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aya

十二.因緣相應

一.教說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緣起了。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二.分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分析緣起。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比丘們,什麼是生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在當中投生、入胎、成形、出生,五蘊出現,取得六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生了。

“比丘們,什麼是有呢?

“有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有了。

“比丘們,什麼是取呢?

“有四種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見取。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取了。

“比丘們,什麼是愛呢?

“有六種愛: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愛了。

“比丘們,什麼是受呢?

“有六種受:由眼觸所生的受、由耳觸所生的受、由鼻觸所生的受、由舌觸所生的受、由身觸所生的受、由意觸所生的受。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受了。

“比丘們,什麼是觸呢?

“有六種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觸了。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呢?

“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六入了。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呢?

“受、想、思、觸、作意,這就是稱為名了;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這就是稱為色了。一種是名,一種是色。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名色了。

“比丘們,什麼是識呢?

“有六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識了。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

“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比丘們,什麼是無明呢?

“不知苦、不知苦集、不知苦滅、不知苦滅之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無明了。

“比丘們,就是這樣,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道跡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邪道跡和正道跡。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邪道跡呢?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稱為邪道跡了。

“比丘們,什麼是正道跡呢?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稱為正道跡了。”

四.毗婆尸

(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當毗婆尸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他這樣想:‘這個世間充滿憂苦,有生、有老、有死,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然而,人們卻不知道從老死之苦出離的方法。要到什麼時候,才知道從老死之苦出離的方法呢!’

“比丘們,於是,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老死,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老死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生帶來老死,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生,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生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有帶來生,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有,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有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取帶來有,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取,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取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愛帶來取,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愛,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愛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受帶來愛,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受,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受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觸帶來受,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觸,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觸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六入帶來觸,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六入,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六入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名色帶來六入,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名色,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名色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識帶來名色,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識,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識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行帶來識,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行,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行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無明帶來行,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就是這樣,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集起,集起!’比丘們,毗婆尸菩薩之前從沒有聽過這些法義,之後,在這些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二)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老死,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老死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生,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生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有便沒有生,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有,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有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取便沒有有,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取,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取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愛便沒有取,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愛,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愛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受便沒有愛,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受,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受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觸便沒有受,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觸,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觸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六入便沒有觸,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六入,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六入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名色便沒有六入,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名色,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名色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識便沒有名色,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識,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識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行便沒有識,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

“比丘們,毗婆尸菩薩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行,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行的息滅呢?’於是,毗婆尸菩薩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就是這樣,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息滅,息滅!’比丘們,毗婆尸菩薩之前從沒有聽過這些法義,之後,在這些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五.尸棄

……比丘們,當尸棄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1

六.毗舍浮

……比丘們,當毗舍浮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七.拘留孫

……比丘們,當拘留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八.拘那含

……比丘們,當拘那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九.迦葉

……比丘們,當迦葉世尊.阿羅漢.等正覺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十.摩訶釋迦牟尼.喬答摩

……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

第一佛品完

十一.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有四種食2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麼呢?第一種是粗幼摶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比丘們,這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比丘們,四食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四食以愛為因緣,以愛而集起,以愛而生,以愛為源頭。

“比丘們,愛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愛以受為因緣,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為源頭。

“比丘們,受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受以觸為因緣,以觸而集起,以觸而生,以觸為源頭。

“比丘們,觸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觸以六入為因緣,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為源頭。

“比丘們,六入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六入以名色為因緣,以名色而集起,以名色而生,以名色為源頭。

“比丘們,名色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名色以識為因緣,以識而集起,以識而生,以識為源頭。

“比丘們,識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識以行為因緣,以行而集起,以行而生,以行為源頭。

“比丘們,行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行以無明為因緣,以無明而集起,以無明而生,以無明為源頭。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十二.頗求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有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麼呢?第一種是粗幼摶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比丘們,這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末利耶.頗求那尊者對他說:“大德,誰人領受識食呢?”

世尊說:“我不說‘有人領受識食’,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有人領受識食’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大德,識食會帶來什麼呢?’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以識食為條件而帶來將來再次投生,當有投生時便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大德,誰人領受觸呢?”

世尊說:“我不說‘有人領受觸’,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有人領受觸’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觸呢?’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大德,誰人領受受呢?”

世尊說:“我不說‘有人領受受’,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有人領受受’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受呢?’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大德,誰人領受愛呢?”

世尊說:“我不說‘有人領受愛’,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有人領受愛’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愛呢?’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大德,誰人領受取呢?”

世尊說:“我不說‘有人領受取’,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有人領受取’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取呢?’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大德,誰人領受有呢?”

……

“大德,誰人領受生呢?”

……

“大德,誰人領受老死呢?”

世尊說:“我不說‘有人領受老死’,因此你的問題不確當;如果向不說‘有人領受老死’的我發問問題,應該問‘大德,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老死呢?’才確當,才可獲得確當的解釋:‘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

“頗求那,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頗求那,六觸入處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十三.沙門婆羅門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不知什麼是生……不知什麼是有……不知什麼是取……不知什麼是愛……不知什麼是受……不知什麼是觸……不知什麼是六入……不知什麼是名色……不知什麼是識……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知道什麼是生……知道什麼是有……知道什麼是取……知道什麼是愛……知道什麼是受……知道什麼是觸……知道什麼是六入……知道什麼是名色……知道什麼是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十四.沙門婆羅門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法,不知什麼是法集,不知什麼是法滅,不知什麼是法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不知什麼法,不知什麼法集,不知什麼法滅,不知什麼法滅之道呢?

“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不知什麼是生……不知什麼是有……不知什麼是取……不知什麼是愛……不知什麼是受……不知什麼是觸……不知什麼是六入……不知什麼是名色……不知什麼是識……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法,知道什麼是法集,知道什麼是法滅,知道什麼是法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知道什麼法,知道什麼法集,知道什麼法滅,知道什麼法滅之道呢?

“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知道什麼是生……知道什麼是有……知道什麼是取……知道什麼是愛……知道什麼是受……知道什麼是觸……知道什麼是六入……知道什麼是名色……知道什麼是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

十五.迦旃延種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迦旃延種尊者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迦旃延種尊者對世尊說:“大德,人們說‘正見,正見’。正見所包含的內容是什麼呢?”

“迦旃延,世人3多依二分法──‘實有’或‘實無’來觀看事物。

“迦旃延,如果一個人能以正慧如實觀看世間4的集起,他對世間不會有‘實無’的想法;如果一個人能以正慧如實觀看世間的息滅,他對世間不會有‘實有’的想法。

“迦旃延,世人5多受制於執取、困窘、束縛。但不受制於執取、成見、困窘性向的人,不會執取我和我所,只看見苦不斷的生,苦不斷的滅;他對此沒有搖擺、沒有疑惑,自己有智,不用依賴他人。迦旃延,這就是正見所包含的內容了。

“迦旃延,主張‘所有事物實有’,這是一邊;主張‘所有事物實無’,這是另一邊。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十六.說法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這位比丘對世尊說:“大德,人們說‘說法者,說法者’。怎樣才可配稱為一位說法者呢?6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說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說法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法隨法行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因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對老死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行……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說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說法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法隨法行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位比丘因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對無明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

十七.裸體外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一)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

迦葉裸體外道從遠處看見世尊前來,便走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站在一邊。迦葉裸體外道對世尊這樣說:“我能否問喬答摩賢者一些東西呢?喬答摩賢者能否給我解答一個問題呢?”

“迦葉,現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迦葉裸體外道第二次對世尊這樣說:“我能否問喬答摩賢者一些東西呢?喬答摩賢者能否給我解答一個問題呢?”

“迦葉,現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迦葉裸體外道第三次對世尊這樣說:“我能否問喬答摩賢者一些東西呢?喬答摩賢者能否給我解答一個問題呢?”

“迦葉,現在進入了屋和屋之間的範圍,不是解答問題的時候。”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迦葉裸體外道對他說:“我不是問喬答摩賢者很多東西。”

“迦葉,隨你的意欲問吧。”

(二)

“喬答摩賢者,苦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世尊說:“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

世尊說:“迦葉,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沒有苦嗎?”

“迦葉,不是沒有苦。迦葉,是有苦的。”

“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看不見苦嗎?”

“迦葉,我不是不知道苦,不是看不見苦。迦葉,我知道苦,我看見苦。”

“喬答摩賢者,為什麼當問你‘苦是由自己造成的嗎’、‘苦是由他人造成的嗎’、‘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沒有苦嗎’等問題時,你都是說‘迦葉,不要這樣說’;而再問你‘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看不見苦嗎’這問題時,你又說‘迦葉,我不是不知道苦,不是看不見苦。迦葉,我知道苦,我看見苦’呢?大德世尊,請你為我解釋苦,請你為我說苦!”

“迦葉,‘苦是由自己造成的’是出於‘作者和受者都是同一人’的見解,這成為一種‘常見’。

“迦葉,‘苦是由他人造成的’是出於‘作者是一人,領受苦的是另一人’的見解,這成為一種‘斷見’。

“迦葉,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迦葉裸體外道對他說:“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大德,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我能在世尊的座下出家,願我能受具足戒。”

“迦葉,以前曾是外道的人,想在這裏的法和律之中出家和受具足戒,是需要接受四個月觀察期的;過了四個月,比丘滿意的話,便接受他出家,授與他具足戒,讓他成為一位比丘。然而,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是可以豁免的。”

“大德,如果外道需要接受四個月觀察期的話,我可以接受四年觀察期,過了四年,比丘滿意的話,便接受我出家,授與我具足戒,讓我成為一位比丘。”

迦葉裸體外道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

(四)

受具足戒不久,迦葉尊者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在家庭生活的人,為了現生完滿無上梵行這個目標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不久,他親身證得無比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迦葉尊者成為另一位阿羅漢。

十八.填波盧迦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填波盧迦遊方者去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填波盧迦遊方者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嗎?”

世尊說:“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

世尊說:“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

世尊說:“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

“喬答摩賢者,沒有苦和樂嗎?”

“填波盧迦,不是沒有苦和樂。填波盧迦,是有苦和樂的。”

“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和樂,看不見苦和樂嗎?”

“填波盧迦,我不是不知道苦和樂,不是看不見苦和樂。填波盧迦,我知道苦和樂,我看見苦和樂。”

“喬答摩賢者,為什麼當問你‘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嗎’、‘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嗎’、‘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嗎’、‘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嗎’、‘沒有苦和樂嗎’等問題時,你都是說‘填波盧迦,不要這樣說’;而再問你‘既然這樣,喬答摩賢者不知道苦和樂,看不見苦和樂嗎’這問題時,你又說‘填波盧迦,我不是不知道苦和樂,不是看不見苦和樂。填波盧迦,我知道苦和樂,我看見苦和樂’呢?喬答摩賢者,請你為我解釋苦和樂,請你為我說苦和樂!”

