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译者序

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拥有着由梵、巴、汉、藏、日、韩等不同文字和不同语言记述的庞大经典体系。其中,以巴利文记述的巴利佛典经律论三藏完备,具足八万四千种法蕴,以层次分明、语言表达朴素为特征,自古以口口相传,绵延不绝,目前是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佛教信众修学佛法所依据的根本法典。

巴利语是古印度语言之一。与其他佛典语言不同,巴利语只为记述佛陀的话语所用,故而被称为圣典语言。巴利三藏中的经藏,是佛陀针对世间的苦以及如何从苦中获得解脱所宣说之法义的集成,其由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构成。其中,“长部”和“中部”是依据篇幅之长短的分类,即“长部”是较长篇幅经典的集成,“中部”是中等篇幅经典的集成。“相应部”和“增支部”是依据内容或题目的分类,其中“相应部”是依照内容和经题次序而编集的经典集成,“增支部”是依照一至十一等法的数量而编集的经典集成。“小部”是没有编入以上各部而所余的经典集成。

位于五部(nikaya) 之首的“长部”(Dighanikaya) ,共收录经典三十四部,依据内容又被分为三篇,即戒蕴篇、摩诃篇和行道篇。其中,“戒蕴篇”以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戒行为主题,在列举和对比各类外道异见的同时,讲述了佛教独有的缘起思想和相应的修持次第。“摩诃篇”以赞颂佛德和佛威为主题,讲述了从过去诸佛至释迦佛的法脉传承以及释迦佛的出生、出家乃至传法的因缘。“行道篇”以佛教的修行目标和步骤为主题,讲述了作为佛法终极目标的涅槃以及通往涅槃的三十七条道路。

佛陀是为了解除世人的苦而来到这个世间,所以,其所说之法也依来源的不同而各有其缘起。值得庆幸的是,巴利佛典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佛陀每次说法的因缘话题,其中包括时间、地点、针对的对象以及话题的缘由等,这就使得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所讲的话语,在今天听起来依旧生动、具体、掷地有声,宛如佛陀就端坐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相信,每一位佛法的修学者都有其特殊的因缘,也有其特别钟爱的经典或方法。我们之所以锲而不舍地专注于巴利佛典的研习,是因为我们从中体味了无限的法喜。多年来,通过巴利佛典的阅读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获得了深入经藏的机缘,对佛法从懵懂渐渐走向明晰,了解了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等法义的旨趣,并在戒定慧三学的指导下,不断地取得修持上的进步。喜悦,从不会因传递而减弱,只能因分享而增多。为了能让华语世界的读者更多地了解巴利佛典,让更多的人分享佛法的喜悦,我们于多年前拟定了一个译经计划,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将巴利三藏陆续翻译为现代汉语,而本书就是这个计划所结出的第一个果实。当然,无论是佛典的浩瀚广大,还是佛法的深奥难解,都将令整个翻译过程充满艰辛,漫漫绵长。然而我们确信,在我们的精进坚持下,在每一位发心者的不懈努力和细心护持之下,再现诸佛之慈悲与智慧的巴利佛典将一部接一部地展现在华语世界的读者面前。祝愿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巴利佛典的经律论三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法宝,畅饮法的甘露,体味法的喜悦。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多年来一直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的日本驹泽大学荣休教授、曹洞宗花岳寺住持片山一良先生。作为先行者,正是因为其榜样的感召力,才使得我们越过重重难关,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此,也要特别感谢灵隐寺方丈上光下泉大和尚、法镜讲寺方丈上智下圆尼和尚,恰是因为他们的慈悲,我们才有幸能够在天命之年步入佛教僧团的行列,在僧团生活中体味经文和佛法的奥义。进而,还要感谢法镜讲寺的智仪法师、慧闻法师,灵隐寺的慧澄法师,杭州佛学院的慧仰法师、戒法法师、本戒法师,他们参与了后期的校文工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加盟,使得我们的译经活动变成了集体事业,我们由此而不再孤单。最后,感谢杭州佛学院对丛书出版事业的支持以及宗教文化出版社王志宏编辑对编辑本书所付出的辛劳。

佛法如甘露,能够滋润世人的心田。佛法如莲花,能够带来智慧的芬芳。祝愿有缘遇到巴利佛典的读者,都能够获得清净、圆满的智慧,与我们同沾法喜。

译者识

201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