舍断的烦恼?诸比丘,在此,无闻的凡夫不见圣人,不熟知圣人法,没有于圣人法得到教导;不见善人,不熟知善人法,没有于善人法得到教导,不知道应作意的法,不知道不应作意的法。其不知道应作意的法,不知道不应作意的法,不应作意的法却于该法作意,应作意的法却不于该法作意。

诸比丘,哪些是不应作意却于该法作意的法?诸比丘,因为作意该法,未生起的欲烦恼生起,已生起的欲烦恼增大;未生起的存在烦恼生起,已生起的存在烦恼增大;未生起的无明烦恼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烦恼增大。这些法就是不应作意却于该法作意的法。

诸比丘,哪些是应作意却不于该法作意的法?诸比丘,因为作意该法,未生起的欲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欲烦恼被舍断;未生起的存在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存在烦恼被舍断;未生起的无明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烦恼被舍断。这些法就是应作意却不于该法作意的法。”

18 “其如此非如理作意:‘我过去是否存在?’‘我过去是否不存在?’‘我过去是什么?’‘我过去如何存在?’‘我过去是什么,之后又是什么?’

‘我将来是否存在?’‘我将来是否不存在?’‘我将来是什么?’‘我将来如何存在?’‘我将来是什么,之后又是什么?’

即使是现在,对于现在,其内心存在疑惑;‘我现在是否存在?’‘我现在是否不存在?’‘我现在是什么?’‘我现在如何存在?’‘此有情从何处来?其将去往何处?’”

19 “因为其如此非如理作意,所以六见中的某一见生起。所谓‘我存在于我’之见于其真实地、坚固地生起。所谓‘我不存在于我’之见于其真实地、坚固地生起。所谓‘是我思考我’之见于其真实地、坚固地生起。所谓‘是我思考无我’之见于其真实地、坚固地生起。所谓‘是无我思考我’之见于其真实地、坚固地生起。

另外,‘对于我来说,此我是言语者,是感知者,随处感知善恶业的果报,其对于我来说,此我是常、恒常、常住、不变异、永久地住立于此。’之见于其生起。

诸比丘,此就被称为恶见、见的密林、见的险途、见的曲解、见的纷争、见的束缚。诸比丘,我说:‘被见的束缚所束缚的无闻凡夫不能从生、老、病、愁、悲、苦、忧、恼中解脱。其不能从苦解脱。’”

20 “诸比丘,博闻的圣弟子见圣人,熟知圣人法,于圣人法得到教导;见善人,熟知善人法,于善人法得到教导,知道应作意的法,知道不应作意的法。其知道应作意的法,知道不应作意的法,不应作意的法,其不作意彼法,应作意的法,其作意彼法。

诸比丘,哪些是不应作意故而其于该法不作意的法?诸比丘,因为作意该法,未生起的欲烦恼生起,已生起的欲烦恼增大;未生起的存在烦恼生起,已生起的存在烦恼增大;未生起的无明烦恼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烦恼增大。这些法就是不应作意故而其于该法不作意的法。

诸比丘,哪些是应作意故而其于该法作意的法?诸比丘,因为作意该法,未生起的欲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欲烦恼被舍断;未生起的存在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存在烦恼被舍断;未生起的无明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烦恼被舍断。这些法就是应作意故而其于该法作意的法。

其不作意不应作意的法,作意应作意的法,未生起的诸烦恼不生起,已生起的诸烦恼被舍断。”

21 “其如理作意‘此是苦’。其如理作意‘此是苦的生起’。其如理作意‘此是苦的灭尽’。其如理作意‘此是通往苦灭尽的行道’。如此如理作意者,三个束缚即有身见、疑惑、戒禁取于其被舍断。诸比丘,这些就是被称为应以见而舍断的烦恼。”

二、应以守护而舍断的诸烦恼

22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守护而舍断的烦恼?