“填波盧迦,‘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是出於‘感受和感受者是同一樣東西’的見解。我不這樣說。

“填波盧迦,‘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是出於‘感受是一樣東西,感受者是另一樣東西’7的見解。我不這樣說。

“填波盧迦,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填波盧迦遊方者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十九.愚人與智者之別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愚人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8。內有這個身,外有名色;有內外兩種東西的緣故,因而帶來六觸入處;由於有六觸入處,愚人從中經歷苦和樂。

“比丘們,智者也是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內有這個身,外有名色;有內外兩種東西的緣故,因而帶來六觸入處;由於有六觸入處,智者從中經歷苦和樂。

“比丘們,愚人和智者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愚人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8。但愚人不能斷除無明,不能盡除渴愛。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他不修習能把苦徹底盡除的梵行。他在身壞命終之後,又再受身;因為受身,所以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得到解脫。

“比丘們,智者受無明的遮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帶來這個身。但智者能斷除無明,能盡除渴愛。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他修習能把苦徹底盡除的梵行。他在身壞命終之後,不再受身;因為不再受身,所以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從苦之中得到解脫。

“比丘們,愚人和智者的分別、差異、不同,在於有否生活在梵行之中。”

二十.條件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緣起和緣起法。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緣起呢?

“比丘們,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無論有如來出現或沒有如來出現,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都是常在的。如來覺悟、證得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之後,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得淺白,叫人親自來觀看。

“比丘們,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比丘們,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比丘們,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比丘們,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比丘們,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比丘們,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比丘們,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比丘們,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比丘們,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無論有如來出現或沒有如來出現,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都是常在的。如來覺悟、證得這種法界、法則界、條件界之後,向人解釋、演說、宣講、建立、揭示、分析、弄得淺白,叫人親自來觀看。

“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這是一個事實、不變的事實、不異的事實、以條件而有的事實。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緣起了。

“比丘們,什麼是緣起法呢?

“比丘們,老死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生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有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取……

“比丘們,愛……

“比丘們,受……

“比丘們,觸……

“比丘們,六入……

“比丘們,名色……

“比丘們,識……

“比丘們,行……

“比丘們,無明是無常、眾緣和合、依緣而起的,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比丘們,這些就是稱為緣起法了。

“比丘們,如果一位聖弟子以正慧如實正見這緣起和緣起法的話,不會這樣想過去:‘我過去存在嗎?’‘我過去不存在嗎?’‘我過去是什麼呢?’‘我過去是怎麼樣的呢?’‘什麼行為會影響我的過去呢?’不會這樣想將來:‘我將來存在嗎?’‘我將來不存在嗎?’‘我將來是什麼呢?’‘我將來是怎麼樣的呢?’‘什麼行為會影響我的將來呢?’不會這樣想現在:‘現在有我嗎?’‘現在沒有我嗎?’‘現在的我是什麼呢?’‘現在的我是怎麼樣的呢?’‘這個眾生從哪裏到來現在呢?’‘他來生又會去哪裏呢?’

“這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位聖弟子以正慧如實正見這緣起和緣起法。”

第二食品完

二十一.十力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來具有十力和四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這是色,這是色的集起,這是色的滅除;這是受,這是受的集起,這是受的滅除;這是想,這是想的集起,這是想的滅除;這是行,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行的滅除;這是識,這是識的集起,這是識的滅除。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二十二.十力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來具有十力和四無畏,宣稱是一位領導者,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轉梵輪:

“這是色,這是色的集起,這是色的滅除;這是受,這是受的集起,這是受的滅除;這是想,這是想的集起,這是想的滅除;這是行,這是行的集起,這是行的滅除;這是識,這是識的集起,這是識的滅除。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我已經將這法義開示出來,把它弄得淺白,向人揭示,向人講說,讓它顯露。在家庭生活的人,有敬信而出家,該要在這法義之中作出努力。他發心:‘即使只剩下皮膚、筋腱、骨頭,即使血肉乾枯掉,我都要以個人的能力、個人的努力、個人的力量來達證。若還沒有達證,我不會停止努力!’

“比丘們,懈怠的人夾雜惡不善法,常在苦之中,遠離大利益。堅毅努力的人離開惡不善法,常在樂之中,完滿大利益。

“比丘們,低俗的方式不能使人達到最高的證悟,高尚的方式才能使人達到最高的證悟。比丘們,這個梵行好比醍醐,導師正在面前,因此你們要堅毅努力,達證那還沒有達證的,得到那還沒有得到的,證得那還沒有證得的!

“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的出家生活便會帶來大果報,不會白過;供養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給我們受用的人也會因我們而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你們應這樣修學:著眼於自己的利益,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著眼於他人的利益,也是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著眼於自己和他人雙方面的利益,也是要不放逸地修行取證。”

二十三.近因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無知、無見是不能使漏得到盡除的。什麼是‘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呢?比丘們,什麼是色,什麼是色的集起,什麼是色的滅除;什麼是受,什麼是受的集起,什麼是受的滅除;什麼是想,什麼是想的集起,什麼是想的滅除;什麼是行,什麼是行的集起,什麼是行的滅除;什麼是識,什麼是識的集起,什麼是識的滅除──對此有知、有見可使漏得到盡除。

“比丘們,漏盡智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漏盡智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解脫就是漏盡智的近因。

“比丘們,解脫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解脫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無欲就是解脫的近因。

“比丘們,無欲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無欲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厭離就是無欲的近因。

“比丘們,厭離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厭離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如實知見就是厭離的近因。

“比丘們,如實知見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如實知見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定就是如實知見的近因。

“比丘們,定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定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樂就是定的近因。

“比丘們,樂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樂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猗就是樂的近因。

“比丘們,猗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猗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喜就是猗的近因。

“比丘們,喜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喜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歡悅就是喜的近因。

“比丘們,歡悅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歡悅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敬信就是歡悅的近因。

“比丘們,敬信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敬信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苦就是敬信的近因。

“比丘們,苦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苦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生就是苦的近因。

“比丘們,生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生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有就是生的近因。

“比丘們,有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有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取就是有的近因。

“比丘們,取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取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愛就是取的近因。

“比丘們,愛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愛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受就是愛的近因。

“比丘們……觸就是受的近因。

“比丘們……六入就是觸的近因。

“比丘們……名色就是六入的近因。

“比丘們……識就是名色的近因。

“比丘們……行就是識的近因。

“比丘們,行是有近因而不是沒有近因的。什麼是行的近因呢?應要這樣說,無明就是行的近因。

“比丘們,就是這樣,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入,以六入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受為近因而有愛,以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敬信,以敬信為近因而有歡悅,以歡悅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猗,以猗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知見,以如實知見為近因而有厭離,以厭離為近因而有無欲,以無欲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漏盡智。

“比丘們,就正如在山頂下了一場大暴雨,雨水向下傾流,流遍山岩、山洞、山峽、山脊;流遍山岩、山洞、山峽、山脊之後再流入小水坑;流入小水坑之後再流入大水坑;流入大水坑之後再流入小河;流入小河之後再流入大河;流入大河之後再流入大海洋。

“同樣地,以無明為近因而有行,以行為近因而有識,以識為近因而有名色,以名色為近因而有六入,以六入為近因而有觸,以觸為近因而有受,以受為近因而有愛,以愛為近因而有取,以取為近因而有有,以有為近因而有生,以生為近因而有苦,以苦為近因而有敬信,以敬信為近因而有歡悅,以歡悅為近因而有喜,以喜為近因而有猗,以猗為近因而有樂,以樂為近因而有定,以定為近因而有如實知見,以如實知見為近因而有厭離,以厭離為近因而有無欲,以無欲為近因而有解脫,以解脫為近因而有漏盡智。”

二十四.外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

(一)

這時候,在上午,舍利弗尊者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他心想:“現在入王舍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於是,舍利弗尊者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那些外道遊方者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舍利弗賢友,喬答摩沙門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喬答摩沙門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喬答摩沙門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賢友們,世尊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不會變成誹謗世尊;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賢友們,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他人造成,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和他人造成,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賢友們,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由他人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二)

阿難尊者聽到舍利弗尊者和外道遊方者的談話,他在王舍城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所有他聽到舍利弗尊者和外道遊方者的談話告訴世尊。

“阿難,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作了一個正確的解說!我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阿難,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阿難,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阿難,有一次,我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那時候,在上午,我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王舍城化食。那時我心想:‘現在入王舍城化食時候還早,讓我先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吧。’

“阿難,於是,我前往外道遊方者的叢林,去到那裏之後,和那些外道遊方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那些外道遊方者對我說:‘喬答摩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喬答摩尊者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喬答摩尊者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喬答摩尊者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阿難,外道遊方者說了這番話後,我對他們說:‘賢友們,我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賢友們,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賢友們,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大德,真罕見,大德,真少有!以一句說話來涵括所有的論點!大德,可否詳說這句說話的義理,說出它表面及內涵的深入之處呢?”

“阿難,既然這樣,讓你來說吧。”

(三)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老死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大德,我會這樣解說:‘老死以生為因緣,以生而集起,以生而生,以生為源頭。’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生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大德,我會這樣解說:‘生以有為因緣,以有而集起,以有而生,以有為源頭。’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有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大德,我會這樣解說:‘有以取為因緣,以取而集起,以取而生,以取為源頭。’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取……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愛……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受……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阿難賢友,觸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大德,我會這樣解說:‘觸以六入為因緣,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為源頭。六觸入處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二十五.浮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這時候,浮彌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舍利弗賢友,世尊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賢友,世尊說:‘苦和樂是緣起的。苦和樂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不會變成誹謗世尊;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賢友,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和樂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和樂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賢友,那些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那些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

(二)

阿難尊者聽到舍利弗尊者和浮彌尊者的談話,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所有他聽到舍利弗尊者和浮彌尊者的談話告訴世尊。

“阿難,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作了一個正確的解說!我說苦和樂是緣起的。苦和樂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

“阿難,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和樂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說業的沙門婆羅門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和樂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阿難,那些宣稱苦和樂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那些宣稱苦和樂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和樂的。

“阿難,在身之中有身思9,是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原因;在口之中有口思,是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原因;在意之中有意思,是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原因。

“阿難,以無明為條件:一個人自己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他人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有覺知地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不自覺知地作出身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

“阿難,以無明為條件:一個人自己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他人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有覺知地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不自覺知地作出口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

“阿難,以無明為條件:一個人自己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他人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有覺知地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一個人不自覺知地作出意行,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

“阿難,這些東西出自於無明。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沒有這個身,不會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沒有這個口,不會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沒有這個意,不會因而生起內在的苦和樂。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田’,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地’,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處’,沒有能生起內在苦和樂的成因。”

二十六.優波婆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優波婆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造成的;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一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

