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四十.目犍連相應

一.有覺

有一次,大目犍連尊者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大目犍連尊者對比丘說:“比丘賢友們。”

比丘回答大目犍連尊者:“賢友。”

大目犍連尊者說:“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初禪,初禪”。什麼是初禪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這稱為初禪。’

“賢友們,於是我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我進入了初禪。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貪欲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初禪之中放逸!婆羅門1,你要保持初禪,要一心在初禪之中,要止息在初禪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內心又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我進入了初禪。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二.沒有覺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二禪,二禪”。什麼是二禪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這稱為二禪。’

“賢友們,於是我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我進入了二禪。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覺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二禪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二禪,要一心在二禪之中,要止息在二禪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又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我進入了二禪。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三.樂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三禪,三禪”。什麼是三禪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這稱為三禪。’

“賢友們,於是我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我進入了三禪。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喜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三禪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三禪,要一心在三禪之中,要止息在三禪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又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我進入了三禪。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四.捨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四禪,四禪”。什麼是四禪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這稱為四禪。’

“賢友們,於是我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我進入了四禪。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樂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四禪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四禪,要一心在四禪之中,要止息在四禪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又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我進入了四禪。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五.空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空無邊處,空無邊處”。什麼是空無邊處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他進入了空無邊處。這稱為空無邊處。’

“賢友們,於是我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我進入了空無邊處。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色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空無邊處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空無邊處,要一心在空無邊處之中,要止息在空無邊處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內心又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思維各種想,我進入了空無邊處。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六.識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識無邊處,識無邊處”。什麼是識無邊處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他進入了識無邊處。這稱為識無邊處。’

“賢友們,於是我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我進入了識無邊處。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空無邊處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識無邊處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識無邊處,要一心在識無邊處之中,要止息在識無邊處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內心又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我進入了識無邊處。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七.無所有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無所有處,無所有處”。什麼是無所有處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內心想著“沒有任何東西”,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他進入了無所有處。這稱為無所有處。’

“賢友們,於是我內心想著‘沒有任何東西’,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我進入了無所有處。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識無邊處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無所有處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無所有處,要一心在無所有處之中,要止息在無所有處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內心又想著‘沒有任何東西’,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我進入了無所有處。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八.非想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非想非非想處,非想非非想處”。什麼是非想非非想處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超越了所有的無所有處,他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這稱為非想非非想處。’

“賢友們,於是我超越了所有的無所有處,我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帶著無所有處的想和思維又在內心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非想非非想處,要一心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要止息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又超越了所有的無所有處,我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九.無相

“賢友們,當我在閒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人們說“無相定,無相定”。什麼是無相定呢?’

“賢友們,那時我心想:‘一位比丘對所有相不作意,內心進入無相定。這稱為無相定。’

“賢友們,於是我對所有相不作意,內心進入無相定。賢友們,當我安住在這個定境的時候,心識跟隨著相來活動。

“賢友們,世尊施展神變前往我那裏,然後對我說:‘目犍連,目犍連,不要在無相定之中放逸!婆羅門,你要保持無相定,要一心在無相定之中,要止息在無相定之中。’

“賢友們,之後我又對所有相不作意,內心進入無相定。

“賢友們,如果問,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的弟子是哪一位呢?正確的解說就是我了。我由導師的幫助而得大無比智。”

十.帝釋

有一次,大目犍連尊者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大目犍連尊者在祇樹給孤獨園隱沒,在三十三天出現。

(一)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對大目犍連尊者作禮,然後站在一邊。大目犍連尊者對帝釋天.因陀羅說:“因陀羅,皈依佛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佛,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因陀羅,皈依法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法,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因陀羅,皈依僧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僧,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賢者,皈依佛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佛,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目犍連賢者,皈依法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法,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目犍連賢者,皈依僧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僧,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六百個天神……(除了“五百”改作“六百”之外,其餘部份跟以上兩段經文相同。下同)……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七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千個天神……

(二)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對大目犍連尊者作禮,然後站在一邊。大目犍連尊者對帝釋天.因陀羅說:“因陀羅,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你要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因陀羅,眾生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因陀羅,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你要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因陀羅,眾生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因陀羅,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你要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因陀羅,眾生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因陀羅,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是十分好的,你的戒要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因陀羅,眾生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賢者,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我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目犍連賢者,眾生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賢者,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我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目犍連賢者,眾生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賢者,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我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目犍連賢者,眾生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賢者,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是十分好的,我的戒要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目犍連賢者,眾生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六百個天神……(除了“五百”改作“六百”之外,其餘部份跟以上八段經文相同。下同)……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七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千個天神……

(三)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對大目犍連尊者作禮,然後站在一邊。大目犍連尊者對帝釋天.因陀羅說:“因陀羅,皈依佛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佛,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因陀羅,皈依法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法,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因陀羅,皈依僧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僧,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目犍連賢者,皈依佛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佛,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目犍連賢者,皈依法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法,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目犍連賢者,皈依僧是十分好的,眾生皈依僧,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六百個天神……(除了“五百”改作“六百”之外,其餘部份跟以上兩段經文相同。下同)……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七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千個天神……

(四)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對大目犍連尊者作禮,然後站在一邊。大目犍連尊者對帝釋天.因陀羅說:“因陀羅,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你要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因陀羅,眾生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因陀羅,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你要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因陀羅,眾生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因陀羅,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你要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因陀羅,眾生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因陀羅,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是十分好的,你的戒要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因陀羅,眾生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目犍連賢者,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我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目犍連賢者,眾生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目犍連賢者,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我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目犍連賢者,眾生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目犍連賢者,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是十分好的,我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目犍連賢者,眾生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目犍連賢者,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是十分好的,我的戒要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目犍連賢者,眾生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因此將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當投生在天界的時候,他們的壽元、外貌、快樂、名聲、權力、色、聲、香、味、觸這十處地方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六百個天神……(除了“五百”改作“六百”之外,其餘部份跟以上八段經文相同。下同)……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七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百個天神……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八千個天神……

十一.闡陀那

有一次,大目犍連尊者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大目犍連尊者在祇樹給孤獨園隱沒,在三十三天出現。

這時候,闡陀那天子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除了“帝釋天.因陀羅”改作“闡陀那天子”之外,其餘內容跟整篇第十經相同)……

這時候,善夜摩天子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除了“帝釋天.因陀羅”改作“善夜摩天子”之外,其餘內容跟整篇第十經相同)……

這時候,善兜率天子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除了“帝釋天.因陀羅”改作“善兜率天子”之外,其餘內容跟整篇第十經相同)……

這時候,善化樂天子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除了“帝釋天.因陀羅”改作“善化樂天子”之外,其餘內容跟整篇第十經相同)……

這時候,自在天子和五百個天神前往大目犍連尊者那裏……(除了“帝釋天.因陀羅”改作“自在天子”之外,其餘內容跟整篇第十經相同)……

目犍連相應完


  1. 大目犍連尊者出身於婆羅門種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