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二十六.尋求聖法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世尊在上午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了舍衛城化食。一些比丘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向他說: “阿難賢友,我們很久沒有在世尊面前聽他說法了。阿難賢友,如果有機會在世尊面前聽他說法就好了。”

“賢友們,既然這樣,你們前往羅摩婆羅門的居所吧。你們在那裏將會有機會在世尊面前聽他說法。”

那些比丘回答阿難尊者: “賢友,是的。”

世尊在舍衛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他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來吧,我們一起去東園鹿母講堂午休。”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 “是的,大德。”

於是,世尊和阿難尊者一起前往東園鹿母講堂午休。到了黃昏的時候,世尊離開靜處,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來吧,我們一起去東城門外洗手腳。”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 “是的,大德。”

於是,世尊和阿難尊者一起前往東城門外洗手腳,他洗完手腳後返回岸上,穿著一件衣來乾身。這時候阿難尊者對世尊說: “大德,羅摩婆羅門的居所距離這裏不遠,它是一個怡人的地方,是一個使人愉悅的地方,願世尊悲憫,前往羅摩婆羅門的居所就好了。”

世尊保持沈默以表示接受阿難的建議。於是,世尊前往羅摩婆羅門的居所。

那時候,一些比丘在羅摩婆羅門的居所坐在一起談論法義。於是世尊站在門外等談論完結。當世尊知道談論完結時,便發出一聲輕咳,然後敲門。那些比丘開門給世尊,於是世尊進入羅摩婆羅門的居所,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比丘說: “比丘們,剛才你們談論的是什麼呢?你們談論到哪裏呢?”

“大德,當我們談到世尊的時候,世尊便來到了。”

“比丘們,十分好。比丘們,你們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是適宜坐在一起談論法義的。比丘們,你們聚集一起時應做兩件事情:談論法義或保持聖者的沈默。

“比丘們,有兩種尋求:尋求聖者之法和尋求非聖者之法。

“比丘們,什麼是一個尋求非聖者之法的人呢?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生法之中而尋求生法的人,一個自己在老法之中而尋求老法的人,一個自己在病法之中而尋求病法的人,一個自己在死法之中而尋求死法的人,一個自己在憂法之中而尋求憂法的人,一個自己在污染法之中而尋求污染法的人。

“比丘們,什麼可說是生法呢?比丘們,子女和妻子是生法,男女僕人是生法,家禽家畜是生法,動物走獸是生法,金銀錢財是生法。比丘們,這些就是人們所緊執的生法了。一個受這些東西束縛、受這些東西迷醉、抓著這些東西不放的人,就是一個自己在生法之中而尋求生法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可說是老法……

“比丘們,什麼可說是病法……

“比丘們,什麼可說是死法……

“比丘們,什麼可說是憂法……

“比丘們,什麼可說是污染法呢?比丘們,子女和妻子是污染法,男女僕人是污染法,家禽家畜是污染法,動物走獸是污染法,金銀錢財是污染法。比丘們,這些就是人們所緊執的污染法了。一個受這些東西束縛、受這些東西迷醉、抓著這些東西不放的人,就是一個自己在污染法之中而尋求污染法的人了。

“比丘們,什麼是一個尋求聖者之法的人呢?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生法之中而知道生法的過患、尋求無生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的人。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老法……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病法……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死法……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憂法……

“比丘們,一個自己在污染法之中而知道污染法的過患、尋求無污染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的人。比丘們,這就是一個尋求聖者之法的人了。

“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那時我還是一個自己在生法之中而尋求生法的人,一個自己在老法之中而尋求老法的人,一個自己在病法之中而尋求病法的人,一個自己在死法之中而尋求死法的人,一個自己在憂法之中而尋求憂法的人,一個自己在污染法之中而尋求污染法的人。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為什麼我在生法之中而尋求生法,在老法之中而尋求老法,在病法之中而尋求病法,在死法之中而尋求死法,在憂法之中而尋求憂法,在污染法之中而尋求污染法呢?讓我在生法之中而知道生法的過患,尋求無生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讓我在老法……讓我在病法……讓我在死法……讓我在憂法……讓我在污染法之中而知道污染法的過患,尋求無污染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吧。’

“比丘們,過了一些時候,我剃掉頭髮和鬍鬚,穿著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那時我年少、髮黑、壯健、在人生的早期,我的父母不想我出家,淚流滿面。