“大德,世尊對這個問題怎樣說,怎樣解釋呢?當我們解說這個問題時,怎樣才是正確表達世尊的解說,怎樣才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優波婆那,我說苦是緣起的。苦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這樣說就是正確表達我的解說,不會變成對我誹謗;這樣說就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了。

“優波婆那,那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由自己造成,他們所說的苦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那些沙門婆羅門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他們所說的苦也是要以觸為緣才會生起的。

“優波婆那,那些宣稱苦由自己造成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那些宣稱苦既不是由自己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沙門婆羅門,是沒有可能離開觸而經歷苦的。”

二十七.條件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生的集起帶來老死的集起,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老死的途徑。

“比丘們,什麼是生……

“比丘們,什麼是有……

“比丘們,什麼是取……

“比丘們,什麼是愛……

“比丘們,什麼是受……

“比丘們,什麼是觸……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什麼是識……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無明的集起帶來行的集起,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行的途徑。

“比丘們,如果一位聖弟子知道什麼是條件,知道什麼是條件集,知道什麼是條件滅,知道什麼是條件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二十八.比丘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10、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生的集起帶來老死的集起,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老死的途徑。

“比丘們,什麼是生……

“比丘們,什麼是有……

“比丘們,什麼是取……

“比丘們,什麼是愛……

“比丘們,什麼是受……

“比丘們,什麼是觸……

“比丘們,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什麼是識……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無明的集起帶來行的集起,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行的途徑。

“比丘們,就是這樣,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比丘。”

二十九.沙門婆羅門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

(一)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遍知11什麼是老死,不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不遍知什麼是生……不遍知什麼是有……不遍知什麼是取……不遍知什麼是愛……不遍知什麼是受……不遍知什麼是觸……不遍知什麼是六入……不遍知什麼是名色……不遍知什麼是識……不遍知什麼是行,不遍知什麼是行集,不遍知什麼是行滅,不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二)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遍知什麼是老死,遍知什麼是老死集,遍知什麼是老死滅,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遍知什麼是生……遍知什麼是有……遍知什麼是取……遍知什麼是愛……遍知什麼是受……遍知什麼是觸……遍知什麼是六入……遍知什麼是名色……遍知什麼是識……遍知什麼是行,遍知什麼是行集,遍知什麼是行滅,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三十.沙門婆羅門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他沒有可能超越老死。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他沒有可能超越行。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他能夠超越老死。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生……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有……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取……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愛……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受……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觸……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六入……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名色……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識……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他能夠超越行。”

第三十力品完

三十一.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在那裏,世尊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在《彼岸道品.阿耆多問》12之中這樣說:

“‘請你告訴我,

徹證法義者,

與各種學人,

應有之行持。’

“舍利弗,這是一個簡明的問題,但怎樣詳細解釋當中的義理呢?”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舍利弗尊者沈默不語。

世尊第二次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尊者第二次沈默不語。

世尊第三次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在《彼岸道品.阿耆多問》之中這樣說:

“‘請你告訴我,

徹證法義者,

與各種學人,

應有之行持。’

“舍利弗,這是一個簡明的問題,但怎樣詳細解釋當中的義理呢?”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舍利弗尊者第三次沈默不語。

(二)

“舍利弗,從有那方面來觀看。舍利弗,從有那方面來觀看。”

“大德,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有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食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大德,這就是一位學人了。

“大德,怎樣成為一位徹證法義的人呢?大德,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對有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對食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大德,這就是一位徹證法義的人了。

“大德,就我所知,這就是詳細解釋《彼岸道品.阿耆多問》所問的問題了。”

“舍利弗,十分好,十分好!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有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他進入一條對食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他進入一條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的道路。舍利弗,這就是一位學人了。

“舍利弗,怎樣成為一位徹證法義的人呢?舍利弗,一個人以正慧如實觀看有,之後對有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帶來有,之後對食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他以正慧如實觀看,食滅的時候,有便會成為滅法,之後對滅法厭離、無欲、寂滅,因無所執取而得解脫。舍利弗,這就是一位徹證法義的人了。

“舍利弗,這就是詳細解釋《彼岸道品.阿耆多問》所問的問題了。”

三十二.迦邏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那時候,迦邏羅.剎帝利比丘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迦邏羅比丘對舍利弗尊者這樣說:“舍利弗賢友,末利耶.頗求那比丘放棄了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了。”

“那位尊者不適應這裏的法和律。”

“這樣說的話,舍利弗尊者適應這裏的法和律了。”

“賢友,我對此沒有搖擺。”

“賢友,在將來你也會適應這裏的法和律嗎?”

“賢友,我對此沒有疑惑。”

之後,迦邏羅比丘起座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迦邏羅比丘對世尊說:“大德,舍利弗尊者宣稱得到究竟智,他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於是世尊對另一位比丘說:“比丘,你過來,用我的名義對舍利弗說:‘舍利弗賢友,導師叫你。’”

那位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之後去到舍利弗尊者那裏,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賢友,導師叫你。”

舍利弗尊者回答那位比丘:“賢友,是的。”之後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

(二)

世尊對舍利弗尊者說:“聽說你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那是真的嗎?”

“大德,我沒有說出那些言詞文句。”

“舍利弗,一個人無論以什麼形式來宣稱得到究竟智,都要明白所宣稱的內容。”

“大德,我不是那樣說,我沒有說出那些言詞文句。”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舍利弗賢友,你有什麼樣的知,有什麼樣的見,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呢?’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賢友,生是有因緣的,要盡除這些因緣;在盡除了這些因緣之後,知道自己已經盡除了這些因緣;之後自己便會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舍利弗賢友,生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賢友,生以有為因緣,以有而集起,以有而生,以有為源頭。’”

……有……

……取……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舍利弗賢友,愛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賢友,愛以受為因緣,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為源頭。’”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舍利弗賢友,你有什麼樣的知,有什麼樣的見,對受不會生起愛喜呢?’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賢友,有三種受。這三種受是什麼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賢友,這三種受都是無常的,是無常的就是苦的,當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對受便不會生起愛喜。’”

“舍利弗,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這句法義簡略地解釋,任何受都是在苦的範疇之中。

“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舍利弗賢友,你有什麼樣的解脫,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呢?’舍利弗,如果你被問到這個問題時,你將會怎樣解說呢?”

“大德,如果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將會這樣解說:‘賢友,我內裏有解脫,盡除所有取,安住在這種境界之中。我因為安住在這種境界之中,各種漏不會漏入內心,我看不見自己有任何缺失。’”

“舍利弗,十分好,十分好!舍利弗,這句法義簡略地解釋,一位沙門對斷除各種漏沒有搖擺、沒有疑惑。”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便起座進入住所。

(三)

世尊離去不久,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賢友們,在世尊問我第一個問題時,因為我之前沒有這樣解答問題的經驗,所以反應較為緩慢。當世尊認可我第一個解答後,那時我心想,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一日,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

“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一夜,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夜。

“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一日一夜,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一夜。

“……兩日兩夜……

“……三日三夜……

“……四日四夜……

“……五日五夜……

“……六日六夜……

“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我義理七日七夜,我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七日七夜。”

(四)

之後,迦邏羅比丘起座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迦邏羅比丘對世尊說:“大德,舍利弗尊者剛才作出獅子吼。他說,在世尊問他第一個問題時,因為他之前沒有這樣解答問題的經驗,所以反應較為緩慢。……即使世尊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他義理七日七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七日七夜。”

“比丘,舍利弗完全透徹瞭解法界。因為他完全透徹瞭解法界,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一日,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

“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一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夜。

“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一日一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一日一夜。

“……兩日兩夜……

“……三日三夜……

“……四日四夜……

“……五日五夜……

“……六日六夜……

“即使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問舍利弗義理七日七夜,他也可以用不同的文句、不同的方式解答那些義理七日七夜。”

三十三.智地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四十四種智地,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這四十四種智地是什麼呢?

“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之道智;生智,生集智,生滅智,生滅之道智;有智,有集智,有滅智,有滅之道智;取智,取集智,取滅智,取滅之道智;愛智,愛集智,愛滅智,愛滅之道智;受智,受集智,受滅智,受滅之道智;觸智,觸集智,觸滅智,觸滅之道智;六入智,六入集智,六入滅智,六入滅之道智;名色智,名色集智,名色滅智,名色滅之道智;識智,識集智,識滅智,識滅之道智;行智,行集智,行滅智,行滅之道智。

“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四十四種智地了。

“比丘們,什麼是老死呢?

“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年老、衰弱、牙齒掉下、頭髮轉白、面有皺紋、壽命減短、身心退化,這就是稱為老了;無論哪種形式、哪種類別的眾生,身壞、命終、逝世、死亡、五蘊散壞、屍骸被遺棄,這就是稱為死了。一種是老,一種是死。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老死了。

“生的集起帶來老死的集起,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老死的途徑。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時,這就是他的法智。他見法、知法、得法、入法,法常在心中。他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過去和將來:過去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老死,知道老死集,知道老死滅,知道老死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將來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老死,知道老死集,知道老死滅,知道老死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他有這種信智。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法智和信智兩種智都清淨、明晰時,他可稱為是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比丘們,什麼是行呢?

“有三種行:身行、口行、心行。比丘們,這就是稱為行了。

“無明的集起帶來行的集起,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息滅行的途徑。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時,這就是他的法智。他見法、知法、得法、入法,法常在心中。他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過去和將來:過去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行,知道行集,知道行滅,知道行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將來所有的沙門或婆羅門知道行,知道行集,知道行滅,知道行滅之道,他們所知的就正如現在我所知的那樣。他有這種信智。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法智和信智兩種智都清淨、明晰時,他可稱為是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三十四.智地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七十七種智地,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這七十七種智地是什麼呢?

“知道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知道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過去也是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知道過去也是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將來也是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知道將來也是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有法住智的人,他本身也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知道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知道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知道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知道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知道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知道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知道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知道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知道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知道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知道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知道過去也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知道過去也是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知道將來也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知道將來也是沒有無明便沒有行;知道有法住智的人,他本身也是滅盡法、衰敗法、無欲法、寂滅法。

“比丘們,這就是稱為七十七種智地了。”

三十五.無明為條件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大德,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呢?”

“比丘,你的問題不確當。問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或問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一個人如果有‘命就是身體’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命在身體之外’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13比丘,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大德,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呢?”

