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二十.譬喻相應

一.尖頂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就正如一間尖頂屋,所有的樑都朝向尖頂,連接尖頂。如果把尖頂去除,所有的樑都會去除。1

“比丘們,同樣地,所有的不善法都扎根於無明,連接無明。如果把無明去除,所有的不善法都會去除。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二.指甲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候,世尊用指甲端抓起一些泥土,然後對比丘說: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我指甲端所抓起的泥土多,還是這大地的泥土多呢?”

“大德,大地的泥土很多,世尊指甲端所抓起的泥土很少。大地的泥土跟世尊指甲端的泥土難以相比,不能相比;即使小部分大地的泥土跟世尊指甲端的泥土也難以相比,不能相比。”

“比丘們,同樣地,很少眾生能投生為人,很多眾生在人以外投生2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三.部族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個女多男少的部族,很易受盜賊和小偷所侵擾。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不修習、疏於修習慈心解脫3的比丘,很易受非人4所侵擾。

“比丘們,一個女少男多的部族,不易受盜賊和小偷所侵擾。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有修習、多修習慈心解脫的比丘,不易受非人所侵擾。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四.缽中食物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個人假如在早上布施一百缽食物,中午布施一百缽食物,晚上布施一百缽食物;而另一個人假如只是在早上用擠牛乳那樣短的時間來修習慈心,或只是在中午用擠牛乳那樣短的時間來修習慈心,或只是在晚上用擠牛乳那樣短的時間來修習慈心,他比起前者有更大的果報。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五.劍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假如有一把鋒利的劍,有一個人走到這把劍前,心想:‘我要赤手空拳將這把利劍弄彎、折曲、打斷。’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這人能否赤手空拳將利劍弄彎、折曲、打斷呢?”

“大德,不能。”

“是什麼原因呢?”

“大德,因為以赤手空拳不容易將利劍弄彎、折曲、打斷。這人只會白費氣力、徒勞無功。”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如果一個非人想擾動他的心,這非人只會白費氣力、徒勞無功。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六.弓箭手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假如有四個強壯、箭術好的弓箭手,他們向四個方向射箭。有一個人走到他們跟前,心想:‘我要在四個弓箭手齊向四方所射的箭落地前就把它們接著,然後把箭拿回來。’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這個人可否稱為最快速的人呢?”

“大德,即使他能接著一個弓箭手所射的箭,他都可稱為最快速的人,更遑論接著四個弓箭手的箭了。”

“比丘們,這個人的速度很快,但日月運行的速度更快。比丘們,這個人的速度很快,日月的速度很快,那些在日月前面跑的天神的速度很快,但是壽行5消逝的速度比起前三者更快。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七.楔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從前,陀首羅訶族人有一個阿那迦小鼓6。當阿那迦小鼓有裂縫的時候,他們就補入一個楔子;再有裂縫的時候,又再補入一個楔子。到這個鼓用舊了,鼓皮破落了的時候,就只有一堆楔子留下。

“比丘們,同樣地,如來所說的經有深度、有深義、出世間、與空相應,但是將來的比丘如果不喜歡聆聽、不專心聆聽、不用心探究、不受持、不熟習這些法義,而熱衷聆聽、專心聆聽、用心探究、受持、熟習那些外道所撰集,有動聽音韻的經偈的話,這時候如來所說的經就會開始消失。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如來所說的經有深度、有深義、出世間、與空相應,要好好聆聽、專心聆聽、用心探究、受持、熟習這些法義。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八.木塊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現在離車人用木塊作枕頭,不放逸、勤奮;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便沒有機會入侵他們。

“比丘們,將來離車人若驕生慣養、手足柔軟,在柔軟的綿枕上,一直睡到太陽出來;這時摩揭陀王阿闍世.韋提希子便有機會入侵他們了。

“比丘們,現在比丘用木塊作枕頭,不放逸、勤奮;魔羅便沒有機會入侵我們。

“比丘們,將來比丘若驕生慣養、手足柔軟,在柔軟的綿枕上,一直睡到太陽出來;這時魔羅便有機會入侵我們了。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用木塊作枕頭,不放逸、勤奮。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九.大象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位新比丘過多地去村落。一些比丘對他說:“尊者,不要過多去村落。”

當聽到這說話後,新比丘說:“那些長老比丘認為他們可以去村落,為什麼我不能去呢?”

於是一些比丘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有一位新比丘過多去村落,一些比丘勸他,但當他聽到勸喻後,說那些長老比丘可以去村落,為什麼他不能去。”

“比丘們,從前在森林裏有一個大湖,有一群大象在附近生活。牠們走進湖裏,用象鼻拔起蓮花莖,清洗乾淨、去掉泥濘,然後吃下;因此牠們有膚色、有體力、沒有痛苦、不會死亡。

“比丘們,一些小象跟隨著大象,牠們走進湖裏拔起蓮花莖,但是沒有清洗乾淨、沒有去掉泥濘便吃下;因此牠們沒有膚色、沒有體力、導致痛苦或死亡。

“比丘們,同樣地,長老比丘在上午,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村落或市鎮化食。他們在那裏說法,使在家居士生起淨信及供養他們。他們得到那些食物供養,吃那些供養而不受其束縛、不受其迷惑、如法地受用、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因此他們有膚色、有體力、沒有痛苦、不會死亡7