“我成為一位出家人,尋找善法,尋求達致無上寂靜的途徑。我去到阿羅邏.迦藍那裏,對他說: ‘迦藍賢友,我想在你的法和律之中修習梵行。’

“比丘們,當我說了這番話後,迦藍對我說: ‘賢友,你逗留在這裏吧。像你那樣有智慧的人,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們,我很快便能掌握那法義。只要老師教一遍,我便能夠和其他同門一樣,帶有智慧和自信地說: ‘我已知那些法義,已見那些法義。’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修習迦藍這法義不是僅僅出於信的。我是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他宣說的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的。迦藍真的是對這法義有知有見的。’

“比丘們,於是我前往迦藍那裏,對他說: ‘迦藍賢友,你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的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究竟這境界去到什麼程度呢?’

“比丘們,當我說了這番話後,迦藍宣稱達到無所有處。那時我心想: ‘不單只迦藍有信,我也有信;不單只迦藍有精進,我也有精進;不單只迦藍有念,我也有念;不單只迦藍有定,我也有定;不單只迦藍有慧,我也有慧。讓我在迦藍的法義之中努力修習,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吧。’

“比丘們,我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那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了。

“比丘們,於是我前往迦藍那裏,對他說: ‘迦藍賢友,你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的嗎?’

“ ‘賢友,是的。’

“ ‘賢友,我現在也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 ‘賢友,我有得著。賢友,我有得益。我能看見一位像你那樣的同修賢友!我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你也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你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我也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我知這法義,你也知這法義;你知這法義,我也知這法義。你像我那樣,我像你那樣。賢友,來吧,現在讓我們兩人一起來護持這個團體吧。’

“比丘們,之後,身為老師的迦藍視身為弟子的我不分高下,他對我作出很高的恭敬。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這法義不能帶來厭離、無欲、寂滅、寧靜、無比智、正覺、湼槃,只是帶來投生無所有處。’ 我對那法義感到不足,之後便離開了那法義。

“比丘們,我繼續去尋找善法,尋求達致無上寂靜的途徑。我去到優陀迦.羅摩子那裏,對他說: ‘賢友,我想在你的法和律之中修習梵行。’

“比丘們,當我說了這番話後,羅摩子對我說: ‘賢友,你逗留在這裏吧。像你那樣有智慧的人,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比丘們,我很快便能掌握那法義。只要老師教一遍,我便能夠和其他同門一樣,帶有智慧和自信地說: ‘我已知那些法義,已見那些法義。’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修習羅摩這法義不是僅僅出於信的。我是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他宣說的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的。羅摩真的是對這法義有知有見的。’

“比丘們,於是我前往羅摩子那裏,對他說: ‘羅摩子賢友,你的父親羅摩曾經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的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究竟這境界去到什麼程度呢?’

“比丘們,當我說了這番話後,羅摩子說羅摩曾經宣稱達到非想非非想處。那時我心想: ‘不單只羅摩有信,我也有信;不單只羅摩有精進,我也有精進;不單只羅摩有念,我也有念;不單只羅摩有定,我也有定;不單只羅摩有慧,我也有慧。讓我在羅摩的法義之中努力修習,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吧。’

“比丘們,我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那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了。

“比丘們,於是我前往羅摩子那裏,對他說: ‘羅摩子賢友,你的父親羅摩曾經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的嗎?’

“ ‘賢友,是的。’

“ ‘賢友,我現在也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

“ ‘賢友,我有得著。賢友,我有得益。我能看見一位像你那樣的同修賢友!我的父親羅摩曾經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你也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你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我的父親羅摩曾經也是宣稱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法義,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我的父親羅摩知這法義,你也知這法義;你知這法義,我的父親羅摩也知這法義。你像我的父親羅摩那樣,我的父親羅摩像你那樣。賢友,來吧,現在你來護持這個團體吧。’

“比丘們,之後,羅摩子視我為同修和老師,他對我作出很高的恭敬。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這法義不能帶來厭離、無欲、寂滅、寧靜、無比智、正覺、湼槃,只是帶來投生非想非非想處。’ 我對那法義感到不足,之後便離開了那法義。