“比丘,你的問題不確當。問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或問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一個人如果有‘命就是身體’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命在身體之外’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比丘,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命就是身體’、‘命在身體之外’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生及誰有這個生’、‘什麼是生及誰在這個生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有及誰有這個有’、‘什麼是有及誰在這個有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取及誰有這個取’、‘什麼是取及誰在這個取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愛及誰有這個愛’、‘什麼是愛及誰在這個愛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受及誰有這個受’、‘什麼是受及誰在這個受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觸及誰有這個觸’、‘什麼是觸及誰在這個觸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六入及誰有這個六入’、‘什麼是六入及誰在這個六入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名色及誰有這個名色’、‘什麼是名色及誰在這個名色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識及誰有這個識’、‘什麼是識及誰在這個識之外’……

“比丘,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命就是身體’、‘命在身體之外’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三十六.無明為條件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問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或問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們,一個人如果有‘命就是身體’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命在身體之外’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比丘們,問什麼是生及誰有這個生,或問什麼是生及誰在這個生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有及誰有這個有,或問什麼是有及誰在這個有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取及誰有這個取,或問什麼是取及誰在這個取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愛及誰有這個愛,或問什麼是愛及誰在這個愛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受及誰有這個受,或問什麼是受及誰在這個受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觸及誰有這個觸,或問什麼是觸及誰在這個觸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六入及誰有這個六入,或問什麼是六入及誰在這個六入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名色及誰有這個名色,或問什麼是名色及誰在這個名色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識及誰有這個識,或問什麼是識及誰在這個識之外……

“比丘們,問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或問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是同一樣的東西,只不過是詞語不同而已。比丘們,一個人如果有‘命就是身體’這種見的話,他便不會修習梵行;一個人如果有‘命在身體之外’這種見的話,他也不會修習梵行。比丘們,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老死及誰有這個老死’、‘什麼是老死及誰在這個老死之外’、‘命就是身體’、‘命在身體之外’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生及誰有這個生’、‘什麼是生及誰在這個生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有及誰有這個有’、‘什麼是有及誰在這個有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取及誰有這個取’、‘什麼是取及誰在這個取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愛及誰有這個愛’、‘什麼是愛及誰在這個愛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受及誰有這個受’、‘什麼是受及誰在這個受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觸及誰有這個觸’、‘什麼是觸及誰在這個觸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六入及誰有這個六入’、‘什麼是六入及誰在這個六入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名色及誰有這個名色’、‘什麼是名色及誰在這個名色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識及誰有這個識’、‘什麼是識及誰在這個識之外’……

“比丘們,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便會根除各種歪曲、躁動、猶豫的性向,根除所有‘什麼是行及誰有這個行’、‘什麼是行及誰在這個行之外’、‘命就是身體’、‘命在身體之外’的見的性向,這些性向就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將來沒法再生長那樣。”

三十七.不屬你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這個身體不是屬於你們的,也不是屬於別人的。比丘們,應知身體是由舊有的業而來,是由眾緣和合而來,是由思所作而來,它只是一些感受。

“比丘們,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能對緣起正確地如理思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十八.思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個人所作的各種意向、決意、性向,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為將來帶來後有。當帶來後有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不作各種意向,不作各種決意,但作出各種性向的話,這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為將來帶來後有。當帶來後有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一個人不作各種意向、決意、性向的時候,便不會造成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不會增長,不會為將來帶來後有。當沒有後有的時候,將來的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便會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三十九.思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個人所作的各種意向、決意、性向,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然後會帶來名色的出現。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不作各種意向,不作各種決意,但作出各種性向的話,這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然後會帶來名色的出現。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一個人不作各種意向、決意、性向的時候,便不會造成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不會增長,不會帶來名色的出現。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四十.思之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個人所作的各種意向、決意、性向,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便會因此而有依附,當有依附的時候便會有來去,當有來去的時候便會有生死,當有生死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一個人如果不作各種意向,不作各種決意,但作出各種性向的話,這都會成為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會因此而增長,便會因此而有依附,當有依附的時候便會有來去,當有來去的時候便會有生死,當有生死的時候,將來便會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當一個人不作各種意向、決意、性向的時候,便不會造成一個讓識得到攀緣的地方。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的時候,便不會增長,不會有依附,當沒有依附的時候便不會有來去,當沒有來去的時候便不會有生死,當沒有生死的時候,將來的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便會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第四迦邏羅剎帝利品完

四十一.五種怖畏與怨對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一)

這時候,給孤獨長者居士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給孤獨長者說:

“居士,當一位聖弟子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具有四預流支,以智慧善見、善察聖道時,可以為自己授記:‘我已盡除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我是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什麼是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呢?居士,殺生是怖畏和怨對。以殺生為條件,會為現生帶來怖畏和怨對,會為來生帶來怖畏和怨對,也使自己領受內心的苦惱。不殺生便會使這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

“居士,偷盜……

“居士,邪淫……

“居士,妄語……

“居士,飲酒是怖畏和怨對。以飲酒為條件,會為現生帶來怖畏和怨對,會為來生帶來怖畏和怨對,也使自己領受內心的苦惱。不飲酒便會使這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這就是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了。

(二)

“什麼是具有四預流支呢?居士,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這就是具有四預流支了。

“什麼是以智慧善見、善察聖道呢?居士,一位聖弟子能對緣起正確地如理思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這就是以智慧善見、善察聖道了。

“居士,當一位聖弟子的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具有這四預流支,以這智慧善見、善察聖道時,可以為自己授記:‘我已盡除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我是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四十二.五種怖畏與怨對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一些比丘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那些比丘說: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具有四預流支,以智慧善見、善察聖道時,可以為自己授記:‘我已盡除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我是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什麼是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呢?比丘們,殺生是怖畏和怨對。以殺生為條件,會為現生帶來怖畏和怨對,會為來生帶來怖畏和怨對,也使自己領受內心的苦惱。不殺生便會使這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

“比丘們,偷盜……

“比丘們,邪淫……

“比丘們,妄語……

“比丘們,飲酒是怖畏和怨對。以飲酒為條件,會為現生帶來怖畏和怨對,會為來生帶來怖畏和怨對,也使自己領受內心的苦惱。不飲酒便會使這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這就是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了。

“什麼是具有四預流支呢?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這就是具有四預流支了。

“什麼是以智慧善見、善察聖道呢?比丘們,一位聖弟子能對緣起正確地如理思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這就是以智慧善見、善察聖道了。

“比丘們,當一位聖弟子的五種怖畏和怨對平息下來,具有這四預流支,以這智慧善見、善察聖道時,可以為自己授記:‘我已盡除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我是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四十三.苦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苦的集起和苦的滅除。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一)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苦的集起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苦的集起了。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苦的集起了。

(二)

“比丘們,什麼是苦的滅除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苦的滅除了。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苦的滅除了。”

四十四.世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世間的集起和世間的滅除。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一)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世間的集起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世間的集起了。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比丘們,這就是世間的集起了。

(二)

“比丘們,什麼是世間的滅除呢?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世間的滅除了。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比丘們,這就是世間的滅除了。”

四十五.那提迦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提迦的磚屋。

(一)

世尊在靜處之中說這法義:

“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以眼和色為條件而有眼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以耳和聲為條件……

“以鼻和香為條件……

“以舌和味為條件……

“以身和觸為條件……

“以意和法為條件而有意識的生起,三者在一起便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種愛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二)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站在能聽到世尊說話的附近。世尊看見他站在那裏,便對這位比丘說:“比丘,你剛才聽到我說的法義嗎?”

“大德,是的。”

“比丘,你要學習這法義,你要銘記這法義。這法義帶來利益,這法義是梵行的根本。”

四十六.一位婆羅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一位婆羅門去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那位婆羅門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作者和受者都是同一人嗎?”

“婆羅門,‘作者和受者都是同一人’是一邊。”

“喬答摩賢者,那麼,作者是一人,受者是另一人嗎?”

“婆羅門,‘作者是一人,受者是另一人’是另一邊。

“婆羅門,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那位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四十七.吒奴蘇尼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吒奴蘇尼婆羅門去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吒奴蘇尼婆羅門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事物真實存在嗎?”

“婆羅門,‘事物真實存在’是一邊。”

“喬答摩賢者,那麼,事物不存在嗎?”

“婆羅門,‘事物不存在’是另一邊。

“婆羅門,如來不落入這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吒奴蘇尼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四十八.順世婆羅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一位順世學派的婆羅門去到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順世婆羅門對世尊說:

“喬答摩賢者,所有事物真實存在嗎?”

“婆羅門,‘所有事物真實存在’是順世學派的固有論點。”

“喬答摩賢者,那麼,所有事物不存在嗎?”

“婆羅門,‘所有事物不存在’是順世學派的第二種論點。”

“喬答摩賢者,所有事物歸於一本嗎?”

“婆羅門,‘所有事物歸於一本’是順世學派的第三種論點。”

“喬答摩賢者,那麼,所有事物各別萬殊嗎?”

“婆羅門,‘所有事物各別萬殊’是順世學派的第四種論點。

“婆羅門,如來不落入兩邊,以中道來說法: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順世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四十九.聖弟子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不會不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名色,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六入,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觸,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受,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愛,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取,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有,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生,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老死。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賴他人,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知道有識便會有名色,有名色便會有六入,有六入便會有觸,有觸便會有受,有受便會有愛,有愛便會有取,有取便會有有,有有便會有生,有生便會有老死;知道這就是世間的起。“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不會不知道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名色,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六入,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觸,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受,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愛,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取,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有,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生,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老死。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賴他人,知道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知道沒有識便沒有名色,沒有名色便沒有六入,沒有六入便沒有觸,沒有觸便沒有受,沒有受便沒有愛,沒有愛便沒有取,沒有取便沒有有,沒有有便沒有生,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這就是世間的滅除。

“比丘們,如果一位聖弟子能如實知道世間的集起和滅除,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五十.聖弟子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不會不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行,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識,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名色,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六入,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觸,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受,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愛,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取,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有,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生,不會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老死。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賴他人,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道理;知道有無明便會有行,有行便會有識,有識便會有名色,有名色便會有六入,有六入便會有觸,有觸便會有受,有受便會有愛,有愛便會有取,有取便會有有,有有便會有生,有生便會有老死;知道這就是世間的集起。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不會不知道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行,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識,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名色,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六入,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觸,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受,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愛,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取,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有,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生,不會不知道沒有什麼東西便會沒有老死。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自己有智,不用依賴他人,知道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道理;知道沒有無明便沒有行,沒有行便沒有識,沒有識便沒有名色,沒有名色便沒有六入,沒有六入便沒有觸,沒有觸便沒有受,沒有受便沒有愛,沒有愛便沒有取,沒有取便沒有有,沒有有便沒有生,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知道這就是世間的滅除。

“比丘們,如果一位聖弟子能如實知道世間的集起和滅除,便可稱為一位具有正見、具有直見、入正法、見正法、具有學智、具有學明、進入法流、具洞察智慧、觸摸到甘露門的聖弟子。”

第五居士品完

五十一.觀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比丘要觀察什麼東西,才可將苦徹底終結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比丘時常觀察:世間有各種不同的苦,苦的各種分別;老死這種苦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老死,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老死。

“當他這樣觀察時,便會了解,世間有各種不同的苦,苦的各種分別;便會知道,老死以生為因緣,以生而集起,以生而生,以生為源頭;便會知道,有生便會有老死,沒有生才會沒有老死。