“比丘們,一些新比丘跟隨著長老比丘,他們在上午,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村落或市鎮化食。他們在那裏說法,使在家居士生起淨信及供養他們。他們得到那些食物供養,吃那些供養但受其束縛、受其迷惑、不如法地受用、看不見當中的過患、沒有出離的智慧,因此新比丘沒有膚色、沒有體力、導致痛苦或死亡。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不受其束縛、不受其迷惑、如法地受用、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地吃所得的食物。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十.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過多入村落跟人交往。一些比丘對他說:“尊者,不要過多入村落跟人交往。”

當聽到這說話後,這位比丘沒有收斂。

於是一些比丘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有一位比丘過多入村落跟人交往,一些比丘勸他但他沒有收斂。”

“比丘們,從前有一隻貓,牠站在巷裏的垃圾堆上尋覓老鼠,心想:‘在老鼠出來找食物的時候,我要捉著牠,然後把牠吃掉。’老鼠出來找食物了,貓捉著老鼠,沒有咀嚼便倉促吞下牠。老鼠在貓體內咬牠的腸臟,因此導致牠很痛苦和死亡。

“比丘們,同樣地,有比丘在上午,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村落或市鎮化食。他不防護身、不防護口、不防護心、沒有保持念、不守護六根,在看見一些衣服穿得歪斜或穿得少的婦女時,貪欲便侵蝕他的心。他的內心受貪欲所侵蝕,因此導致他很痛苦和死亡。

“比丘們,他的死亡是指放棄了聖者的律和修學,返回俗世生活;他的痛苦是指犯了可通懺悔的戒。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防護身、防護口、防護心、保持念、守護六根地入村落或市鎮化食。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十一.豺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你們聽到黎明時分豺的叫聲嗎?”

“大德,聽到。”

“比丘們,那隻老豺患了癬疥,牠到處行走,到處站立,到處坐下,到處躺臥,希望涼風給牠的患處帶來少許舒服的感覺。

“比丘們,那隻老豺比起一個偽沙門釋子8還要好一些9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保持不放逸。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十二.豺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你們聽到黎明時分豺的叫聲嗎?”

“大德,聽到。”

“比丘們,老豺可能也會知恩圖報10,但有些偽沙門釋子不會知恩圖報。

“比丘們,因此,你們應這樣修學:知恩圖報;即使很小的恩,也不要忽視。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


  1. 尖頂屋的建築方式,是用一件堅硬的木材來做屋的尖頂,以此來銜接整間屋的屋樑;如果把這件尖頂木去掉,所有屋樑便會失去依附而散落。 

  2. “很多眾生在人以外投生”是指很多眾生在惡道之中投生。 

  3. 慈心解脫的巴利文是mettā cetovimutti,它的意思是“因為有慈心,所以內心能從瞋恚之中解脫出來”。它和“慈心(mettā)”是同義詞。經中有時說修習“慈心”,亦有時說修習“慈心解脫”,兩者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4. 非人(amanussa)字面的意思是“人以外的眾生”,尤指阿修羅、餓鬼這類眾生。 

  5. 壽行(āyusaṅkhāra)是遷流不息的壽元。人的壽命無時無刻都在急速消逝。 

  6. 阿那迦小鼓(Ānaka mudiṅga)在註釋中形容它是一個音色十分吸引人的小鼓,而且聲量能傳遍十二由旬之遙。所以這篇經文比喻,即使一個音色這樣出眾的鼓,日久都會毀壞,只剩下一些木楔;佛法也是一樣,即使這樣有價值,日久也會消失。因此,在有佛法的時候,應要珍惜及努力修學。 

  7. 沒有痛苦喻指不會犯戒。不會死亡喻指不會捨戒還俗。 

  8. “沙門釋子”是指隨佛出家的人,而偽沙門釋子是指外表出家但內心與行為並不是真正出家的人。註釋說這篇經文中的偽沙門釋子是指提婆達多。提婆達多雖然外表出家,但企圖殺害佛陀以支配僧團。 

  9. 老豺雖然有癬疥,但涼風也偶爾給牠一些舒暢感覺;但偽沙門釋子內心常在苦中,一些舒暢的感覺也沒有。所以,老豺比起一個偽沙門釋子還要好一些。 

  10. 註釋有一個豺知恩圖報的故事,說有農夫七兄弟在田裏耕作,最小的弟弟站在田的一邊看牛,他看見有一隻豺被大蛇捲著,於是用捧來打那條大蛇把豺救回,但大蛇放開了豺之後又捲著了弟弟。這時豺心想:“這人救了我一命,我應救回他。”於是用口銜了農夫的斧頭,跑經六個哥哥身邊,農夫六個哥哥看見豺銜走了斧頭,所以要把斧頭追回,而豺領著六個哥哥一直跑到大蛇那裏,放下了斧頭便跑去。這時六個哥哥看見弟弟被大蛇捲著,於是便用斧頭殺死大蛇救回了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