诸比丘,在此,比丘如理省察守护眼根而住。诸比丘,对于不守护眼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守护眼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

如理省察守护耳根而住。诸比丘,对于不守护耳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守护耳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

如理省察守护鼻根而住。诸比丘,对于不守护鼻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守护鼻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

如理省察守护舌根而住。诸比丘,对于不守护舌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守护舌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

如理省察守护身根而住。诸比丘,对于不守护身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守护身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生起。

如理省察守护意根而住。诸比丘,对于不守护意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守护意根而住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

诸比丘,如果对于应守护者却没有加以守护而住,那么,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如果对于应守护者加以守护而住,那么,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诸比丘,这些就是被称为应以守护而舍断的烦恼。”

三、应以受用而舍断的诸烦恼

23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受用而舍断的烦恼?

诸比丘,在此,比丘如理省察受用僧衣:‘仅仅是为了防御寒冷,防御酷暑,防御虻、蚊、风、热、爬虫类的接触,仅仅是为了覆盖下体。’

如理省察受用托钵食:‘不是为了嬉戏,不是为了慢心,不是为了养颜,不是为了庄严,其仅仅是为了此身体的存续和存活,为了止息恼害,为了资益梵行,如此这样,击退旧的苦受,不再生起新的苦受,于是,我将无罪生存,住于安乐。

如理省察受用坐卧处:‘仅仅是为了防御寒冷,防御酷暑,防御虻、蚊、风、热、爬虫类的接触。其仅仅是为了去除季节性的危险,安住于禅坐。

如理省察受用医药资具:‘仅仅是为了舍断已经生起的诸病恼的感受,为了最终无有病恼。’

诸比丘,对于不如此受用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如此受用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诸比丘,这些就是被称为应以受用而舍断的烦恼。”

四、应以忍受而舍断的诸烦恼

24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忍受而舍断的烦恼?

诸比丘,在此,比丘如理省察,成为对寒、暑、饥、渴的忍受者。成为对于虻、蚊、风、热、爬虫类的接触,对于谩骂诽谤的言论,对于身体上生起的痛苦、剧烈、粗重、难受、不快、不适意、窒息感受的忍受者。

诸比丘,对于不如此忍受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如此忍受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诸比丘,这些就是被称为应以忍受而舍断的烦恼。”

五、应以回避而舍断的诸烦恼

25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回避而舍断的烦恼?

诸比丘,在此,比丘如理省察,回避狂暴之象,回避狂暴之马,回避狂暴之牛,回避狂暴之犬,回避蛇、树桩、荆棘丛、沟、悬崖、泥坑、沼泽。如果坐于如此非坐处,行于如此非行处,接近如此恶友,那么,就会被智慧的同修行者视为恶类,于是,其如理省察,回避彼非坐处、彼非行处、彼恶友。

诸比丘,对于不如此回避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如此回避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诸比丘,这些就被称为应以回避而舍断的烦恼。”

六、应以除遣而舍断的诸烦恼

26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除遣而舍断的烦恼?

诸比丘,在此,比丘如理省察,对于已生起的欲浅观不认可、舍弃、除遺、使灭尽、令无有。对于已生起的嗔浅观不认可、舍弃、除遣、使灭尽、令无有。对于已生起的害浅观不认可、舍弃、除遣、使灭尽、令无有。对于已生起的恶不善法不认可、舍弃、除遣、使灭尽、令无有。

诸比丘,对于不如此除遣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如此除遣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诸比丘,这些就被称为应以除遣而舍断的烦恼。”

七、应以修行而舍断的诸烦恼

27 “诸比丘,哪些是应以修行而舍断的烦恼?

诸比丘,在此,比丘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念等觉支。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择法等觉支。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精进等觉支。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喜等觉支。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轻安等觉支。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定等觉支。如理省察,修行依止远离、依止离贪、依止灭尽、朝向舍弃的舍等觉支。

诸比丘,对于不如此修行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会生起。对于如此修行者,困惑、焦灼的烦恼就不会生起。诸比丘,这些就被称为应以修行而舍断的烦恼。”

28 “诸比丘,以见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见舍断者。以守护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守护舍断者。以受用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受用舍断者。以忍受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忍受舍断者。以回避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回避舍断者。以除遣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除遣舍断者。以修行而舍断诸烦恼的比丘,其成为以修行舍断者。诸比丘,此被称为‘比丘是防治一切烦恼而住者,断除渴爱,斩除结缚,彻底熄灭慢心,令苦灭尽。’”

此为佛陀所说。彼比丘众内心喜悦,欢喜佛陀所说。

(一切烦恼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