“他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滅除老死的各種道路。他因此而進入了修行的道路,依法而行。

“比丘們,這位比丘進入了能將各種苦徹底終結、能將老死滅除的道路。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比丘們,一位比丘時常觀察:世間有各種不同的苦,苦的各種分別;行這種苦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行,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行。

“當他這樣觀察時,便會了解,世間有各種不同的苦,苦的各種分別;便會知道,行以無明為因緣,以無明而集起,以無明而生,以無明為源頭;便會知道,有無明便會有行,沒有無明才會沒有行。

“他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滅除行的各種道路。他因此而進入了修行的道路,依法而行。

“比丘們,這位比丘進入了能將各種苦徹底終結、能將行滅除的道路。

“比丘們,一個有無明的人,如果造福行的話,他的福行便會去到識之中;如果造非福行的話,他的非福行便會去到識之中;如果造不動行的話,他的不動行便會去到識之中。

“比丘們,一位比丘斷除了無明,生起了明,他因為對無明無欲,生起了明,所以不會造福行,不會造非福行,不會造不動行。

“他不造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對福行、非福行、不動行沒有願欲。他在世間上沒有任何執取,沒有執取便不會動搖,不動搖便自證湼槃,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知道那個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知道那個苦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知道那個不苦不樂受是無常的,知道自己對此沒有依附、沒有愛喜。

“如果他感受一個樂受時,他感受那個樂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苦受時,他感受那個苦受而不受束縛;如果他感受一個不苦不樂受時,他感受那個不苦不樂受而不受束縛。

“他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14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所剩下的只有一副遺骸。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人從陶窰裏拿出燒熱的陶器放在平地上,之後陶器的熱力會逐漸減退,而陶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最終只有碎片留下。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在感受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身體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在感受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時,知道那是一個從命方面所帶來的感受。他知道當身壞命終、壽命完結後,對它們沒有愛喜的各種感受都會平息下來,所剩下的只有一副遺骸。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一位漏盡比丘會不會造福行、非福行或不動行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行、息滅所有行的時候,會不會有識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識、息滅所有識的時候,會不會有名色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名色、息滅所有名色的時候,會不會有六入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六入、息滅所有六入的時候,會不會有觸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觸、息滅所有觸的時候,會不會有受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受、息滅所有受的時候,會不會有愛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愛、息滅所有愛的時候,會不會有取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取、息滅所有取的時候,會不會有有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有、息滅所有有的時候,會不會有生出現呢?”

“大德,不會。”

“當沒有任何生、息滅所有生的時候,會不會有老死出現呢?”

“大德,不會。”

“比丘們,十分好,十分好!比丘們,正是這樣,不會不是這樣。你們對我有敬信,把這義理放在心上,清除搖擺、清除疑惑,這能帶來苦的終結。”

五十二.取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有十車柴薪、二十車柴薪、三十車柴薪或四十車柴薪所燃起的大火,一個人在大火上不斷加上乾草,不斷加上乾牛糞,不斷加上乾柴。比丘們,如果這樣的話,那大火不斷得到燃料,便能長久燃燒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有十車柴薪、二十車柴薪、三十車柴薪或四十車柴薪所燃起的大火,一個人在大火上不再加上乾草,不再加上乾牛糞,不再加上乾柴。比丘們,如果這樣的話,那大火只能燃燒舊有的燃料,因為沒有新燃料補充而很快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三.結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一個人不斷為油燈加油和調整燈芯,那油燈不斷得到燃料,便能長久燃點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一個人不再為油燈加油和調整燈芯,那油燈只能燃點舊有的燃料,因為沒有新燃料補充而很快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四.結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一個人不斷為油燈加油和調整燈芯,那油燈不斷得到燃料,便能長久燃點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以油和燈芯為條件,油燈便能燃點。一個人不再為油燈加油和調整燈芯,那油燈只能燃點舊有的燃料,因為沒有新燃料補充而很快便會息滅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五.大樹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一棵大樹,它的根向下和向橫生長,將所有養料帶上來供應整棵樹。那棵樹不斷得到養料,便能長久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棵大樹,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大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大樹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六.大樹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就正如一棵大樹,它的根向下和向橫生長,將所有養料帶上來供應整棵樹。那棵樹不斷得到養料,便能長久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棵大樹,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大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大樹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七.小樹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棵小樹,一個人時常為它清理樹根,時常為它施肥,時常為它澆水。這棵小樹不斷得到養料,便能生長、壯大、長得茂盛。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棵小樹,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小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小樹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八.名色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會帶來名色的出現。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一棵大樹,它的根向下和向橫生長,將所有養料帶上來供應整棵樹。那棵樹不斷得到養料,便能長久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會帶來名色的出現。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不會帶來名色的出現。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棵大樹,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大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大樹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不會帶來名色的出現。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五十九.識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會帶來識的出現。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就正如一棵大樹,它的根向下和向橫生長,將所有養料帶上來供應整棵樹。那棵樹不斷得到養料,便能長久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會帶來識的出現。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比丘們,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不會帶來識的出現。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棵大樹,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大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大樹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比丘們,同樣地,對結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不會帶來識的出現。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六十.因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俱盧國劍磨瑟曇鎮。

這時候,阿難尊者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對世尊說:“大德,真是罕見,真是少有!緣起的表面和內涵那樣深,但在我看來卻是那樣淺。”

“阿難,不要這樣說,不要這樣說。阿難,緣起的表面和內涵都是很深的。眾生因為不知道、不覺悟、不洞悉這個法義,就像一個打結的繩球、一個鳥巢、一堆纏繞的蘆葦草那樣在世間糾纏不清,因此不能超脫輪迴,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阿難,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阿難,就正如一棵大樹,它的根向下和向橫生長,將所有養料帶上來供應整棵樹。那棵樹不斷得到養料,便能長久生長下去。

“阿難,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味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不斷增長。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阿難,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阿難,就正如有一棵大樹,一個人拿著鋤頭和籮走來,他截斷那棵樹的樹根,把那棵樹連根拔起,然後去除所有樹幹上的幼根;他再將大樹斬成碎塊,將碎塊斬成木屑,將木屑風乾和曬乾;他將風乾和曬乾的木屑燒成灰燼,然後再讓大風吹散那些灰燼或把灰燼投下急流。這棵大樹被截斷了樹根、被連根拔起,它在將來沒法再生長下去。

“阿難,同樣地,對取法常常隨順患這方面來觀察的人,愛會得到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第六樹品完

六十一.不聞法義者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由四大組成的身體可能會有厭離,可能會有無欲,可能會從中解脫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可以看見這個由四大組成的身體有成長、有衰退、有生、有死,因此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此可能會有厭離,可能會有無欲,可能會從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這些稱為心、意、識的東西不可能厭離,不可能無欲,不可能從中解脫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長時間對此依附、取著、執取為我所,視此為‘我擁有心、意、識’、‘我是心、意、識’、‘心、意、識是一個實我’,因此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此不可能厭離,不可能無欲,不可能從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視身體為我也比視心為我還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可看見這個由四大組成的身體有一年、數年、十年、數十年、百年甚至百多年的持續,但這些稱為心、意、識的東西,日日夜夜都在即生即滅。

“比丘們,就正如猴子在森林到處走盪,這一刻抓著一枝樹枝,另一刻便抓著另一枝樹枝。同樣地,這些稱為心、意、識的東西,日日夜夜都在即生即滅。

“比丘們,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能對緣起正確地如理思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就是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以行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無明的無餘、無欲、息滅,可帶來行的息滅,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他會對色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行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六十二.不聞法義者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由四大組成的身體可能會有厭離,可能會有無欲,可能會從中解脫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可以看見這個由四大組成的身體有成長、有衰退、有生、有死,因此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此可能會有厭離,可能會有無欲,可能會從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一個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這些稱為心、意、識的東西不可能厭離,不可能無欲,不可能從中解脫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長時間對此依附、取著、執取為我所,視此為‘我擁有心、意、識’、‘我是心、意、識’、‘心、意、識是一個實我’,因此不聽聞法義的凡夫對此不可能厭離,不可能無欲,不可能從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不聽聞法義的凡夫視身體為我也比視心為我還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可看見這個由四大組成的身體有一年、數年、十年、數十年、百年甚至百多年的持續,但這些稱為心、意、識的東西,日日夜夜都在即生即滅。

“比丘們,多聞法義的聖弟子能對緣起正確地如理思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當遇到一個樂境的時候,以觸為緣而生起一個樂受;當這個樂境滅去時,以此為緣所生的樂受便會息滅,平息下來。當遇到一個苦境的時候,以觸為緣而生起一個苦受;當這個苦境滅去時,以此為緣所生的苦受便會息滅,平息下來。當遇到一個不苦不樂境的時候,以觸為緣而生起一個不苦不樂受;當這個不苦不樂境滅去時,以此為緣所生的不苦不樂受便會息滅,平息下來。’

“比丘們,就正如把兩條木柴一起摩擦的時候,便會生起熱和火;當分開兩條木柴的時候,熱和火便會息滅,平息下來。

“比丘們,同樣地,當遇到一個樂境的時候,以觸為緣而生起一個樂受;當這個樂境滅去時,以此為緣所生的樂受便會息滅,平息下來。當遇到一個苦境的時候,以觸為緣而生起一個苦受;當這個苦境滅去時,以此為緣所生的苦受便會息滅,平息下來。當遇到一個不苦不樂境的時候,以觸為緣而生起一個不苦不樂受;當這個不苦不樂境滅去時,以此為緣所生的不苦不樂受便會息滅,平息下來。

“比丘們,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他會對觸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六十三.子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麼呢?第一種是粗幼摶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比丘們,這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比丘們,應怎樣看待粗幼摶食呢?

“比丘們,就正如有夫婦兩人帶著他們鍾愛的獨子,要穿過一個遼闊的荒野,只有很少資糧。但是,還沒有穿過荒野,他們的資糧已經用盡了,於是夫婦兩人心想:‘我們的資糧用盡了,但仍沒有穿過荒野。為免我們三人都死掉,唯有殺了鍾愛的獨子,吃了他的肉,我們夫婦兩人才得以穿過這個荒野!’於是,夫婦兩人殺了他們鍾愛的獨子,吃了他的肉,才得以穿過那個荒野。他們在吃兒子的肉的時候,搥胸哭叫:‘獨子,你在哪裏!獨子,你在哪裏!’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他們吃食物是為了享樂、為了滿足自我、為了得到美麗的身段、為了得到美麗的外貌嗎?”

“大德,不是。”

“比丘們,他們吃食物只是為了要穿過荒野嗎?”

“大德,是的。”

“比丘們,同樣地,我說,應這樣看待粗幼摶食15。比丘們,當一個人能遍知粗幼摶食時,他能遍知五欲的貪著;當一位聖弟子能遍知五欲的貪著時,便沒有結縛使他再次返回這個世間16

“比丘們,應怎樣看待觸食呢?