“比丘們,我繼續去尋找善法,尋求達致無上寂靜的途徑。我在摩揭陀遊行,途經多處地方之後便去到優樓頻螺的舍那鎮。我看見那地方十分怡人,叢林使人愉悅,河流流著清澈的河水,有怡人的渡口,附近有可供化食的村落。那時我心想: ‘這地方十分怡人,叢林使人愉悅,河流流著清澈的河水,有怡人的渡口,附近有可供化食的村落。這地方有一個很好的條件給人精勤修習。’

“比丘們,於是我坐在那裏精勤修習。我在生法之中知道生法的過患;我在尋求無生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我證得無生的境界,我證得湼槃。

“我在老法……

“我在病法……

“我在死法……

“我在憂法……

“我在污染法之中知道污染法的過患;我在尋求無污染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我證得無污染的境界,我證得湼槃。

“我的智和見生出來了,我有不動搖的解脫。這是我最後的一生,從此不再受後有。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我所證得的法義深奧、難見、難覺、寂靜、崇高、不從邏輯推理而得、深入、智者在當中會有所體驗。但是,人們以五蘊為棲所1,對這棲所愛喜,對這棲所愛著,對這棲所感到歡喜。對五蘊這棲所愛喜、愛著、感到歡喜的人,是很難看見緣起這處地方的,是很難看見平息所有行、捨棄所有依、盡除渴愛、無欲、寂滅、湼槃這處地方的。如果我對別人說法,人們將不會明白,我只會為自己帶來疲勞,只會白廢心機。’

“比丘們,那時我心中生起兩首獨特、以前從沒聽過的偈:

“ ‘此法難體證,

難為人解說,

人受貪瞋蔽,

不能覺此法。

此法逆流上,

深細及難見,

人受黑暗蔽,

不能見此法。’

“比丘們,經過考慮,我的心傾向於不說法。這時候,梵天.娑婆世界主知道我的心,他心想: ‘如來.阿羅漢.等正覺的心傾向於不說法。這真是世間的損失!世間的損毀!’

“比丘們,這時候,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梵天.娑婆世界主在梵世間隱沒,在我跟前出現。之後他把大衣覆蓋一邊肩膊,向我合掌,然後對我說: ‘大德,願世尊說法。大德,願善逝說法。那些眼睛少塵垢的眾生,如果沒有機會聽法的話便會很可惜;總是有人會明白法義的。’

“比丘們,梵天.娑婆世界主說了以上的話後,再進一步說:

“ ‘從前在此摩揭陀,

只有垢人說染法,

現請無垢人說法,

為眾生開甘露門。

如人站立山峰上,

垂望各各諸眾生,

現請具眼之智者,

攀登正法之宮殿,

以無憂惱心垂望,

受制生死之眾生。

現請具眼之智者,

起座到世間遊行,

世尊於世間說法,

將有解法義之人。’

“比丘們,我聽了梵天的請求,對眾生生起了悲心,然後用佛眼觀察世間。當我用佛眼觀察世間時,看見有眼睛少塵垢的眾生,有眼睛多塵垢的眾生;有利根的眾生,有鈍根的眾生;有高質素的眾生,有低質素的眾生;有易受教化的眾生,有難受教化的眾生;有些眾生明白不善行為的過咎。

“就正如蓮池裏的青蓮花、紅蓮花、白蓮花,它們在水中生長,依賴水份,在水中得到滋養。有一些蓮花還沒長出水面;有一些蓮花已經長到水面;有一些蓮花已經長出水面,不沾水漬。

“比丘們,同樣地,當我用佛眼觀察世間時,看見有眼睛少塵垢的眾生,有眼睛多塵垢的眾生;有利根的眾生,有鈍根的眾生;有高質素的眾生,有低質素的眾生;有易受教化的眾生,有難受教化的眾生;有些眾生明白不善行為的過咎。

“比丘們,那時候,我以偈頌來回答梵天.娑婆世界主:

“ ‘之前恐說法徒勞,

寧可不說出世法;

今為眾開甘露門,

具耳之人得敬信。’