“比丘們,就正如一隻破損了皮膚的牛,牠站起來把破損的部位緊靠牆壁時,在牆壁的小動物便會走來咬牠;牠站起來把破損的部位緊靠樹木時,在樹木的小動物便會走來咬牠;牠站在水裏把破損的部位浸在水中時,在水中的小動物便會游來咬牠;牠站起來把破損的部位暴露在空中時,在空中的小動物便會飛來咬牠;無論牠去到哪裏,那裏的小動物都會走來咬牠。

“比丘們,同樣地,我說,應這樣看待觸食。比丘們,當一個人能遍知觸食時,他能遍知三受;當一位聖弟子能遍知三受時,我說,他沒有更高的修行工作需要做17

“比丘們,應怎樣看待意思食呢?

“比丘們,就正如有個比人還深的火坑,當中堆滿燃燒著的火炭,沒有火焰、沒有煙;一個想生存不想死亡、想快樂不想痛苦的人走來,被兩個強壯的人捉著雙臂,想把他拖進那個火坑;那人將會生起遠避火坑的意向、期望、決心。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心想:‘如果我掉進了火坑,便會因此而帶來死亡或接近死亡之苦。’

“比丘們,同樣地,我說,應這樣看待意思食。比丘們,當一個人能遍知意思食時,他能遍知三愛;當一位聖弟子能遍知三愛時,我說,他沒有更高的修行工作需要做。

“比丘們,應怎樣看待識食呢?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衙差捉了一個盜賊罪犯後押到國王面前。

“‘大王,這是一個盜賊罪犯,請你對他作出判罰吧。’

“國王這樣說:‘你在早上用矛刺這個盜賊一百次吧!’於是,那個盜賊在早上被矛刺了一百次。

“國王在中午的時候問:‘那個盜賊怎麼樣?’

“‘大王,他仍然活著。’

“國王這樣說:‘你在中午再用矛刺那個盜賊一百次吧!’於是,那個盜賊在中午再被矛刺了一百次。

“國王在晚上的時候問:‘那個盜賊怎麼樣?’

“‘大王,他仍然活著。’

“國王這樣說:‘你在晚上再用矛刺那個盜賊一百次吧!’於是,那個盜賊在晚上再被矛刺了一百次。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那人在一天之內被矛刺了三百次,會不會因此而帶來苦惱呢?”

“大德,即使被矛刺一次,也會因此而帶來苦惱,更遑論被矛刺三百次了。”

“比丘們,同樣地,我說,應這樣看待識食。比丘們,當一個人能遍知識食時,他能遍知名色;當一位聖弟子能遍知名色時,我說,他沒有更高的修行工作需要做。”

六十四.貪著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有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這四種食是什麼呢?第一種是粗幼摶食,第二種是觸食,第三種是意思食,第四種是識食。比丘們,這四種食能令已投生的眾生得到持續,能幫助將要投生的眾生得到投生。

“比丘們,如果對粗幼摶食有貪著、有愛喜、有渴愛的話,識便會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的時候,名色便會出現;當名色出現的時候,行便會增長;當行增長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後有;當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會帶來憂傷、惶恐、悲哀。

“比丘們,如果對觸食……

“比丘們,如果對意思食……

“比丘們,如果對識食有貪著、有愛喜、有渴愛的話,識便會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的時候,名色便會出現;當名色出現的時候,行便會增長;當行增長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後有;當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會帶來憂傷、惶恐、悲哀。

“比丘們,就正如一位畫工或畫師,有了深紅色、黃色、藍色、淺紅色的顏料,有了木板、牆壁、畫布,便能畫出女士、男士及他們的肢節。

“比丘們,同樣地,如果對粗幼摶食有貪著、有愛喜、有渴愛的話,識便會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的時候,名色便會出現;當名色出現的時候,行便會增長;當行增長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後有;當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會帶來憂傷、惶恐、悲哀。

“比丘們,如果對觸食……

“比丘們,如果對意思食……

“比丘們,如果對識食有貪著、有愛喜、有渴愛的話,識便會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當識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增長的時候,名色便會出現;當名色出現的時候,行便會增長;當行增長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後有;當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會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會帶來憂傷、惶恐、悲哀。

“比丘們,如果對粗幼摶食沒有貪著、沒有愛喜、沒有渴愛的話,識便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會增長;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增長的時候,名色便不會出現;當名色不出現的時候,行便不會增長;當行不增長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後有;當沒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沒有憂傷、沒有惶恐、沒有悲哀。

“比丘們,如果對觸食……

“比丘們,如果對意思食……

“比丘們,如果對識食沒有貪著、沒有愛喜、沒有渴愛的話,識便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會增長;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增長的時候,名色便不會出現;當名色不出現的時候,行便不會增長;當行不增長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後有;當沒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沒有憂傷、沒有惶恐、沒有悲哀。

“比丘們,就正如一間東面、南面、北面都有窗戶的尖頂屋或尖頂堂,當日出的時候,陽光穿過窗戶後會攀緣在哪裏呢?”

“大德,在西面的牆壁。”

“比丘們,如果沒有西面的牆壁,陽光會攀緣在哪裏呢?”

“大德,在地上。”

“比丘們,如果沒有土地,陽光會攀緣在哪裏呢?”

“大德,在水上。”

“比丘們,如果沒有水,陽光會攀緣在哪裏呢?”

“大德,無所攀緣。”

“比丘們,同樣地,如果對粗幼摶食沒有貪著、沒有愛喜、沒有渴愛的話,識便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會增長;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增長的時候,名色便不會出現;當名色不出現的時候,行便不會增長;當行不增長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後有;當沒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沒有憂傷、沒有惶恐、沒有悲哀。

“比丘們,如果對觸食……

“比丘們,如果對意思食……

“比丘們,如果對識食沒有貪著、沒有愛喜、沒有渴愛的話,識便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會增長,當識沒有一個攀緣的地方和不增長的時候,名色便不會出現;當名色不出現的時候,行便不會增長;當行不增長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後有;當沒有將來的後有的時候,便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當沒有將來的生和老死的時候,我說,最終便沒有憂傷、沒有惶恐、沒有悲哀。”

六十五.都城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我這樣想:‘這個世間充滿憂苦,有生、有老、有死,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然而,人們卻不知道從老死之苦出離的方法。要到什麼時候,才知道從老死之苦出離的方法呢!’

“比丘們,於是,我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老死,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老死呢?’於是,我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生帶來老死,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比丘們,我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名色,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名色呢?’於是,我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識帶來名色,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比丘們,我這樣想:‘什麼東西帶來識,以什麼東西為條件而有識呢?’於是,我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名色帶來識,以名色為條件而有識。’

“比丘們,我這樣想:‘觀察到名色帶來識這裏便轉回頭了。這是屬於有生、有老、有死,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的範疇,這就是以名色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集起,集起!’比丘們,我之前從沒有聽過這些法義,之後,在這些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我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老死,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老死的息滅呢?’於是,我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生便沒有老死,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比丘們,我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名色,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名色的息滅呢?’於是,我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識便沒有名色,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

“比丘們,我這樣想:‘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識,什麼東西息滅才會帶來識的息滅呢?’於是,我如理思維,以智慧透徹了解:‘沒有名色便沒有識,名色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

“比丘們,我這樣想:‘我已得到覺悟的道路了!這就是名色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息滅,息滅!’比丘們,我之前從沒有聽過這些法義,之後,在這些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在密林裏行走的人,發現一條古人行走的道路,他跟隨那條古道而行,看見一個古人所居住的古國及一座古都城,當中有花園、叢林、蓮池、城牆,十分怡人。

“比丘們,於是他通知國王和大臣:‘大王,太好了!你要知道,我在密林裏行走,發現一條古人行走的道路,我跟隨那條古道而行,看見一個古人所居住的古國及一座古都城,當中有花園、叢林、蓮池、城牆,十分怡人。大王,請你重建那座都城吧。’

“比丘們,於是,國王和大臣重建那座都城。之後,那座都城富庶、繁盛、人口眾多、財富增長。

“比丘們,同樣地,我發現一條古等正覺行走的道路。

“比丘們,什麼是古等正覺行走的道路呢?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就是古等正覺行走的道路。

“我跟隨這條古道而行,行踐這條古道使我證知老死、證知老死集、證知老死滅、證知老死滅之道。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我跟隨這條古道而行,行踐這條古道使我證知行、證知行集、證知行滅、證知行滅之道。

“比丘們,我以無比智證知這梵行,然後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解釋,使梵行流行、興盛、廣泛流傳、遍及眾人,使梵行有人宣說。”

六十六.反思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俱盧國劍磨瑟曇鎮。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你們有沒有作向內的反思呢?”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一位比丘對他說:“大德,我有作向內的反思。”

“比丘,你是怎樣作向內的反思的呢?”

當那位比丘作出解釋後,世尊對他的解釋感到不滿意。於是阿難尊者對世尊說:“世尊,現在是時候了,善逝,現在是時候了,請世尊演說向內的反思。當比丘聽了之後,便會受持世尊的說話。”

“阿難,既然這樣,你們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比丘常常作向內的反思:反思世間上,老死帶來許多苦;反思苦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反思有什麼東西便會有老死,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老死。

“當他這樣反思時,便會知道世間上,老死帶來許多苦;便會知道苦以依18為因緣,以依而集起,以依而生,以依為源頭;便會知道有依便會有老死,沒有依才會沒有老死。他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滅除老死的各種道路。他因此而進入了修行的道路,依法而行。這位比丘進入了能將各種苦徹底終結、能將老死滅除的道路。

“他再進一步作向內的反思:反思依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反思有什麼東西便會有依,沒有什麼東西才會沒有依。

“當他這樣反思時,便會知道依以渴愛為因緣,以渴愛而集起,以渴愛而生,以渴愛為源頭;便會知道有渴愛便會有依,沒有渴愛才會沒有依。他知道什麼是依,知道什麼是依集,知道什麼是依滅,知道什麼是滅除依的各種道路。他因此而進入了修行的道路,依法而行。這位比丘進入了能將各種苦徹底終結、能將依滅除的道路。

“他再進一步作向內的反思:反思渴愛在哪裏生起、在哪裏紮根。

“當他這樣反思時,便會知道世上哪裏有令人喜愛的事物、令人愉悅的事物,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紮根。

“世上有什麼事物令人喜愛、令人愉悅呢?世上的眼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紮根。世上的耳……鼻……舌……身……意令人喜愛、令人愉悅,渴愛就在那裏生起、就在那裏紮根。

“比丘們,過去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常、視為樂、視為我、視為健全、視為安穩的話,他的渴愛便會增長。當渴愛增長的時候,依便會增長;當依增長的時候,苦便會增長;當苦增長的時候,便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將來任何沙門或婆羅門……