“比丘們,那時候梵天.娑婆世界主心想: ‘世尊答應我說法了。’ 他對我作禮,對我右繞,然後就在那裏隱沒。

“比丘們,我這樣想: ‘我首先應向誰說法呢?誰可以很快明白這法義呢?’ 我這樣想: ‘迦藍是一位智者、賢者、有經驗的人、長期眼睛少塵垢的人。讓我首先向迦藍說法吧。他將會很快明白這法義。’ 這時候,一些天神來到我那裏,對我說: ‘大德,迦藍已經命終七天了。’ 我的心中也生起了 ‘迦藍已經命終七天’ 的智和見。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迦藍有大損失!如果他聽了這法義,很快便可以明白過來。’

“比丘們,我這樣想: ‘我首先應向誰說法呢?誰可以很快明白這法義呢?’ 我這樣想: ‘羅摩子是一位智者、賢者、有經驗的人、長期眼睛少塵垢的人。讓我首先向羅摩子說法吧。他將會很快明白這法義。’ 這時候,一些天神來到我那裏,對我說: ‘大德,羅摩子昨晚已經命終了。’ 我的心中也生起了 ‘羅摩子昨晚已經命終’ 的智和見。

“比丘們,那時我心想: ‘羅摩子有大損失!如果他聽了這法義,很快便可以明白過來。’

“比丘們,我這樣想: ‘我首先應向誰說法呢?誰可以很快明白這法義呢?’ 我這樣想: ‘我以前精勤、堅毅地修習苦行的時候,五比丘曾經幫助我、侍奉我。讓我首先向五比丘說法吧。’ 我這樣想: ‘現在五比丘住在哪裏呢?’ 我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五比丘住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我在優樓頻螺住了一段時間後,便啟程向波羅奈出發。

“比丘們,我在漫長的路途上行走,在伽耶和菩提樹之間,有一位名叫優婆迦的邪命外道看見我,他對我這樣說: ‘賢友,你的根門清淨,膚色清淨、明晰。你跟隨誰出家的呢?誰是你的老師呢?你修持什麼法義呢?’ 比丘們,當優婆迦說了這番話後,我以偈頌對他說:

“ ‘世間所有一切事,

已知已超不染著,

諸漏已盡得解脫,

無師自得究竟智。

無有導師教導我,

也無與我同等者;

或天或人世間中,

亦無與我同等者。

我是世上阿羅漢,

我是無上之導師,

我是唯一等正覺,

證入湼槃得清涼。

如今前往迦尸城,

為眾生轉大法輪,

在此黑暗世間中,

為眾生擊甘露鼓。’

“優婆迦邪命外道對我說: ‘賢友,聽你這樣說,你宣稱自己已經是一位戰勝十方的勝利者了。’

“我以偈頌對他說:

“ ‘如我之人是勝者,

取得一切漏已盡,

戰勝一切不善法,

因此我稱為勝者。’

“比丘們,當我說了這番話後,優婆迦邪命外道對我說: ‘賢友,可能是吧。’ 之後他搖搖頭,走另一條路離去了。

“比丘們,我途經多處地方之後,抵達了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然後再前往五比丘那裏。五比丘從遠處看見我前來,他們各各商議: ‘賢友,喬答摩沙門現正前來,他是一個放棄精勤修行的人,回復奢華生活的人。我們不要對他作禮,不要起座歡迎他,不要替他拿大衣和缽;我們只是擺一個座位在這裏,如果他喜歡的話,便自己坐下來吧。’

“比丘們,當我逐漸走近五比丘那裏時,他們開始不依商議好的那樣做,有人走過來替我拿衣缽,有人替我準備座位,有人替我準備洗腳水。他們用賢友這個稱謂來稱呼我。

“當他們用賢友這個稱謂來稱呼我時,我對他們說: ‘比丘們,不要用賢友這個稱謂來稱呼如來,如來是阿羅漢.等正覺。比丘們,留心聽,我要教你們證得甘露法,我要對你們說法,你們學了這法義後便會跟著修行,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

“當我說了這番話後,五比丘對我說: ‘喬答摩賢友,你做了那麼多事情,學了那麼多修行方法,修了那麼多苦行,依然不能得到過人之法,依然不足以取得聖者的知見。現在你放棄了精勤修行,回復到奢華生活之中,怎能得到過人之法,怎能取得聖者的知見呢?’

“當五比丘說了這番話後,我對他們說: ‘比丘們,如來沒有放棄精勤修行,沒有回復到奢華生活之中。比丘們,如來是阿羅漢.等正覺。比丘們,留心聽,我要教你們證得甘露法,我要對你們說法,你們學了這法義後便會跟著修行,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

“五比丘第二次對我說: ‘喬答摩賢友,你做了那麼多的事情……怎能取得聖者的知見呢?’

“我第二次對他們說: ‘比丘們,如來沒有放棄精勤修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

“五比丘第三次對我說: ‘喬答摩賢友,你做了那麼多的事情……怎能取得聖者的知見呢?’

“當五比丘說了這番話後,我對他們說: ‘比丘們,你們以前曾聽過我說這樣的話嗎?’

“ ‘大德,沒有。’

“ ‘比丘們,如來是阿羅漢.等正覺。比丘們,留心聽,我要教你們證得甘露法,我要對你們說法,你們學了這法義後便會跟著修行,很快便可以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 比丘們,我說服了五比丘。

“那時候,在我教導兩位比丘時,其餘三位比丘去化食,他們把食物帶回來給六個人吃。在我教導三位比丘時,其餘兩位比丘去化食,他們把食物帶回來給六個人吃。

“比丘們,我對五比丘這樣教導、這樣教誡: ‘要在生法之中知道生法的過患;要尋求無生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要證得無生的境界,證得湼槃。

“ ‘要在老法……

“ ‘要在病法……

“ ‘要在死法……

“ ‘要在憂法……

“ ‘要在污染法之中知道污染法的過患;要尋求無污染的境界,尋求無上安穩的湼槃;要證得無污染的境界,證得湼槃。’

“他們的智和見生出來了,他們有這樣的智和見: ‘我有不動搖的解脫。這是我最後的一生,從此不再受後有。’

“比丘們,有五欲。這五種欲是什麼呢?眼識別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耳識別聲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鼻識別香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舌識別味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身識別觸時所生起的悅樂、戀棧、歡喜、鍾愛、貪欲、染著。比丘們,這就是五欲了。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在受用五欲時受到束縛、迷醉於中、抓著五欲不放、不見五欲的過患、沒有從五欲出離的智慧的話,他可視為遇上不幸、遇上毀滅、被邪惡者隨意控制的人。

“比丘們,就正如森林裏的鹿被陷阱捕著的話,牠可視為遇上不幸、遇上毀滅、被獵人隨意控制、不能隨意走動的鹿。

“比丘們,同樣地,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在受用五欲時受到束縛、迷醉於中、抓著五欲不放、不見五欲的過患、沒有從五欲出離的智慧的話,他可視為遇上不幸、遇上毀滅、被邪惡者隨意控制的人。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在受用五欲時不受束縛、不迷醉於中、不會抓著五欲不放、看見五欲的過患、具有從五欲出離的智慧的話,他可視為沒有遇上不幸、沒有遇上毀滅、不會被邪惡者隨意控制的人。

“比丘們,就正如森林裏的鹿沒有被陷阱捕著的話,牠可視為沒有遇上不幸、沒有遇上毀滅、不會被獵人隨意控制、能夠隨意走動的鹿。

“比丘們,同樣地,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在受用五欲時不受束縛、不迷醉於中、不會抓著五欲不放、看見五欲的過患、具有從五欲出離的智慧的話,他可視為沒有遇上不幸、沒有遇上毀滅、不會被邪惡者隨意控制的人。

“比丘們,就正如深入在森林裏生活的鹿,牠們能夠在森林和深山之中優遊自在地行走、優遊自在地站立、優遊自在地坐下、優遊自在地躺臥。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牠們在獵人去不到的地方。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 ‘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 ──他進入了三禪。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他進入了空無邊處。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他進入了識無邊處。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內心想著 ‘沒有任何東西’ ,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他進入了無所有處。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超越了所有的無所有處,他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超越了所有的非想非非想處,他進入了想受滅盡定,有慧見而得漏盡。這位比丘可稱為是一位令魔羅眼盲,令邪惡者魔羅看不見自己蹤跡的比丘。

“這位比丘能夠自在地行走、自在地站立、自在地坐下、自在地躺臥。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他在邪惡者去不到的地方。”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尋求聖法經完


  1. “棲所” (ālaya)傳統漢譯為 “阿賴耶” 。巴利文的 “ālaya” 有 “棲所” 、 “藏身之處” 、 “藏物之處” 等意思。這棲所如二十八經所指,是色、受、想、行、識五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