“比丘們,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常、視為樂、視為我、視為健全、視為安穩的話,他的渴愛便會增長。當渴愛增長的時候,依便會增長;當依增長的時候,苦便會增長;當苦增長的時候,便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壺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藥的酒。一個受暑熱天氣影響、十分疲倦、十分口渴的人走來,人們對他說:‘喂,這是一壺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藥的酒,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飲了它。當飲下它的時候,可以從品嚐它的色、香、味之中得到悅樂,但也會因此而帶來死亡或接近死亡之苦。’那人不經計量、不放捨那壺酒,立刻便把它飲下,因此而帶來死亡或接近死亡之苦。

“比丘們,同樣地,過去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常、視為樂、視為我、視為健全、視為安穩的話,他的渴愛便會增長。當渴愛增長的時候,依便會增長;當依增長的時候,苦便會增長;當苦增長的時候,便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將來任何沙門或婆羅門……

“比丘們,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常、視為樂、視為我、視為健全、視為安穩的話,他的渴愛便會增長。當渴愛增長的時候,依便會增長;當依增長的時候,苦便會增長;當苦增長的時候,便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過去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無常、視為苦、視為無我、視為病、視為恐懼之處的話,他的渴愛便會斷除。當渴愛斷除的時候,依便會斷除;當依斷除的時候,苦便會斷除;當苦斷除的時候,便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將來任何沙門或婆羅門……

“比丘們,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無常、視為苦、視為無我、視為病、視為恐懼之處的話,他的渴愛便會斷除。當渴愛斷除的時候,依便會斷除;當依斷除的時候,苦便會斷除;當苦斷除的時候,便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就正如有一壺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藥的酒。一個受暑熱天氣影響、十分疲倦、十分口渴的人走來,人們對他說:‘喂,這是一壺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藥的酒,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飲了它。當飲下它的時候,可以從品嚐它的色、香、味之中得到悅樂,但也會因此而帶來死亡或接近死亡之苦。’那人心想:‘我可以飲水、飲乳漿、飲果汁或飲鹹酸粥來解渴,絕對不會飲為我長期帶來不利和苦惱的東西。’他對那壺酒作出計量,放捨那壺酒,不飲那壺酒,因此而不會帶來死亡或接近死亡之苦。

“比丘們,同樣地,過去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無常、視為苦、視為無我、視為病、視為恐懼之處的話,他的渴愛便會斷除。當渴愛斷除的時候,依便會斷除;當依斷除的時候,苦便會斷除;當苦斷除的時候,便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比丘們,將來任何沙門或婆羅門……

“比丘們,現在任何沙門或婆羅門,若把令人喜愛、令人愉悅的東西視為無常、視為苦、視為無我、視為病、視為恐懼之處的話,他的渴愛便會斷除。當渴愛斷除的時候,依便會斷除;當依斷除的時候,苦便會斷除;當苦斷除的時候,便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能從苦之中解脫出來。”

六十七.蘆束相依

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和大拘絺羅尊者住在波羅奈的仙人住處鹿野苑。

這時候,大拘絺羅尊者在黃昏離開靜處去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

“舍利弗賢友,老死由自己造成;還是由他人造成;還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還是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呢?”

“拘絺羅賢友,老死不是由自己造成,不是由他人造成,不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不是‘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而是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舍利弗賢友,名色由自己造成;還是由他人造成;還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還是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呢?”

“拘絺羅賢友,名色不是由自己造成,不是由他人造成,不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不是‘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而是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舍利弗賢友,識由自己造成;還是由他人造成;還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還是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呢?”

“拘絺羅賢友,識不是由自己造成,不是由他人造成,不是由自己和他人造成,不是‘既不是由自己造成,又不是由他人造成,是無緣無故而生起的’,而是以名色為條件而有識。”

“現在我聽到舍利弗尊者這樣說:‘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現在我也聽到舍利弗尊者這樣說:‘以名色為條件而有識。’我怎樣理解當中的義理呢?”

“賢友,我將說出一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可從譬喻知道這個義理。賢友,就正如兩束蘆葦互相依傍而互相都能豎立。同樣地,以名色為條件而有識,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以受為條件而有愛,以愛為條件而有取,以取為條件而有有,以有為條件而有生,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及有憂、悲、苦、惱、哀的產生。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集起。

“賢友,如果取去第一束蘆葦,另一束蘆葦便會倒下;如果取去另一束蘆葦,第一束蘆葦便會倒下。同樣地,名色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及帶來憂、悲、苦、惱、哀的息滅。這就是一個大苦蘊的息滅。”

“舍利弗賢友,真是罕見!真是少有!舍利弗尊者能這樣善說法義。我對舍利弗所說的三十六個地方19感到高興。

“賢友,如果一位比丘說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說法的比丘。

“賢友,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法隨法行的比丘。

“賢友,如果一位比丘因對老死厭離、無欲、息滅,對老死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行……

“賢友,如果一位比丘說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說法的比丘。

“賢友,如果一位比丘跟隨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的法,他可配稱為一位法隨法行的比丘。

“賢友,如果一位比丘因對無明厭離、無欲、息滅,對無明沒有執取而得解脫,他可配稱為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

六十八.拘睒彌

有一次,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那羅尊者和阿難尊者住在拘睒彌的瞿尸多園。

(一)

這時候,殊勝尊者對茂師羅尊者說:“茂師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以有為條件而有生……

……以取為條件而有有……

……以愛為條件而有取……

……以受為條件而有愛……

……以觸為條件而有受……

……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

……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

……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

……以行為條件而有識……

“茂師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

“茂師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

……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

……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

……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

……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

……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

……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

……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

……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

……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

“茂師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

“茂師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有的息滅就是湼槃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有的息滅就是湼槃。”

“既然這樣,茂師羅賢友是一位盡除了所有漏的阿羅漢了。”

當殊勝尊者說了這番話後,茂師羅尊者沈默不語20

(二)

這時候,那羅尊者對殊勝尊者說:“殊勝尊者,如果你問我這些問題就好了。請你問我這些問題,我會給你作出解釋。”

“那羅尊者,我要問你那些問題了,請你為我作出解釋。那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

……

“那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

“那羅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你能親身證知有的息滅就是湼槃嗎?”

“殊勝賢友,不以敬信、不以願欲、不以傳統、不以推想、不以所受持的見,我有這種知、我有這種見:有的息滅就是湼槃。”

“既然這樣,那羅賢友是一位盡除了所有漏的阿羅漢了。”

“賢友,我雖然能以正慧如實善見有的息滅就是湼槃,但我仍不是一位盡除了所有漏的阿羅漢。

“賢友,就正如在荒野中有一口井,那裏沒有繩也沒有桶,一個受暑熱天氣影響、十分疲倦、十分口渴的人走來。他看到那口井,知道井裏有水,但不能親身接觸到水。

“賢友,同樣地,我雖然能以正慧如實善見有的息滅就是湼槃,但我仍不是一位盡除了所有漏的阿羅漢。”

(三)

當那羅尊者說了這番話後,阿難尊者對殊勝尊者說:“殊勝賢友,那羅尊者這樣說,你認為怎麼樣呢?”

“阿難賢友,除了美和善之外,我找不到其他語句來形容那羅尊者的說話了!”

六十九.水漲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大海潮漲的時候,會使大河水漲;大河水漲的時候,會使小河水漲;小河水漲的時候,會使大池水漲;大池水漲的時候,會使小池水漲。

“比丘們,同樣地,無明上漲的時候,會使行上漲;行上漲的時候,會使識上漲;識上漲的時候,會使名色上漲;名色上漲的時候,會使六入上漲;六入上漲的時候,會使觸上漲;觸上漲的時候,會使受上漲;受上漲的時候,會使愛上漲;愛上漲的時候,會使取上漲;取上漲的時候,會使有上漲;有上漲的時候,會使生上漲;生上漲的時候,會使老死上漲。”

世尊說:“比丘們,大海潮退的時候,會使大河水退;大河水退的時候,會使小河水退;小河水退的時候,會使大池水退;大池水退的時候,會使小池水退。

“比丘們,同樣地,無明退卻的時候,會使行退卻;行退卻的時候,會使識退卻;識退卻的時候,會使名色退卻;名色退卻的時候,會使六入退卻;六入退卻的時候,會使觸退卻;觸退卻的時候,會使受退卻;受退卻的時候,會使愛退卻;愛退卻的時候,會使取退卻;取退卻的時候,會使有退卻;有退卻的時候,會使生退卻;生退卻的時候,會使老死退卻。”

七十.須深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一)

這時候,世尊受到照料、恭敬、尊重、供養、尊崇,取得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比丘僧團受到照料、恭敬、尊重、供養、尊崇,取得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外道遊方者不受照料、恭敬、尊重、供養、尊崇,不能取得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

(二)

這時候,須深遊方者和遊方者大眾一起住在王舍城。大眾對須深遊方者說:“須深賢友,來吧,你去喬答摩沙門那裏修梵行,學會了法義之後便回來教我們。當我們學會了法義之後便對在家人說法,這樣我們也會受到照料、恭敬、尊重、供養、尊崇,也會取得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了。”

“賢友們,好的。”須深遊方者回答大眾之後,便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

(三)

須深遊方者對阿難尊者這樣說:“阿難賢友,我想在這裏的法和律之中修習梵行。”

於是,阿難尊者便帶須深遊方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阿難尊者對世尊說:“大德,這位須深遊方者說,想在這裏的法和律之中修習梵行。”

“阿難,既然這樣,幫他剃度出家吧。”

須深遊方者在世尊座下出家,受具足戒。

這時候,一些比丘在世尊跟前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四)

須深聽到一些比丘得到究竟智的消息,便前往那些比丘那裏,和那些比丘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須深遊方者對那些比丘這樣說:“聽說尊者們在世尊跟前宣稱得到究竟智,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這是真的嗎?”

“賢友,是的。”

“尊者們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呢?”

“賢友,不能。”

“尊者們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呢?”

“賢友,不能。”

“尊者們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呢?”

“賢友,不能。”

“尊者們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呢?能否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呢?”

“賢友,不能。”

“尊者們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呢?能否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呢?”

“賢友,不能。”

“尊者們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超越色界的定境,親身體驗寂靜的無色界解脫呢?”

“賢友,不能。”

“現在尊者們宣稱不能得到以上的法。這是什麼原因呢?”21

“須深賢友,我們是慧解脫的人。”

“尊者們這樣簡略地說,我不能明白當中的道理。如果尊者們為我詳細地說,使我明白當中的道理就好了。”

“須深賢友,不管你明白與不明白也好。我們是慧解脫的人。”

(五)

於是,須深尊者起座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跟比丘對話的事情全部告訴世尊。

“須深,首先要有法住智,然後便會有湼槃智。”

“世尊這樣簡略地說,我不能明白當中的道理。如果世尊為我詳細地說,使我明白當中的道理就好了。”

“須深,不管你明白與不明白也好。首先要有法住智,然後便會有湼槃智。

“須深,你認為怎樣,色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色,視為‘我擁有色’、‘我是色’、‘色是一個實我’呢?”

“大德,不會。”

……受……

……想……

……行……

“須深,你認為怎樣,識是常還是無常的呢?”

“大德,是無常的。”

“無常的東西是樂還是苦的呢?”

“大德,是苦的。”

“你會不會把無常、苦、變壞法的識,視為‘我擁有識’、‘我是識’、‘識是一個實我’呢?”

“大德,不會。”

“須深,因此,對於各種色,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色,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我擁有色’、‘我是色’、‘色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對於各種受……

“對於各種想……

“對於各種行……

“對於各種識,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識,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我擁有識’、‘我是識’、‘識是一個實我’這回事。

“須深,一位多聞法義的聖弟子這樣觀察的話,他會對色厭離、對受厭離、對想厭離、對行厭離、對識厭離,因為厭離而有無欲,因無欲而有解脫,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須深,你明白以生為條件而有老死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有為條件而有生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取為條件而有有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愛為條件而有取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受為條件而有愛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觸為條件而有受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六入為條件而有觸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名色為條件而有六入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識為條件而有名色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行為條件而有識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生的息滅帶來老死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有的息滅帶來生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取的息滅帶來有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愛的息滅帶來取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受的息滅帶來愛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觸的息滅帶來受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六入的息滅帶來觸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名色的息滅帶來六入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識的息滅帶來名色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行的息滅帶來識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明白無明的息滅帶來行的息滅這個道理嗎?”

“大德,是的。”

“須深,你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呢?”

“大德,不能。”

“須深,你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呢?”

“大德,不能。”

“須深,你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呢?”

“大德,不能。”

“須深,你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呢?能否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呢?”

“大德,不能。”

“須深,你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呢?能否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呢?”

“大德,不能。”

“須深,你有這樣的知、這樣的見,能否超越色界的定境,親身體驗寂靜的無色界解脫呢?”

“大德,不能。”

“須深,現在你宣稱不能得到以上的法。這是什麼原因呢?”

(六)

這時候,須深以頭頂禮世尊雙足,說:“大德,我犯了罪!我這麼糊塗、這麼愚癡、這麼不善,我竟然在法和律之中出家來盜取法義!大德,願世尊接納我的悔過,好讓我將來約束自己。”

“須深,你確實是犯了罪。你確實是這麼糊塗、這麼愚癡、這麼不善,竟然在法和律之中出家來盜取法義。

“須深,就正如一個衙差捉了一個盜賊罪犯後押到國王面前。

“‘大王,這是一個盜賊罪犯,請你對他作出判罰吧。’

“國王這樣說:‘你拿粗繩綁著這個人,雙手反綁在背後,剃光他的頭,然後作出駭人的聲音,敲打鼓鈸,押他遊街示眾,之後推出南城門斬首。’

“於是,那個衙差拿粗繩綁著那個盜賊,雙手反綁在背後,剃光他的頭,然後作出駭人的聲音,敲打鼓鈸,押他遊街示眾,之後推出南城門斬首。

“須深,你認為怎樣,那個盜賊會不會因此而帶來苦惱呢?”

“大德,會的。”

“須深,那個盜賊會因此而帶來苦惱,但在法和律之中出家來盜取法義會帶來更重的苦報、更大的苦果,還會帶來投生地獄的果報。

“須深,我接納你的悔過,你明白這是罪之後便會依法改善。須深,一個明白什麼是罪的人便會依法改善,會在將來約束自己,能在聖者的律之中成長。”

第七大品完

七十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老死,不知什麼是老死集,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不知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老死,知道什麼是老死集,知道什麼是老死滅,知道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七十二.

……生……

七十三.

……有……

七十四.

……取……

七十五.

……愛……

七十六.

……受……

七十七.

……觸……

七十八.

……六入……

七十九.

……名色……

八十.

……識……

八十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不知什麼是行,不知什麼是行集,不知什麼是行滅,不知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不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不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

“比丘們,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知道什麼是行,知道什麼是行集,知道什麼是行滅,知道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我認為他是沙門或婆羅門,這位賢友能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沙門或婆羅門的意義。”22

第八沙門婆羅門品完

八十二.導師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集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集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滅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滅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滅之道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比丘們,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集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集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滅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滅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滅之道的如實智而訪尋導師。”

八十三.修學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修學……

八十四.修習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修習……

八十五.欲求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生起欲求……

八十六.上進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上進……

八十七.奮發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奮發……

八十八.勤奮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勤奮……

八十九.精進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精進……

九十.堅忍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堅忍……

九十一.念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有念……

九十二.覺知

……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有覺知……

九十三.不放逸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的如實智而不放逸;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集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集的如實智而不放逸;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滅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滅的如實智而不放逸;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老死滅之道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老死滅之道的如實智而不放逸。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入……

“……名色……

“……識……

“比丘們,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的如實智而不放逸;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集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集的如實智而不放逸;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滅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滅的如實智而不放逸;如果一個人不能如實知見什麼是行滅之道的話,他應為了得到行滅之道的如實智而不放逸。”

第九重複品完


  1. 五至十經除了佛的名稱外,其餘內容跟第四經相同。毗婆尸、尸棄、毗舍浮、拘留孫、拘那含、迦葉、釋迦牟尼稱為“七佛”。佛教有七佛、二十四佛之說。根據佛教的教義,過去與將來的時間無邊無際,所以過去與將來有無量無數佛在世間上出現,若追溯過去最近的七位或二十四位,就稱為七佛或二十四佛。四至十經的內容重複,是說明七佛以至所有佛都是為了要解決生死的問題,從洞悉十二緣起而得覺悟的。 

  2. “食”(āhāra)原本是指食物,但在法義中引申為生命賴以投生及持續的四種食糧。粗幼摶食是滋養身體的食糧,而觸食、意思食、識食是滋養心識的食糧,對四食起渴愛是導致生死流轉的原因。 

  3. “世人”的巴利文是“loka”,“loka”原本是“世間”的意思,也指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或色、受、想、行、識五蘊,也可從十二處和五蘊之中引申指“個別的人”。根據上文下理,“loka”在這裏是指個別的人,所以把它譯作“世人”。 

  4. 請參閱註3,在這分段中用了四次的“世間”一詞,應該是指十二處或五蘊。 

  5. 同註3。 

  6. 巴利文本沒有“怎樣才可配稱為一位說法者呢?”這句句子,現根據文義補上。 

  7. 佛陀否定“感受和感受者是同一樣東西”和“感受是一樣東西,感受者是另一樣東西”應該是否定“感受者”。就像第十二經所指那樣,深入來說,只有感受的現象而沒有一個感受者。 

  8. “身”的巴利文是“kāya”,“kāya”原意是“聚集”,由此可引申出幾種不同的意思。一、指“身體”,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聚集而成,所以“kāya”一詞多指身體。二、指“身命”,身命由身心多種要素如色、受、想、行、識五蘊聚集而成,所以“kāya”亦指身命。三、沒有專指,純粹用作聚集的意思,如在第二經之中“有六種愛”(chayime bhikkhave taṇhākāyā)、“有六種受”(chayime bhikkhave vedanākāyā)、“有六種觸”(chayime bhikkhave phassakāyā)、“有六種識”(chayime bhikkhave viññāṇakāyā)四處可更貼近原文而分別譯為“比丘們,有六愛身”、“比丘們,有六受身”、“比丘們,有六觸身”、“比丘們,有六識身”的。而第十九經這裏的身是指身命。  2

  9. 思(sañcetanā/cetanā)是一種“意向”、“意志”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跟“行”和“業”連接。在身、口、意之中起思,便會帶來身行、口行、意行,之後便會造善惡業而受苦樂。 

  10. 巴利原文在這裏和下兩段是沒有“具有學智”(sekhena ñāṇena samannāgato)這詞語的,現參照第二十七經而補上。 

  11. 這篇經文和第十三經的內容相同,分別只是第十三經用“知/知道”(pajānāti)這個詞語,而這篇經文用“遍知”(parijānāti)這個詞語。“遍知”有“徹底知道”的意思,常指佛陀和阿羅漢對法的認知。 

  12. 《彼岸道品.阿耆多問》收錄在《小部》第五冊〈經集〉之中。 

  13. 認為有一個“我”在老死之中,或認為有一個“我”在老死之外,兩者的用詞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認為有一個“實我”的存在。佛教稱這為“我見”或“見”。“我見”也包括“命就是身體”或“命在身體之外”這兩種“見”。持“命就是身體”這種“見”的人,認為有一個實體的“命”的存在,它和“身體”是同一樣東西,當身體死亡時這個命也隨即消失。所以,持“命就是身體”這種見的人會認為人死如燭滅,不會覺得有需要去修習八正道來止息生死。此外,持“命在身體之外”這種“見”的人,認為當人死之後這個實體的“命”便脫離身體的束縛,獨立地存在,他也是不會覺得有需要去修習八正道來止息生死。 

  14. “命”(jīvita)一般是“身命”、“壽命”、“謀生活命的方式”等意思,但在這裏是指與“身”相對的“心”。 

  15. 如果對粗幼摶食及其餘三食愛著,生命便會不斷延續及不斷投生,因此不能解脫生死,所以佛陀用子肉及其餘三個譬喻,勸勉比丘正確看待四食,使比丘明白四食的本質及對四食不起愛著。 

  16. 即得到三果。 

  17. 即得到四果。 

  18. “依”(upadhi)又譯作“億波提”或“優波提”,它指“貪欲”、“五蘊”、“污染”或“行”等東西。當生命有了“貪欲”、“五蘊”、“污染”或“行”等作為依靠,便可以得到投生與延續。 

  19. 三十六個地方可能是指無明至老死十二個地方乘以說法的比丘、法隨法行的比丘、現生得到湼槃的比丘三種層次的比丘合共成為三十六;也有可能是指無明至老死十二個地方乘以厭離、無欲、息滅三種質素合共成為三十六。 

  20. 註釋說茂師羅尊者是三果聖者。茂師羅尊者因為高於初果,所以不是以敬信、願欲、傳統、推想、所受持的見等來明白緣起的道理,而是對緣起已有深入的體悟,但當被問到是否阿羅漢時,他沈默不語以表示不是阿羅漢。 

  21. 須深這樣問,是以為得到究竟智的阿羅漢必定擁有神變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天眼智,必定取得無色界的定境。但是,那些比丘是慧解脫的阿羅漢,只有漏盡智而沒有以上的體證。 

  22. 在七十一至八十一經十一篇經文之中,除了由老死至行十一個緣起的環節外,其餘內容全部相同。在巴利文本之中,這十一篇經文都沒有經名,只有《第八沙門婆羅門品》的品名。